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倩、江雪梅、蘇慧3人回到賓館,王偉江和高開軍已等候多時,「於書記,你們打會牌吧。」高開軍建議道。
「行,蘇慧我們倆對門,打他們小夫妻倆。」於倩也開起江雪梅和王偉江的玩笑來。
「倩姐,你怎麼也這樣呀,誰兩個是夫妻呀,沒憑沒據的不許你亂說。」江雪梅抗議道。
「沒憑沒據是吧,高書記,今晚就叫他倆入洞房,看她以後還說不說沒憑沒據,用事實把雪梅嘴堵上。」於倩安排說。
「於書記,洞房早就準備好了,盡等他倆入呢。」高開軍附和笑道。
哈哈……在一片笑聲中 4 人打起牌來。要說牌技,他們 4 人都不怎麼好,按道理他們不應該,因為他們個個都是高智商,只是因為他們平時都忙於工作,根本就沒有玩牌的時間,於倩、蘇慧、江雪梅牌怎麼打都沒有掌握,不要說牌技了,王偉江牌技要好於他們 3 人,打摜蛋講的是配合,對門一定要有配合意識,千萬不能各打各的。
蘇慧性格潑辣,出牌很快,每次都是她第一個打完。她一邊抓牌一邊抱怨道:「哎,這牌怎麼這麼爛啊!」但是她的臉上卻洋溢著笑容,因為她知道這只是個娛樂活動,輸贏並不重要。於倩則性格沉穩,是一個文靜的女子,她打牌時很謹慎,總是仔細地考慮每一步。她輕輕地拿起牌,仔細地看了看,然後小心翼翼地打出了一張。江雪梅則是一個樂觀開朗的女孩,她總是笑嘻嘻的。她打牌時非常隨意,有時候甚至會出錯牌,但是她總是能夠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斷提高自己的牌技。王偉江則是一個聰明機智的男人,他打牌時非常靈活,總是能夠根據場上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他飛快地抓起牌,看了一眼,然後毫不猶豫地打出了一張。
他們 4 人雖然牌技不怎麼好,但是他們卻非常享受這個過程。他們一邊打牌一邊聊天,互相調侃著對方的牌技。他們的笑聲迴蕩在空氣中,讓人感受到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和快樂。
4人打3局,江雪梅、王偉江2比1戰勝於倩和蘇慧,由於已是夜裡10點多,牌結束後他們就回各自房間休息了。
江雪梅怕留下話柄死活不願意和王偉江同住一室,她硬是擠在於倩和蘇慧的房間裡,用她的話說就是今晚夜寸步不離於倩和蘇慧兩人,看你倆以後還說不說我偷跑這偷跑那的,我要用實際行動堵住你倆的嘴。
夜深人靜,當人們都沉浸在夢鄉之中時,唯有明月仍懸在遠空撒著銀輝,照著大地上萬物。老君山上,秋風吹過,傳來陣陣松濤聲,賓館周圍的翠竹也發出葉子磨擦的沙沙聲。
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老君山上,仿佛給這座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山上的樹木在月光的照耀下,呈現出各種奇妙的形狀,有的像一位沉思的老者,有的像一隻飛翔的仙鶴,有的像一頭威武的雄獅。秋風吹過,樹枝搖曳,發出陣陣松濤聲,仿佛在為這美麗的夜晚歡呼。
賓館周圍的翠竹也被月光照亮,它們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音,仿佛在為這美麗的夜晚伴奏。翠竹的葉子非常嫩綠,仿佛是被月光染成的。在月光下,這些葉子的脈絡清晰可見,仿佛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在這月色迷人的美麗夜晚,王偉江和高開軍漫步在老君山山道上,感受著這寧靜的氛圍。王偉江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空氣中瀰漫著竹子的清香和松濤的香氣,讓人心曠神怡。他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著這美妙的聲音,仿佛置身於一個童話世界中。
老君山在他倆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打造成旅遊風景區,即將正式對外開放,到時全國各地的遊客都會慕名而來,老君山、西崗湖旅遊區將成為西崗鄉一張響噹噹的名片。兩人怎能不激動呢,實現理想,讓規劃變成現實,這是男人最幸福的事情。月在頭上照,風從身邊吹。不見馮唐嘆,我自滿載歸。
這美麗的夜晚,讓他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神奇。他們相信,只要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他們就能夠得到心靈的淨化和升華。只要情為民系,心為民想,人民也會永遠把他們記在心上。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飯,四人就下山來到車旁,4人商量好上午去李窯村看看老支書。車到西崗鄉街上在一家超市門口停了下來,王偉江進入超市買了些適合老人吃的點心。現在李窯村引淮河大橋修好了,徹底解決了全村人出行問題。
車直接開到老支書家門口,老支書、李乃民、文秀正在院內準備菜呢,李乃民正在清理剛殺的公雞身上毛,秀文在理菜,老支書在剝花生米。
「老支書,你好呀,今天是雙休日,我們特地來看看你。″於倩道。
「於書記,你那麼忙還抽出時間來看我,實在不敢當,快請坐。」
「秀文姐,我幫你理菜。」江雪梅拿個小板凳坐到文秀身邊理起菜來。
於倩、蘇慧也拿著小板凳和老支書坐在一起剝起花生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偉江提著給老支書買的禮品正準備送到屋裡,「我說弟呀,你來幹嘛還要買東西,你們來了我和爸非常高興,以後來千萬不要再買東西了。」秀文道。
「妹子,我聽說你也調回江州了,而且也是縣長,姐真服了你們兩個,一家弄兩個縣長,真是叫人羨慕。」秀文對江雪梅說。
這時王偉江把禮品放到室內又走了出來,他想到李乃民那和他聊聊,可秀文對他喊道:「偉江,你過來,姐有話跟你說。」
王偉江來到秀文旁邊也拿個小板凳坐了下來,「姐,叫我什麼事?」
「偉江,這回你可得幫幫姐,我弟弟不是在部隊當兵嗎,今年要回到地方了,他在部隊是個士官,回來不是要分配工作嘛,我爸他不好意思跟你開這個口。」
「姐,這事沒有問題,你先跟他問清楚了,他在部隊是干什專業的,他回來想幹什麼,或者他想進什麼單位。你問清楚告訴我就行了。」
「他在部隊一直給領導開小車。」
「是駕駛員,你問他回來想不想繼續開車。」王偉江道。
「好的,我問清楚後就告訴你。」
四人來到老支書家,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一般,自然而然地坐著小板凳,熟練地理著菜,剝著花生,輕鬆地聊著天。他們的動作和表情都流露出一種親切和熟悉的感覺,仿佛這裡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老支書熱情地招待著他們,為他們端上了茶水和點心。他和縣委書記、縣長聊著村裡的事情,分享著彼此的經驗和想法。他們的話題涵蓋了農業生產、農村教育、醫療保障等各個方面,他們都在為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的生活出謀劃策,尋找著更好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小小的院落里,他們不再是縣委書記和縣長,而是一群關心農村、關注農民的朋友。他們的身份和地位似乎都被遺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真摯的情感和對農村發展的共同關注。他們的笑聲和談話聲迴蕩在整個院子裡,仿佛這裡就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
中午吃的就是秀文燒的家常菜,草雞燒乾豆角,臘肉燒蘿蔔,鴨肉燒粉絲,雞蛋炒番茄,草蝦炒韭菜,香菇炒青菜。菜雖品種不多,但每個數量都不少,全都是實打實的有機綠色食品,4個人吃起來感覺特別爽口。
中午王偉江和老支書、李乃民喝的是白酒,於倩她們幾個女的沒喝,本來打算吃過午飯坐一會就準備返回縣城的。王偉江覺得天氣快要變冷,正是吃羊肉的時節,於倩又喜歡吃火鍋。所以,王偉江就叫李乃民殺頭整羊帶回縣城專門留給於倩燒火鍋吃。
也不知是李乃民沒找到殺羊人還是其它原因,一直等到3點李乃民也沒把殺好羊送來。原來是殺羊人不在家,其他人又不會殺,李乃民打電話給他,他趕到家時已經快3點了。
快5點了李乃民才把殺好的羊肉送過來,4人要走,老支書和秀文哪能同意,非要他們吃過晚飯再走。
「我豇豆都放在鍋里烀了,晚上就喝豇豆稀飯,回頭我再烙韭菜盒子給你們吃,可香了。」
盛情難卻,於倩、王偉江他們知道,老支書、秀文都是真心在挽留他們,絕無半點虛情假意,真心換真情,真情換真心,人一旦相處到真心真情的份上就沒有客套虛偽的空間。他們留下又打起撲克來,晚上熬的豇豆稀飯,下午秀文就把豇豆放在鍋里烀,都被烀得全部開花了。韭菜是自家地里種的韭菜,雞蛋是自家養的草雞下的,再加上秀文烙餅的手藝,韭菜盒一出鍋,王偉江就搶了一個吃了起來,韭菜雞蛋餡那可是真香,王偉江邊吃邊夸道:「秀文姐,下次來你什麼都不要做,就烙韭菜盒給我們吃。」
王偉江眉飛色舞地誇讚著韭菜盒子的美味,他生動的表情和繪聲繪色的描述讓人仿佛能聞到那誘人的香氣。江雪梅和蘇慧站在一旁,被他的話語所吸引,心中升騰起對韭菜盒的無限嚮往。
韭菜盒的芳香在空氣中瀰漫,江雪梅和蘇慧禁不住誘惑,兩人對視了一眼,然後不約而同地伸出手去,拿了一個韭菜盒,將它一分為二。她們輕輕咬了一口,頓時感受到了韭菜的鮮美和皮子的酥脆。江雪梅露出了滿足的微笑,她的味蕾被韭菜盒的美味所征服,而蘇慧則閉上眼睛,細細品味著這獨特的味道,感受著韭菜盒帶給她的愉悅。
在這一刻,韭菜盒成為了她們之間的紐帶,將她們的情感聯繫在一起。她們分享著這美味的食物,也分享著彼此的快樂。秀文看著她們享受美食的樣子,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喜悅。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韭菜盒子,更是一種質樸的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契合。她雖為一個農村婦女,和於倩、江雪梅、蘇慧在一起沒有半點自卑,在常人眼裡她們顯然不是一個階層,無論身份還是地位都極不對等。事實也確實如此,於倩身為縣委書記,江雪梅是副縣長,而蘇慧是於倩的秘書,在江州說她們權侵朝野,手眼通天一點都不為過,如果她們想還有幹不成的事嘛,多少人都想方設法接近她們,認識她們,仰視她們,想和她們走近,當然更想結交成朋友。而秀文一個農村婦女以一顆質樸的心贏得她們的信任和好感,到這如同到自己家中一樣,無拘無束,放鬆自然,盡情享受在家中的感覺。秀文儼然似大姐一樣,除了兄弟姐妹相聚歡快之外,還為他們當起廚師來,用最簡單的食材燒出最原汁原味的菜來供他們享用。
人在人格面前都應該是人人平等的,沒有高低,沒有貴賤,開寶馬和騎電車的一樣,住別墅和住平房一樣,然而,現實中這些只能是美好的想像罷了,他們在人格面前被認同平等的很少。唯有秀文和於倩、王偉江他們證明了平等之說。
時間過得很快,夜幕降臨了。於倩、王偉江他們起身告辭,他們握著老支書的手,感激地說:「謝謝您,老支書。您的熱情款待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老支書也笑著說:「歡迎你們常來,這裡永遠是你們的家。」
四人走出老支書的家,夜色中的農村顯得格外寧靜和美麗。他們回頭望去,老支書的家燈火通明,溫暖的燈光照亮了整個院落。他們知道,那裡有一顆關愛農村、關注農民的心,有一份為農村發展默默奉獻的力量。
在這個瞬間,他們明白了,作為縣委書記和縣長,他們不僅要關注農村的經濟發展,更要關注農民的生活和情感。只有真正走進農民的家中,才能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心聲,才能為農村的發展找到最合適的道路。
喜歡草根之官道風流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4s 3.700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