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詔令不再議論罷邊塞的事,使車騎將軍許嘉口諭單于,說:單于上書,願罷北塞吏士屯戍,子孫世世保塞,單于嚮慕禮儀,為民所想的心意值得嘉賞。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這也是長久之策。朕甚是嘉許。中國四方皆有關梁障塞,並不是獨備塞外。也是用來防備中國奸邪放縱,出為寇害。因此明法度以專眾心。朕明白單于的用心,不會有什麼疑慮。只怕單于怪其不罷,心中疑慮,故使許嘉曉諭單于。
單于致謝說:愚不知大計,天子幸使大臣告訴愚臣,恩義深厚。
起初,左尹秩訾為呼韓邪畫計歸漢,竟因此安定。後來有人進讒說伊秩訾自伐其功,經常怏怏不樂,呼韓邪疑之,伊秩訾懼誅,將其眾千餘人降漢。漢以為關內侯,食邑三百戶。令佩其王的印綬。及呼韓邪來朝,與伊秩訾相見,謝他說:王為我出計策很好,令匈奴至今安寧。這是大王你的功勞,恩德豈能忘掉?我失大王意,使大王去不復留,都是我的過失,我今要告訴天子,請大王歸匈奴庭。伊秩訾說:單于賴天命自歸於漢,得以安寧單于神靈,是天子的佑護,我哪裡出什麼力了?既已降漢,又復歸匈奴,是持兩心,願為單于侍使於漢,不敢聽命。單于固請不能得而歸。單于號王昭君為寧胡閼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師。為右日逐王。
皇太子加成人冠。
二月,御史大夫李延壽卒。
起初,石顯見馮奉世父子為公卿著名,女又在內為昭儀。就想要攀附他,就向皇上舉薦昭儀兄謁者馮逡,說他為人修整,可勝帷幄之任。天子召見,想要以他為侍中。馮逡請求皇上屏去左右,然後從容談起石顯專權之事,皇上聞之大怒,以為石顯好心舉薦,不知報恩不說,反而恩將仇報,說石顯的壞話,於是將馮逡罷為郎官,不再任用。及御史大夫員缺,在位者多舉薦馮逡的哥哥大鴻臚馮野王。皇上使尚書選察中二千石官員,而馮野王以行能排第一。皇上問石顯,石顯說:九卿沒有超出野王的。但野王是親昭儀的兄長,臣恐後世一定會以為陛下越過眾賢,私用後宮親屬為三公。
皇上說:好,我就沒有悟出這個道理。因對群臣說:我用野王為三公,後世一定會說我私用後宮親屬。以野王為例。
三月丙寅,下詔說:剛強堅固,確然亡欲,這是大鴻臚野王的性格,心辯善辭,可使四方,是少府五鹿充宗的性格。廉潔節儉,是太子少傅張譚的性格。就以少傅為御史大夫, 河南太守九江召信臣為少傅。
召信臣先為南陽太守,後遷河南,治行常為第一。視民如子。好為民興利。躬耕農稼,開通溝瀆,使戶口倍增。吏民親愛。號稱他為召父。
癸卯,恢復孝惠皇帝寢廟園陵。孝文太后孝昭太后寢園。
起初,中書令石顯曾想把他姐姐嫁給甘延壽。延壽不肯娶。及破郅支還都,丞相御史也對他矯制不滿,都不喜延壽等。陳湯素貪,所鹵獲財物入關,多不法私取。司隸校尉移書道上,捉拿吏士按驗。陳湯上疏說:臣與吏士共誅郅支單于,幸得擒滅,萬里振旅。本來應該有使者迎勞於道路才行。今司隸反而逆迎於路,收系按驗,這是在為郅支報仇。皇上得疏,立即派出吏士,令沿途縣道出酒食勞軍。
既至論功,石顯匡衡以為延壽陳湯,擅自興師矯制幸得不誅也就可以了,如果復加爵土,則以後奉使之人,就會爭相乘危僥倖,生事於蠻夷,為國家召難。皇上雖然心裡嘉許延壽陳湯的功勞,但又擔心違拗了匡衡石顯的意思,因此很久不能決斷。故宗正劉向上疏說:郅支單于囚殺使者吏士以百數,此事久已暴揚國外,傷毀國家威重,群臣都將他看做心病。陛下憤而欲誅之意,未嘗有忘。西域都護延壽副校尉陳湯,承聖主旨意,依神靈,總領百蠻之君,指揮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絕域,遂蹈康居之地,屠滅三重之城,拔歙侯之旗,斬郅支之首。懸旌旗於萬里之外,揚威崑山之西,掃谷吉之恥。立昭明之功。萬夷熠服。莫不懼震。呼韓邪單于見郅支已誅,且喜且懼。向風馳義,稽首來賓。願守北邊累世稱臣。立千載之功,建萬世之安。群臣的功勳是難以與之相比的。昔日周大夫方叔吉甫,為宣王誅獫狁。而百蠻相從。稱頌他的詩說:嘽嘽焞焞,如霆如雷。顯允方叔,征伐獫狁。蠻荊來威。易經說,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稱美誅首惡之人,而不順者皆爭相來從。今延壽陳湯所誅震,雖易之折首,詩之雷霆,不能及他。論大功者不記小過,舉大美者忽略小的瑕疵,司馬法說:軍賞不逾月,是希望民眾快點得到為善之利。是為了急武功重用人。吉甫之歸,周室厚賜他,贊這事的詩說: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千里之鎬,猶以為遠,何況萬里之外,其勤勞也是無人能比了。但是,延壽陳湯,不僅未獲受祉之報,反屈捐命之功。在刀筆之吏面前長久受挫,這是不可以勵有功,勸戎士的。昔日齊桓公前有尊周之功,後有滅項之罪,君子以功覆過而為他避諱。貳師將軍李廣利,捐五萬之師,靡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而僅獲駿馬三十匹,雖斬宛王母寡之首,猶不足以復費,其私罪惡甚多,孝武以為萬里征伐,不錄其過。遂封拜兩侯三卿,二千石官員百餘人。今康居之國,強於大宛,郅支之號,重於宛王。殺使者罪,甚於留馬,而延壽陳湯不煩漢士,不費斗糧,與貳師相比,強過百倍。況且隨欲擊之烏孫,鄭吉迎接自來的日逐王,猶皆裂土受爵,因此論威武勤勞,則大於方叔吉甫,列功覆過則優於齊桓貳師,與近事之功相比,則高於安遠侯長羅侯,而大功未著,小惡數布。臣竊為痛心。應該趕快解除禁令,不再追治小過。尊崇爵位,以勸有功。於是天子下詔赦免延壽陳湯罪過,詔令公卿議封。議者以為應當按軍法捕斬單于令行封。匡衡石顯以為郅支本來亡逃失國,竊號絕域,並不是真單于。皇上欲取安遠侯鄭吉故事,封千戶。匡衡石顯復爭。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53s 3.635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