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古往今來,圖書管理員多有藏龍臥虎之輩!」
張蒼的學問,黑夫不佩服不行,古往今來,文科數學,真的是無所不精無所不通。不過其夫子荀子,本就是集百家大成者,難怪能教出這麼厲害的學生來。
與張蒼一起離開藏室時,黑夫又對他道:「昭王說,無其實,敢處其名乎?說得好啊!不過時至今日,大王已一統天下,稱帝也是實至名歸了。子瓠如此博學,真就不去與諸郎共議帝號?」
張蒼卻拍了拍自己的大肚子,笑道:「多的是人參與此事,我就不去湊這熱鬧了,躲在石室內,吃吃糖,看看書,豈不快活。」
他指的「熱鬧」,自然是今日格外攪擾的御史府,除了吏員幕僚外,以及隔壁的丞相府,今日有七十名儒生博士在這兩處商議,正在那爭吵不休呢……
稍後,張蒼還說,陽武縣張家派來了新的庖廚,善做山東菜餚,邀請黑夫一起去用饗。
黑夫卻婉拒了他,他倒是很喜歡和張蒼交遊聊天,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但張蒼家裡,他卻是去過一次後,再也不想去了……
為何?虐啊!
張蒼雖然肥雖然宅,但他卻也是一個人生贏家。
出身鄉豪,衣食無憂,學習又好也就罷了,今年三十四歲的他,雖然無妻,卻有十五六個妾,八九個子女!
反觀黑夫,至今依然是個單身狗。
黑夫上次受邀去張蒼家吃飯時,一進門就被那場面震撼到了,妾室們爭奇鬥妍,孩子或走或爬,宅院不大,卻熱鬧非凡。
「我跟他,到底誰是穿越者?」黑夫第一次對自己的人生感到了深深的懷疑……
這麼多年來努力得到的一切,在那一刻似乎索然無味了。
更氣人的是,那些妾室里,竟有大半是倒貼張蒼的。
原來這年頭,張蒼這種「身長大,肥白如瓠」的傢伙,因為少有罕見,是被稱之為「美士」的!雖然他模樣並不英俊,但掩不住博學善談啊,而且說的話又不像老儒一般枯燥,加上舉止彬彬有禮,那些關東的縣鄉姑娘與他攀談幾句,常被撩得春心蕩漾……
「秦國的審美還是喜歡我這種膚色古銅,渾身腱子肉的壯士。「
黑夫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但離開軍營的集體生活後,職務也松閒下來,他便有些感到寂寞了……
「等議帝號之事了了,是時候去拜訪下老領導了。」
黑夫知道,內史府不在渭南,而在渭北咸陽城內。
……
之後數日,議帝號一事繼續醞釀發酵,那些秦王從山東徵辟來的儒生博士們,在憋悶已久後,終於有了發揮的機會。他們出入丞相府、御史府,引經據典,把千百年前的古事翻了出來……
博士們上躥下跳,議郎也不甘示弱,雖然他們成分雜糅,有山東名法之士,也有關中貴族弟子,或者黑夫這種加塞進來的,卻都不願錯過這場參與帝國奠基的機遇,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建言。
「諸君。」
五大夫王戊還是一副議郎領袖的架勢,他總結道:「既然大王是令群臣議帝號,也就是說,新的名號,當為某帝!」
眾議郎對這廢話紛紛稱是,之後王戊又獻寶似地談論起秦昭王稱帝的故事,黑夫早就從張蒼處聽聞了,而且還親手摸過一些歷史文獻呢……
但最後,議郎們也沒有達成統一的意見。
「嬴姓以少昊為祖,少昊乃白帝,不如稱白帝如何?」有個議郎如是說。
另一人卻道:「但奉常那邊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也,曰女修。既然秦以帝顓頊為祖,顓頊乃帝高陽,還是叫高帝為妥!」
旁側又一人打斷道:「不然不然,若要追根溯源,還是要追溯到黃帝,為何不稱黃帝?」
王戊則自作聰明地說道:「我聽聞,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這便是秦之淵源,何不稱玄帝?當年殷商之祖冥,亦曾稱之為玄王,既然如此,陛下稱玄帝,真是絕妙啊!」
最後大夥又吵成一團,各有理由,誰也說服不了誰。
甚至還有人提議稱「昊帝」的。
黑夫聽著好笑,日天帝麼?前世他,還看到過有人建立過「昊朝」的呢。對了,主角還姓趙,那不就是趙日天了麼,真是笑死他了。
不理會他們在那各出其策,黑夫只管好自己,在帛書上默默寫下了自己的答案,並將其塞入竹筒里,熟練地封好口子。
這時候王戊詫異地走過來,故意道:「左庶長去了一天藏室,收穫頗豐啊,這麼快就寫下了?不知獻上的尊號是什麼?」
「昧死斗膽一寫,陛下定不會允,豈敢再言?」
不管他們怎麼問,黑夫都不說,帛書已封入竹筒,並印上了議郎的印,不經秦王或郎中令允許,已無拆封可能。王戊也只好作罷,並以為黑夫一個鄉巴佬,肯定提不出什麼好的建言。
「別是奪我提議的玄帝用之就行……」他還是有點擔心。
不過王戊的小人之心,在郎中令將諸議郎所進尊號獻上去後,他們與那七十多名儒生博士在章台門處相遇時,便無影無蹤了。
兩邊相互試探性地詢問一番後,議郎們發現,自己的想像力,被這群不要臉的儒生秒成了渣……
「某帝?」
一位來自鄒地的年長儒生,聽王戊得意洋洋地說了「玄帝」的尊號後,忍不住笑出了聲。
博士們雖然也來自不同學派,七十餘人,竟能分十來個派系,相互撕逼沒有一日消停,但在對上其他群體時,卻還是齊心協力的。
於是,這位鄒博士和其他博士對視一眼後,便說道:
「吾等奉命在丞相府、御史府商議後,進言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
「故帝號已不足尊,唯皇可也!」
「皇?」
除了黑夫外,眾議郎都目瞪口呆,他們都糾結在「帝」上了,哪能想到這茬呢?
按照儒生們不知從哪裡找出來的「典籍」證明,結合當世傳說,三皇可是比五帝還要古老的,不過到底三皇是哪三個,說法也不一而足,或說是伏羲、女媧、神農,或說是伏羲,神農,黃帝。
雖然議郎為六百石之官,地位俸祿都比博士高,但在拍馬屁的技術上,卻被博士們完爆了。
這時候,黑夫也瞧見,博士中,有個笑容有些尷尬的年輕人,正是在陳縣舜廟被他手下們搜身的魯儒叔孫通……
「叔孫先生。」黑夫走過去和他打招呼,他還因聽到了叔孫通的一番自言自語,算捏著他一點把柄呢。
叔孫通不敢怠慢,與黑夫見禮後,黑夫便出於好奇,問博士們到底獻上了何種尊號。
現在眾人的帛書已經獻上,無從更改了,說也無妨,於是叔孫通對他輕聲道:「雖然吾等決意獻三皇為尊號,但對於三皇之中誰最尊貴,卻因學派不同,而看法不同……」
這很正常,儒家內部分了好多學派,都快打出狗腦子了,除了傳統的各家外,因為為不同經典做注不同,又分了好多,例如春秋分三家,詩也分數家,為某一句微言大義的理解區別而不相為謀。
叔孫通道:「於是吾等分為了三派,爭議不休,而後,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廷尉選定了泰皇……」
黑夫問他:「那你獻了什麼?」
叔孫通道:「我當然是隨大流了,左庶長還記得在陳縣見過的漆雕氏和樂正氏二老么,他們和二十餘博士則獻了另兩個,漆雕氏認為地皇為佳……」
「而樂正氏則進獻了他們以為最尊貴的尊號。」
「是什麼?」黑夫還真不太了解三皇的名號。
叔孫通笑道:「天皇!」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4s 3.571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