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畝麥地,長的慘不忍睹,不過好處是收起來也快,四天之後全拔完了。
拔完麥,收麥的活不算完。還要將這些麥子,弄到家裡。
分家的時候,唯一的一輛牛車分給了大房。有牛車,這山頂也上不來,只能用騾子馱和人背的方式將麥捆運到家裡。二弟宋應芳牽著騾子馱麥,爺爺宋田順留在地里裝麥,宋應奎和老爹宋學勤、二叔宋學勇、三叔宋學良四人就只能靠背一趟一趟的將麥子往家背。
這活真不好干,五個能用上的男丁足足背了六天時間才將地里的麥捆背到家裡的麥場上。要說穿越後,這個身體還可以,有一把子力氣,干起活來,完全能抵上真正的壯勞力,比自家二叔這個正經壯勞力幹活都強。
二叔宋學勇,雖然名字裡帶著個勇,但人很瘦弱,干起活來不頂事。正是因為他干農活不中用,就說親困難,十八歲了還沒娶上媳婦,在這個時空是妥妥的大齡剩男,為了他的婚事,爺爺奶奶愁的都快不行了。
將麥子弄到場上,收麥的活還沒結束,還要將麥子攆成麥粒。
暴曬了七八天,麥捆干透之後就是攆場。碾場的活,同樣不輕鬆,還是全家齊上陣,連牛圈裡的老牛都出動,拉著碾子在場裡轉圈圈。整整碾了三天,麥子終於收到了倉里。據爺爺和老爹說,今年的麥子收成還不錯,足足打了九石糧。然而這九石糧和自家沒啥關係,差不多全要拉到鎮上繳稅。
家裡有三十畝地,每畝地的稅糧是二升麥子。是不是意味著只需要繳六石糧食的稅就行了?並不是!
因為還要繳火耗費,一升麥子的火耗是二角,光繳的火耗就有一石多。再加上繳糧的時候,踢斗的損耗,家裡收的這九石糧,能剩下一石都是極好的。
剩下的一石麥,還是吃不到嘴裡,因為除了糧稅以外,還有差役稅,爺爺、爹、還有二叔都是成年男丁,每個成年男丁每年要給官府繳四百文的差役稅。好在今年的麥收成好,繳完正稅後還有一石左右的余麥,麥能賣上價格,賣出去後差不多能把稅繳清楚了。不然還得賣糜子來繳稅,糜子的價格便宜,得賣兩三石才能行。
這個什麼大鄭王朝(穿越之後宋應奎多方打聽,才知道生活的地方叫大鄭王朝,如今的年號叫萬安十八年,好像還是個統一的大帝國,但與自己記憶中的真實歷史對不上號,自己應該是穿越到了異時空),真是萬惡的封建王朝,真不把老百姓當人啊。明面上收的是二成稅,可宋應奎算了一下,正經繳的稅起碼要三成以上。倖幸苦苦幹一年,近半的收入充了公,在這樣的時代活下去,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丑妻近地家中寶,自己家裡的地實在太遠了,地一遠勞動效率就低,宋應奎感覺因為距離的問題,起碼白耽誤了一半以上的時間。是不是要考慮考慮,將通往山頂的路修整一下?最起碼能讓牛車上山啊。只要牛車能上山,就能省不少工。
不過話說回來,家裡好像還沒有牛車。買一輛牛車,要四五貫銅錢。以家裡的經濟實力,短時間內似乎沒那個能力。
沒有牛車,實在是太不方便了,收了麥以後就有一件打手之事。怎麼將稅糧繳到鎮上去?官府的繳稅日期是中秋前後,等不了秋糧進倉。八九石糧食要是沒有車拉,根本沒法一次性運到鎮上。
「老大、你去問一下陽屲里你三大大,看能不能把他家的牛車先借上,咱明後天先將稅糧繳了一批子事就了了,就能整整裝裝的收秋田。」宋田順盤算了好幾天,最終決定不向自家大哥張口,而是從別的本家去借牛車。借車這活,自然是著落到了宋應奎老爹宋學勤身上。
「哪我等會去陽屲里一趟,問三大大借車。」借車這事也不是啥大事,宋學勤不覺得有啥為難的,隨口便應了下來。
「大、繳糧的時候咱家去幾個人?」堂屋裡聽到爺爺吩咐老爹借車繳公糧,宋應奎連忙插起了話。要是有可能,他也想去趟鎮裡,看看能不能想到別的賺錢門道。種地是沒啥翻身的可能,得趕緊乘著即將來臨的冬閒期,想辦法搞點錢!
宋學勤有點無奈的看了一眼自家大兒子,怎麼最近這娃娃問的事老是缺乏常識?「除了兩個小的,剩下的都得去!稅糧一車拉不完。」
老爹去陽屲里本家借牛車的事,最終是沒有成行。因為他剛出門就碰見了大爺爺宋田寶。這老頭也許是覺得到底是親兄弟,直接給宋學勤說道:「老三(宋學勤按大家庭排的話,行三)你們家繳稅的時候,把窯里的牛車拉上,用的時候小心些不要用壞了。」
畢竟是親長輩,人家主動說了宋學勤也不好拒絕,便應下了借大房車的事。
「給你大說一哈,冬天要是閒著麼事,把老五(宋學良)打發到前院裡來做事,也給你家省一口子人的伙食。」除了借車的事外,宋田寶又給宋學勤說了一嘴讓宋學良冬天到大房幹活的事。
回到家裡,宋學勤便把大伯借車和要宋學良冬天去他家幹活的事說給了宋田順。
「哼、這老賊貨打的主意到正的很,你取車的時候少搭理他,讓老三到他屋裡幹活,門都沒有!分家的時候怎麼不說這話?把老三都另了出來,還想著不斷線?咱家再窮,還短不了老三的一頓飯。」宋田順很是氣急的躺在炕上,埋怨著自家大哥。
在院裡聽到爺爺和老爹的對話,宋應奎便知道這又是家族的狗血矛盾。自家大爺爺,確實是個挺會算計的人。他沒有兒子,從兄弟的子嗣中過繼一個就在所難免。本來哪、無論是從二房還是三房過繼都行,可這老頭想著是從二房和三房各過繼一個。三房裡他看重的就是自己的三叔宋學良。老頭算計的精明,可其他人也不是傻子。二爺爺宋田成對這事就很有意見,本來自家的老大宋學默已經明確要過繼給大房,再讓老三家的三小子插上一槓子,大房的一份家產不就要分成兩份了?所以他在分家的時候,極力堅持讓宋學良跟著三房過來了。
從宋田寶今天的話語中來看,他還是對過繼宋學良這事沒死心!
喜歡絲路大梟雄,從農家種田郎開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3s 3.78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