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觀察使彭大人都知道了延壽教的榨油廠股份已經飆升到了 50 頃 1%的高價,自然那些沒買過延壽教榨油廠股份的地主們得知了消息之後,也紛紛動心,開始了權衡。
原本這麼高的單價是沒辦法引起他們的關注的,過去只要 3 年分紅就能收回本錢的好時代已經過去了,此時的單價已經需要長期分紅才能收回本錢。
但同時,延壽教之前用真金白銀給那些退股的人兜底,真的願意退股就給錢的行為,建立了延壽教在這方面的信譽。
於是購買榨油廠的股份變成了穩賺不賠的買賣。大家覺得最差也能收回本錢嘛,虧是虧不了的。如果持有一段時間等分紅,還能小賺。
固然有保守的地主會覺得田地換榨油廠股份有點不妥,畢竟在他們眼裡田地是可以生生世世祖祖輩輩千秋萬代地傳下去的,而一個榨油廠能開多少年?這麼高的價格根本不划算。
但是地主之中也是生物多樣性眾多。有保守的地主自然也有思想更激進的地主。
這些地主通常是不知道第多少代的「地 N 代」,他們繼承家業就擁有了大量家產,沒有經歷過奮鬥過程,對家裡擁有的一切覺得理所當然。對於成功、賺錢的閾值更高,從本來就窮的佃戶身上榨油水他們覺得毫無成就感。
他們覺得守著家裡這些田地,要多少年從它們上面榨出的錢財才能買下另一塊相同大小的田,讓自身的價值翻倍啊?太慢了。
反觀延壽教榨油廠的股份買賣,據說比起最開始邵員外在低價購入時的部分,此時已經翻兩倍不止了。
而這才多少天?
沒看到過去溫文爾雅講究氣質的邵員外,這些天大家經常能看到他笑到後槽牙都露出來的樣子。
所以 50 頃的單價怕什麼,說不定一個月後就又漲到 60 頃了呢。就算沒漲,也可以賣給延壽教嘛,幾十頃田地換成現錢也不虧。
而且現在買入,說不定能蹭到夏季的分紅。
於是有人來找延壽教,希望用 50 頃的價格換股份,但是田裡的這一茬收穫不能算延壽教的。得等這些田裡的莊稼收穫了,田地才完全算延壽教的。
周宇答應了,他現在不缺錢,反而缺的是田地和人口。
說實話,這些地主對於隨著田地流失的佃戶並不是很看重,因為他們並不是把全部的田地拿出來,他們還有其他的田土,上面也有佃戶。
就算一部分佃戶隨著土地變成了延壽教的佃戶,他們還有剩下的佃戶可供他們驅使、壓榨。
而對於延壽教來說,隨田變為自己的佃戶卻很重要。
畢竟過去延壽教都是開荒,吸引無地的流民耕種,就算地主佃租給延壽教的田地,也是沒有佃戶的田地。
如今總算有隨田地轉移的佃戶了,他們都是可以發展成為延壽教教徒,實現延壽教教徒增長的重要人群。
這些佃戶不傻,他們都會精打細算。在發現加入延壽教之後可以一定程度提高自己生活品質,還可以背靠一個大勢力之後,他們加入延壽教的積極性非常高。
只不過總有一些人幻想進延壽教只要對著神仙磕頭念經就有吃喝,等進了延壽教才知道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以至於有些不老實的人會嘗試偷懶,能比別人少做一點他們就開心。
但延壽教的制度會用小隊長和其他隊員監督他們自覺勞動,如果臉皮太厚管不了,用裝病等方式偷懶延壽教不會立刻把他們趕走,只會換更重更難的活給他們做。
然後讓優秀的有領導力的隊長去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不斷地去糾正他們。直到讓他們意識到偷懶並不會讓他們占到便宜,反而會被安排了更多更難的工作,虧大了。
等到他們做更重的活不偷懶的時候,將會得到一些口頭上的以及物質上的小獎勵,表彰他們沒有偷懶,無折扣地完成了更重更髒更難的活。
沒有幾個社會底層經得起這種懲罰和鼓勵的雙管齊下,偷奸耍滑的最終都能改造成功。最起碼當他們轉回正常的工作之後,可以做到完成自己的分內工作量。
如果死性不改,則會不斷更換更重更難的活,直到最終送去礦山工作。
目前還沒有人能堅持到被送去礦山就都被改造成功。畢竟延壽教在收教徒之前也會做基本的狀況調查,如果性格天生惡劣早就在本地出名,延壽教是不會收的。
隨著延壽教在韋州用榨油廠股份獲得了大量田地獲得了田地上綁定的大量佃戶之後,他們紛紛加入延壽教,讓延壽教在突破 10 萬教眾之後迅速突破 12 萬教眾。
而延壽教對於教徒勞動力的使用已經摸索出了一套可行有效的方法。
雖然延壽教對於進行了分配的基礎勞動的教眾發放一日兩餐,但是也不能讓勤勞且有手藝的教徒進行完每天的基礎勞動後就那麼荒廢在那兒。
沒人會吃飽了撐著多勞動的,沒有利益還加班,這個時代的人沒有那麼高的覺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延壽教在基礎勞動之外設置了獎勵型勞動,教徒要麼勤勞要麼有技能就能加入。
例如有一個教徒會做衣服,延壽教將向他提供布料針線,他可以在完成基礎勞動之外做 5 件衣服就獎勵給他 1 件。
相當於支付了 5 件衣服總材料成本的 20%作為加工費。
而延壽教里無私產教眾的待遇也在一直提升,延壽教給大家一點點的配齊衣服、鞋子、毛巾、被褥、水杯等等這些日常用品。
而這些超過一半都是延壽教教徒在進行獎勵型勞動時做出來的,如果他們做了 10 雙鞋子自己可以獲得 1 雙,那麼其他 9 雙大概率會被延壽教免費配給教中的無私產教徒。
而在獎勵型勞動中獲得的產品,他們可以選擇出售給延壽教,價格是正常的市價。這種收購可以避免獎勵型勞動者在獲得必需品獎勵之後失去動力的問題。
有技術的教徒可以掙到錢,沒有技術的教眾們只能羨慕人家憑技術可以掙這個錢。
有的教徒目光並不長遠,多賣力氣加點班就能多獲得一餐,對他們來說也是種獎勵型勞動,多吃一餐就挺高興。
延壽教利用獎勵型勞動從教徒手中獲得額外產品的時候,並不是第一時間就配給教眾,而是先滿足市場。
只有優先滿足了市場供給,打壓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之後,延壽教才會把多餘的產品按照教徒的價值、重要程度和先來後到,配給教內的無私產教徒。
不是沒有人想過自己憑藉手藝去外面討生活也能掙到錢,但是和朋友討論或者自己想清楚之後,這種想法就會被澆一盆涼水。
因為他們的手藝、會做的產品,將在離開延壽教後失去收購的同時,還要直面延壽教產品的競爭。
到時候誰敢說一定憑更好的技術掙到錢?說不定到時候在廉價商品的衝擊下反而要降價搶市場。屆時吃住和材料成本的壓力一起湧上來,既要自己生產又要叫賣。
只要想一想這種壓力就覺得還是待在延壽教里安穩。
有一技之長的人在延壽教里總能過得比別人好一些,自然也在延壽教內部颳起了學技能的風潮。
有人對技術敝帚自珍,但大部分人都對朋友、隊友敞開了自己的技術進行教學。
因為延壽教只要產品合格就可以收購,他們不需要操心自己做出來的產品市場夠不夠大,售賣困難的問題。
所以只有自己 1 個人懂技術能做,和 100 個人懂技術一起做對他們的收入並不會有什麼影響,因為都是延壽教統一收購。
最多是大量產品湧入市場之後市價會掉一點,但掉不到哪兒去。
正因為如此,延壽教里學到技術的人越來越多,已經形成了一股學習的風氣。學習環境加上利益推動一起製造了這股動力,也在延壽教內部形成了手工製造業規模。
有了從教眾手裡獲取產品的渠道,來安右道找延壽教進貨的商人自然越來越多。
為什麼形成了吸引力?除了延壽教這裡的貨物充足之外,批發價格便宜也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因為比起出售商品的利潤,周宇其實更需要外地的商人送延壽教需要的商品過來。如糧食、茶葉在延壽教這裡就是硬通貨,只要不亂開價,必然會被收購。
一個地方對商人的吸引力,自然是來時和走時都不空車。來時賣光帶來的貨,走時帶著回去售賣賺錢的貨。
為了讓商人們覺得來一趟後回去買不到東西空著車,周宇就沒有做中間商賺取差價,而是精確計算到底多少成本獲得的商品,就設定一個批發價賣。
教徒的技術提升需要時間,延壽教的收貨標準也正在制定分等級收。
因此有時候為了同時鼓勵教徒的積極性和他們的利益,和商人願意為質量不算上佳的商品付錢,延壽教會進行批發採購打折,那時候反而會有小小虧損。
商人都是貪利的,只要商品價格足夠低,就算質量差一些,他們也願意批量購買。因為他們的顧客同樣也是貪小便宜的。
於是這種低價銷售策略幫延壽教建立起商路,如果將這些商人在安右道的消費一起計算進來,延壽教其實並沒有虧,仍然是賺的。
就算是很高明的商人,因為無法看到延壽教的全貌,也是根本想不明白延壽教到底是怎麼做到這麼低價格出售商品的。
他們只能用有限的知識和見識進行腦補,給了延壽教一個全靠狂熱教徒不斷免費奉獻的理由。
事實和他們想像的出入太大。
他們以為只有靠大量狂熱的教徒為延壽教奉獻一切,才能讓延壽教低價賣出商品。但事實上,利益才是永恆的動力。
價格足夠低,只不過是因為延壽教在周宇的領導下沒有想過從這裡面掙錢而已。
真靠著一部分教徒的狂熱進行奉獻,他們自己只能吃糠咽菜的話,正常人旁觀之後還會搶著信延壽教嗎?還會讓延壽教的教徒不斷突破達到 12 萬之多嗎?
周宇已經在考慮這一次的夏收和秋收後,將收來的糧食賣給機構,趕緊把欠風舞的一千萬債務還掉。
到時候他才算是真正的從時間穿梭中賺到了錢。也可以在 24 世紀大採購一番,給如今延壽教的發展再增添一些動力了。
喜歡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