大堂內,山東文武的意見,出奇的統一。
這也是沒辦法,貿易是維持山東運轉的關鍵一環,沒有貿易的收入,藩府很快連軍餉和俸祿都發不出來,制定五年財政收支平衡的計劃也將流產。
南宋這樣步步緊逼,山東便只能趁著手上還有錢,放手一搏,否則便是死路一條。
趙泰見各人都支持清君側,便沉聲道:「既然大家都支持,那便商議一個具體策略吧!」
趙泰這邊叫清君側,南宋那邊看來便是造反。
清君側的旗幟一舉,各人便沒有回頭路,肯定需要一個周密的計劃不能蠻幹。
在趙泰回濟南之前,各人就收到了將要起兵的消息,不過對於起兵後怎麼辦,各人卻沒有什麼方略。
大堂內眾人相互看了看,王賓行禮道:「大王麾下如今有大軍十五萬眾,可謂兵強馬壯,然南宋在淮南屯兵數十萬,卻也不好對付。」
趙泰頷首:「孤所慮者,非宋軍,乃蒙古!宋軍兵馬雖眾,孤視之如草芥。蒙古在孤之後,孤若南下,其必攻孤。如今山東之民休養不到二載,蒙軍若再入山東,不僅兩載成果,毀於一旦,大軍也會腹背受敵,進退失據。」
眼下齊軍清君側的難題,依舊是此前提到,可能會遭受兩面夾擊的問題。
王賓跟隨趙泰回濟南的路上,一路苦思對策,勉強有個方略,便行禮道:「大王若是率領大軍立刻南下,前面會撞上淮南數十萬嚴陣以待的宋軍,後面山東空虛,蒙軍必會趁虛而入。以臣之計,大王當先發檄文,激怒宋軍,而後羊攻蒙古,引宋軍渡河,一舉殲滅渡河的宋軍,方可破局!」
趙泰捋了捋鬍鬚,皺眉沉吟:「以軍師之計,豈不給了蒙古藉口,引蒙古立刻入局?若蒙古南下,同宋軍南北對進,孤為之奈何?」
王賓沉聲道:「大王,蒙古有沒有藉口,都不會放過這次機會。此前蒙古南寇慘敗,對於大王必心懷忌憚。如今蒙古見大王與南宋有隙,窩闊台定然想坐收漁翁之利。因此大王若是攻擊蒙古,窩闊台多半不會應戰~」
趙泰眼前一亮,接過話頭,「他不僅不會應戰,還會敦促南宋進攻山東!」
王賓頷首,「蒙宋議和,大王攻擊蒙古,便是不認端平和議。窩闊台不想先與我們交戰,必然敦促南宋出兵,讓南宋與我們交鋒,他再坐收漁利!」
趙泰想了想,渡河攻擊嚴陣以待的宋軍,與把宋軍引過河消滅相比,無疑後者更容易一戰擊敗宋軍精銳。
趙泰沉吟一陣,覺得可行,隨即問堂上諸人,「大家以為如何?」
元好問讚嘆道:「此策甚妙。臨安奸賊步步緊逼,大王當痛斥奸賊,然後為收復山河抗擊蒙古,決心北伐。屆時若是南宋渡河來攻,天下人都會痛斥奸賊,同情大王!臣以為大王,當作檄文二篇。第一篇,為明大志,誓師北伐,以迷惑蒙古、南宋。第二篇,待宋軍渡河,天下同情,便可奉天靖難,起兵清君側。」
趙泰站起身來,振臂道:「既然如此,就請先生做檄文二篇!以告天下!」
端平四年,六月。
在南宋的步步緊逼之下,臨沂王趙泰,親筆簽發《北伐明志檄》。
「自靖康以降,北地淪喪,中原之民淚盡胡塵百餘年矣!臣臨沂王趙泰,乃大宋太祖之後,一心驅除韃虜,恢復舊疆,使萬里山河復漢風。然朝中奸臣當道,陷害忠良!」
「奸臣史嵩之、史宅之、李知孝,皆賣國醜類。蒙古南侵之際,不思殺胡,以報國家,反暗通蒙古,無視江淮萬民血仇,與胡人媾和,禮送罪惡滔天之韃虜出境。」
「奸賊知臣恢復之心不死,為討蒙古之歡心,欲效法風波亭之故事,殺臣而後快!今陛下為奸臣蒙蔽,忌憚忠義。前有大功不賞,後有奪臣養兵守土之財,臣與山東將士盡皆心寒!」
「嗚呼,江河長流、瀟湘盡竹,難書奸賊之罪!」
「嗚呼!朝無直臣,誰斥國賊奸邪!」
「今臣遭疑,三軍憤慨!」
「臣乃宗王,當死國,不死奸臣之手,以令陛下背負昏聵罵名!」
「今臣率三軍北伐,以明大志!願陛下親賢臣而遠小人,臣雖死無憾矣!」
……
趙泰檄文一發,立時引得多方震動,兩方懵逼。
震動的首先是山東軍民,此前齊軍抗擊蒙古,渡河救援,立下大功,可卻不見宋廷獎賞。
現在宋廷又巧取豪奪,突然查封山東在宋境的產業,還禁止南宋商人來山東交易,要把山東困死。
山東軍民早對南宋不滿,如今更是義憤填膺。
其次是淮南百姓,蒙軍攻入淮南,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趙泰檄文勾起他們的回憶,想到南宋與蒙古媾和,放走在淮南欠下血債的忽必烈,心中便是一陣憤慨。
他們看了趙泰檄文,見趙泰遭受朝廷忌憚,被奸臣迫害,逼得趙泰只能北伐明志,哪能不同情臨沂王。
檄文中,「臣乃宗王,當死國,不死奸臣之手!」更是讓淮南百姓,淚流滿面。
楚州,制置司內,史宅之和李知孝看完檄文,臉色極為陰沉。
李知孝黑著臉,將檄文拍在桌上,切齒道:「趙賊身邊有高人啊!」
史宅之很討厭趙泰這種亂發檄文的行為,他看完檄文,也是咬牙切齒,「我等一心為了陛下,反而被他污衊為奸臣,真是氣煞我也!」
李知孝問道:「現在外面什麼情況?」
史宅之恨聲道:「城內愚民被趙賊扇動,對李相和我多有謾罵之語,更有刁民悄悄在制置司衙門前潑糞!」
「我等原本想逼著趙泰謀反,然後光明正大的以朝廷名義平叛。」李知孝面沉如水,「沒想到趙賊居然來這手,以北伐之名,博取百姓同情。」
「李相,趙賊此舉,我們該如何應對?」史宅之不禁問道:「他不攻擊我們,反而要去北伐,我們還要不要出兵攻擊山東?」
李知孝沉吟一陣,一拍桌桉,「朝廷國策,豈能為趙賊綁架。同蒙古議和,是官家和百官的決定,符合大宋利益。現在趙泰以北伐為託詞,你我當上書朝廷,請朝廷檄告天下,趙賊竊據山東,破壞議和,乃是不服聖命反叛朝廷。」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57s 3.70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