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倫論 第十六章、順時依勢

    在這一章我來說說中國文化的思維方法,要了解這個問題還得先說儒學與理學。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先說什麼是儒學。儒,柔也。柔,木之初發,嫩而軟弱也。儒,軟弱而柔和。簡單的說儒學就是軟弱與柔和的學問。理學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說理的學問。理,樹木經年必有紋輪,層次,比喻事物發展規律或次序。理學就是專論事物發展規律的學問。

    中國的儒學與理學都是唯物論的學問,也就是專一研究宇宙萬物自然規律的學問。而西方哲學是唯心論的學問,也就是專一研究宇宙中有精神有靈魂的物種間心靈感應的學問。

    儒學與理學研究萬物,通過二進制數來計算宇宙萬物發展運動的規律。而哲學只研究心理活動,研究有唯心活動的物體,也就是只研究有靈魂的動植物的發展與活動規律。

    開門見山,我可以直白的說,這就是中國人沒有客觀邏輯思維能力的原因。

    很簡單,因為你不講究唯心物種的活動與發展規律的重要性,自然你也就不重視有靈魂的生物存在客觀唯心的發展規律。對於論證事物發展規律或次序的儒學與理學而言,只需要視覺思維與感官思維就足夠了。

    因此上說,中國傳統文化只具備直觀與感官二元思維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儒學和理學低於西方哲學一個層次的原因就在這裡。中國儒學與理學是專一論證萬物發展規律的學問,站在「惟物」的層面,只需要觀察與感覺就足夠了,所以一直以來中國傳統文化沒有逾越二元思維的鴻溝,進入客觀唯心思維的層面也就可以理解了,因為這種思維方式不需要用客性思維,來感悟有靈世界的活動規律,自然也就沒必要逾越二元思維的鴻溝了。

    而哲學則是從唯心層面出發,從心靈層面出發,通過觀察與感覺最後到感悟的過程,所以哲學講究客觀唯心存在,講究心靈感應,心靈進化,靈魂唯一。哲學認為人與萬物的存在是靈魂附體的原故,而人類的智慧是駕馭靈魂與精神的手段,只有人類的智慧越高深,駕馭靈魂與精神的能力就越強大,自我意志就越能發揮到極致。

    這就是西方人崇尚靈魂與精神自我價值的原因。

    也是哲學認可客觀唯心存在的原因。

    中國人不需要這個,因為中國皇帝是不提倡民眾有自我意識的,不需要靈魂與精神存在,自然也就不需要客觀唯心主義存在了。

    所以你會看到西方的宗教都是有神宗教,而中國的宗教都是無神宗教。

    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距。

    我們再來溫習什麼儒學、理學。

    什麼是儒學,儒,柔也。柔,木之初發也,引伸進來就是木之初,纖柔而雅。儒,柔雅也。纖纖君子,柔和而奉雅,即儒者也。

    因此,儒學奉以弱制強之道,以柔克剛之力,以雅抑俗之道,以綿柔之力克強盜之力,而後發力也。這也是太極之道。所以儒學奉羊性文化為上宗,用二元文化為思想基礎,這就是儒家,只要保證做乖孩子,你就是真儒。

    什麼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認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也可以這樣比喻,別人欺負你,你趕快跑到對方陣營說:你別打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咱倆是一夥的,這就是儒家文化。如果說是漢奸文化也未嘗不可,因為中國自古就不乏漢奸。

    理學是什麼?樹有年輪,紋理記憶著過去的歲月。所以理學認為凡世間萬物,存在之前已經有其法理,這是人人都必須遵守的法理,皇帝之所以是皇帝,天定的。紋理在沒有樹之前已經定了,所以你是窮人,該窮。他是貴人,他該是,天理定的,格物致知。

    這就是朱熹的理學。說是理學文化,用強盜理論也未嘗不可,壓制與打擊是朱熹理學的重要手段。所以學通朱熹理學的多數都是曾國藩、袁世凱之流。

    很多中國人並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單靠熱情追捧自己的文化有什麼用呢?本身中國文化就存在嚴重缺陷,缺陷就在以周易理論為根基的二元文化上,文化單一,只在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之間。

    那麼什麼是只有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呢?

    首先說直觀思維,直觀思維其實就是我們用兩眼觀察發現的過程,也就是我們瞪大眼睛看到了什麼。這個過程就是直觀思維的過程。

    感官思維就是直觀思維上升一步的過程。把我們睜眼看到的東西傳輸到大腦的過程。我們睜眼看到東西,通過直觀思維傳輸給大腦,大腦中的感官識別功能加以分析,由大腦中的感官功能決定是擁有還是放棄,是前進還是後退,這就是感官思維。

    而人類的初級行為表現都是由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來決定的,而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所產生的文化層面正是二元思維的文化層面。

    然而事實上人的意識還存在第三種思維過程,就是客觀唯心思維。

    這個思維方式中國人是沒有的,或者說是不認可存在的。理由很簡單,如儒家文化,儒學是從《周易》傳承過來的文化,而《周易》的根是二元文化,也就是由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所產生的文化層面。

    同樣理學推崇先天八卦,奉陰陽「氣」「理」為理學根本,自然理學也是徹頭徹尾的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形成的文化。

    有人說朱熹理學是客觀唯心性文化,這是他不懂什麼是客觀唯心文化才這樣認為。

    朱熹的理學完全以「理氣」論為理論框架,只存在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之中,根本就沒有把思想方法上升到客觀唯心思維的層面之上,怎麼會是客觀唯心主義文化呢?

    就中國的儒家文化而言,無論是儒學還是理學都是直觀唯物主義文化的產物,與客觀唯心主義文化根本就不沾邊。

    很多人把古代中國文化歸於客觀唯心主義文化是錯誤的,說明中國的理論界並沒有統一的準確的明確的認識中國古代文化。

    就古代中國文化是不是客觀唯心主義文化,我們通過古代中國的宗教文化就能直觀的認識,因為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是無神論的,這就很簡單地告訴大家,中國傳統文化不是客觀唯心主義文化,而是純粹的直觀唯物主義文化的產品。

    在這個大千世界上,只有中國傳統宗教是無神宗教,脫離中國,世界上所有宗教都是有神宗教,從這一點來看,你還認為儒學與理學是客觀唯心主義文化嗎?

    理學的宗旨,以及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文化產物,並且中國的封建統治者也一直是這樣做的,中國的王權者始終貫穿的就是格物決定意識的形上學,所以普天之下只有中國人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也只有中國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理學以格物致知為理論基礎,以天「理」存在是認定物質存在的必然選擇,以天「氣」所在認定為一切動植物存在的可能性,就說明理學是純粹的直觀唯物主義文化,並沒有將人性中的客觀唯心認識納入其理論範圍,也可以說整個中國傳統文化都沒有認識到客觀唯心的思維方法是只有人類才具備的思維方法,這是區別於一切物質世界的根本。

    客觀唯心主義世界只有人類可以擁有,並且能認識客觀世界的唯心主義意識只來自人類智慧,只有人類擁有高出一切靈性動物物種的智慧,現實世界上所有有生命意識的物種其智慧都無法匹敵人類。

    因此,人類才具備了認識缺陷世界的智慧,對於不能盡如人意的一切事物,人類都可以改造,以達成人類意願的目的。

    改造世界,改造自然,認識自我是人類智慧的具體體現。

    改造缺陷,創造價值是人類超越一切動物的具體體現。

    所以,人類有改造自我的意識,有客觀唯心思維,為了使人類社會更加文明、完善,人類擁有高出一切動物所擁有的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之上的第三種思維方式,就是客觀唯心主義思維。

    這就是人類具備而動物所不具備的第三種靈性動物所擁有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只有人類具有,而動物是不具備的,這就是人類文明為什麼要擁有客觀唯心主義思維的根本原因。

    在智慧型動物中,只具備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是無法「通過組織一個經嚴格驗證被認定可信的解決問題的方案來獲取信息」的科學方法,而用來佐證以上自然現象科學性的思維方法,就來自客觀唯心思維。

    中國人的自然學從上古一直到清末都是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的結合,實際上中國文化缺乏客觀思維,這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硬傷,而科學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客觀思維,也就是通過客性思維站在第三方的高度,客觀現實的認識現實存在,而這正是中國文化所不具備的。

    即便是中國人一再推崇的老子、孔子、朱熹、王明陽等等所謂的聖人,他們也不具備客觀唯心主義思維,這些人的思維由於傳承《周易》的原因,把自己鎖定在單一的二元思維之中,也就是直觀與感官思維之上,而無法超越橫亘在人類意識形態之上的這座唯心主義高山,只在直觀思維和感官思維這兩種低級意識之上徘徊,這就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距。

    總是將原本就有缺陷的文化吹捧到天上有什麼用呢?差距永遠是差距,不學習,不追趕永遠你也趕不上先進的文明,這是事實。

    因此上說,古代中國只有科技方法,而沒有科學方法,你只在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上徘徊循環,怎麼可能產生客觀唯心的邏輯思維方法呢?而邏輯思維方法正是科學家必須具備惟一方法。

    這也是中國宗教是無神宗教的原因,不具有客觀唯心邏輯思維,你就不可能認識到靈魂與精神存在,不認同靈魂與精神存在的人,自然也就只能信奉無神宗教了。

    只認可格物致知的意識形態,只在中國存在,出了中國就超越了《周易》原理的束縛,產生出人類智慧原本就自然存在的第三種客觀唯心主義邏輯思維。

    但是,完全否定中國人沒有客觀唯心主義邏輯思維也並不確切,中國人沒有客觀唯心主義邏輯思維,並非是中國人有意而為,這一切都是封建王朝有意自我壓制的結果。

    自古以來中國的形而上者就是在有意的壓制民眾客觀唯心思維能力的產生,並非中國人天生就沒有客觀唯心主義思維。自古以來中國的上層建築並不准許民眾有過多的客觀唯心主義思維存在,因為這個問題非常敏感,還是不進一步涉及為好。

    造成這一切現象的原因就是一個「易」字造成的結果。

    這就得先說什麼是「易」,什麼是「易」?「易」,「曰」下有個「勿」字,白話解釋就是不要說話的意思,「曰」下有個「勿」字嘛,曰就是說話,勿就是不要嘛,加起來自然就是不要說話的意思了。


    不讓說話就不說話怎麼就「易」了呢?不讓說話就是讓你猜測了,你猜測事物發展的前後過程不就是「易」嘛。哈哈,多簡單,所以易通變,變通猜,猜通猜著猜不著。這也就是易學家們常掛嘴邊的「變易、易變和不變」的三大真理。明白了吧,易就猜,猜就是測,也就是預測了。

    《周易》就是周代人用來猜測,也就是用來預測的理論。

    《周易》的基礎理論是什麼?是「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就是今天我們從西方文化中學到的二進制數原理,也是計算機原理。

    那什麼是太極,孔穎達說:「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所以太極就是混沌之初的圓球,為一也。

    因此,中國文化起始於混沌的一個圓滾滾的東西,即是太初、太一也。一二得二,一個混沌的圓球又生出個兩面派的兩儀。

    儀是什麼?《說文》說:「儀,度也。」「度,法度也。」法度,伸縮無限,有確定,無確定也。通俗的說什麼是兩儀呢?就是一半是虛,一半是實的兩度,可以伸展,又不可以伸展,有確定,又無確定的法度。可伸可縮,可長可短的法度。

    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法都是可伸可縮的制度,就在帝王的嘴裡,皇帝說長就長,說短就短,他說了算。你明白不,元氣混而為一,是生兩儀,長短不確定,不過,話說回來這也的確無法確定,宇宙誰能確定多大,到現在科學家也沒算出宇宙到底多大吧。

    不確定,確定不了「儀」有多大尺度,但是不妨礙二儀生四象。四象是什麼?春夏秋冬唄,也代表金木水火,東西南北,左右上下,左青龍、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等等四象。

    二儀不確定,當然春夏秋冬,金木水火,東西南北,左右上下,左青龍、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等等四象就更變化萬千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天氣變化萬千,金木水火,東西南北,左右上下,左青龍、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等等四象就更變化萬千了,誰能確定,猜測唄,預測嘛。呵呵,易嘛,不說話我猜測,怎麼猜?這不就四象生八卦了嘛,這八卦就是用來猜測的工具。怎麼樣,多麼偉大的中國文化的祖根,在不能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在變化中尋找量變,在量變中尋找不變,多麼偉大的深奧的中國文化啊,呵呵,窮我一生,累死我,我也學不完。

    不過,我從變化中尋找量變,在量變中尋找不變,我猜猜猜,測測測。

    中國人見面就說你吃了嗎?這句話有n種含義,虛的實的都有,你猜猜猜,測測測。問你吃飯了嗎?你可能沒吃,虛的。你也可能吃飯了,實的。反正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都有,你猜去吧,所以中國豐產騙子也就不足為奇了,文化的病根嘛,呵呵。

    你猜猜猜,測測測,當你猜測不到命運時,你還是順其自然吧,你有直觀思維與感官思維就足夠了,沒有必然再產生什麼客觀思維了,因為客觀思維太複雜了,這裡面有太多的自我、民粹、民主、自由、不安分的東西,需要邏輯性很強的思維能力,才能辯證出真偽,太難了,象改造自然,改變命運這樣的大事就不勞你們這些小民費心了,你還是做個乖孩子,當好你的順民吧。

    事實上自古以來中國的權利階層一直不主張普通的民眾提升思維能力的界面,原因就是當所有人的思維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後,愚弄與壓制就無法順利實施了。

    這就是中國文化。不多說了,還是去解釋周易去吧。

    二、詮釋周易十五卦

    周易第16卦.豫卦(雷地豫).震上坤下

    豫卦原文

    豫。利建侯行師。

    《說文》豫,象之大者。在這裡準確的解釋應該是:豫,樂也。《爾雅》。

    注釋:鼓樂大鳴。亮相銳利兵器,設置箭樓,行列軍隊。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初六爻辭

    初六。鳴豫,凶。

    注釋:鳴樂,進軍,凶。

    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凶也。

    六二爻辭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

    介,從八從人。

    注釋:軍隊列隊操練於石基之上,沒有終日,肯定吉利。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六三爻辭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盱,張目也。悔,恨也。《說文》。遲,徐行也。《說文》。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注釋:瞪大眼睛鳴樂,恨也。遲緩中行進更恨。

    九四爻辭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由,任意也。朋,同師為朋。盍,分食完畢。簪,頭飾。

    注釋:任意鳴樂,大有收穫,勿疑,戴頭飾的仕宦分食完畢。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爻辭

    六五。貞疾,恆不死。

    注釋:肯定有病了,久久不能死去。

    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恆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爻辭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

    注釋:祭祀死者的樂聲,雖然憂傷,但無憂。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這是一篇論述鳴樂的文章,卦文無意義,不過蔣家很重視,名字皆取於此。

    有詩曰:

    八人列軍為介石,

    何以太極二度尺。

    順時依勢必奸滑,

    中正難挽不終日。


https://sg.mxslb.com/%E7%BB%8F%E4%BC%A6%E8%AE%BA-502403/26.html
相關:  天濟色盈    最佳女婿  生死帝尊  御天武帝  最佳女婿  透視邪醫混花都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經倫論第十六章、順時依勢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經倫論"
360搜"經倫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4s 3.414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