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長洹和溫丹來到觀音山腳下,看到「元墟」已不見蹤影,原來地面的建築,除了一座修蓋的墳墓以外,墳墓四周已全部恢復原狀,與觀音山腳下的這面坡融為一體,看不到一點原有的建築痕跡。
這座孤墳修建的精美大氣,位置、走向非常合體,很自然的融入觀音山。
整座墳墓比一般百姓的墳穴高一點,又比高官墳墓低,顯示出了墓穴主人的身份。
這座墳墓的前後左右都栽滿了樹,顯得恬靜安逸。
元長洹沒有想到,這座墳墓就是他的陰宅,他連聲誇讚墳穴位置好,修建的漂亮。
元長洹站在墳墓上,觀察了山形和這面坡的走勢,認為用鴛鴦陣法守護「元墟」,是最好的選擇。
為此,還需在這座孤墳的對面,修建一座一模一樣,但建築規模較小的墳墓,作為這座主墳墓的呼應,形成鴛鴦墳墓之勢,才好排兵布陣。
元長洹在孤墳對面49米處,劃一道線,圈定位置,叫溫丹在這個地方再建一座墳穴。
溫丹以前聽過鴛鴦陣法,這是中國古代兵家創立的一種陣法,好像明朝戚繼光帶領戚家軍,在抗擊倭寇時,採用過這種陣法,大敗倭寇。
溫丹知道,元長洹精通奇門遁甲和各種數術,研讀周易八卦,精於測算。小時候又熟讀兵書,深諳排兵布陣之道。按元長洹所說布局設置,「元墟」必定固若金湯,牢不可破。
溫丹向元王明稟告了兒子想法,並趁機說,元長洹死後,就要葬在觀音山下。為了元長洹的陰宅安全,需要在現墳墓對面,再修建一座衣冠冢,作為主墳墓的陪伴。
元王明對兒子的話,一向言聽計從,立即安排人修建。
光在地面修建一座墳墓,比較容易。袁家七八個人只用了半月時間,就建成了一座空墳。
拖著病弱之軀的元長洹和身體同樣衰弱的溫丹,再次來到觀音山腳下,二人開始在兩座墳墓中間和「元墟」周圍布局。
元長洹就這片地方布置鴛鴦陣,勾畫了一張圖紙,按此圖紙布局即可。
建築物和原來拆下來的材料都是現成的,二人用金屬製做暗箭和兵器,用木頭和其它非金屬,扎制了77個手執冷兵器的木偶。這些冷兵器包括標槍,腰刀,盾牌,竹子狼筅,短刀等。
二人在兩座墳墓正面,各安放了三層暗箭機關。在主墳墓則設置了兩層五道各類暗器。這些暗器機關,全部用自動按鈕控制。
元長洹把鴛鴦陣的重兵,主要安置在兩座墳墓中間和原來「元墟」的正面及四周。這裡是開啟「元墟」的大門。
元長洹的布局是:在主墳墓和「元墟」正面、兩側,各布置一隊木偶,每一隊由11個手執冷兵器的木偶組成,作為正面護衛。
在對面衣冠冢墳墓兩邊,同樣布置兩隊木偶,每一隊由11個手執冷兵器的木偶組成。這正面四隊44個木偶,互相對應,形成鴛鴦陣。
任何盜墓賊或膽大妄為者,一旦進入該區域,欲在兩座墳墓里動手腳,必定會觸動墳墓口裡面的機關,這44個隱藏在地下的木偶,立即被啟動激活,不管來人有多少,立刻會殺得片甲不留。
這些木偶完成擊殺後,又返回原位置待命。
若有為數較少的盜墓賊來犯,兩座墳墓里的暗器,定會讓他們喪命。
元長洹在「元墟」左右兩側和背後,各布置一隊木偶,每一隊均有11個手執兵器的木偶,由它們負責消滅企圖從側面和背後挖掘墳墓的賊人。
不過,這三面幾乎沒有什麼痕跡,早已與這面坡連為一體,極難發覺,僅僅是預防。
這77個木人全部掩埋在地下,外人不可能知道,路過之人也發現不了,非常隱蔽。
溫丹驚嘆於元長洹絕妙的布局和天衣無縫的設置,同時也為這位數術專家和軍事天才而惋惜。上蒼不佑,天妒英才啊!
元長洹沒有理解溫丹的感嘆,也不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他向溫丹滔滔不絕的講解鴛鴦陣法的奇妙。
鴛鴦陣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而且此陣運用靈活機動,可以根據戰場變化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主要是根據敵方人數和作戰習性而變,用數術控制。
鴛鴦陣行動方便,長短兼備,攻守兼備,對付單兵作戰能力強的敵人,有奇效。
鴛鴦陣講究整體配合,無論任何武藝高強的人進入此陣,都會被拖疲,拖垮,拖到,命喪此地。
元長洹和溫丹經過經過近一個月的布局、布陣,完成了這項複雜而有奇妙的鴛鴦陣設置。
經過這次布局、布陣,溫丹也從中學到了一些奇門遁甲和數術技藝,卻因為學識有限,對一些深奧的算術計算不准,一直不得要領。
二人從觀音山回來三天後,元長洹體內多個器官完全衰竭,臥床不起。
這天早上,溫丹照例去給元長洹輸送真氣時,發現他的心臟已停止跳動,身子已變涼,元長洹很自然的走向死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天是1916年9月28日。
這與他的上一世歐方,在1898年9月28日於京城那座大橋下面被斬身亡,是同一個時間,不差一日。
元長洹死亡這一年,他剛23歲。
除去歐方轉世投胎到元王明家期間,折騰掉的5年,元長洹在陽世間的生活時間,與歐方活著的年齡完全一樣,都是23年。
溫丹知道,這一切都是天意,非他的真氣、丹藥和人力所能及。
元長洹的前世,今生和後世,都正在按照既定的轉世朝生次序,輪迴著,任何人和事物都不可抗拒。
想到這裡,溫丹放下這位小兄弟逐漸冰涼的屍體,失聲痛哭。
溫丹就像孔子聽聞子弟顏回短命死故後,發出的悲聲:「天喪予!悲哉,歐方!天亡大清!天亡民國!」
溫丹為元長洹哭泣,為自己哭泣,也為國家哭泣。
溫丹撕心裂肺的哭聲,驚動了元家人。元王明及家人跌跌撞撞跑到元長洹臥室,見兒子已死,元王明和申氏先後暈倒在地。
元家人立刻陷入巨大的悲痛和哭聲之中。
溫丹掐住元王明和申氏人中,又在其百會穴輕輕一拍,申氏醒過來了,她抱住兒子死屍痛哭。元王明卻沒有醒來。
溫丹立刻料到,元王明不是一般意義的昏厥,可能是喪子之痛,引發了其它疾病而昏迷。
溫丹已經沒有多少真氣可輸送給元王明,他立即打發丫鬟,去請水峪村子裡的郎中來家診治。
溫丹走出元家大門,來到村口一棵老榆樹跟前。他已沒有力氣一躍而上樹頂,就手腳並用,爬上這棵大樹。
溫丹站在樹冠上,用僅有的真氣沖開天目,搜尋著元長洹的陰魂。
溫丹極目四望,他的真氣波發現,元長洹的陰魂氣息已飄出房山縣,飛到東北,向遼寧方向而去。
溫丹知道,元長洹的陰魂將在遼寧境內的原始森林裡,朝生投胎到一頭母棕熊肚子裡,轉世為一頭棕熊。
曹玄的測算果然不差。
溫丹因體內真氣不濟,天目視線越來越模糊,真氣波波傳回來的氣息如同遊絲,非常微弱。
溫丹遂收回真氣,關閉天目,慢慢爬下樹來。
溫丹回到元家時,聽到看到元家人的哭聲數量和音量,鋪天蓋地的傳過來,他頓感不妙。
溫丹走進元家客廳,才知道,元王明因猝發疾病死亡。
元長洹在死後,向元家討回了最後的欠債。
元宅里有現成的道士,不需要再請陰陽先生。溫丹主事,辦了元家父子後事。
按照元長洹生前所示,溫丹將元長洹安葬在觀音山腳下位於「元墟」的那座陰宅里,在陰宅對面的墳墓里,葬了元長洹的衣冠。
這件事情,只有溫丹一人小心翼翼的完成。
溫丹囑咐元家人,切不可挖動或遷移元長洹的墳穴,不然,元家會有更大的災難。元家人諾諾應承。
溫丹又和房山縣南窖鄉水峪村元家人一道,把元王明屍首入殮後,將靈柩運往河南項城,安葬在老家。
辦完這些事情,溫丹向道友曹玄飛鴿傳書,要回隴之遮陽山。
溫丹對著東北遼寧方向,雙手合十,默默祈禱,祝願元長洹轉世投胎的那頭即將誕生的小棕熊,健康平安!
溫丹轉身,向著大西北秦隴方向,大踏步而去,
喜歡百年討債了塵緣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3s 3.729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