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倫論 第二十二章、飾外揚質

    一、

    我看過很多有關易經的書,也看過很多有關這方面的文章。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我發現在初次接觸的時候,會有極大的興趣,但是一旦深入的了解作者的思想,就會發現,無論是古代學者還是現代學者都脫離不了封建禮教教條的束縛,始終在一個「格物」中打轉轉,最終讓人失去興趣,或隨波逐流,或背道而馳。

    原因是什麼?

    這就需要我們深入到《易經》形成的初衷,了解是什麼原因形成的《易經》,又是什麼原因後人給它罩上了禮義道德的光環,最終被尊崇為華夏文明的「大道之源」,」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道家頌為學宗衣缽,道家理論的源泉。

    「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大經,立天地之大本。」這是後代文人對《易經》的評價。

    古往今來很多文人騷客都喜歡研讀易經,並對易經作出不同的解釋,但是到了近現當代很多人都認為易經是博大精深的哲學論著。

    這不免就離譜了。

    到底《易經》是不是哲學著作,其思想含不含哲學內容,可以這樣說真實的《易經》與哲學風馬牛不相及,邊都不沾。

    如果你認為《易經》中含有哲學思想,說明你即不懂什麼是哲學,也不懂什麼是中華文化。

    哲學是什麼?哲學是西方文化,是對唯心論與唯物論的概念總稱,西方人用「愛與智慧」來研究與總結人類的行為表現,並冠以「哲學」的名稱。

    「哲學」一詞是日本人翻譯希臘文結合東方人的文化思維,總結出來的名稱,但其核心價值仍然是專一研究人的學問。

    而易經是什麼?

    易經是研究世界萬物自然規律的學問。

    《易經》中的「卜筮」是對自然物質未來發展規律性的預測,是古人對事物發展規律總結性預測結果的匯總編纂。

    如此說來,《易經》與哲學沾不沾邊,一看便知。

    哲學是以人為本拓展到物質領域,而《易經》是研究物質變化的學問,是從物質拓展到物質的學問。

    《易經》是不以人事為惟一研究方向的學問,人事只是易經研究中的一種理性「格物」而已。

    但是,哲學專論人事,只注重人的智慧發展與愛心行動。

    這個問題非常關鍵,作為一種文化,文化是怎麼產生的?

    這個問題更關鍵,文化產生於哪裡?又是誰產生了文化?

    現在我們通過生物學知道人類進化到今天有必然的成分,也有偶然的成分,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必然的結果。

    在這個星球上,偶然的機遇與必然的結果造就了人類。人類這一幸運兒又在偶然與必然之間產生了「智慧」,「智慧」對於人類而言無疑是天賜恩澤,人類正是因為有了超出一切生物的「智慧」,才成就了人類文化,既而發展出人類文明。

    正是由於人類智慧的不斷發展,既而又拓展了人類的「愛心」世界。

    「愛」是一切動物所固有的本能,但是,愛受智慧的限制,存在橫亘塞垣。

    也就是說愛在任何生物身上都存在,但是如果智慧有限,必然「愛」也會受到限制,得不到發展。

    可是人類這個幸運兒不但幸運的得到上帝賜與的「智慧」,還因「智慧」的不斷拓展,又增進了「愛」心。

    而這一切正是《易經》所不具備的,《易經》不研究這些,《易經》只專注事物發展規律。

    《易經》到底是一部什麼學問,這個不說幾乎所有人都知道。

    但是你只知道了表面文章,卻沒有看到《易經》的實際情況。

    《易經》是一個總體,兩個部分,三種體系,衍生萬種思想的書。是一部文化集大成的著作。可是只有一樣,雖然是主要卜筮人事,但卻是專論事物發展規律的學問,人只是物質而已。

    現在說,《易經》就是一部純「惟物」論的學問。

    而哲學是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論的學問,這樣的兩種學問怎麼能相提並論呢?

    現在去追溯《易經》產生的年代,大概你無法想像,我在我寫的《三元論命》中曾說,《易經》產生於上古中國巫師之口,即不是伏羲氏畫卦所得,也不是文王改寫而成,其理論形成過程,即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偶然產生的結果來自巫師的靈魂,而必然產生的結果則來自巫師的貪婪。

    在上古,中國巫師的權力來自知天。

    上古的中國中原地區是無神論的地區,這個毋須爭論,很多歷史學家,人文學家都認為古代中原地區是泛神的,這個是錯誤的,必須更正過來。

    在上古乃至今天的中國中原地區也不是泛神宗教的地區,而是無神宗教的地區。

    在這裡多數人沒有信仰,信仰只有一個「我自已」。

    中原地區的人心中有無數個神,但這些「神」不是靈魂,而是「物」。

    在中國人心中,一切神靈皆是他心中的模範楷模,也就是「我自己」認為誰是神,誰就是我的神人。

    所以中國人心中的神,往往是古代的人文模範,道德天尊。

    二、

    《易經》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易理,一部分是術數。

    而易理與術數又是兩種《易經》中衍生出來的產品。一種是先天論,一種是後天論。

    在這部書的前面我已經提到先天八卦論與後天八卦論了。

    現在我重點分析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來由與應用。

    先天八卦,也叫河圖,是由乾、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位數字組成的卦象。

    原理是「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後天八卦,也叫洛書,是由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九個數字組成的卦象。

    原理是什麼?

    這個很重要,我看了很多有關《易經》的書,在說明九宮八卦時都是胡說八道,沒有一個正確的準確的答案。

    那么正確的答案是什麼?

    正確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道德經》中的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就是後天八卦的形成原理。

    我曾經在《經倫論》中說過,世界上一切學說必有其對應的科學原理,否則這種學說就無法生存,臆造的文化工程只能曇花一現,隨時都會傾倒瓦解,而無法長久。

    《易經》能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其原理紮實,是人類科學實踐中的驗證實錄,紮根于堅實的數學理論基礎之上。

    那麼,我在先面說《易經》是虛擬的假說,現在又說《易經》有紮實的科學理論基礎,這不是我在自相矛盾?

    非也,這正是我在這部書中要論證的核心問題,也是近現當代中國人困惑的核心問題。

    近現當代中國人對《易經》的認識已經劃分出兩派,一派認為《易經》是科學的,一派認為《易經》是偽科學。


    那麼到底哪一派的認識是正確的呢?

    可以回答說都正確也都錯誤。這就是易經的道理,凡事一分為二,真一半,假一半;虛一半,實一半;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真假不分,虛實不辯。

    這就是易有萬變,萬變不離其中的道理。

    現在回過頭來看歷史,所有人都在問,為什麼十三世紀之前中國文化領先全世界,但是從十三世紀開始出現停滯,甚至是倒退了。

    為什麼?

    這個答案就是我前面曾經講過的,問題就出在宋代邵雍、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最後一個集大成者朱熹身上。

    這六個人在一個偶然的時期,做了一件必然之事,從此改變了中國文化巨輪的發展方向。進而導致中國文化巨輪偏移了正確的發展方向,並將這艘巨輪引向了錯誤的方向。

    從此這艘巨輪不在乘風破浪,而是或停或退,越走越偏,最後這艘巨輪擱淺在清朝的沙灘上,最終被中國人民所拋棄。

    為什麼?

    究竟是為什麼?

    罪魁禍首就在邵雍的河圖、洛書上。

    不知道什麼時候邵夫子做夢畫了兩副圖,一副冠在伏羲氏名下,一副冠在文王名下。

    邵康節是宋代第一個重拾先天八卦的人。並作《皇極經世書》,在這部書中邵雍自創「元會運世」說,認定天地經歷了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是一個由盛到衰的過程,並認為最盛的時期在堯之世,之後就是衰敗期,現在看來這是不是胡說八道?

    可是當代中國人中仍然有人認為邵雍是一個哲學家,這個「哲」字不知在「宰」誰了。

    以我看充其量是個詩人級的算命先生罷了。

    以邵雍重啟先天八卦,朱熹在他的基礎上建立了「理氣」論,從這一刻開始註定了中國文化這艘航船離擱淺不遠了。

    為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還得穿越到上古去。

    在上古的某一天,地處黃河流域的某個部落,部落酋長身穿野雞翎裝飾的巫服,手拿巫骨(牛板骨)口中念念有詞,說:「賁。亨。小利有攸往。」

    如果用現代漢語註解就是,「賁子,快跑,前面有花姑娘的,你淌水過河,有小利可往,通順。」

    看了這卦辭,想像中也就是一個普通的民間小事,由村頭來斷一下,預測一下前面的花姑娘可不可以得到罷了。

    怎麼後來就成了形而上的思想方針了呢?

    這正是我費了三十多萬字也沒解釋清楚的問題。

    三、注釋:周易,第22卦,賁卦(山火賁),艮上離下。

    賁卦原文

    賁。亨。小利有攸往。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賁,飾也。從貝,卉聲。《說文》。佩戴貝殼服飾的人。

    注釋:佩戴貝殼服飾的人,順利,前面有河,過而得小利。

    初九爻辭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舍,釋也。從手,舍聲。《說文》。

    注釋:佩戴貝殼服飾的人,光著腳,捨棄車子徒步而行。

    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

    六二爻辭

    六二。賁其須。

    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注釋:佩戴貝殼服飾的人,把鬍鬚修飾好。

    九三爻辭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注釋:佩戴貝殼服飾的人,奔走隨著,尿尿隨著,永遠肯定吉利。

    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六四爻辭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無尤也。

    皤,老人白也。《說文》。翰,天雞,赤羽也。《說文》。匪,器似竹筐。《說文》。寇,暴也。與敗賊同義(朋侵)。《說文》

    注釋:佩戴貝殼服飾的人,奔走隨著,白飾的老人,白馬赤羽裝飾,隨著,用竹筐抬著聘禮,強行進入女家,婚禮如期進行。

    六五爻辭

    六五。賁於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注釋:佩戴貝殼服飾的人來到丘園,錦衣束裝,錢很多,但就是捨不得花,終吉。

    上九爻辭

    上九。白賁,無咎。

    象曰:白賁無咎,上得志也。

    注釋:白色的佩戴貝殼服飾的人,無憂。

    全卦內容主要講婚嫁之事。「賁卦」描繪了一幅民間婚俗的風情畫,娶親的男方佩戴貝殼服飾,修飾整齊,有車不坐,一路奔跑,用竹筐抬著聘禮,強行進入女家,婚禮如期進行。一樁美滿姻緣就此完成了。

    這裡有四句話總結。

    賁子佩飾娶新娘,

    白馬翰如人軒昂。

    竹筐抬禮入女家,

    姻緣美滿事一樁。


https://sg.duzige.cc/%E7%BB%8F%E4%BC%A6%E8%AE%BA-168060/79.html
相關:  天濟色盈    重生都市仙帝  最佳女婿  透視邪醫混花都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經倫論第二十二章、飾外揚質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經倫論"
360搜"經倫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4s 3.410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