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更何況,李隆基的病一大部分是氣出來的,又哪裡能夠好得爽快?儘管一連數日傳來的消息全都好得不能再好,什麼潼關已經奪下,洛陽城雖然落入了叛軍手中,但河洛地方竟還有義勇軍奮勇抗擊,神出鬼沒,打得安祿山頗為頭疼,而且在得知河北告急之後,安祿山軍心大亂,已經有史思明和蔡希德親自領兵回援,仍舊留在河洛的叛軍數量已經銳減到了不足五萬,而在崔乾佑大軍敗退回到河洛之後,叛軍將卒更是空前恐慌
這樣的喜訊本該值得高興,可下頭的一道道奏請讓他完全高興不起來。儘管推舉杜士儀為右相的奏疏,被杜士儀給辭謝了,可論功行賞卻不能少。杜士儀親手操刀,為郭子儀、僕固懷恩等安北朔方諸將請功的奏疏,已經傳遍了朝野。
這其中,杜士儀奏請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加御史大夫,進驃騎大將軍,以僕固懷恩為御史中丞兼輔國大將軍,張興為左散騎常侍,兼安北副大都護,另加封領同羅、仆固兩部兵馬的阿古滕和仆固碭為郡王,此外如來聖嚴王昌齡等諸多幕佐也一一升賞後,留了一堆在朔方安北,卻也塞了一堆到朝中,唯獨略過了自己。若不是因為此時此刻就許出一堆節度使,戰後就沒位子可供論功行賞了,此刻遠不止這些虛頭巴腦的升賞。
裴寬則是為此次守御長安的有功人等請功,同時,以北門四軍以及宦官逃散眾多為由,請以竇鍔和姜度這兩位和皇家關係深厚的國公為左右監門大將軍,以杜幼麟為太僕少卿兼知內外閒廄使並監牧使,以宇文審為京兆少尹,以崔朋為萬年令,其餘留守有功文武官員各有升賞。當然,裴寬也同樣默契地壓根沒有提自己。
這麼多年來,李隆基把帝王權術玩得爐火純青,無論是姚崇宋憬張說這樣武后年間便聲名赫赫的名臣,還是宇文融李林甫這樣道德有缺陷,但才於卻很出眾的能吏,抑或是他那些兄弟,眾多達官顯貴,皇親國戚……林林總總的人他無不玩弄於掌心,可結果卻在安祿山身上看走了眼。而當安祿山舉兵叛亂,他倉皇逃離長安之後,他以為早已經完了的杜士儀竟然神乎其神地帶著大軍現身,雖說是解了關中困局,可不啻是給了他一個重重的巴掌
而且,比起那一介憨肥胡兒的安祿山,出身京兆世族的杜士儀威脅要大了無數倍
此時此刻,面對面前的奏疏,面對回宮之後大多數時候保持沉默的高力士,李隆基很想把這些奏疏都給打翻丟出去,可憋到最後,他只能惡狠狠地說道:「既然是眾望所歸,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准了,全都准了」
見李隆基甚至都不想再花費時間多看幾眼,高力士便出聲提醒道:「陛下,還有來自隴右的奏疏,說是哥舒翰敗軍之將,又下落不明,請求復安思順為隴右節度使。」
安思順
李隆基只覺得身上所有的汗毛仿佛都炸了起來,竟是一下子坐直了身子,聲音顫抖地問道:「安思順竟然回到了隴右?」
高力士也知道這樣一個消息對於天子來說絕對是又一個重大打擊,可他也不可能坐視李隆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隴右節度使就此定下。所以,在天子那兇狠的目光注視下,他低聲開口說道:「長安這邊被圍城,正值吐蕃大軍進犯,哥舒翰的節度判官高適遂將河西兵馬迎擊,可隴右卻各自為政,恰逢安思順回歸,這才鎮壓了大局。所以,如今擊退吐蕃攻勢之後,隴右軍中將校聯名上書,道是哥舒翰假造安祿山書信,為安思順鳴冤,請復其為隴右節度使」
什麼叫做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李隆基看來,這個消息無疑便是形同雪上加霜的存在。這次安祿山叛亂本來就是對他聲望的巨大打擊,棄城而逃之舉,更是讓民心浮動,軍心不穩,現如今就連安思順不但平安逃走,而且還得到了隴右軍民的支持,這豈不是意味著他又錯了?
「好,好,一個個都翅膀硬了,一個個全都指摘朕昏庸糊塗」
李隆基終於耐不住怒火,摔了旁邊一個越窯瓷盅,隨即怒氣沖沖地說:「杜士儀和裴寬何在?宣他們進宮,朕倒要問問他們,一個負罪之人卻在隴右呼風喚雨,我大唐律法尊嚴何在?」
他這個天子的尊嚴體統何在?
高力士在心裡嘆了一口氣,他也知道安思順的離奇逃脫,也許別有內情,可眼下是追究這種東西的時候嗎?安祿山叛軍尚未平定,難不成還要再激得隴右兵馬也跟著來上一場叛亂?所幸眼下還有另一個消息在,他只得不接這話茬,恭敬地說道:「陛下,安思順的案子,長安城中一直傳言說是別有內情。此前潼關敗兵潰退到長安時,因為擔心動搖軍心兼且混進奸細,裴大夫曾經將他們全都軟禁在一處。如今去甄別的時候,這才發現了……發現了哥舒大帥。」
「哥舒翰?他還有臉回來」
李隆基這才終於勃然色變,他憤怒地重重捶床,大聲咆哮道,「朕何等信賴他,封他郡王,給他重兵,可他卻是如何回報朕的?敗軍之將,就應該斬首以儆效尤……咳咳咳」
眼看李隆基竟是氣怒攻心,再次昏厥了過去,高力士慌忙令人去太醫署宣御醫,等看到眾人忙著搶救天子的時候,他也不禁捏了一把汗。即便他曾經被罷斥趕出了宮,儘管他曾經被丟在長安,可他並沒有什麼怨言,也決計不是故意想要看李隆基的洋相。可是,在迭遭大變之後,李隆基的心理承受能力竟然到了這樣的地步,他實在是覺得又痛心又悲涼。
上報發現哥舒翰的不是別人,正是暫時兼知京兆少尹之職,親自甄別此次逃回來那些敗兵的宇文審。他是宇文融長子,從學於杜士儀,又高中進士,因為李林甫捏著鼻子的提拔而一路擢升,等到楊國忠成為宰相之後,他本來遭到了壓制,可卻因為此次守城有功而再次得到了裴寬器重。他在御史台時就被譽為有治獄之能,所以這次做事自然格外仔細。畢竟,敗兵被扣留軟禁了這麼久,他不希望經自己的手放進一個奸細。
在這樣的甄別之下,原本孤身一人充作老卒的哥舒翰,便無處遁身了。如果是那些沒怎麼見過他的人也就罷了,可宇文審好歹也是御史台中有名的御史,見哥舒翰的次數很多,但凡敗兵將卒,他都令人洗臉刮面再帶到面前,詳述來歷,供出保人,哥舒翰哪裡還藏得住?他此番一敗,再也不敢自詡為英雄,可心中最最痛惜的便是家奴左車為了救自己而死,被宇文審洞悉身份之後,便神情灰敗地請求速死。
可這樣大的事情,宇文審怎敢輕易決定?他生怕哥舒翰真的一個不好去撞牆或是其他,趕緊吩咐幾個身強力壯的護衛看著人,自己一面請人去通知杜士儀,一面緊急上書,隨即不敢馬虎,把剩下的敗兵全都一個個問了一遍,針對各人所知哥舒翰的情況,仔仔細細從各個角度統統問了一遍。
而杜士儀這一日趕去灞橋驛查看渭河上郭子儀已經命人架設好的浮橋,直到傍晚方才趕回來。
「文申,虧得你仔細。」杜士儀一目十行掃完了宇文審記錄的所有這些筆錄,這才抬起頭說道,「這一功我給你記下了,且帶我去見哥舒翰。」
當來到臨時關押哥舒翰的屋子前頭時,宇文審親自推開門,見哥舒翰盤膝坐在居中的長榻上,一旁是自己安排的幾個隨從,他便低聲提醒道:「杜師,哥舒大帥一直都以武勇著稱,你問他時,留著這幾個人更為妥當。」
「不用了,哥舒大帥雖勇冠三軍,可還不至於在這種時候憑武勇制人。」
見杜士儀一副不容置疑的口吻,宇文審規勸不得,只好招手把人都叫了出來。可眼看杜士儀進去之後掩上了門,他著實不放心,卻又生怕杜士儀覺得派人守在門口是為了偷聽,思來想去索性命人到外頭請了杜士儀的親信隨從進來守候,這才忐忑不安地回了自己在京兆府廨的直房。
屋子裡,杜士儀和哥舒翰四目相對,足足好一會兒,哥舒翰方才苦澀地說道:「敗軍之將,不敢言勇,更何況是杜大帥當面?我當初受王大帥知遇之恩,此後節度河隴,又受陛下御命討逆,卻不幸喪師辱國。如今淪落至此,聽憑杜大帥處置就是。」
「看來,如今外間形勢,你已經都知道了。」見哥舒翰一聲不吭,顯然是默認了,杜士儀便淡淡地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更不要說你此次敗北,都是因為邊令誠指手畫腳,恃強力逼,就算陛下要怪罪,我也可以為你求情。但哥舒翰,你捫心自問,安祿山那封給安思順的所謂暗通款曲書信,你敢說不是你捏造出來的?」
哥舒翰登時面色大變。他沒想到杜士儀不指責自己這個敗軍之將別的,竟是直接把安思順的那件事給拎了出來想到自己敗北的同時,如若還被翻這樣的舊賬,必定會萬劫不復,他把心一橫,正打算抵死不認,可緊跟著杜士儀說出的一句話,卻讓他再也維持不住那狀似堅定的外表。
「安思順已經平安回到了隴右,如今隴右軍將全都聯名上書為他鳴冤,請求讓他復為隴右節度使」
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
見哥舒翰一下子仿佛垮了下來,耷拉著肩膀臉色無神,甚至流露出了一股絕望至極的信息,儘管鄙薄此人器量狹小,可他到底知道哥舒翰並非無能之輩,就此一蹶不振卻也可惜。於是,他就一字一句地說道:「潼關之敗,邊令誠妄言軍機,是首罪,已經在守衛長安之役中,被軍中將卒一怒處死,你的失律之罪可以削減不少。你若是想死,想必也不會苟活到今天。據我所知,你家中姬妾子侄很不少,你不妨想一想,倘若你誣陷安思順的罪名落在你自己身上,他們又會如何?身為大將卻如此心胸狹隘,你就沒想過當初王忠嗣是如何對你的?」
見杜士儀撂下這些話後便拂袖而去,哥舒翰足足隔了許久,方才發出了一聲絕望的嘆息。
早知如此,他還不如戰死,也好過如今苟且偷生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8s 3.656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