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
道員祝塏進言:啟稟左帥,查得游擊丁太洋部,其下五百兵員,竟缺額一百四十餘名,恭請左帥裁決。
左宗棠道:丁某太洋希圖冒銷錢糧,按律當斬。
劉典道:啟稟左帥,戰前斬將,兵之大忌;昔時丁太洋陣前倒戈,射殺汪海洋逆匪,功高至巨。
左宗棠道:有功已賞,有過必罰,猾賊兵痞,害群之馬,左某棄之如敝履。
劉典道:咸豐三年,曾滌帥招募兵勇,樸實而有農民土氣者為上,其油頭滑面,有市井氣者,有衙門氣者,概不收用;咸豐十年,左帥初招之湘楚舊將弁,亦以勇敢樸實為宗。然連年爭戰,死傷枕藉,吃苦耐勞之兵源幾絕,此後復招之徒,非市井無賴,即哥老、天地、白蓮等會眾幫徒。此等之眾,心辣手狠,知利不知義,餉足尚可成軍,否即毆鬥逞強,公然嘩抗。諸將無奈,偶有虛報兵額者,實為補糧餉之實缺;曾沅甫城破大索,鮑春霆所過殘破如項羽,何也?攫取不義之財,只為提振軍心也!
左宗棠道:軍心邪者,如人身正氣不足,邪氣乘虛輒入,險症蜂起,變幻無端。然一旦真氣內充,所患悉歸烏有也。邪魔鬼怪不能逞於青天白日之時,亦同此理。主兵之人,惟有努力自修,正己以為正人之本。吾即上疏,恭請聖裁丁太洋冒銷錢糧之舉。
宗棠言罷,即疏:臣所部花翎游擊丁太洋,自福建汀州投誠後,由軍功從征閩粵,積功保升都司。
前年臣過九江,丁太洋堅請入營投效。上年隨臣入陝,見其臨陣奮勇,始令其募帶一營,隨臣赴直隸、山東剿賊,洊保今職。
該員初猶謹飭,西旋以後,漸形驕逸,不守營規。彰德會隊以後,沿途察其隊伍不整,似有缺額,因道途曉夜趲行,不便點驗。
比抵西安,結營西關外,密飭總理營務處道員祝塏、李耀南按棚點驗,竟缺額至一百四十餘名之多。
比調集該營親閱點名小操,無可掩飾。乃將該營官撤退,發交西安府看管,聽候參辦,該營勇額亦經補足,派員管帶。
伏念花翎游擊丁太洋,由投誠積功保至游擊,充當營官,不知感奮圖報,竟敢短缺勇額至一百四十餘名,希圖冒銷錢糧。
雖月餉僅發至本年五月止,冒銷之餉尚未入己,然貪詐情形,業經敗露。若不從嚴懲辦,何以肅軍律而警效尤!應請旨正法軍前,以昭炯戒。
伏乞聖鑒,訓示施行。謹奏。
是夜,宗棠再召高連升、黃鼎,私議哥老會之事。
左宗棠道:哥老會匪起於川、貴,盛於兩湖。由軍興既久,若輩竄名伍符中,得以潛相勾煽,謂不入其會,離營必遭其劫殺也。吾等所募之勇丁,非市井無賴,即會眾幫徒,其等之人,拉幫結夥,貪狠擾紀,守不能固,戰不能克,二兄務必謹慎待之。
黃鼎道:啟稟左帥,吾正苦哥老充斥,軍令難以具稟。
高連升道:啟稟左帥,末將營中之勇大半系哥老會中之人,不與會者寥寥無幾。
宗棠嘆曰:大敵當前,權且由之;剿滅茴逆,一併裁撤。
慈禧太后接左宗棠奏摺,即發諭旨:左宗棠片奏游擊丁太洋所部勇丁缺額甚多,意圖冒餉。著即於軍前正法,以肅軍律。將此由六百里諭令知之。
左宗棠接旨,既將丁太洋斬首示眾,復飭劉松山、張曜:哥老會匪,伏藏行列之中,不可勝防,不容不慮,仍希留意為要。綏德至宜君,宜君至寶雞,皆六百里之遠,三路大軍甚難並駕齊驅。兵貴在神速,劉、張二部務必隱形遁跡,踏冰入秦,劉至綏德,張至榆林,並進合擊,圍殲董逆;勢非不可倶棲,南、中二路,大張旗鼓,浩蕩而行,遙為呼應。
廣東陸路提督劉松山接令,留兵三千,護守東岸;松山親率老湘營,自永寧橫渡黃河,十二月初六日,甫抵綏德,身形未定,一夥部卒索餉不成,公然譁變。劉松山鎮定自若,馳捕首逆百餘人,立斬於軍前。綏德守將、記名道員成定康觸目驚心。
劉松山不以為然,道:兵丁嘩潰,左帥早有囑託,此等不足掛齒。滌泉兄率成信軍,西進大理川,自南而北;吾率本部,北進折至小理川,由岔把溝自北而南,乘其無備,會師夾擊,先毀大、小理川之逆軍堡寨,而後乘勝直搗其老巢鎮靖堡。
成定康道:董逆無備,必定四溢,東北榆林一帶,甚是空虛。
劉松山道:張曜來函,翌日二鼓,其將督率嵩武軍主力,由河曲踏冰入秦,進援榆林。吾等整兵理械,稍做歇息,後日一更開攻。
1869年1月10日,劉松山、成定康二部偃旗息鼓,悄臨堡下。董軍無備,一觸即潰。劉、成二軍南北對進,順勢掩殺,一戰擊潰三萬餘人,截獲騾馬三千餘匹。
連日征戰,糧資告罄,劉松山即令宰殺騾馬,以解饑饉;劉、成二軍吃飽喝足,星夜疾進,15日辰時,攻至隆腰鎮,距鎮靖堡一步之遙。
劉松山親臨陣前,督飭各部,槍炮齊轟。半日時間,擊破外圍十餘處堡寨;隆腰鎮岌岌可危。
清軍勢如破竹,半月狂飆五百里,連破二道防線,董福祥膽戰心驚,謂部將李雙良、高萬全道:鎮靖堡雖極為堅固,然清妖開花大炮更利,死守必破;吾等兵分二路,東西兜奔,遊動擊敵,以保鎮靖堡及靖邊城垣。
董福祥言罷,連夜遁出鎮靖堡;其父董世猷年老體衰,行走不便,百呼不應,遂率餘眾跪降。
劉松山聞訊,親至招撫。
董世猷乞曰:各股徒眾疊蒙截獲,其畏誅者,或向榆林、米脂一帶,或向延長竄溢。董福祥隨身三四千人,未知竄向何處。已遣人前去喚回,稟懇寬限數日。
董福祥東進榆林,中途被成定康、張曜二軍前後夾擊,折損甚巨,眼看即潰,董福祥一不做二不休,手持利刃,前鋒血拼,直至退至劉家下塢,方才穩住陣腳。
董福祥道:此地距黃河不足十里,汾州一帶素產大米,有糧可因,冰橋既成,由秦赴晉如履平地也。
幕客張俊勸曰:啟稟董帥,吾輩練團,為賊所迫耳,遭逢歲旱,流落至此,為何又因以擾民,後世來人,孰能諒之。
董福祥猶豫不決之際,灃西舉人柏子俊受劉松山委託,前來勸降。
柏子俊道:董將軍之父及李雙良部業已歸降,董將軍之妻兒老小亦被善待;董將軍若再固執己見,即將臻於窮途矣。
董福祥道:建堡寨以保百姓安居,設里局以減民眾力役,遷徙茴眾,開科取士等皆柏先生倡議,亦為左帥採納,亦吾念想所在;事既至此,夫復何求!一筆閣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2s 3.640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