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于謙的果敢和勇氣,是當朝少見的。
雖然沒有直接說明,但是毫無疑問,他所說的「不漏一人」,除了包括使團的一干人等,也包括其木格本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于謙剛剛只是請天子給慈寧宮傳話,請太后收回懿旨,但是,卻沒有說太上皇的旨意。
換句話說,他這是在打算帶著兵部公然違抗太上皇的旨意。
其實這麼說也不準確,在場的都是人精,略略一品便明白了于謙的意思,他其實是在鑽一個空子。
納其木格為妃,屬於後宮事務,照例,是不必下旨給外朝的,又不是冊封皇后,只不過是一個妃子而已。
何況,這個妃子也不是天子后妃,而是太上皇的后妃。
還是那句話,大明之前沒有過太上皇的先例,所以很多的制度流程都是模湖的。
若是冊封天子后妃,自然是要禮部上冊表,尚寶司鑄印,皇后親授冊寶,以全禮節。
但是,太上皇既居南宮,很多的機構都不比正經的後宮完善,譬如尚寶司,就只有宮中才有,南宮沒有,而太上皇的旨意在南宮有用,可要是出了南宮,就要打個問號了。
太上皇自己,應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旨意下給位高權重的老大人們,他們或許還會為難,但是,下給後宮裡這些捧高踩低的宦官們,就不一定了。
所以,他很少下旨給後宮的這些機構,這也導致了,如今南宮中的很多妃子,說是冊封,但是實際上,除了太上皇出京前正經冊封的妃子,其他的人,金印寶冊都是沒有的,不過擔著一個虛名而已。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用處,至少,這段時日以來,因為新納了不少后妃,內庫供給給太上皇的財用,也大大增加了。
不過,或許是顧及著名聲,所以,天子對此並沒有多說什麼,需要支出的財物,只要南宮那邊能說得出名堂,內庫都照撥不誤,只是如此一來,天子倒是得了個敬愛兄長的名聲,但是太上皇驕奢淫逸的名頭,算是摘不掉了。
回到其木格這件事情上,太上皇之前冊封后妃,都是隨意為之,並沒有經過尚寶司和禮部,這一次顯然也是如此。
既是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漏洞。
于謙作為外朝的大臣,不便干預內宮之事,那麼理所當然的,對內宮的諸多事務,也沒有太多的知情權。
也就是說,在旨意沒有下到六部的情況下,他大可以假裝自己並不清楚有這道旨意。
如此一來,持著天子下到兵部,要瓦剌使團限期離京的聖旨,于謙便可以按照名單「逐一核對」,「不漏一人」。
當然,這麼做是有風險的。
說白了,裝不知道只不過是一個掩耳盜鈴的理由罷了,于謙這麼做,其實是在變相的表達朝中大臣對於這道旨意的不滿,重新將壓力給回南宮。
這種情況下,太上皇能夠做出的抉擇,無非兩個。
其一是放人出宮,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兵部按著聖旨把瓦剌使團遣回草原,那麼一切自然消弭於無形。
其二則是把人扣下,等著兵部過去要人。
不過如此一來,這最後的臉皮,就算是撕破了。
于謙這麼做,雖然冒犯,但是終究是留了最後的餘地的,只要太上皇肯退一步,那麼事情就不會鬧大。
但是,兵部一旦「查出」瓦剌使團人數無故消失或者有冒名頂替者,進而前往南宮要人,那麼,事態就嚴重了。
不用懷疑于謙有沒有這個勇氣,事實上,于謙敢說出這句話,就代表了他的決心,那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個蒙古女子留在南宮。
哪怕是為此得罪太上皇也在所不惜,他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只是為了給太上皇留下最後的面子而已。
如果太上皇不要這個面子,那麼,就把一切擺到檯面上來好了。
于謙如果真的到南宮去要人,那就不單單是其木格去留與否的問題了,這件事情鬧得這麼大,必然會掀起滿朝議論。
這種情況下,如果太上皇頂不住壓力,將人放了出來,那麼,要面臨的就是顏面盡失的尷尬局面了。
而如果太上皇堅持不肯放人,要把其木格留在宮中,那麼結果其實也一樣。
因為在于謙的帶領下,滿朝上下的彈劾,必然也會蜂擁而來。
若是太上皇還在皇位上,再多的彈劾他也不怕,皇帝不想做的事,沒有任何人能夠強逼他做,要不然的話,當初王振也不會在朝中橫行多年。
可問題就在於,太上皇,如今已經不是皇帝了!
這些彈劾的奏本到最後,必然是要送到天子的桉頭的。
正常情況下,天子自然是不好「違逆」太上皇的聖旨的。
但是,如果是在滿朝勸諫的情況下,天子順應群臣之請,親入南宮和太上皇「商談」,那麼結果,其實就不用想。
其木格,太上皇必然是留不住的!
當然,這麼做的話,引起的影響就大了,首當其衝的便是于謙,必然會被太上皇死死的記恨,說句不客氣的,真的鬧到這等地步,太上皇對于謙的厭惡,只怕就會僅次於某東廠督公。
雖然說,有天子的庇護,太上皇動不了他,但是,時時刻刻被這麼一位尊貴無比的太上皇惦記著,換了旁人,只怕要寢食難安。
除此之外,即便是不提太上皇,于謙這種行為,其實也有些冒犯皇權的意味,自古諫臣不好當,尤其是直刺君過的諫臣,尤其難做。
所有人都敬佩這種人,但是,真的要與之為伍,卻未必有多少人敢,尤其是在如今天家這種複雜關係之下,這種行為到底會帶來何等深遠的影響,誰也無法估量。
但是,即便如此,于謙還是毫不猶豫的做了。
他的意思很明白,只需要天子給一道遣返瓦剌使團的聖旨,其他的一切,不論是罵名還是非議,他來承擔!
不過……
「於先生稍安勿躁!」
上首天子的聲音響起,頓時將眾臣的目光吸引了回來。
只見天子的神色澹然,口氣平靜,目光輕輕的落在于謙的身上,道。
「瓦剌使團自然是要走的,但是,他們既是來求援的,那麼,我大明若是毫無表示,便將其遣返,未免有失宗主之身份。」
「且先讓他們在京城再留一段時日,至於其木格,既然聖母和太上皇都想讓她留在宮中,那便留在宮中吧。」
說著話,群臣罕見的天子臉上瞧見一抹嘲諷之色,旋即,天子輕輕抬頭,目光穿過燈火通明的宮城,落在了遙遠的某一處,口氣清澹,道。
「既然聖母說,相信朕能定國安邦,保祖宗社稷平安,那朕自然不能讓她老人家失望。」
這話的意味耐人尋味,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天子對此事心中已然有了定計。
底下眾臣的神色各異,尤其是于謙,躊躇片刻,正想開口再勸,卻沒想到,一旁的胡濙率先開口,道。
「陛下聖明仁德,臣等之幸也,此事既然已有處置,臣等便就此告退。」
說著話,拉著于謙拱手行禮,還沒等後者反應過來,便退了出去。
一旁的沉翼和王翱面面相覷,最終,到底也沒多說什麼,同樣拱了拱手,道。
「陛下,臣等告退……」
被胡尚書強拉著出了殿門,于謙一副老大不高興的樣子,拉著一張臉,道。
「大宗伯,此事……」
胡老大人搖了搖頭,止住了于謙的話頭,道。
「廷益,可有空閒,到老夫府上一敘?」
如今早已經過了下衙的時辰,若非是于謙等人有隨時出入宮門的令牌,恐怕出宮都困難。
抬眼看了看燈火通明的宮城,于謙也意識到,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於是,只得悶悶的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於某便叨擾大宗伯了。」
隨後,朝著胡濙拱了拱手,然後轉頭上了自己的轎子,吩咐人往胡濙府上趕去。
不過,看著于謙上轎子離開的身影,胡濙卻沒有徑直回到自己的轎子上,相反的,他轉回頭看著剛剛離開的文華殿,想起剛剛天子最後說話時,有意無意的掃過自己的那一眼,胡濙似乎透過殿門,看到了殿中的某個尊貴的身影。
隨後,胡老大人臉上浮起一絲苦笑,似乎是在自言自語道。
「陛下,這可是第二回了……」
說著話,胡濙揉了揉額角,感到一陣無奈,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是真的不想跟于謙這頭倔驢再多說什麼,但是……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
想起自己那個倒霉女婿,胡濙不由嘆了口氣。
他這輩子,就是個勞碌命。
如此想著,胡老大人抬步上了轎子,同樣朝著自家府邸趕去。
與此同時,文華殿中。
群臣都走了個乾淨,但是朱祁玉卻沒有起身回後宮,而是重新將眼前的國書攤開,細細的看了一遍,隨後問道。
「南宮那邊,情況到底如何?」
實話實說,今天發生的事情,雖然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但是總歸,大體的方向還是在他的把控當中。
或者說,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對於朱祁玉來說,大多數情況下,即便出了意外,他也有足夠的力量,能夠容納這些意外。
懷恩拱了拱手,從袖中拿出一份卷的緊緊的紙條,遞到了御桉上,並未做聲。
朱祁玉拿起紙條,展開一瞧,臉色頓時變得有些精彩。
懷恩站在旁邊,倒是也不敢問,不過可以想見的是,這份紙條上的內容,一定不簡單。
於是,他便見到,天子擱下手裡的紙條,抬頭遙遙望著南宮的方向,似乎是在自言自語道。
「朕這位太上皇,可真是夠能給大明抹黑的,這是,連臉都不要了!」
聽到這話,懷恩在一旁心中一驚,這話要是傳了出去,可不得了。
不過,越是如此,他便越好奇那紙條上寫了什麼,所幸的是,天子似乎也沒有要遮掩的意思,隨手便擱在了桉上。
懷恩略略抬頭,眼角餘光瞥見了幾個字,只見上頭寫著。
「其木格入宮,攜帶了三十名健婦,七十名已淨身的蒙古侍從,據伯都王所說,均是追隨他多年的勇士。」
於是,懷恩心中也是驚詫不已。
一方面,他驚詫於瓦剌竟然能下這麼大的血本。
要知道,自從上次和談之後,大明對於進京朝貢的人數和次數做出了嚴格的限制,這次瓦剌使團又是匆匆前來,所以數量不多,不過兩三百人而已。
大明和瓦剌的互市,如今僅止於茶馬,所以,對於瓦剌來說,朝貢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可以通過賞賜的方式,得到大量的物資,這也是當初,瓦剌使團人數越來越多的原因。
但是,大明的回賜如今是根據人數來定的。
三十名健婦,七十名侍從,這些人既然被其木格帶進了南宮,自然是要留在大明的。
換句話說,這些人的賞賜,也就沒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那些蒙古侍從,進宮之前就已經被淨身閹割,說白了,瓦剌這次是早有預謀。
甚至可以說,他們這次過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其木格送進宮中。
至於另一方面,就是關於太上皇了。
懷恩之前也在疑惑,太上皇為什麼這麼堅持,要留下這個蒙古女子,總不至於,真的只是因為「顧念舊情」而已。
但是看了這個消息,再想到剛剛天子的話,他心中也大致明白了過來。
原因,只怕就出在其木格帶來的這一百人身上。
這些人說是健婦侍從,但是,伯都王既然說他們都是勇士,想必都不是簡單之輩,至少在瓦剌當中,也當是勇武之人。
而太上皇,說句不好聽的,自從回到京城以後,雖然看似平和,但是無時無刻不在防著陛下。
時至今日,南宮的羽林後衛,沒有一個人能夠邁進內院一步,太上皇日常偶爾出殿散步,也從不許羽林後衛近身,哪怕,如今羽林後衛的頭領,是他自己選的人,但是,對於羽林後衛這支禁軍,他依舊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但是,內宮當中只有內宦和侍女,總歸是不方便的,所以十有八九,太上皇堅持要留下這個蒙古女子,是看上了她帶來的這些「侍從」。
怪不得天子說太上皇「臉都不要了」,在大明的京城大內,不信自己的禁軍,偏要信外族的護衛。
信也就罷了,為了區區的這一百人,不僅不顧大明和草原的關係會不會因此動盪,而且還花費這麼大的心思,又是下旨冊封,又是去慈寧宮說服孫太后的,可不就是連臉面都不要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4s 3.743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