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念莫相忘 第66章 「左琴右書」

    素有「中華第一琴樓」之稱的大還閣古琴館就在太倉南園,這是為了紀念明代古琴大師徐上瀛(別名青山)而建的,主建築為兩層樓,除正廳外,辟有四間琴室。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在古琴歷史上,嚴澄和徐上瀛是兩座高峰。相傳明萬曆年間太倉操琴之風蔚然,時值徐上瀛兩次參加武舉考試都未能得到主考官的賞識,為排遣煩悶,徐遂棄武學琴,先師從太倉著名琴家陳愛桐之子陳星源,後又向陳愛桐的入室弟子張渭川學琴,接著又拜常熟人嚴澄為師。由於得名師指導,其琴藝有了長足進步。後來,徐上瀛與陳星源、嚴澄、趙應良、陳禹道等人結成了琴川琴社,人稱「虞山琴派」,實際上琴社的主要骨幹都是太倉人。

    徐上瀛特別擅長彈奏當時流行的《漢宮秋》。一次偶然的機會,京城的官吏陸符聽徐上瀛彈琴後,問他是否願意進京效力。這時,徐上瀛喜出望外,連連誇耀自己的武藝。不料,陸符卻連連搖頭說:「不是看中你的武藝,而是看中你的琴藝。」接著,陸符又對他說:「崇禎皇帝很喜歡彈琴,他彈的《漢宮秋》,遠不如你彈的氣韻生動,富有感情,我想把你介紹到皇宮,為皇家效力。」徐上瀛聽後,覺得能有機會赴京也是難得事。於是便答應下來,回去忙著整頓行裝準備隨陸符進京。可是,徐上瀛還未來得及出發,京城已處於絕境,他此行只得作罷。


    他年輕時,滿懷從政熱情,有一腔報國之心,抱著「志存經世」的幻想,明崇禎十七年甲申之變,崇禎帝自縊於煤山,吳三桂引清軍入關,舉國上下仁人志士紛紛投身於抗清大軍之中。徐上瀛棄琴仗劍,親自到軍中,請求北上抗清,因「使者不能與俱,留以佐守長江。」這事不是徐上瀛的初衷,於是便辭謝而去。不久,清軍大舉南下,占據江南。明清易代殘酷的社會現實逼迫他發出憤懣不平的吶喊,他曾稱讚屈原《離騷》一曲說:「深有得於忠憤之志,直與三閭大夫在天之靈千古映合。」這正是他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

    徐上瀛憑著有一身武藝欲參加抗清未果,遂隱居蘇州穹窿山,決意不仕。他不願與滿清合作,布衣蔬食,甘於貧賤,收徒授琴,著書立說。當時婁東一帶善操琴者不少,他受環境影響就迷上了操琴。經常與琴友們在一起探討琴學理論,切磋操琴技藝,並注意廣收博採,取長補短。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總結,輯成了《大還閣琴譜》一書,共收琴曲32首,指法詳明,譜法自成一體。主張琴曲慢快並重,不可偏廢,強調音調節奏須有輕重緩急之致,急而不亂,多而不繁。他將《雉朝飛》、《鳥夜啼》、《瀟湘水雲》等因節奏急促而受到嚴澄輕視的優秀名曲收入該集。

    這是徐上瀛繼《松弦館琴譜》之後虞山琴派的又一重要琴譜。同時,他在嚴澄提倡的「清、微、淡、遠」四字琴學理論的基礎上,又取諸家之長而別創一格,提出了二十四字要訣,系統而詳盡地闡述了運指、用力、取音等彈琴要點和琴學的美學原則,豐富和發展了虞山琴派,被奉之為準則,對後來的琴學理論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

    (本章完)



  
相關:    女神的超級贅婿  軍工科技  御天武帝  與妖怪的二三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舊念莫相忘第66章 「左琴右書」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舊念莫相忘"
360搜"舊念莫相忘"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2s 3.658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