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華唐 0090 拼音字母

    測試廣告1活字印刷術其實更適合表音文字,幾十個字母來回組合就可以了。筆硯閣  www.biyange.com象形文字字庫太過於龐大,每個字都是一個字塊。

    漢字的數量有多少根本就無法統計,但唐代孫強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

    一組字塊肯定是不夠用的,至少三五套才行。而常用字的需求量大,需要鑄造更多的字塊。

    比如有些字使用特別頻繁,一頁紙就能出現十次八次,就需要單獨鑄造更多的字塊。

    陳景恪統計過,要想讓活字印刷術正常運轉,差不多需要二十萬字塊。

    康熙朝廷做過銅活字,字塊超過二十五萬才能正常印刷。考慮到兩個朝代漢字總量不同,再排除部分生僻字,二十萬字塊應該是個比較靠譜的數字。

    陳景恪搞的是鉛活字,他問過兩種金屬的價格,鉛是銅的六分之一。而且鉛沒有辦法直接當錢花,不用害怕有人偷。

    即便如此,二十萬個字塊也價值不菲,除了朝廷和有錢任性的大富豪沒誰能負擔得起。

    而且字塊的製作難題比雕版還大,印刷的書籍越少成本就越更高,還不如直接用雕版印刷術划算。

    康熙朝廷弄的銅活字,就是因為只印了一套書就束之高閣,才把好事變成了勞民傷財的壞事。

    最後辛辛苦苦鑄造出來的銅活字,被熔毀鑄造成了銅錢。

    試想一下,如果康熙朝不那麼短視,用這套銅活字印刷更多的書籍,分攤成本是不是就是另外一個結果了?

    可惜,世界沒有如果。

    陳景恪自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他有更長遠的計劃,以後會印刷更多的書籍,保證不會讓這套鉛活字浪費了。

    但二十萬字塊就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這個年代金屬稀缺,他上哪找那麼多鉛合金。

    不過還好,可以求助外援。

    直接跑到李世民那裡,把活字印刷術的原理解說了一遍,材料就來了。

    李世民很喜歡這種技術革新,對他來說屬於文治功績的一種。甚至他還抽調了許多工匠給陳景恪,加快製作字塊的速度。

    材料解決並不意味著所有問題就解決了,比如索引。

    二十萬字塊索引也是個大難題,總不能堆在一起,用的時候再一個個翻,那就扯淡了。

    所以必須要想個辦法解決索引的問題。

    這也難不倒陳景恪,拼音安排上。

    拼音並非現代人的想法,漢代就已經發明了直音和反切識字法。隋朝已經有了較為完整的語音體系,唐朝中後期更是總結出了聲母和韻母。

    只不過這些方法使用起來都不如現代的拼音方便,所以陳景恪直接照搬了前世的拼音。

    考慮到唐代口音和現代的口音是不同的,陳景恪沒有生搬硬套,而是活學活用。

    有前輩先賢的經驗在,這個工作並不算特別難,只是比較繁瑣,需要一些助手。

    他沒有去找別的讀書人求助,而是從紫霄觀找了六名識字又比較機靈的人,為了湊人數把依蓮依荷兩姐妹也被加入了進來。

    專門找了一個房間作為工作室,直接就開始了編撰工作。

    陳景恪先照例說了幾句鼓勵的話:「給所有文字注音,相信我不說你們也能明白這件事情的意義。」

    「我不會昧下你們的功勞,等完成這項工作,你們所有人的名字都會寫在開篇的編撰一欄,咱們共同享受這個榮譽。」

    眾人都非常的激動,這也算是另類的立言了啊。依荷依蓮兩姐妹是最激動的,以前這是她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見眾人的積極性被調動,陳景恪也沒有再說多餘的話,拿出兩套厚厚的書籍道:

    「這是前朝所著的《玉篇》和《切韻》,咱們要做的就是在這兩部書的基礎上,按照我教的方法給每一個字注音。」

    「有疑難問題就來找我詢問,每隔一個時辰咱們就做一次匯總,並交流經驗。」

    《玉篇》是南朝時期編撰的一本字典,也是第一部以偏旁部首編排的字典。後續朝代不停的有學者增添新字進去,是當前覆蓋面最廣的字典。

    《切韻》是隋朝編撰的書籍,顧名思義就是一本確定語音的書籍。它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語音體系,唐朝建立後把這本書確定為官韻。

    陳景恪他們不需要做太多改動,在《玉篇》和《切韻》的基礎上,用他『發明』的拼音字母給每個字注音就可以了。

    最開始工作進展的並不是很順利,主要是大家對拼音很陌生,需要他不停的指點。每次核對交流經驗的時候,都會出現大量的錯誤。

    但隨著工作的進行大家對拼音字母越來越熟悉,錯誤越來越少,到最後陳景恪只需要做最後審核就可以了。

    不過他並沒有閒下來,印書坊那邊製作鉛活字也需要他做最

    後的核驗。合格的就留下,不合格的熔毀重鑄。

    最麻煩的還是水力機械的製作,雖然他知道大致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可具體製作難度非常大。

    比如說軸承,前面說過鋼鐵不合格製作出來的軸承質量太差易損毀,那麼就需要提高鋼鐵的質量。

    可他對這玩意兒真沒啥了解,所知不多的相關知識,還是在歷史書上看到過的宋朝炒鋼法。

    就是把生鐵和熟鐵汁放在一起炒,可以批量獲得鋼鐵。

    相對於唐朝時期來說,這種煉鋼技術已經是跨時代的進步了,可依然無法滿足軸承的需求。

    沒有辦法提高鋼鐵品質,那麼就只能在軸承上想辦法,最後還是前世的見識給他提供了靈感。

    既然鋼珠不行,那麼用鋼柱呢?增大接觸面積,是不是就能提高軸承的承受力?

    然後就找來工匠一起研究,搞出了柱狀軸承,耐用程度果然有了質的提高。

    後面又搞出來了齒輪、連杆等設備……實際上古代早就有齒輪、遊標卡尺等『現代化』工具了。

    關注一下考古,會發現很多刷新認知的東西。

    總之,經過近一個月的研究,一套簡單而又充滿科技感的水力機械正式完工。

    當看到水力鋸只用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就把腰粗的大樹鋸成木板的時候,所有人都發出了驚呼聲。

    要知道這棵樹用人力的話,需要兩個人用差不多一天時間才能全部分解成木板。

    水力鋸效率提高了無數倍。

    後面的粉碎機也是一樣,樹木、雜草之類的丟進去吐出來的全是碎屑。

    水力衝壓機,直接把薄鐵板壓成了想要的形狀。

    工匠們不懂它的意義,陳景恪卻知道衝壓機的用處比粉碎機、攪拌機、水力鋸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李世民看著手上的報告,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不是因為水力機械研發成功,而是陳景恪的表現。

    ()

    。

    測試廣告2



  
相關:  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  大唐從挽救長孫皇后開始    玄幻:諸天最強系統  那些突然穿越的朋友  團寵小奶包,我是全皇朝最橫的崽  望仙門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盛世華唐0090 拼音字母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盛世華唐"
360搜"盛世華唐"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7s 3.585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