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下醒悟,秦始皇所說的鳳城王氣,並非空穴來風,天下果有其人,此人正是泗水郡押送這些勞役的亭長劉季。筆神閣 bishenge.com
人們想起離開時,妻子兒女呼天搶地的情景,明知這趟驪山之行,必死無疑,與妻子兒女分別時如是生死離別,心靈如墜深淵,踏上路途的第一步開始,每個人懷著無比恐懼的心情,巴不得找個地兒躲藏起來,那心思無時無刻都在策化和尋找逃跑的機會。
服勞役這種事情,在大秦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幾乎每一年都有,或多或少,或遠或近,哪一個沒有服過勞役呢?
只是往年去服勞役的時間相對來說,都比較寬裕,根本不用糟心因為超過期限而被殺頭之事。
今年不知道朝廷怎麼和蒼天一個意思,雨一直下,不停的下,稻穀就那樣腐爛在田頭,玉米剛剛打包,就被老鼠和野獸糟蹋得面目全非,朝廷徵用勞役偏偏在暴雨如注、道路坍塌,洪水滔天的時候下來,下來也罷,偏偏規定十五日之內到達千里之外的驪山,否則受死!
要在晴天日好的時候,腳力好的人,十五天也許到達驪山,那足底軟的人,就是給他二十天的時間,他也到不了驪山。
如今看看這些人,部分人已過了壯年,骨枯肉瘦,那些個年輕的心理懷著心事,大家行起路來,多是軟塌塌的拖著步子,何況還繞過路塌、洪水之地?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到達驪山去。
劉季也說了,去,一定誤了期限,死罪難免;逃跑也是死,至少可以見家人一面。
可是,見了家人又如何?
大秦實行連坐制,十家為伍,有問題要互相糾舉揭發,否則連坐。
如不告奸,腰斬;匿奸與降敵同罪。
里典和伍老也因其該管範圍有人犯罪,未檢舉而連坐。
也就是說自己逃回家去,妻子兒女見了,如果不舉報,要與自己同罪,而且累及鄰近,禍到里典和伍老。
凡應服徭役並已得到通知而不去報道的叫「逋事」;已經到達服役地點而又逃跑的叫「乏徭」。
之前逋事和乏徭的處罰也不是很重,為朝廷徵發徭役,如耽擱不加徵發,應罰二甲;遲到三天到五天,斥責;六天到十天,罰一盾;超過十天,罰一甲。
所徵發人數已足,應儘速送抵服役處所,如果降雨不能動工,可免除本次徵發。
可見,逃避勞役根本沒有死罪一條。
但是,胡亥剛剛繼位之後,此時徭律中的懲罰就變成了逾期死罪。
如此,這些人雖得逃跑的機會,卻不知跑往何處,回家定然不可。
現在忽然見劉季頭頂之上有光環,知他不是神仙即是救世者,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奮起直追,淘號呼籲,要求劉季停下來庇護他們的性命。
沼澤泥越來越稀爛,水草茂盛到看不清路了,好在劉季酒壺裡已經沒酒,腳步停了下來,仰著頭,張著嘴巴,舉著酒壺,就是抖不出一滴酒來,眾人才氣喘吁吁的追上他。
「押役大哥,帶我們一起逃走吧!」大家把劉季圍住,眾口一詞要求他,可是,劉季置若罔聞,倒問有人帶酒沒有。
由於天雨風冷,又是日夜兼程,大家疲憊不堪,饑寒交迫,誰還有酒給他?
劉季見眾人拿不出酒來,只是道:「如今我尚且不能自保,也不知逃亡何處,怎麼能保護大家?都散了去吧!」說著,扔了空酒壺,欲拋下眾人自走。
莫塞上前,對劉季拱手道:「我等明知前去驪山九死一生,卻心甘情願與劉亭長一同前往,看的是劉亭長一路不打不罵,對逃跑的勞役不抓不殺。」
又道:「我們都知道,劉亭長有一顆與朋友同生共死的俠義之心。如今已是死到臨頭,大家仍然願意與劉亭長一同撲湯蹈火,同舟共濟,而劉亭長忽然一改常態,拋下眾人自己逃生,豈不毀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劉季醉醺醺的道:「我顧什麼一世英名?你們既要同行,豈拿酒給我?」
莫塞道:「沒有酒,可以派人返回鳳城打去,半夜便可趕回,劉亭長忍耐一些就是了。若說沒了眾人,日後劉亭長要喝酒時,哪裡去討來?」
莫塞指著眾人道:「我等之中,自然有會釀酒的人,若說日後尋了個落腳處,開荒種了糧,燒鍋釀了酒,那時候也叫劉亭長喝個痛快!」
劉季笑道:「好個開荒種糧,燒鍋釀酒。此謂遠水難救近火,誰稀罕等到那個時候?倒是回鳳城打酒,這個事情實在一些!」
於是,莫塞從懷裡取了一些錢,派人回鳳城打酒,又撿旱地劈草準備野營。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秦月照人人變妖》,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7s 3.574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