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收復玄菟城、蓋牟城、遼東城、白岩城諸城,六月,唐軍至安市城下,安市城之戰開始。
楚天的兩千軍隊出現在安市城東南方的峽谷中。
「這裡就是遼東?」
楚天看不到唐軍,也看不到高句麗的軍隊。現在他背靠山嶺,只有夏城的兵力跟隨在他左右,其他領主或者公會不知道出生在何處。
「你們前去四周探查,一旦發現唐軍、高句麗軍或者其他領主的軍隊,立即回來匯報。」
所有玩家系統都被切斷,楚天只能與一個普通的古代武將一樣小心翼翼地摸索。
第一件事是要與唐軍匯合。
十幾個騎兵被派到各個方向探查。
楚天耐心地等待斥候的回報,在此之前,不能漫無目的地進軍,否則一頭扎入高句麗大軍之中,那就全軍覆沒了。
夏城的三支部隊列陣,周亞夫的細柳營在前方,射聲營居後,花木蘭的騎兵在一側。
房玄齡通過觀測樹木和苔蘚,辨別方向,與楚天觀察地形。
東漢區研究古代史的玩家繪製了地圖,分發給所有參戰的領主。
楚天可以通過觀察附近的地形,藉以判斷自己所處的位置。
「此處應該是千山山脈一帶的低山丘陵。就這一段峽谷而言,大致成南北走向。」
楚天登上高地,戰場擴大十倍,對地形的判斷難度很大,所幸峽谷地形還好分辨,周圍是群山。
安市城大概是在北方。
等了一個小時,充當斥候的騎兵陸續回來。
「主公,北邊五里發現有打著赤龍旗的部隊,小人與之聯繫,帶兵之人為東郡領主公子文!」
「東郡的公子文?」
楚天找到了一個部下。
公子文隸屬於他的第二軍團,麾下有戰國名將龐涓,以及一支重步兵。
按照這樣的情況,楚天的最佳選擇應當是去和公子文匯合,壯大自己的勢力。
就在楚天打算下命令時,前往南邊探查的騎兵疾馳回來:「主公,南邊發現一支高句麗軍隊!」
「人數多少?」
楚天與房玄齡同時動容,沒想到這麼快就遭遇高句麗軍隊。
周亞夫、花木蘭、李廣雖然沒有發言,卻豎起耳朵,想要知道是否可以捕捉到戰機。
「大概有兩千人。」
「距離多遠?動向如何?」
「大約四里地,有向南行軍的趨勢。」
楚天手中握著地圖,他有點了解現在的情況了。
國戰時所有領主的出生地點隨機,不同文明的領主軍隊可能會混雜在戰場上。
這便是戰機。
對方的人數不超過兩千,那麼很有可能不是高句麗軍隊,而是參戰的高麗領主。
高麗領主有一百個,如果可以消滅這支高麗領主的部隊,東漢區贏下國戰的可能性更大。
「急行軍,擊潰這支高麗軍隊!」
楚天立即動員。
「你前去聯繫公子文,以我軍團長的名義,命令他強行軍南下支援。」
楚天為避免一個人吞不下南邊的高麗軍隊,於是派了一個輕騎兵前去北邊要求公子文的兩千人支援。
國戰可不是逞個人英雄主義的時候,只有儘可能利用己方的兵力,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才能獲勝。
花木蘭主動行軍:「末將可以率領輕騎兵進行十里突擊!」
「你率領騎兵上前襲擾,令其進退兩難,等待步弓兵到來,再發起夾擊。」
楚天沒有同意花木蘭突擊對方的請求。
如果花木蘭率領的是擁有多匹戰馬的重騎兵或者她的專屬騎兵,楚天完全敢讓花木蘭以五百騎兵突破敵陣,大殺四方。
但現在花木蘭手中只有五百低階輕騎兵,要是對方也有史實英雄,那就危險了。
高麗領主還是可以拿出一兩個王級或者皇級的英雄。
楚天想要發揮輕騎兵的侵擾作用。
有一支五百人的輕騎兵在虎視眈眈,高麗領主的兩千人肯定不敢急行軍。一旦對方急行軍,陣型散亂,花木蘭率領輕騎兵突擊,對方定然會崩潰。
「是!」
花木蘭應允下來,然後翻身上馬,率領五百騎兵南下追擊高麗領主。
馬蹄聲噠噠,沙塵瀰漫。
一個身後插著赤龍小旗的騎兵北上與東郡領主公子文匯合。旗幟在混亂的戰場起到的作用是避免被友軍誤殺。
楚天、周亞夫、李廣、房玄齡率領細柳營、射聲營一共1500人沿著峽谷南下。
戰機稍縱即逝,他們放棄了率先與唐軍匯合的保守戰術,而是主動出擊,先滅對方一部再說。
南邊四里,一個高麗領主看到四周有不少低矮的丘陵,陷入了困惑。
安市城之戰發生在遼東,對高麗領主而言相當陌生。
高句麗文明的起源就是遼東的扶餘人,高麗領主亂認祖宗,加上《領主》的平衡機制,高句麗才被劃分給高麗國。
「這是什麼鬼地方,完全不認識,根本就不屬於我們高麗國。」
這個高麗領主頭疼地看著手中的地圖。
高麗玩家也有不少精通歷史和地理之人,為參戰的高麗領主繪製地圖。
但有地圖不代表著會用,也不代表著可以立即辨認出自己所在之地。
即使是一些久經沙場的老將軍,沒有當地人作為嚮導,說不定也會迷路。
穩妥起見,他選擇了東南方向。
「大人,北方有沙塵!」
高麗領主帶著兩千部下行軍,突然收到了殿後小隊的急告。
「列陣,列陣!」
高麗領主滿頭大汗,後方有煙塵,多半是敵人的兵馬急行軍時產生的動靜。
兩千高麗軍隊組成圓陣進行防守。
這支高麗軍隊有長矛手、長弓手、刀盾手還有輕騎兵,與東漢區的軍隊相差無幾。
高麗作為農耕文明,受到中原的影響很大,通用兵種相似,不同的地方在於語言和盔甲制式的輕微區別。
高麗領主還取出一塊絲綢,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他也不知道對方有多少人。
「是東漢的騎兵!」
高麗領主見到一支打著赤龍旗的騎兵,上面還有小篆的漢字,更是滿頭大汗。
國戰才剛剛開始,他還沒來得及與其他高麗領主、高句麗大軍匯合,就面臨著一場遭遇戰。
而且還是最難纏的騎兵。
一旦被對方的騎兵糾纏,行軍速度將會大幅度下降。
「所幸不是大唐的騎兵,應該是東漢區領主的騎兵。」
在經過最初的慌張以後,這個高麗領主試圖冷靜下來。
不是唐朝的騎兵,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如果是大唐的重騎兵……三百個大唐玄甲軍就可以擊破他的兩千人。
「吁!」
花木蘭勒住韁繩,帶著五百個騎兵與兩千高麗軍隊對峙。
她不著急,主公的一千五百主力還沒有到來,她的任務只是拖住對方即可。
「他們的意圖是什麼?消耗我的耐心?還是說……」
隨著時間推移,高麗領主越發緊張,汗水順著喉結流下,滴落在遼東的土地上。
這可是戰爭,判斷失誤會全軍覆沒。
「他們在拖延我的時間,後方一定有援軍!」
高麗領主有資格參加國戰的也不是庸人,很快判斷出花木蘭的意圖。
「你率領騎兵驅逐敵人,然後與我匯合!其餘人快速南下!」
高麗領主派出一隊騎兵攻擊花木蘭,一隊弓箭手殿後,然後親自率領剩下的士兵南逃。
戰場的主動權掌握在楚天手中,他只能被迫選擇這種狼狽的戰術。
不管高麗騎兵是否可以攔截東漢騎兵,至少他有機會逃命,還有可能保住一半的軍隊。
一旦與南邊其他領主匯合,說不定還可以反敗為勝。
花木蘭取下弓箭,率領東漢騎兵發起衝鋒。
對面也是輕騎兵,就看誰更精銳而已!
雙方騎兵射出一輪箭雨,落入對方的隊形之中,十幾個高麗騎兵中箭,從馬背上栽落,而花木蘭這邊的騎兵損失較少。
花木蘭射出的一箭,直接射中一個高麗騎兵的咽喉。
最前排的騎兵取下長矛,勉強充當衝擊騎兵使用。
一支箭在距離花木蘭不到一尺的地方掠過,花木蘭仍不在意,拔出佩刀。
鋒利的環首刀出鞘,後排的東漢騎兵舉著明晃晃的環首刀,視死如歸地在花木蘭的率領下突入高麗騎兵之中!
對面的高麗騎兵將領揮舞著一把大刀,橫掃而來,想要擊殺花木蘭,擊潰東漢騎兵。
兩匹戰馬交鋒而過,高麗騎兵將領的一條手臂被花木蘭斬斷,鮮血飛濺!
高麗騎兵將領吃痛,後方的高麗騎兵也倒下一批。
有花木蘭加成的東漢輕騎兵不亞於普通的三階騎兵,與高麗騎兵在交戰中取得優勢,長矛刺穿對面的騎兵,高高揚起的環首刀藉助戰馬衝鋒時的爆發力向前劈砍!
一輪衝鋒結束,缺乏鐵鎧的高麗騎兵倒下數十人。
花木蘭重新集結輕騎兵,向殘餘的高麗騎兵發起第二輪衝鋒……
高麗領主帶著千把步弓兵快速南逃,以為犧牲騎兵可以擋住花木蘭,不過很快殿後的步兵一片喧囂,花木蘭的輕騎兵陰魂不散,再次出現在後方。
「見鬼了!列陣!來人,你們到南邊尋找援軍,說明這邊的情況!」
被輕騎兵盯上實在不是一件好事,高麗領主沒法全軍撤退,只能讓斥候騎兵繼續南逃,尋找援軍。
他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堅持多久。
花木蘭擦掉臉上的鮮血,繼續耐心地盯著眼前的獵物。
只要等到主公到來,眼前的敵人都會成為戰功。
高麗弓箭手打算與花木蘭的騎兵對射,但花木蘭沒有中計,而是後撤一段距離。
對方的騎兵被擊敗後,拿花木蘭無可奈何。
雙方在比拼誰的援軍更快到來。
在高麗領主焦慮之際,地平線上再次揚起沙塵,這一次卻不是騎兵,而是周亞夫、李廣率領的細柳營和射聲營。
他們在後方遭遇部分被花木蘭擊潰的騎兵,被耽擱了一段時間,這才趕來。
「看來花木蘭成功將對方拖住,立即進攻!」
楚天知道高麗軍隊的士氣因為不利的戰況而下降,此時是最好的決勝時機。
細柳營的持盾步兵掩護射聲營長弓手進攻。
李廣挺身而出,親自壓陣。
高麗軍隊害怕地向後倒退數步,龜縮成圓陣。
「所有人不得驚慌,聽從我的命令放箭!」
高麗領主騎著戰馬,試圖穩住陣型。
排兵布陣,陣最為重要,一旦隊形散亂,將會各自為戰。
李廣帶領的射聲營即將進入雙方的射程範圍。
李廣取下身後的大穿雲弓,從箭囊中取了一支利箭。
大概是感受到危險逼近,高麗領主回到中軍,不敢待在最前面幾排。
李廣失去目標,又找准了代替高麗領主指揮的弓兵將領。
射聲營步步緊逼,高麗圓陣再往內圈一縮。
雙方的援軍還沒有到來,高麗領主開始陷入絕望,臉色發白。
「放箭!」
當雙方同時進入對方弓箭的射程時,弓箭手開始拋射箭雨!
雙方的弓箭手都使用輪流射擊的技巧,一排接著一排的長弓手輪流拋射!
弓弦劇烈抖動,李廣箭如流星,命中對方的弓系武將!
銳利的箭簇射中單薄的鐵片,鐵片在瞬間變形,高麗弓系武將受到弓箭帶來的衝擊力,連退數步,險些倒地。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身上的扎甲,鐵片竟然已經凹陷。
如果不是李廣距離他還有一段距離,以及射中扎甲,這一箭就足以將他射殺。
李廣皺眉,換了一支重箭,再次朝著對方射去!
高麗弓系武將想要轉身逃入陣中,專用用於破甲的重箭射來,沒入他的後背!
「將軍中箭了!」
武將一死,高麗弓箭手軍心動搖。
射聲營的箭雨異常猛烈,一批接著一批的高麗弓箭手被射殺,後方的高麗步兵動盪不安。
細柳營的披甲步兵已經發起衝鋒,與對方的士卒砍殺。
楚天帶著房玄齡在後方觀戰,身邊跟著十幾個人的護衛,他將所有預備隊壓上,為的就是儘可能全殲對方。
房玄齡看到高麗軍隊士氣低落,說道:「高麗兵敗,我軍勝矣。」
「但願在我們消滅這一支敵軍之前,敵方援軍別出現。」
楚天話音剛落,峽谷南邊沙塵飛揚,轉出一支軍隊。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s 3.749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