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戰將起(三十三)

    謝寶樹看著婆娑世界,享受萬千造化。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娑婆世界,即世人們所在的「大千世界」。這個世界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為釋迦牟尼佛教化的的三千大世界。此界眾生安於十惡,堪於忍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

    「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訶」、「娑河」等,意為「堪忍」,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眾生忍苦的能力相當強,何以言之是苦呢?這個世界一切法都是染污法,不清淨的,故非常痛苦;縱是樂,都是苦的因,沒有真正的快樂,所以叫堪忍。

    如穿新衣服是快樂,但被塵埃染污就生煩惱。又人最歡喜的是發財,可是財發得再多,死時亦帶不去。在生時,即使一分錢也算得清清楚楚,沒有得到錢時,就想法子去得,沒有得到,心裡貪求是苦,已得到了,又怕失去,這都是苦,可是你不覺得苦。患得患失,怕得不到,死時一分錢也帶不走,你說這是苦?或是樂呢?這兩樣東西,是世界上人人所歡喜的。一切樂,皆是苦的因,不過你尚未覺悟到,故此世界叫『堪忍』。

    娑婆世界是怎麼形成的?

    從空間上看,宇宙是沒有邊際的。從時間上看,宇宙是前前無始、後後無終的。佛將「一個日月所照」,稱為一個「小世界」,相當於現代話所指的一個行星系,我們所在為太陽系。一千個小世界組成一個「小千世界」,相當於現代話所指的一個恆星系,我們所在為銀河系。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人們常將「大千世界」稱作「三千大千世界」。宇宙由無數個大千世界組成,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壞、空的過程當中遷流變幻、循環不息,沒有片刻的靜止。每個大千世界過去、現在、未來時時有佛出世,教化著那裡的眾生。 我們所在的大千世界稱做「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的真面目

    娑婆世界,就是影子的世界。風景很美,這風景是真的還是假的?是不是過眼雲煙?是不是光影中事?都是影子!什麼叫娑婆世界知道嗎?就是影子的世界。娑婆世界的苦是無盡的,具足三苦、八苦,無法計算的各種苦,沒有一點快樂,所以名叫娑婆世界。

    我們這個世界,第一件苦事,就是最初在母親肚裡的時候,同了生出來的時候的苦。小兒在胞胎裡頭,他的母親吃些冷的東西下去,小兒就像在冰山旁邊一樣的冷。吃些熱的東西下去,小兒就像在火山旁邊一樣的熱。母親的肚子吃飽了,又像有一座山壓下來一樣的重。等到生的時候,像是有兩座山把他夾住了,他在兩座山當中硬鑽出來,那個時候的痛苦,真是說不出,話不完的。所以小兒一生下地,總是哭的,就是這個緣故。不過等到大了會說話的時候,就記不得了,所以大家不曉得。這個叫做生苦。

    第二件苦事,就是我們這些人,都是父母生的,吃的是五穀,天氣又忽然冷、忽然熱,所以病痛是總不能夠免的。各人有各樣不相同的病,就有各樣說不盡的痛苦。這是人人曉得的,不過病好了,就忘記了病時候的痛苦罷了。這個叫做病苦。

    第三件苦事,就是老了的苦。世界上的人,若是沒有到老就死了,自然人人說他是短命人,總說是很不好的。不過人到了老,就有種種的苦了。譬如要看什麼東西,眼光不清楚,看不見了。要聽什麼說話,耳朵也不清楚,聽不到了。要吃什麼東西,牙齒又脫落了,咬不動了。要跑到什麼地方去,腳又走不動了。坐船坐轎,也還嫌辛苦了。種種的不能夠自由自在的苦處,也是說不盡的。這個叫做老苦。

    第四件苦事,就是一個「死」字。一個人到了死的時候,實在是極苦的。不過人已經死了,不能夠說話,旁人不曉得他的苦罷了。你們看一個人到了臨死的時候,大半舌頭是很硬的,透氣是很急的,手腳也是很不靈便的。要動又不能夠動,在床上翻來覆去,渾身酸痛。要吃又吃不下去,要吐又吐不出來,四肢百脈,處處難過,要死又偏偏死不了。這種情形,是很多的。況且一切事情或者都還沒有料理好,要交代後輩,偏偏神志不清楚了,不能夠說話了。或是神志倒很清楚的,不過嘴裡要說話,喉嚨裡頭又偏偏哽住了,說不出來了,對了自己家裡的人看了,心裡頭說不盡的難過。若是急病,或是飛來橫禍死的,那更有種種不了的事情,說不盡了。這個叫做死苦。

    第五件苦事,是極要好極恩愛的夫妻兒女,天天在一塊兒,很有趣的。忽然為了求衣求食,要出門去了。或是碰著了刀兵災劫,或是死了,只得硬著心腸各自分開。就是親戚朋友天天聚會在一處,也是很有趣的。等到有了什麼事情,或是我離開他,或是他分開我,也就不能夠相聚了,這都是沒有法子的。到了那個時候,一種難分難捨的苦處,真真覺得可憐得很哩!這個叫愛別離苦。

    第六件苦事,就是一個人,總有不要好的人,或是同我反對的怨家,巴不得不要見面的,偏偏又常常要碰著。避又避不開,逃又逃不過,碰著了又無緣無故,生出種種的煩惱苦處來。或是想出法子來破你的錢財,或是害你的性命,也是有的。這個叫做怨憎會苦。

    第七件苦事,就是要東不得東,要西不得西。譬如想要一件東西,或是盼望成就一件事情,或是要到一處地方去,或是要看見一個要好的人,偏偏都做不到。我心裡頭要的,偏偏要不到,種種不能夠稱心的事情,無論什麼人,都是很多的。這個叫做求不得苦。

    這七種苦,都叫做果苦。還有一種苦,是因為五陰熾盛得著的苦,叫做因苦。七種果苦,一種因苦,合起來就叫做八苦。

    什麼叫做「五陰熾盛」呢?那「陰」字,是「遮蓋」的意思。有五種事情,五種事情,就是色、受、想、行、識五種。凡是有形像可以指得出來的,都叫做「色」。「受」是受著的種種苦的、樂的境界。「想」是心裡頭轉著的種種好的、壞的念頭。「行」是心裡頭持的念頭,一個去了一個又來,接連著沒有停歇的意思。「識」是分別那種種境界的意識,遮蓋了人的本性,可以使得人的心裡頭迷迷惑惑,造出各種的業來。所以那五種事情,就叫他「五陰」。因為有了這種五陰,那貪、瞋、痴的心,就著牢在這個五陰上頭,像火碰著了乾柴一樣,就會烈烈烘烘的燒起來,所以叫做「五陰熾盛」。這「熾盛」兩個字,本來是「火勢旺得厲害」的解釋。現在借這「熾盛」兩個字來,譬喻這五陰的。並且譬喻這五陰的迷惑人,容易得很,像乾柴容易著火一樣。

    有了這五陰熾盛的一種苦,就會生出上邊所說的七種苦來。因為五陰熾盛,譬如是苦的種子,是受種種苦的原因,所以叫做苦因。那上邊所說的七種苦,譬如結的果子,是受種種苦的結果,所以叫做苦果。因為有了五陰熾盛的因苦,就自然有果苦生出來了。不過人正當那五陰熾盛的時候,糊糊塗塗,不覺得苦罷了。雖然人不覺得苦,但是既然有了這種五陰熾盛的因苦,將來就一定會受著那七種果苦,這是因果報應一定的道理。並且將來受七種苦報的時候,卻仍舊還有這五陰熾盛的一種苦因牽連著的,所以就成功了一世一世永遠脫不了的苦哩!

    總之,這個世界上,苦的事情多得很。這八種的苦,無論富貴人、貧賤人,人人都有的,沒有一個人沒有的。還有別種的苦,各人各有不同的。富貴人有富貴人的苦,貧賤人有貧賤人的苦,哪裡說得盡?

    皈依,是佛教徒的基礎入門。為皈投或依靠的意思,受到三寶的加持。三寶指佛、法、僧:佛為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延續佛的慧命者。

    皈依兩字,從字面上解釋,皈是迴轉,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凡是迴轉依靠,或皈投信賴的行為,都可稱為皈依,所以皈依兩字,也不是佛教之所專用。

    小孩子皈投向他母親的懷抱,依靠母親、信賴母親,所以能有安全之感,這一安全感的產生,便是出於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於皈投信賴而能產生安全感的行為,均可稱之為皈依。

    准此而言,兒女信賴父母,學生信賴老師,企業家信賴預算,下屬信賴長官,宿命論者信賴命運,乃至獨信賴武力,政客信賴謀略,貪夫信賴財產等等,皆有著或多或少的皈依的成分。換句話說:凡是由信仰而能產生力量的事理,均可列入皈依之群。是以信仰佛教,固可稱為皈依,信仰其他的宗教,乃至是妖神鬼怪的信仰、崇拜、奉祀,都可稱為皈依了。

    不過,講到皈依的真義,凡是不究竟不著實不可靠的信賴與信仰,均不得稱為真皈依。比如有了大水災,人可攀上樹巔,爬上屋頂,走上小丘,但是水勢大了,風浪急了,水位漲了,樹會倒,屋會塌,小丘會淹沒。所以,在這樣的情況與環境下,如果附近有一座高山,大家是否應該登上高山呢?相信除非他是白痴,否則絕不會放棄此一求生的機會。因為高山所能產生的安全效果,遠非樹木、屋頂與小丘所能相比呀!

    那麼,凡是能夠認清世事無常的人,能夠明白一切世相皆由對待相因而成的人,他就能夠了解:父母、老師、預算、長官、命運,乃至武力、謀略、財產等等,雖可產生暫時的安全效果,但終不能絕對可靠與永久可靠。父母會死,老師的知識會落伍,預算會超額,長官會調動,命運靠不住,至於武力、謀略與財產,更是如幻如煙了。今日的南面之王,可能就是明日的階下之囚;今日的百萬富翁,可能也是明日的陋巷之丐。

    至於信仰其他的宗教,可以生天,但卻未必

    由於信仰而決定生天。比如基督教,信者可能得救,但也未必得救,上帝不寵愛的,任你信得如何懇切,也不會成為天國的選民。再說,在佛教的層次上看,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即使是最高級的宗教,他們的最高理想,總不會超出生天的範圍。天在佛教之中,即使生到最上最高的天界,仍在生死輪迴之中。天上的壽命雖較人間為長,但亦有其限度,天福享盡,死後還墮,故其終非可靠的皈依之處。唯有皈依佛教,才能使人漸漸地走上離苦得樂的究竟解脫之道。佛教的總體,便是佛法僧三寶。

    實際上,皈依的傾向,固應先由皈依身外的三寶開始,皈投三寶,依賴三寶的啟發與指引,走向大涅槃城的大解脫道。但當走進了涅槃之城,自身的當下,也就是理體的三寶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由於業障的迷惑,所以不見佛性,我們皈依三寶的目的,正是在於尋求佛性的顯現。我們本來與佛一樣,本來就與三寶同在,只緣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為眾生!我們若能即日開始,回皈投向三寶的懷抱,實即浪子回頭,步返原來的老家而已。

    因此,唯有走向回家的道路,才能算是真正的皈依。只可供人暫時歇腳的處所,絕對不足我人去死心塌地的皈依,否則便像騎著泥牛過河,剛下水時,或可有些安全的錯覺,一經下水,泥牛自身難保,豈能供人作為渡河的工具呢?

    皈依的性質

    信仰佛教必須三寶具足!

    佛寶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圓滿究竟的人。

    法寶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

    僧寶是指正在修學佛法,並協助他人修學佛法,護持眾生修學佛法的人。

    唯有三寶齊備才是完整的佛教。

    如果不經過皈依三寶的儀式,當然也可以學佛,但皈依後不論在心態、生活、習慣方面,都有善友、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來協助、加持你。

    所以意志薄弱,信心不足的人皈依三寶,就會增強你的意志與信心。

    我們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沒有皈依過的;因為,皈依了三寶的人,固然會燒香拜佛,但會燒香拜佛的人,則未必已曾受過三皈的儀式。雖然未曾皈依三寶,他們卻依然自稱是佛教的信徒,我們自也不必否認他們的信仰。

    有人主張:信佛只要心誠,何必一定要皈依﹖這種觀念,乍聽似有道理,實則不合要求。比如學生求學,首先要辦註冊的手續,否則的話,校中不會有其學籍,即使勉強旁聽,也不會得到學歷的文憑。一個正常情況下的學生,必定是按照學年學程,而逐級晉升的:最初進小學,先註冊;進中學與大學,除了註冊,還得舉行考試,看其是否有此求學的能力,但是不進小學便想取得大學文憑,乃至取得博士的學位,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要信佛,應從皈依三寶著手,皈依三寶雖為進入佛門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豈能走出第二、第三步來﹖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從第一步開始。佛弟子的等第,是以所受戒別的層次而定:皈依三寶,是最先的基層;往上還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薩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寶為根本。皈依三寶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眾生,故對請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別寬大:六道眾生,除了地獄之中的受苦太大、太多,無暇皈依三寶之外,其餘的不論人、天、神、鬼、畜,只要發心皈依,佛教無不接受,這也正像凡是學齡已屆的兒童,不論貧富貴賤,智愚俊丑,不假入學的甄別,一律可以進入國民小學就讀。如要再進一步,就要講求資質的揀擇了。

    還有人以為自己已有修行的能力,自己可以直接在佛經之中,探求他們的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樣可以得到學佛的受用。從事的規制上說,那就錯誤了。佛經是由佛陀所說(也有是出於佛的弟子們所記),再由佛的出家弟子們結集成篇,傳之後世;如說只知佛經而忽略了智慧,只是皈依了法寶,這是忘恩的行為!佛教雖以法寶為主──解脫之道皆由法寶之中流出,但是法寶的產生,必須佛寶與僧寶為之完成,所以三寶是不能分開的。

    如果講到制度或規式,信佛而不皈依三寶的人,就等你是一個愛好中國風土文物的外國人,想到中國居住下來,但你都不找指導者,就說自已能成功,那是去不了中國的。你需要找個指導者,讓他指引你,你才能到達中國。前提是他能到中國,你再跟他走,你跟他走才可能成就。同樣的,一個不受皈依而又自稱是佛教徒的人,他雖或可得到一些佛法的好處,但終很難成功。這不是多餘的執著,找個指導者,即你皈依的對象,乃是必需的手續。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問題,更是心性上的問題。受皈依時,不僅口中念著,身體拜著,心裏還得想著。主要還是在於心的領受──納受三皈戒體,戒體須由已先受了皈戒的人,師師相傳,這是法統的一脈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無師自證,所以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薩像前自誓自受。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莊嚴性和重要性了。

    如說,不受三皈依,便想成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只信佛法,而不禮僧寶,他根本先就違背了佛法。佛法之中,三寶不能分家,強予三寶分家,他便破壞了佛法,一個違背佛法而又破壞佛法的人,仍能得到學佛的善果,那是永遠不會有的事。否則,既然信奉三寶,何不皈依三寶呢﹖

    另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對佛教頗有好感,他們卻不願意馬上皈依三寶,他們唯恐皈依之後,會受到約束,或者皈依之後會無法擺脫,所以他們存著觀望的態度。他們把皈依的意義,看同男女之間的婚姻一樣,未到有了相當的認識之時,不敢貿然婚嫁,否則,如果彼此的性格不合,興趣不投,難免造成終身的痛苦。其實,皈依三寶,與男女間的婚姻問題,完全是兩種性質的兩回事!比如,我們要學任何一種技藝,無不需要投師請益,如其不然,便難成為第一流的專家。投師的好處,是在承受老師的所學與所長,老師也是承受於老師的老師,甚至累積數百千年的經驗於老師之身,我們投師學習,也就繼承了數百千年的寶貴經驗。但是學了一種技藝之後,我們未嘗不可學而不用,即使在學習期間,感到與自己的興趣相左,也未嘗不可立即輟學;學成之後,固可不妨追隨老師以至終身,但也何嘗不能離開老師而獨立門戶﹖至於皈依三寶,也與投師學藝相似,要想多懂一些佛法,應從皈依三寶著手,如果僅僅觀望,終究是站在門外,想在門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打妄想。佛門不是牢籠,而是解脫大道,皈依之後,如會受到約束,佛門也就不能稱為解脫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寶,並自皈依開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如由於根機的差別,不能接受佛法的勝義,不能如法遵行者,皈依之後,是許可去信其他宗教,或者不再信任何宗教;而難得的是出離佛門之後,佛教的慈悲之門,仍然永遠開著,隨時歡迎浪子的回頭。

    因此,我要奉勸一切的世人,都來皈依三寶。無論你已信了佛教,或者準備來信佛教,或者站在佛教的門外觀望,乃至你已是一個其他宗教的信徒,不妨請你暫時放下你的成見或原有的信仰,試著來皈依三寶,你將必能得到實益,並也不會失去你的自由。如真的皈依三寶之後,除非有魔障遮心,否則是不會退出三寶之門。


    神通,佛教術語,梵文的意譯。神:心念;通:通達。神通即於心念通達,能於己念不著不動又分明了知,並能以己心觀照他眾心念而不染。

    能觀一切六道諸有心念而不染稱作天眼通;能知何心念是善是惡有何果報,亦即能聞解諸佛度眾生之法稱作天耳通。

    以上為《菩薩瓔珞經》中宣講之菩薩神通。

    《楞嚴經》中所講神通則為: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

    而小乘阿羅漢修行十二因緣甚深法後可具四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其中天眼通和天耳通比菩薩所具境界要低,阿羅漢之神通為心意識法,而菩薩則是依菩提心的功德所具神通。

    凡夫因功德不具足故,時時隨心念生住異滅四相而遷,不能以妙力令念隨己意生,亦不能令一念不失而生他念或以妙力令念回向他念。欲得神通,有二法。一為修定,令心深根牢固,外層諸根念起時,深根之念不失。若此深根為菩提心則為大乘禪定,若為普通念根則為小乘禪定。二為修功德,功德力具足,則於一切念皆不動搖,一切念皆可如意通達。

    神通是怎麼產生的?

    神通是從「定」來的,印度有不少宗教,著重於修定的,他們確實能見到天上、人間,能見到六道的狀況。所以,經論上常講,定能生神通。像我們常講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都從定來的。定淺深程度差別很大,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世間,六道裡面的定分為八個階段,所謂四禪四空,得定這就生在四禪天跟四空天。得定的修行人,在近代人的紀錄當中,我們也見到不少,像《虛雲老和尚年譜》,這流行得很廣。

    佛教神通怎麼修來的?

    要想得神通,首先要得定,得定也就是得清淨心。心地沒有染污,就發神通。神通是自性本具的,人人都有。愈清淨,神通愈大。六種神通統統能恢復。恢復的次第,肯定是首先得天眼、天耳,別人看不見的,你能看見,一般常人聽不到的,你能聽到。

    我見過這樣的人,也見過有天耳,小通,還不

    能算是天耳通,他能聽到音聲,這個音聲從天道來的,從鬼道來的,或者是從現在所說不同維次空間傳來的。確實有這個事情。聽到一些信息。這信息是真是假,不能確定。他們把這些信息傳給我,我告訴他們,可以做參考,不能完全相信。

    如果真的是天耳通,那沒有問題;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這不是天耳通,所以不能夠相信。人會傳謠言,鬼也會傳謠言。我們不能被鬼神欺騙。為人欺騙,我們有時候防範不夠,但是不能被鬼神欺騙。這很重要。所以安住神通,自在無礙,自己得到了,也能幫助別人得到,自行化他,自利利他。

    對於神通,有誤解的人非常多。而佛弟子尤其是大乘佛弟子誤解其義尤其障礙修習。因為佛講法的大方便很多初學理解不了,往往從字面意思理解佛經。比如,飛身入虛空,就真的以為是飛身入虛空。實際上這是以在虛空講法譬喻於法不著。不是真的飛到空中。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使用譬喻來表達一些複雜的含義。

    神通對於小乘和大乘修行者的內涵是不同的。因為小乘行者尚未顯發菩提心,對法的理解皆出自心意識,功德並未起用。而大乘菩薩已發菩提心,不依心意識而有定,固所能示現之神通遠非小乘能及,小乘如欲了知大乘神通之境界,有如隔著千億由旬之厚雲欲觀天外景象。

    緣覺辟支佛修習十二因緣所具之天眼通、天耳通、他心智通、神足通,初住菩薩無需刻意修習,以所修功德自然具足如是神通。崇拜神通者大多未認真閱讀小乘經典,尤其對十二因緣不了其義。人云亦云,從傳言中了解佛法,怎能不生誤解 。其實神通隨著菩薩功德的修積會自然具足,既不可怕亦不神奇。

    凡夫著佛方便講法之文字相。認為砍掉胳膊還能長出等違背娑婆世界運行規律的事為神通。實際上這是佛陀以譬喻講法的方便智慧。若以心意識去強行領會離心之菩提智,得到的總是妄想。

    又有諸邪師魔弟子,為名聞利養故,為痴故,妄言所謂上師有所謂特異功能即其所言「神通」,皆為妄語。

    有以神通為特異功能,此為誤解。佛及菩薩皆有神通,天人及阿修羅亦有神通。佛因功德而有神通,菩薩因菩提心而有神通,天人及阿修羅因心有宮殿,即諸根相對堅固有定而有神通。

    所謂天人和阿修羅就是投胎為人時即已經有比較多的功德之人。並非什麼外太空之人。六道是佛剛出現世時,因世間凡夫煩惱障重,不能受持正法。故而隨順當時婆羅門教的世界觀方便而說。真實情形並非這麼簡單。六道是古印度人想像出的概念,後傳入中國被廣泛接受。佛在講解十二因緣法時說明了真實法義。

    如《中阿含經》言:「法生則生。法滅則滅。皆由因緣合會生苦。若無因緣。諸苦便滅。眾生因緣會相連續則生諸法。如來見眾生相連續生已。便作是說。有生有死。」

    以色身生滅作為輪迴是佛隨順眾生妄見的一種方便。如《入楞伽經》言「若取有無法者,即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故。大慧!說有無法自相同相,是名應化佛說,非法佛說。複次,大慧!應化如來說如是法,隨順愚痴凡夫見心令其修行,非為建立如實修行,示現自身內證聖智三昧樂行故。」。初學因心有我念而生諸我見;因心現色身生滅相而起身見;因身見而起我人眾生壽者相。

    神通,即可令己心念如意而行,相互通達。若無神通,則無有方便。無有方便則不能攝受六道眾生,令眾歡喜修行正法。故言菩薩不依神通度眾者,未發菩提心,不具道種智,依心講法之初學菩薩也。

    聲聞,緣覺,辟支佛之神通乃承佛神力修持(十二因緣法門)而得。非己自有。而菩薩可依禪定和功德自然得神通,不如實了知神通實相者不必焦急,如法修行,修諸善業,積累善根,安住於佛,安住於佛法,功德自然徐徐增長,如水到渠成,不日自得心開,次第而有諸神通。

    佛經中關於神通的經文:

    《毗婆尸佛經》:「如是彼佛為彼二人現三種神通。令發精進趣向佛慧。一現變化神通。二現說法神通。三現調伏神通。」

    《小般若波羅蜜經》:「若諸佛不出於世,但因菩薩故,十善道、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出現於世。譬如月不出時,星宿光明,照於世間。如是,憍屍迦!世無佛時,所有善行正行,皆從菩薩出生。菩薩方便力,皆從般若波羅蜜生。」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行婆羅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能伏天魔,摧諸外道,具足功德、智慧、力故;一切佛法,無不修行、無不證見;以神通力,用一毛髮能舉閻浮提,乃至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量百千世界;能於空中取種種寶,施諸眾生;十方無量無邊世界,諸佛說法無不聞持。不見我能行及所行法,無二無別,自性離故。是名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通達力波羅蜜。」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皆悉住於不退轉地,久已供養無量諸佛,於諸佛所深種善根,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得陀羅尼,獲樂說辯才,成就智慧,具足功德,以自在神通游諸佛世界,放無量光明,說無盡妙法,教諸菩薩入一相門,得無所畏,善降眾魔,教化度脫外道邪見。」

    傳說,諦醒法師閉關靜修,常有種種境界現前,遂信請教印光大師,印祖開示云:「所言常有境界,當是未曾真實攝心,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使真實攝心,則內無妄念,專注於一句佛號中,必能消除業障,增長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聖境界現,及得種種神通。只期心佛相應而已。所謂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若能如是,譬如杲日當空,霜雪俱化。又何得有不如法之境界為苦惱於身心乎?若不如是用心,平常專欲得見聖境。不知聖境之得,須到業盡情空地位。否則,勿道所得者皆屬魔境,即是聖境亦無所益,或有大損。以不知精進力修,反從此生大歡喜,未得謂得,則必至著魔發狂。

    《楞嚴經》謂:『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者,此之謂也。況汝之境界乃屬俗染境界乎?但自提起正念,俾從前所有瞋恚等心不起,即或偶起,當即覺照,令其速滅。喻如賊至其家,若主人識得是賊,其賊即時便去。若當做家裡人,則其家便被賊劫掠淨盡矣」

    由此觀之,若能證道,不求神通而自有;若未證道,縱有神通亦是妖,所以,學佛之人對於神通應理性認識。若能證道,不求神通而自有;若未證道,縱有神通亦是妖,所以,學佛之人對於神通應理性認識。

    六道眾生如天、鬼神等,因世間禪定或者與生俱有,或多或少有前五通,然而能力亦有淺深小大之別;天魔也具有五種神通。然而第六通──漏盡通,唯有依經教原理破除煩惱者方能證得。

    《楞嚴經》中提到在修定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種種幻境,是在修習定功過程中心放逸自行而生,若執著幻境為神通,則容易受魔引誘而入魔道。

    其實神通並不神通,幾句話能說清楚。

    佛學術語,因果,具足說是因緣果報。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條件,緣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條件,有因有緣,必然成果,此因對因來說稱為報,就是「因緣果報」,亦簡稱「因果」。

    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多因一果。

    佛經翻譯時大量借用了華夏文化已有的概念,」因緣「正是這樣的概念。

    緣分到的時候,「因」、「緣」能和合,能生「果」。大因緣生大果,小因緣生小果。

    「因」與身心聯繫,有兩層意思,一層指與某個果聯繫的部分「渴愛」,另一層指與某個果聯繫的部分「知識」;「緣」與身外之物聯繫,指與某個果聯繫的部分身外之物。心物感應觸動產生「因」。佛教很注重意會神通,喜歡用「意象」或者「畫面」進行直接思維,佛教佛像的兩個眼睛總是大而有神,佛像眉心的紅點是佛教徒的第三隻眼,用來時刻提醒佛教徒思維時應該習慣在半空中生成「海市蜃樓」一樣的景象。大概有以下思維活動,心內之「因」與外物之「緣」在「海市蜃樓」里進行比對,十分相似的,必定有結果,七八分相似的,有七八分把握有結果,找不到能和合的因緣,沒有結果。

    這兩句話深得佛教」因緣「二字的精髓,畫面感很強,意思表達得很清楚,值得仔細揣摩、玩味。比如:房子說明了這個」緣「範圍大小,人是這個」緣「內最活躍最重要因素,種子代指」因「等等。

    儒道講「和合」

    儒道文化在說明相同問題時不用這兩個字,而是沿用上古上已有的」和合「二字」

    與道家、道教重視自然原則不同,早期佛教認為世界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均無其獨立自性,因而是不真實的。這種通過分析主義的思維途徑來論證事物虛幻不實的作法為其後大乘佛教所繼承。大乘佛教進一步提出緣起論以對世界做性空的價值判斷。這種通過層層分析達至的空相對傳統重視和合的思想傳統,實在缺乏強制性。道理很簡單,因為人根本就不認為和合的事物不真實,反而認為事物只有通過和合才能達至更高的善與美。這應當與重視綜合性、整體性思維方式密切相關。

    (本章完)

    讀之閣,讀之閣精彩!

    (www.duzhige.com = )



  
相關:    錦繡農女種田忙  我真的是反派啊  萬古第一婿  又見九叔  特種兵王在山村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磨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戰將起(三十三)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磨刀"
360搜"磨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2s 3.527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