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很藍,空氣很清新。無邊無際的草原上,一條筆直的公路延伸向遠方,並漸漸消失在天際間。
草原很美,有鮮美多汁的牧草,有色彩絢麗的野花,也有悠閒走動著的牛羊,但那只是遠觀。事實上如果你湊近了看的話,你會發現在牧草和野花之間,也有大量灰色的沙土,以及凹凸不平的坑洞。這些坑洞的存在,對於縱馬疾馳的騎手們來說,往往是一個潛在的威脅。而如果這時又恰巧下了不短時間的雨,那麼也會對馬車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草原所謂的平坦,永遠只是相對的,僅此而已。
為了更好地開發已經到手的拉普拉塔平原,東岸政府在潘帕地區規劃了多條幹線公路,其中一條便是從鹽城港出發,一路西行,最後抵達新首都洛陽府的洛邑區。而這條公路的等級也很高,是一等國道,不但路面寬闊、平整,路旁的排水溝、行道樹什麼的也將一應俱全,生生詮釋了一等國道的氣派。
按照目前的規劃,這條公路的路面將鋪設瀝青,以適應發展迅速的東岸交通事業。瀝青部分自產,主要來自煤化工產業的副產品,但數量不多,大部分還是依賴進口。至於進口來源地,其實很簡單,主要是懷遠島(特立尼達島)。那個島嶼上有一個巨大的瀝青湖,裡面充斥著似乎無窮無盡的黏稠瀝青,可能還有一些石油,但應該價值不大。
東岸人在懷遠島上的活動範圍原本僅局限於海岸線附近。偶有一些深入內陸叢林的探險或征服活動,但也不是很多,且也沒有定居的打算。也就是近些年,隨著捕魚業、伐木業、製糖業、菸草種植業的快速發展,東岸人開始往內陸前進了一些,這裡的人口也變得稍稍多了一些根據當時的一次統計,懷遠全縣人口應該在八千人上下。
不過在瀝青資源被大量引入東岸本土修建公路後這得益於交通部對公路標準的提高,一等國道只能用瀝青來鋪設路面懷遠島的人口經歷了爆發。大量商人、工程技術人員、非國民勞務工、軍人、宗教人士等湧來此處,瀝青開採業蓬勃發展起來,並為本地帶來了滾滾財源。
懷遠縣政府在1690年組織了一次粗略的人口清查,最終估計全島人口已經突破了兩萬人,已經趕上了本土一些縣份的規模,可見經濟發展的速度。這裡額外提一句,這個數字是不包括本島的印第安土著的,只包括東岸人和外來非國民勞務工,本島的印第安人數量不得而知,但應該很少,散居在島嶼最深處的叢林內,未來消亡殆盡幾乎不可避免。
瀝青都是由南海運輸公司的船隻專門運輸的。這些船一共有十二艘,幾乎只用來運瀝青。運回的瀝青被送到各個港口卸貨,然後分散銷售出去,大部分用來修路,少部分用來做防水材料,給東岸的國民經濟建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鹽城港通往洛陽府的一等國道是由中外合資的。其中東岸政府出資70%,來自荷蘭、義大利、庫爾蘭的外國資本出資30%,未來將在幾個必經關口設置收費站,以回籠建設資金。說實話,這些外國人其實不是很願意投資這條公路的,他們更願意入股東岸的企業,投資各類商業設施。但有些事情沒那麼簡單,你想買地建商店?可以,來,先花錢入股這條國道吧,然後你才有資格做別的。就像當初的奧列格·納雷什金,他就既買了鹽布鐵路的股票,也建了日進斗金的納雷什金大廈,其他有志於東岸市場的外商也必須按照這個套路來,不然就別想做生意了。
當然也有人抱怨東岸政府沒有對他們實行平等貿易政策,畢竟東岸商人到歐洲投資時沒有這些條條框框的限制,但他們進入東岸時卻有著各種各樣的要求,因此很不服氣,但這又又什麼辦法呢?世道就是如此,東岸人此刻掌握著巨大的話語權,同時國內老百姓普遍富裕,消費熱情也在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誘導和培養中慢慢建立起來了,再不是當初那些個只知道儲蓄的人了強大的武裝力量,蒸蒸日上的經濟實力,再加上媒體連篇累牘地宣傳,現在的東岸人比任何時候都更傾向於消費。
而有意思的是,這些歐洲商人們一邊抱怨東岸政府「不合理」的政策,一邊又在「痛苦抉擇」之後,最終打開荷包,投資東岸的基礎設施。畢竟在他們看來,東岸共和國政局穩定,經濟強勁,基礎設施的投資雖然回報率低,周期長,但細水長流的話也不會虧。公路、鐵路、碼頭乃至更受歡迎一點的商業地產,都是避險資金的良好去處。君不見後世某島一位號稱「半城」的商人,就超喜歡投資基礎設施,細水長流地坐生意麼?對於資產龐大的商人來說,獲得穩定收益比什麼都重要。
今天到現場觀看公路修建的除了部分東岸交通部、外交部的官員外,就還有一些來自外國的投資者,而其中最令人感到意外的,其實還是幾位來自倫敦的投資者。當然不是掏錢的富豪們本人了,而是他們的家族成員或代理人,他們分別代表倫敦上流社會的斯賓塞家族、希克斯家族、克利福德家族、漢普頓家族等。
另外老牌貴族張伯倫、丘吉爾、蒙塔古、蒙哥馬利、索爾茲伯里、撒切爾等家族的身影也隱約可見,他們雖然沒有直接派人過來,但也暗中委託了一些代表過來查看,只不過這一切做得比較隱秘,不想太過高調罷了。其原因其實也很好理解,他們的國王威廉三世可對東岸人沒啥好印象,畢竟是東岸人的陸海軍一手斷送了他同時兼任英、荷兩國元首的美夢,以至於沒能成功坐上反法聯盟唯一霸主的寶座,不得不捏著鼻子與海牙的范博伊寧根虛與委蛇,協商共事,這對他的尊嚴是個打擊。
英國這個國家,現在與東岸的貿易額真的是今非昔比了。在東岸二代領導集體全面掌權後,他們對英格蘭的政策也有些一定的轉變,開始著意培養其實力,然後作為東岸影響歐陸局勢的一個最好工具。就如同後世的英日同盟一樣,日本是對付野心勃勃的俄羅斯的工具,英格蘭自然也是看著歐洲大陸國家崛起的一條狗英格蘭自己似乎也很樂意充當這樣的角色,尤其是路易十四正瘋了一般開疆拓土的時候。
當然上述這些家族中的很多也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大舉投資。隨著英國各項產業的快速發展,北美的資源對這個國家也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南方的弗吉尼亞、卡羅萊納等地,這些年湧入的人越來越多,棉花、菸草、糧食的產量也日漸擴大,英格蘭本土每年從中獲取的收益早就超過了一百萬鎊,可見其發展速度。
與英國類似的還有法國。因為東岸人在印度洋占據的絕對優勢,任何一個有理智的決策者都不會再把寶押在一處。而廣闊的北美殖民地就成了歐陸各國的人員、資金的最好去處,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如此。
這個時候,也不知道荷蘭人、瑞典人會不會後悔,當年他們輕易放棄了北美的大片土地,現在要想再重新插足進去,怕是難上加難了。實在不行的話,未來也只能和這些國家的上層進行利益交換,看看能不能取得一個立足點,但看起來真的很難。
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與東岸人合作。在北美南部海岸大名鼎鼎的加勒比航運公司就擁有著好大一塊殖民地,目前開發程度略顯不足。如果他們能夠弄來人口和資金的話,說不定也可以從中分一杯羹,但這似乎首先需要他們在政治上服從東岸。
李正和夏爾在平整公路地基的時候,就看見了這一群衣冠楚楚的英格蘭人。李正當時還不明白這些大鼻子是從哪裡來的呢,但夏爾小聲告訴他,這些都是英格蘭人,他「用鼻子就能聞得出來」。
兩個揮舞著鐵鍬鏟土的東岸農民雖然沒參與到這些投資項目中,但這些日子見多了來來往往的舊大陸人,心裡明白怕是又來投錢的。想到這裡,他們手底下更有幹勁了!你們這些傢伙牛氣個什麼,在舊大陸再有有權有勢,還不是要巴巴地跑過來給咱們送錢?咱們這個國家啊,讓一隻手都能幹挺你們,嘿嘿。
公路繼續延伸,投資者們繼續心不在焉的考察,李正和夏爾等普通勞工也在繼續工作著。潘帕這塊天賜平原,早晚會在這些交通動脈的串聯下,變成一塊巨大的經濟熱土。毫無疑問,這塊經濟熱土會源源不斷地為東岸共和國提供著必要的養分,維持他們在這個星球上獨一無二的優勢。
這一點,無論是李正這些普通人,還是來自倫敦的大人物們,似乎都深信不疑。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s 3.589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