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灌血腸,蒸鹿尾兒!
「嘁!」
「矯揉造作,故弄玄虛!」
「都是裝的,一定不好吃,怎麼想都不可能好吃,黏糊糊的跟凍住的鼻涕一樣!」
楚清妍雙手一抱嘟著嘴說道,似乎完全不打算買蘇陌的賬。
但雷爺已經垂涎三尺,已經默默掏出手機,駝鹿鼻果凍難找,大肉凍怎麼也得點上一盤吧?
雷爺喉結涌動:「七,我們點一盤?」
楚清妍一個勁兒猛搖頭:「不不不!」
雷爺咳咳兩聲:「都是膠原蛋白,膠原蛋白你明白吧?對皮膚那可太好了,據說能使皮膚的彈性增加,韌性增強,皺紋舒展,讓皮膚顯得嬌嫩、細膩、光滑.」
「真噠?」
「咳咳,我也只是聽說,所以不試下哪知道啊?」
「您說得好像有那麼億點道理.」
「那麼,就權當是為了美呃為了科學的偉大事業奉獻一下?」
「唔,人是該要有一點奉獻精神.」
拿捏!
典型的口嫌體正直,逗得全場噓聲一片。
另一邊,
「哈哈,猩猩之唇,名不虛傳!好的,那麼今晚的第一道菜就有了。」
蘇陌淺嘗輒止,滿意至極的說道,又「啊噠」一聲白鶴再亮翅:「接著,我再給您做一個,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滷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
一段相聲慣口《報菜名》直接送上,當場就讓直播間的觀眾震驚了!
「66666!」
「哈哈,牛啊,相聲慣口你都會?」
「這嘴皮子夠溜的!」
「陌爺的絕活有點多啊,不服都不行!」
「噗,吹牛吧你,我就想看你怎麼做!」
「你咋不上天,和太陽肩並肩?」
「.」
既為蘇陌這一段溜到沒邊的慣口震驚,又為蘇陌這吹上天了的牛震驚。
而蘇陌「咳咳」清了下嗓子,舉起一根駝鹿尾巴,直接把話往回一收:「之中的——蒸鹿尾兒!嗯,得有頭有尾不是?鹿頭肉咱們有了,那麼鹿尾巴兒也得給它安排上!」
「吁~」
「說那麼多,就做一個?」
「我就知道,你能做的似乎就這個了!」
「我的要求也不高,你剛剛念的菜名中,再加一個蒸熊掌就行!」
「算了吧,你信不信熊見到弱雞陌後上去就是一個滑鏟?」
「哈哈哈哈!」
「.」
水友們快要樂壞了,逗比狀態下的蘇陌總能讓沉悶的求生直播變得歡樂無窮。
彈幕滾屏中,卻又見蘇陌兩指捻著駝鹿尾晃了晃,接著笑著說道:「不過呢,我剛剛相聲慣口報菜名中的『蒸鹿尾兒』可不是用駝鹿尾巴做的,當然也不是其他鹿的尾巴,而是用這個。」
蘇陌拎起一大塊鹿肝拍了拍,不知道的童鞋都驚了個呆,滿漢全席中的「蒸鹿尾兒」跟肝臟有什麼關係?
但事實就是這樣的。
猩唇非猩唇,而相聲貫口滿漢全席菜譜中的「蒸鹿尾兒」也並非蒸真的鹿尾巴,一般指得都是「蒸豬肝灌腸」。
烹飪方法那是真簡單得不得了,將新鮮豬肝兒剁爛,再加入香油、芝麻醬、松子、花生等作料,灌進豬大腸里蒸熟後切片擺盤,完事。
其中加入松子的說法最為有趣,因為有廚師說,鹿在山林中一定會吃松子,所以就加入了松子。
因此,你若覺得鹿肯定會吃蘑菇,再加點蘑菇進去也是完全可以的嘛。
總得來說,這道「蒸鹿尾兒」菜餚除了名字有鹿,其他的基本就和鹿沒什麼關係了。
而實際上,用真鹿尾巴烹製美食也是自古有之的。
不僅有,而且在清代的記載中,鹿尾是比八珍的猩唇駝峰還要貴重許多的。
清順治進士,官至刑部尚書的王士禎在《香祖筆記》(卷二)中有載:
「今京師宴席,最重鹿尾,雖猩唇駝峰,未足為比。然自唐已貴之。陳子昂《鹿尾賦》云:『卒綱羅以見逼,受庖割而罹傷。豈不以斯尾之有用,而殺身於此堂。為君雕俎之饈,廁君金盤之實。』云云。若六朝以來,則以麈尾為談柄耳,未聞充盤俎也。耶律楚材西域詩,亦以『鹿尾』、『駝蹄』作對。」
這段記載雖不長,卻已經將「鹿尾史」說了個大概:自唐代,鹿尾已成貴饌。被武則天賞識的文學家陳子昂,曾以鹿尾為題作賦,賦中記,鹿被捕獲後,由庖人割宰,取鹿尾做成珍饈,成為皇帝金盤中的御膳。
而以鹿尾為美食的相關的文字記載最早確實是出現在唐代,唐朝著名志怪小說家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一書卷七曾引用梁朝劉學儀的話說:「鄴中鹿尾,乃酒肴之最。」
說的是文學家劉孝儀和官員賀季奉命接待東魏使臣崔劼、李騫,公事談完了,幾個人就開始聊起了天南海北的美味珍饈。
劉孝儀說:鄴城的鹿尾,就最美的下酒菜餚。
崔劼也有同感,於是說道:「孟子喜歡生魚、熊掌,呂不韋對雞爪、猩唇情有獨鍾,鹿尾是天下的奇味,卻不見史書記載,我每次吃鹿尾的時候就感覺很奇怪。
天下的奇味啊,據說「樂勝於六欲,美勝於八寶」,那蘇陌肯定是不會放過的,吃貨之魂已經熊熊燃起。
但就目前而言,想吃上還有點難。
駝鹿尾的味道似乎比犴鼻還要腥上一籌,直接燉湯大法安排似乎不合適。
而傳統做法嘛,鹿尾的製作又非常複雜,一般都用馬鹿和梅花鹿尾,要先除去筋部、殘肉及毛茸,接著用線縫合,然後掛起自然風乾。
那麼大一隻駝鹿,就不到10厘米長的尾巴,連某帥比作者的長度都遠遠遠遠比不過,還要花一堆功夫炮製干制過後才能吃到正宗的。
所以還是先來個鹿肝灌腸比較實惠對吧,起碼能吃飽啊.
再說了,怎麼都比報菜名里的要正宗一些嘛,起碼用的是真鹿肝,起碼用的是真鹿腸,再加點松子粕碎和松子香油進去,就看誰看說這道「蒸鹿尾兒」不正宗!
蘇陌一番吹噓後,鹿肝鹿腸也解凍好了,笑眯眯的開始認真忙活了起來。
將鹿肝切碎搗爛,先灌上兩根大「肝腸」再說,順帶著把血腸也給安排上。
「殺鹿菜」,血腸怎麼能少呢?
而且鹿血豆腐也該處理一下了,製成血腸存放最好不過。
血腸的話,種花家大概就有幾百個地區有血腸這種美食,走出種花家後,嚶國有黑布丁,西班牙有黑血腸,意呆利的豬血薩拉米,德國有.
做法是大同小異,同時也各有各的特色與風味。
比如種花家最出名的東北血腸,一般都是純血腸,這樣做出來的血腸突出一個脆嫩綿軟,鮮香味醇,報一個「酸菜燉白肉血腸」菜名,只聽著口水都已經流下。
其他地方的一些則會加入麵粉、糯米、其他的內臟和皮肉脂肪等等,有些會還再補個煙熏工序,相比較而言缺了些那鮮嫩口感,但也更耐儲存。
純血腸那得安排上一根,雖然用自己這凍了一天的血豆腐做出來可能會差很多點意思,而且沒有洋蔥末沒有雞蛋沒有白肉湯的。
但若不做,那就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了。
剩下的呢,蘇陌就打算全混著鹿肉碎、脂肪等料灌成肉腸保存。
以後每天早上來上一根,切片後用文火煎上那麼一煎,那生活簡直不要太有盼頭.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s 3.672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