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記憶中日軍為確保沖繩島的防禦,日軍大本營於1945年3月硫磺島戰役開始就制定了代號為「天號作戰」的航空兵決戰計劃,集中了陸海軍總計達2990架作戰飛機,其中自殺飛機1230架,分別部署在台灣、琉球和九州等地區,準備在美軍登陸沖繩島時對美軍艦隊和運輸船隻實施猛烈突擊,配合島上的第32軍粉碎美軍的登陸。
日本海軍在沖繩島及其附近島嶼部署有數百艘自殺摩托艇和人操魚雷,將對美軍實施水面和水下的特攻作戰。而聯合艦隊的殘餘軍艦也將在適當時機出動,做最後的決死攻擊。
當美軍確定不進攻台灣後,沖繩島就成為美軍進攻日本本土最理想的跳板,早在1944年10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就向太平洋戰區下達了攻占沖繩島的指令,遵照這一指令,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就立即開始組織有關人員籌劃這一作戰,參加此次作戰計劃制定工作的有第五艦隊司令斯普、沖繩島戰役魯恩斯海軍上將、太平洋戰區兩棲部隊司令特納海軍中將、陸軍第十集團軍司令巴克納中將、布蘭迪海軍少將、賴夫斯奈德海軍少將和霍爾海軍少將等,1945年1月3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批准了沖繩島作戰計劃,2月9日又批准了具體的登陸計劃。
但因為為文平的到來歷史發生輕微的變動,美軍原來把登陸日期最後確定為1945年4月1日,但是因就是宮古戰役的突然打響,沒辦法美軍經過和大陸國民政府溝通聯繫了文平後又改為5月1日。
美軍認為沖繩島距離日本本土較近,必定會遇到日軍航空兵的全力反擊,尤其是自殺飛機的拼死撞擊,儘管這些自殺飛機並不足以能改變戰役的最後結局,但不可否認對於美軍的威脅是巨大的,因此,美軍計劃在登陸之前,先以航空兵對日本本土、琉球群島和台灣等地的日軍航空基地進行大規模突擊,以儘可能削弱其航空兵的力量。
同時商討決定在登陸前一周,由文平幫助先行占領慶良間列島,美軍在以陸軍第七十七師在慶良間列島登陸,建立前進基地,以便在戰役中就近進行後勤補給和戰損搶修。
根據美軍的計劃,斯普魯恩斯和米切爾率領第58特混編隊,在硫黃島戰役期間對日本本土實施轟炸的返航途中,於4月1日對沖繩島進行了猛烈空襲,並對沖繩島、慶良間列島和奄美大島進行了航空偵察和空中攝影,為沖繩戰役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又和華夏大陸取得了聯繫希望宮古給予一定輔助攻擊。
最後委員長把美軍作戰計劃告知文平,授權由文平和美軍具體協商作戰部署,最後決定有志願軍輔助一同出擊沖繩主島和日本本土,最後計劃是文平和美軍同時進攻文平出動了宮古艦隊和空軍,文平的陸軍也會幫助美軍奪得登陸地點。
對於日本本土航空基地的突擊,因為距離美軍塞班島轟炸機基地在800海里以上,只有航母艦載機和B—29重轟炸機能夠到達,由於航母編隊已經在海上征戰多日,又要在即將開始的沖繩島登陸中擔當海空掩護的重任,迫切需要在戰役開始前進行休整,而B—29又都歸美國陸軍航空兵的戰略空軍部隊指揮,所以尼米茲向陸軍航空兵司令阿諾德上將提出了請求,但阿諾德認為這是純屬戰術性質的任務,不願出動寶貴的B—29,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尼米茲一面表示海軍在硫黃島浴血苦戰,傷亡慘重,全是為了替戰略轟炸機取得基地;一面以「戰略空軍憲章」中規定的戰區總司令在緊急關頭有使用戰略轟炸機的權利,居理力爭,阿諾德只得作出了讓步,同意將B—29用於對日本本土飛機製造廠和航空基地的轟炸。
再加上宮古地區文平同意了給予美軍海空支援,但美軍其實對於宮古的志願軍並沒有抱太大希望,他們沒想到的是文平基地經過科學家的努力最新研製成功了和B-29一樣先進的建國初期56式轟炸機。
從4月2日開始,第二十一航空隊司令李梅少將為提高對日本軍事工業的轟炸效果,將原來採取的白天高空精確轟炸戰術改為夜間低空轟炸,並拆除了B—29上除尾炮以外所有機栽武器,這樣就使B—29的載彈量增至七噸,而且全部使用**,這一戰術史稱「李梅賭注」或「李梅火攻」,當晚334架B—29在東京投下了近2000噸**,將東京42平方公里城區化為一片廢墟,建築物被毀25萬幢,一百餘萬人無家可歸,平民死亡達8.3萬人,傷10萬人,破壞程度毫不亞於原子彈。隨後又以同樣戰術組織了對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城市的大規模轟炸,至4月8日共出動B—29約1600架次,投擲**近一萬噸,而讓美軍和世界震驚的是宮古也出動了56式約900架次投擲**近六千餘噸,迫使日軍將這些城市的飛機製造廠進行了疏散,從而大大降低了飛機產量。
4月9日和10日,華夏志願軍航空師兩個轟炸機大隊和美軍第二十一航空隊根據尼米茲的要求轉而轟炸日軍在九州的各機場,嚴重破壞了這些機場的設施,使其在九州地區的航空兵幾乎癱瘓。同一時間裡,美軍組織的攻勢布雷又將下關海峽徹底封鎖。中美戰略空軍上述活動,嚴重阻礙了日軍海空軍對沖繩島的增援,為沖繩戰役的舉行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為了徹底消除來自日本本土的空中威脅,美軍第五艦隊的主力航母編隊第58特混編隊,經十幾天的短暫休整,由編隊司令米切爾指揮於4月12日從烏利西基地出發,前往攻擊日本本土,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以「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為旗艦,加上以葛城號改造的宮古號航母、八重山號戰列艦為主艦的華夏志願軍宮古艦隊隨同編隊行動。
4月19日,志願軍宮古艦隊與美軍航母編隊出動了近千架艦載機對吳港、大阪和神戶的飛機製造廠和九州、四國等地的機場進行轟炸,日軍第五航空艦隊也出動飛機反擊。「黃蜂」號航母中彈數枚,燃起大火,損管人員拼死搏鬥,才將大火撲滅,艦員死101人,傷269人。但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面,七時許,「富蘭克林」號航母正在組織艦載機起飛,一架日軍的「彗星」轟炸機藉助雲層掩護,突然俯衝而下,在30米高度投下兩枚250公斤炸彈,一枚在機庫甲板爆炸,另一枚落在艦尾,穿透兩層甲板在軍官艙附近爆炸,在機庫爆炸的炸彈危害特別嚴重,因為航母正在組織艦載機起飛,機庫里全是加滿油,掛滿炸彈的飛機,炸彈爆炸後立即引起了可怕的連鎖爆炸,火勢迅速蔓延,爆炸此起彼伏,大火引起的濃煙直衝雲天,幾十架飛機都被炸毀,艦員傷亡已經多達數百人,爆炸和大火持續不斷,並逐漸波及到機艙,「富蘭克林」號上層建築面目全非滿是彈洞,甲板上遍布飛機殘骸,大火蔓延到了後甲板的彈藥堆,引起了更大的爆炸,煙柱高達600米。「富蘭克林」號所在的第二大隊司令戴維森海軍少將見航母傷勢嚴重,通知艦長蓋爾斯上校可以下令棄艦,但蓋爾斯認為只要提供必要的海空支援和掩護,「富蘭克林」號還能挽救。戴維森同意了他的計劃,立即調動第二大隊的其他軍艦前來救援,「聖非」號輕巡洋艦用鋼纜拖住「富蘭克林」號以阻止其傾覆沉沒,同時接下部分受傷船員海軍士兵。
4月15日夜,特混編隊被日軍偵察機發現,對此日軍大本營內部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這是美軍為在沖繩登陸而實施的預先航空火力準備,應迅速進行反擊;有的認為應當在登陸開始之後再組織反擊,在情況未明之前不應輕易出擊,以免不必要的損失。最後大本營考慮到航空兵力損失嚴重,新的部隊正在突擊訓練,即使多訓練一天,也是有益的,因此只要美軍登陸的跡象不明顯,就儘可能不動用航空兵,以保存實力。
4月18日,志願軍宮古艦隊與第58特混編隊到達距九州東南約90海里處,從凌晨開始出動艦載機對九州各機場進行突擊。日本海軍第五航空艦隊司令宇桓纏海軍中將雖然接到待美軍登陸編隊出現時再出擊的命令,但他認為如果不進行反擊,任憑美軍轟炸的話,他的航空兵力都將被消滅在地面上,因此仍下令出擊。雙方的飛機在空中交錯而過,美軍飛機和志願軍飛機在九州上空只遭到了輕微抵抗,但機場上基本沒有飛機,戰果很小。而在美軍和志願軍攻擊日軍機場的同時,193架日機也對艦隊發起了攻擊,美軍「企業」號航母中彈一枚,一架日軍自殺機在「勇猛」號航母舷側被擊中爆炸,碎片落到航母的機庫甲板,引起大火,艦上水兵死2人,傷43人,「約克城」號航母也被擊傷,艦體被炸開兩個缺口,水兵死5人,傷26人,所幸三艦傷勢都還不重。日機則損失161架。艦員,艦長蓋爾斯首先下令向彈藥艙注水,以避免更大的爆炸,但注水後航母開始右傾。九時三十分,「富蘭克林」號鍋爐停止了工作,右傾加劇,甲板幾乎碰到了海面,「聖非」號眼看無力控制其傾斜,擔心被航母巨大的艦體拖翻,只得砍斷鋼纜。「匹茲堡」號重巡洋艦接著趕來,布置鋼纜阻止「富蘭克林」號傾斜,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制止了航母的傾斜,「聖非」號再度靠近航母,將鋼纜以前主炮作支點,系上航母,協同「匹茲堡」號一起矯正航母的傾斜。
在18、19日兩天的突擊中,美軍損失艦載機116架,有1艘航母遭到重創,4艘航母和1艘驅逐艦被擊傷,志願軍損失艦載機32架在空中和地面上共消滅日機828架,炸沉炸傷日艦22艘,並對九州地區的飛機製造廠和航空基地造成了較大的破壞,使九州地區的日軍航空兵在此後的兩周時間裡無力組織大規模行動。
4月20日,天氣轉雨,宮古艦隊與第58特混編隊南撤,日軍因航空兵力損失嚴重,所剩無幾,只以少數飛機進行了零星襲擾,有一架自殺飛機撞傷了一艘驅逐艦。
4月22日,宮古艦隊和第58特混編隊與美軍後勤支援大隊的補給船隻在宮古會合,進行了補給,補充糧、彈、油。
此時宮古艦隊是繼承了文平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宗旨,所有補給全部用美軍的,沒用文平話費一分錢。
今天起點編輯部發來信息說談簽約事宜,很激動我現在特別想謝謝一直支持海外的朋友們,是你們讓海外有了寫下去的動力。真心謝謝大家和起點給我這個機會。感謝編輯柿子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5s 3.64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