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大統二年,丙辰,十月五日。
達摩祖師在少林寺滅度圓寂,壽至二百一十二歲,實乃古今罕有。十二月二十八日,達摩祖師佛骨被安葬於熊耳山定林寺,徒眾為其舍利起塔。
梁武帝蕭衍聞說達摩滅寂,親自撰寫《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並序》碑文,以示紀念。
但據史籍記載,其後東魏使臣於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經返回途中,又曾遇見達摩大師杖挑只履西歸,便回報皇帝。東魏文宣帝聞之,命人挖開達摩墓葬,惟見只履空棺,方知大師已脫化成佛,遂將定林寺更名為空相寺。
鏡頭轉換,按下江湖佛史,復說朝廷之事。
北魏孝文帝駕崩,葬於景陵,太子元恪即帝位於魯陽,改年號為景明,是為宣武帝。
宣武帝即位,擴建新都洛陽,拒絕鮮卑族遺老欲返故里建議,鞏固孝文帝改革成果。是年秋末,宣武帝趁南齊末帝蕭寶卷昏暴南伐,攻取四川之地,並北擊柔然。
直到永平元年戰事結束,北魏已占領揚、荊、益州等地,領域南拓,國勢盛極一時。
宣武帝喜好佛法,常在宮中親自講論佛經,廣召僧眾,辯明義旨,國內官民於是盡信佛教。武帝延昌年間,北魏各州郡僧尼寺廟共一萬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僧徒不計其數。
宣武帝因篤信佛教,宣布取消「子貴母死」祖制,胡靈皇后得以活命。
字幕:胡靈,安定臨涇人,司徒胡國珍長女。
胡靈入宮之後,為宣武帝生子元詡。復因元詡立為太子,胡靈繼而進為充華嬪,深受宣武帝寵愛。又因「子貴母死」祖製取消,胡靈因禍得福,遂為皇后。
胡氏家族素崇佛教,姑母出家為尼,好談佛事,精通佛理,常出入禁中,為皇后、嬪妃及公主、貴夫人等講經布法。父胡國珍年雖篤老,而雅敬佛法,時事潔齋,自強禮拜。
胡靈皇后執政之初,即於洛陽大興佛事,在北距宮城前門一里之隔修建永寧寺。此外又主持建造景明寺七級佛圖、沖覺寺五級佛圖,又於神龜元年,遣崇立寺沙門惠生、敦煌人宋雲入印度求取真經。
正光元年冬,惠生、宋雲自印度返還京師洛陽,取得經論一百一十七部,刊行於世。
魏景明四年,散騎常侍趙修恃寵驕恣,欺壓王公。宣武帝為趙修建造宅第制同諸王,鄰居向趙修獻地者竟補大郡之守。趙修請歸葬父,凡所用財物勞役,皆由官家提供。
國舅高肇秘集趙修罪狀,侍中甄深、黃門郎李憑、廷尉卿王顯等復助高肇攻擊趙修。宣武帝命尚書元紹核查,詔布趙修惡行,命鞭撻一百,貶謫敦煌充軍。
趙修並不知情,當時正在領軍於勁宅第賭博。羽林奉旨喚之,送至領軍府,甄琛、王顯監刑,以大力打手五人輪流鞭打,定欲趙修死。趙修肥壯,暗加鞭撻到三百,仍不死。於是叫來驛馬,催促趙修即刻上路充軍,出城後綁在鞍上驅馬急行,走八十里,趙修乃死。
宣武帝知之,責備元紹弄死趙修情狀。
元紹回答道:趙修以諂媚得寵,危害朝廷,我不除之,恐陛下必因其而遭萬世指責。
宣武帝無奈,便未加罪。
元紹從殿中出來,廣平王元懷施禮賀道:公之剛直,超過汲黯。
元紹答道:只恨殺遲,為此慚愧。
次日,甄琛、李憑因系趙修同黨免官,因受趙修牽連被誅死或貶黜者二十多人。散騎常侍高聰與趙修親密,以同族高肇獨得倖免。
魏景明五年,柔然太安十三年,柔然國入侵北魏沃野和懷朔鎮。
魏宣武帝詔令車騎大將軍源懷出征北方,授全權處理。
源懷到達雲中,柔然人遠遁。源懷返回恆代之地,視察各鎮周圍要害,選可修城築寨之處,自東至西共修建九座城池,東西相望,形勢相連,平時屯田積糧,緊急隨時應戰。
表奏朝廷,宣武帝准之。
次年魏王元足圍攻涪城,蜀人大為震恐,益州十分之三投降北魏,民五萬多戶。征西將軍邢巒上表奏請乘勝進取蜀地,宣武皇帝不聽,詔命回朝。
魏正始元年閏十二月,南梁秦、梁二州行事夏侯道遷舉漢中歸順北魏。
邢巒奉命引軍到漢中,平定秦、梁、巴西,攻取十四郡縣,擴地東西七百,南北千里。
正始三年,蕭衍派兵侵擾徐、兗二州,東南邊境相繼陷落。朝廷派邢巒引軍東進,兵分三路,分頭抵禦進犯孤山、固城、龜蒙之敵。
邢巒一戰收復三城,兗州平定,又乘勝攻取宿豫。
宣武帝賜金書表彰邢巒,贊其殊勛茂捷,自古莫二,封為平舒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戶。
魏永平元年,公元五零八年十月,彭城人白早生殺豫州刺使叛變,據城歸順南梁,魏宣武帝復命邢巒領羽林軍精銳出師討伐。
邢巒率輕騎八百,日夜兼程,五日到達鮑口,一戰平定豫州,斬首白早生。
振旅班師之日,宣武帝親迎出城慰撫道:卿役不逾時,鴻勛碩美,可謂無愧古人。
宿豫大捷以後,邢巒立志修德,不以金錢聲色為重,雖屢掌兵權,對軍資從不多占。平定懸瓠以後,升任殿中尚書、撫軍將軍。
永平元年,宣武帝立高妃熙容為皇后,彭城武宣王元勰再三勸諫不可,宣武帝不聽。
皇后兄高肇由此怨恨元勰,數次在宣武帝面前進讒言詆毀元勰,宣武帝亦不聽信。
元勰薦己舅潘僧固為長樂太守,京兆王元愉反叛,脅迫潘僧固,高肇因此誣告元勰北與元愉勾結,南招蠻賊。元勰手下郎中令魏偃、防閣高祖珍就與高肇勾結,一起陷害元勰。
高肇命侍中元暉上報宣武帝,元暉不從,又命左衛元珍報告。
宣武帝就此事詢問元暉,元暉說元勰不會如此;又問高肇,高肇叫魏偃、高祖珍作證,由此三人成虎,宣武帝終於信之。
戊戌日,宣武帝召元勰及高陽王元雍、廣陽王元嘉、清河王元懌、廣平王元懷、高肇一起入宴。元勰藉口愛妃李氏正在生產,因此推辭不赴。
中使相繼而來宣召,元勰只好與李氏訣別,然後登車而去。進入東掖門,過小橋,拉車牛不肯向前,於是只好去牛,由人把車拉進。
宴會至夜皆醉,元珍帶武士送毒酒至,逼元勰飲之而死。天亮之後,以褥裹屍還府,聲稱大王因酒醉而死。
李妃放聲大哭道:高肇冤枉殺人,傷天害理,老天有靈,豈得好死!
宣武帝在東堂為元勰舉哀,贈官葬禮,莫不優厚加倍。朝廷大小官員無不喪氣嘆息,行路男女盡皆流涕,更憎高肇。
高肇害死元勰,見皇帝不究,由是大結朋黨,依附者旬月之間便超升官階,背逆者不久便陷於大罪。因此專權,與予官職,皆任己興而為。
延昌三年,宣武帝詔令大舉征蜀,以高肇為大將軍、都督諸軍,都督甄琛等為副。
延昌四年,宣武帝去世,孝明帝元詡繼位,詔命撤回征伐軍隊。高肇聽說宣武帝駕崩,哀痛驚愕不已,憂懼身遭禍變,朝夕悲泣,以至羸弱憔悴。
大軍將到京城,夜宿瀍澗驛亭。高肇直到城闕之下,衰服號哭,登太極殿,奉喪盡哀。
高陽王元雍先居西柏堂,專決眾事,與領軍於忠秘議欲殺高肇,悄備壯士直寢邢豹、伊瓮生等十幾人埋伏舍人省下。
高肇在太極殿哭祭梓宮已畢,走入西廊,見清河王元懌、任城王元澄及諸王等立於廊下,對自己指指點點,竊言視之,心中便知大大不妙。高肇入省,終被壯士拖出。
明帝下詔暴其罪惡,賜高肇自盡,其餘親信黨羽皆不追問。
鏡頭轉換,按下北魏,復說南梁。
北魏朝變之時,梁朝任命尚書令沈約為左光祿大夫,使右光祿大夫王瑩為尚書令。沈約文章名高一時,然而貪求榮華,掌權十多年,對皇帝唯唯喏喏,只會順從。
南梁天監十年,尚書左僕射張稷侍宴於東壽殿,自謂功大,怨氣露於言表。
梁武帝道:你兄殺郡守,弟殺其君,卿何誇耀哉?
張稷答道:我為陛下效力,亦有微勞。東昏侯殘暴肆虐,義師皆討,何況我耶?
武帝捋其鬍鬚道:張公此言,實令人懼也!
張稷懼恨,於是請求外放,武帝任其為青、冀二州刺史。
王珍國因罷梁、秦二州刺史還京,亦於酒後啟奏武帝:臣前入梁山,痛哭不已。
武帝吃驚道:何耶?卿若哭東昏侯則晚,若是哭我,孤且未死!
王珍國急離坐拜謝,自此即被疏遠。
時有琅邪民王萬壽殺東莞、琅邪二郡太守劉晰,占據朐山,召魏軍來伐梁國。
魏徐州刺史盧昶遣郯城戍副張天惠、琅邪戍主傅文驥相繼赴朐山,梁青、冀二州刺史張稷遣兵拒之,屢戰不勝。
梁武帝詔命振遠將軍馬仙擊之,魏又遣假安將軍蕭寶寅、假平東將軍天水趙遐將兵據朐山,受盧昶節度。馬仙兵圍朐山,使張稷督糧饋運,梁帝數次發兵助之。
魏將盧昶上表請益兵六千,米十萬石。魏主以兵四千給之,復詔命揚州刺史李崇等治兵壽陽,以分朐山之勢。
朐山城中糧樵俱竭,傅文驥遂以城降,盧昶引兵先遁,諸軍相繼潰敗。
時逢大雪,軍士凍死者三分之二,梁將馬仙乘勢追擊,大破魏軍。二百裡間殭屍相屬,魏兵得免者不過什之一二,梁軍收其糧畜器械不可勝數。
盧昶僅得單騎而走,盡棄其節傳、儀衛,得進郯城,借守將趙遐符節以為軍威。
魏主聞報大怒,遂命黃門侍郎甄琛馳馬郯城,緝鎖盧昶,窮其敗狀,及趙遐皆被免官。此次南征遂告大敗,諸路軍馬唯蕭寶寅全軍而歸。
郁州鄰近北魏邊境,朐山之亂時,州人多與北魏暗中勾結。被馬仙平定朐山叛亂之後,郁州之民皆不自安,恐被南梁朝廷清算後賬。
青、冀二州刺史張稷政令鬆弛,以致僚屬多侵奪百姓。郁州民徐道角等人夜襲州城,誅殺刺史張稷,傳其首級至洛陽,請求舉州城降魏。
魏宣武帝不勝之喜,即遣南兗州刺史樊魯率兵趕赴郁州。
此時北魏饑荒,侍中游肇進諫:朐山靠海,地勢低濕難居,郁州更在海中,得其無用。梁朝謂之要衝,則為我閒遠之地,遠襲不利。方今饑荒流行,煩旅費糧,有損無益。
宣武帝不聽,又遣平西將軍奚康生率兵迎戰梁軍。
奚康生未出,梁朝北兗州刺史康絢已使司馬霍奉伯出兵,討平郁州之亂。
天監十二年,沈約病死,終年七十三歲。朝廷詔贈本官,諡號為隱。
字幕:沈約,字休文,吳興郡武康縣人,出身門閥士族,初與梁武帝交好。祖父沈林子,乃劉宋征虜將軍,父沈璞曾任宋淮南太守,於元嘉末年被誅。
沈約左眼有重瞳,腰間有紫痣,故曰聰明過人,乃文曲星之相。
其父死後沈約尚幼,為免遭迫害而東躲西藏,時逢大赦,才免於流亡。母親憂其勞累成疾,常減少燈油熄滅燈火,使其早睡。
然而沈約則白天讀書,夜間默誦,終於博覽群書,文如錦繡。沈約初任奉朝請,濟陽蔡興宗任郢州刺史時,引沈約為安西外兵參軍,兼記室。
蔡興宗常對諸子說:沈記室操行可為人師表,爾等當效之。
蔡興宗死後,沈約輾轉遷為太子家令,之後以本官兼著著作郎,遷中書郎,本邑中正,司徒右長史,黃門侍郎。竟陵王蕭子良開西邸招文學之士,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稱為竟陵八友,沈約特與謝朓交好。
齊明帝即位,沈約進號輔國將軍,征為五兵尚書,國子祭酒。明帝崩,朝政歸宰相,尚書令徐孝嗣使沈約撰定遺韶,遷左衛將軍,加通直散騎常侍。
齊梁禪代之際,沈約助梁武帝蕭衍謀奪南齊。因是竟陵王西邸故交,故竭力為其謀劃,作讖語說「行中水,作天子」,與范雲合謀擁立蕭衍篡位。
事成之後,梁武帝蕭衍當眾說道:我起兵三年,諸將都確有功,然使我成就帝業者,乃沈約、高雲二人也。
於是受禪登基,任沈約為尚書僕射,受封建昌縣侯,食邑一千戶,任常侍如故。又封拜沈約母親謝氏,為建昌國太夫人。
沈約奉策命之日,右僕射范雲等二十餘人都來道賀,朝野上下皆謂無比榮耀。不久遷任尚書令,領太子少傅,兼轉左光祿大夫,賜給鼓吹一部。
沈約生性不會飲酒,生活非常節儉樸素。曾在東田修建房舍,能遠望郊外高山,作《郊居賦》以抒情懷。歷任宋、齊、梁三朝官職,通典章制度,朝廷制定政策皆聽其意見。
史說謝朓擅詩,任昉精文,沈約兼而有之,但卻不能超越二人詩文水平。沈約自負才高,醉心功名利祿,憑藉時運而追逐權勢,頗為清議所譏諷。
梁武帝對張稷心存舊怨,並於張稷死後對沈約議起此事,猶然悵恨不已。
沈約與張稷乃是兒女親家,無意中為其辯解道:尚書左僕射出任邊州刺史,亦謂懲罰,已經過去之事,何必再提?
高祖以為沈約庇護親家,遂大怒道:卿說此言,何算忠臣耶?
說罷,乘輦回宮。沈約恐懼萬分,竟未發覺高祖已去,依然呆坐半日,不敢稍動。回家後心神不定,未至床邊而坐,以致摔倒在地,並因此得病。
病中常夢見齊和帝以利劍割斷己舌,懲其助賊為虐篡逆。於是請道士向上天啟奏赤章,稱禪代之事不是己意。
梁武帝遣御醫徐奘前去給沈約看病,回來後將其病狀及向天帝上赤章事如實稟告。
在此之前沈約曾侍宴,恰逢豫州進貢栗子,直徑寸半,梁武帝甚奇,並與沈約一起將所記憶關於栗子之事各自分條寫下,結果沈約比武帝少寫三事。
沈約出宮,便對人說道:此公逞強好勝,不讓他三事,必含羞死耳。
梁武帝知之,謂其出言不遜,欲治其罪,經徐勉勸諫才罷。今復聞赤章脫罪之事,梁武帝不由大怒,數次派中使前去譴責,沈約便畏懼而死。詔贈本官賜錢五萬,布百匹。
有司請諡沈約為「文」,梁武帝道:「懷情不盡曰隱,何文耶!」故改諡為隱。
字幕:北魏延昌四年,柔然建昌八年,南朝梁天監十四年,高昌義熙六年。
北魏宣武帝在式乾殿病故,侍中、中書監、太子少傅崔光,侍中、領軍將軍於忠,詹事王顯,中庶子侯剛等,從東宮迎接太子元詡到顯陽殿。崔光代理太尉職位,使於忠和黃門侍郎元昭攙扶太子面西,哭祭宣武帝十餘聲後止;捧策書、印璽、綬帶,太子跪接,穿禮服登太極殿,即皇帝大位,是為孝明帝。
孝明帝升殿,尊高皇后為皇太后。詔准門下省奏議,百官各安己職,聽命於元雍、元澄二王;又稱名修書,召高肇回朝奔喪,使邢豹等人殺之,親友免予追究。
由是大赦天下,詔封功臣:葬宣武皇帝於景陵,廟號世宗,尊胡貴嬪為皇太妃。命高陽王元雍任太傅兼太尉,清河王元懌為司徒,廣平王元懷為司空,文武百官每人晉升一級。
三月,甲辰朔,以高太后為尼,徙居金墉瑤光寺,非大節慶,不得入宮。
於忠既擔任侍中,又總管禁衛事務,於是獨攬朝政,權傾一時。
詔封已畢,帝升寶殿,左僕射郭祚上表:南朝齊主蕭衍狂悖,謀斷川瀆,役苦民勞,其國危亡已兆。陛下初繼大位,臨於萬方,宜宣武力於天下,討平不臣。臣請命將出師,報前番鍾離敗兵之仇,雪十萬陣亡將士之恨,長驅撲討江南。
魏帝准奏,詔命平南將軍楊大眼督諸軍南下,往鎮荊山。又命梁州刺史薛懷吉破叛氐於沮水,南秦州刺史崔暹破叛氐於武興。
鏡頭閃回,楊大眼出場,敘其來歷。
字幕:楊大眼,武都氐人楊難當之孫。
楊大眼少年即有膽識力氣,跳躍行走如飛,乃蜀漢名將胡車兒再傳第六代弟子。其雖出身氐王貴族,因系屬偏房所生,故不被宗族親人重視,致常有饑寒交迫之苦。
北魏太和中期,其父奉命到北魏朝廷做官,遂舉家遷居北魏都城洛陽。當時正值北魏孝文帝準備南伐,令尚書李沖選拔將官,楊大眼便前去自薦。
由於楊大眼無甚名氣,李沖很是看不起,想也不想,便予以拒絕。楊大眼卻不肯走,上前自薦道:尚書大人不知我,可看我神技。
便索三丈長繩繫於髮髻,至校軍場快步奔走。後來跑得興發,繩子在腦後被扯得直如箭矢,奔馬追之不及,在場者無不驚嘆。
李沖驚奇道:自古以來,某從未聞說有誰,具如此超群才幹者也。
於是任命為將,使其獨領一軍,並將鬼谷門絕技擇要暗地授之。
楊大眼藝成,遂環顧同僚說:某今謂蛟龍入水之秋,以後再難與諸君同列也。
不久累積軍功升為統軍,征討宛、葉、穰、鄧、九江、鍾離,所經戰鬥無不勇冠六軍。楊大眼統軍有方,設防有據,因功封安成縣開國子爵,食邑三百戶。擢任直閣將軍,不久又加輔國將軍、游擊將軍,之後出任東荊州刺史。
景明五年,蠻人首領樊秀安等起兵反,楊大眼隨督都李崇征討,大獲全勝。
正始三年,梁江州刺史王茂率軍進攻北荊州,同時唆引北魏邊民及各蠻族別建宛州,對北魏進行國土分割。又遣宛州刺史雷豹狼、軍主曹仲宗等偷襲北魏河南城。
魏宣武帝以楊大眼為武衛將軍,督統軍曹敬、邴虬、樊魯等諸軍抗擊,大敗王茂,斬梁輔國將軍王花和龍驤將軍申天化,殺梁軍七千餘人。
楊大眼攻入河南城,迫使王茂回逃江州,又窮追直至漢水,連陷五城,勢如破竹。魏帝聞報大喜,以中山王元英為征南將軍,率軍十萬,隨楊大眼追擊梁軍。
南梁大舉迎進,使太守右衛率張惠紹攻徐州,進抵宿預,昌義之攻克梁州。
魏宣武帝乃使楊大眼與都督邢巒共同反擊梁軍,邢巒奪回孤山、固城,於睢口擊敗梁將藍懷恭,進圍宿預。
藍懷恭退返清水以南,設壘抗擊魏軍,楊大眼、邢巒聯兵進攻,攻破城堡,擊斬藍懷恭,俘斬梁軍數以萬計。
梁軍統帥蕭宏聞報大驚,復又探知魏中山王元英亦將提師來會,共同攻梁,甚為恐懼,即召開軍事會議,決議撤軍。
探馬報知魏將奚康生,奚康生遂急派楊大眼至元英處求戰:梁人自攻克梁山以後久不進軍,氣勢由此可見,必懼我也。大王如進據洛水,對方自然崩潰。
元英卻道:蕭臨川雖愚,但麾下大有良將,不能輕視。我當觀其形勢,待其自亂。
不久蕭宏領數騎棄軍落荒而逃,梁軍大敗。魏宣武帝以為滅梁時機成熟,遂命元英率軍南攻。魏軍攻克鍾離以西馬頭鎮,將城中糧食盡數北運。
梁武帝蕭衍為抵禦魏軍,派徐州刺史昌義之領兵進屯鍾離。
元英與鎮東將軍蕭寶寅率眾圍攻鍾離,蕭衍詔令右衛將軍曹景宗都督諸軍二十萬來救,兵屯道人洲,欲待眾軍齊集並進。史上有名魏、梁鍾離之戰,就此拉開帷幕。
字幕:西元五零七年,魏正始四年。
正月,元英與平東將軍楊大眼率數十萬大軍攻鍾離,並在邵陽洲兩岸架橋樹柵,作跨淮通道。元英據南岸攻城,楊大眼據北岸接應,以通糧道。
當時鐘離城中僅有三千守軍,在昌義之督率下奮力抵抗。
鍾離城塹水深,魏軍車載人負,運土填塹,設飛樓衝車撞擊城牆。梁軍用泥土補修撞壞之處,魏軍輪番衝擊,一日之內竟戰數十合,但被梁軍殺傷者數以萬計,仍未能克。
二月,魏宣武帝認為南方氣候蒸濕,魏軍久攻力疲,不宜再戰,詔命元英還師。
但元英求勝心切,卻要求再寬限時日,以獲鍾離決戰之最終勝勝。宣武帝遂遣步兵校尉范紹至元英營,共商攻取事宜。
恰在此時,梁武帝命豫州刺史韋睿自合肥領兵增援鍾離,受曹景宗節度;曹、韋二將合兵,兩軍進屯邵陽洲。
韋睿率眾在營地前二十里處夜間掘長塹,樹鹿角,截洲為城,距魏軍城堡僅百餘步。同時曹景宗又派人潛水入城送信,昌義之知援軍到達,勇氣銳增。
楊大眼率萬餘騎出戰,攻勢甚猛。韋睿結車為陣,楊大眼聚騎圍之。韋睿以強弩二千同時發射,魏軍死傷甚眾,楊大眼亦右臂中箭,被迫撤退。
元英聞報楊大眼與戰不利,遂親率眾出戰,一日數合,入夜復攻,但均被梁軍擊退。
梁將曹景宗另募勇士千餘,於楊大眼營南筑壘,再次擊退魏軍進攻,雙方進入相峙。
梁武帝始終把握戰爭全局,此時頻出妙策:先令曹景宗預裝高艦,與魏軍浮橋同高,以備火攻;再命曹景宗和韋睿率兵,分別攻邵陽洲南北二橋。
時值三月,春雨陡降,淮水暴漲六七尺,韋睿乘機派水軍乘鬥艦襲擊洲上魏軍,另以舟船裝載乾草,灌以桐麻之油,趁風縱火以焚其橋,又以敢死之士拔柵砍橋。
當時水大流急,倏忽之間魏軍所架設橋柵俱盡。
梁軍奮勇衝殺,魏軍大潰,爭相投水,被溺死及斬殺者各逾十萬。元英僥倖脫身,統軍劉神符、公孫祉兩軍夜中爭橋奔退。
楊大眼雖勇,但不能制止潰軍逃散,只好燒營而去。梁軍趁勝追擊,又俘五萬餘人。
至此,鍾離之戰兩國各赴精銳會戰,終以梁軍全勝、魏軍慘敗而告結束。
畫外音:自北魏建國以來,鍾離之戰乃屬重大軍事失利,亦乃是自與南朝對陣以來首次大敗,可謂舉國懷恨,全軍含羞。
宣武帝聞報大為震怒,便詔命將主帥元英貶為庶民,楊大眼亦貶為營州士兵。
永平中期,高肇征蜀。宣武帝憂慮蕭衍侵犯徐揚二州,便征楊大眼為太尉長史、持節、假平南將軍、征東別將,隸屬都督元遙,在淮、肥間阻擋蕭衍攻勢。
楊大眼再到京師,朝野知其雄氣勇力,悅其又被起用,致台省閭巷盡出,觀者如市。楊大眼遂奉旨領軍駐紮譙州南,未料魏宣武帝恰於此時駕崩。
魏孝明帝即位,允准楊大眼奏請,故下詔加楊大眼為光祿大夫,率諸路軍馬鎮守荊山,來報前番鍾離戰敗之仇。
梁武帝蕭衍聞說楊大眼又來,急遣大將康絢迎之。
康絢即率軍在浮山築堤阻擋淮水,圖謀淹灌壽春。
閃回結束,補敘前番事罷,於此書接前文。
楊大眼拜領孝明帝詔命,乃與蕭寶夤合兵一處,前來征伐淮堰。但與梁軍前後十數戰,不能克復壽陽。
楊大眼自知北軍精於陸地攻殺,不習水戰,於是趁淮河水急之際,令部將連夜在上游決堰鑿渠,放水沖毀敵營。
梁軍大潰,被淹死無數,敗軍引投高阜,不敢復還淮河南岸。
楊大眼遂安置守將,自引大軍還朝,被朝廷加封為平東將軍。復命其以本將軍職務出任荊州刺史,鎮守北荊州。楊大眼在任之時,為震懾蠻族,常用蒿草綑紮成草人,穿上蠻人青布衣衫,在校場令眾軍以其為靶練習騎射,向草人張弓射擊。又召來許多蠻人,令其圍觀。
狂射已畢,楊大眼對蠻人說道:爾等假如膽敢叛亂投敵,我便如草人一般射殺。
蠻人見此,兩股戰戰,不敢抬頭。其後不久,楊大眼又聞北淯郡有老虎出沒為害,遂親自進山與之搏鬥擒獲,割下老虎腦袋,回來懸掛於鬧市。
從此荊地蠻人互相轉告:楊公乃是惡人,常以蒿草扎我形狀,然後射殺。連深山老虎都難免噩運,此人不可犯之。
於是再也不敢為寇作盜,荊地遂平。
楊大眼在北荊州任州官兩年,自己雖不看書,但常使人讀書聽之,聽過之後全能記住。若寫告示,都以口授,故雖然識字不多,亦頗具文采,出口成章。
楊大眼生有三子,長子名叫楊甑生、次子喚作楊領軍、幼子取名億征南,均以出生之時自己所居城守或所領官職為號。
三子皆乃正妻潘氏所生,因耳濡目染父親言傳身教,長大成人後均善排兵布陣,世人皆謂其氣度才幹,頗有其父氣象。
楊大眼擅長騎馬,身穿戎裝雄偉挺拔,即盔甲在身,亦騰挪跳躍靈活自如。巡撫士兵如子,見士兵傷病,則為之落淚傷心。為將帥而身先士卒,出入敵陣英勇無畏,遇者披靡。
南敵督軍將帥聞說對手是楊大眼,個個驚懼。傳聞淮泗、荊沔一帶,若提「楊大眼來了」可醫兒啼,便如當年張遼名望。時人推許楊大眼驍勇果敢,即使關羽、張飛不能過之。
然而淮堰一戰,楊大眼喜怒無常,鞭打士兵,人謂其必如張飛一般,命將不久。
其後楊大眼在北荊州鎮守兩年,果然卒於任上。
當初大眼因兵敗被黜流落營州,妻潘氏在洛陽多交少年,行為很是不端。待楊大眼為官中山,側室所生女夫婿趙延寶以此事告知岳父,楊大眼遂幽閉潘氏殺之,後娶繼室元氏。
楊大眼死後,潘氏所生三子來見繼母元氏,詢問父親印綬何在。
當時元氏剛懷身孕,指著腹部對三子說道:你父爵祿當由我兒繼承,你等自掙功名,休作此指望耶!
甑生等三子聞此,無不咬牙切齒。
諸子及部將扶楊大眼喪棺將回京師,在離城七里城東營車露宿。當夜二更時分,女婿趙延寶率人偷偷打開楊大眼棺材,亦欲尋找印綬,被楊大眼幼子楊征南射死。
元氏聞知大懼,不顧有孕在身,急出營帳奔逃入水。
楊征南又欲張弓射之,被兄長楊甑生攔住道:天下焉有殺害己母者?
於是諸子取出楊大眼屍體,馱之於背上馬,在左右隨從簇擁下叛離朝廷,復往南歸。荊地兵將畏懼甑生等人驍勇善戰,不敢苦追。
甑生等人遂奔往襄陽,歸順梁武帝蕭衍。
卻說北魏尚書裴植,自謂門第不比王肅低,而且志高氣傲,常對人說:非我欲做尚書,乃尚書需由我做也。
每入朝議論政事,喜當面譏刺眾官,並上表詆毀征南將軍田益宗:漢夷不同種,不宜夷人位於百世衣冠漢人之上。
於忠、元昭皆切齒恨之。尚書左僕射郭祚自以為東宮師傅,每望封侯,帝詔便以其為都督雍、岐、華三州諸軍事、征西將軍、雍州刺吏。
郭祚與裴植皆厭惡於忠專橫,密勸高陽王元雍使其出鎮邊境。
於忠聞之大怒,令有司誣奏其二人之罪。並以枉奏而矯帝詔,將裴植、郭祚及其黨羽都水使者杜陵、韋雋皆賜死。又罷免元雍官職,以親王爵位回府待罪。
朝廷內外至此皆含冤忍憤,無不對於忠專橫而咬牙切齒。
當時魏帝尊胡太妃為皇太后,使居崇訓宮。於忠領崇訓衛尉,劉騰為崇訓太僕,加侍中,侯剛為侍中撫軍將軍,又以太后父胡國珍為光祿大夫。
魏孝明帝年幼,眾臣奏請太后臨朝稱制。胡太后始臨朝聽政,但不稱制而稱令。
胡太后聰明機智,愛讀書寫作,射箭能中針孔,一切政務都親手批閱處理。乃提拔其父胡國珍為侍中,封安定公,解除於忠侍中、領軍、崇訓衛尉,令為儀同三司、尚書令。
十數日之後,太后欲要重用於忠,便問門下省侍官:於忠聲望如何?
眾人因憤其專橫,於是異口同聲,皆謂:不稱其職也。
太后見眾意一致,於是詔命遣謫於忠出朝,任都督冀、定、瀛三州諸軍事,征北大將軍,冀州刺史;使司空元澄兼任尚書令,取代其職。
元澄見於忠被貶出朝,揣摸太后之意,聯絡朝中眾臣,上書請安定公胡國珍參議國政。太后自然覽奏大喜,即刻詔令批准。
於忠見無人肯替自己辯護,寧可推薦胡國珍這般庸材,才知因己素日跋扈,傷人太眾,今不落井下石,已是僥倖。當下只得打點行,李攜帶家眷出京,悽惶上路,無計奈何。
胡太后升殿,忽報揚州刺史李崇派使者齎表入京。太后覽其表曰:南梁大兵擾境!左游擊將軍趙祖悅襲取我西硤石堡壘,逼近壽陽,築起外城,將淮河百姓遷進內城。梁將田道龍攻我各寨,臣分遣眾將抵抗,因寡不敵眾,特請朝廷發兵來援。
太后觀罷大怒,當即派將:遣代理鎮南將軍崔亮攻打西硤石,鎮東將軍蕭寶寅掘開淮河堰,再淹壽陽城。
崔亮奉詔,引軍直至西硤石。梁將趙祖悅迎戰不敵,閉城堅守,魏兵乃圍壽陽。
未料彼年天氣寒冷異常,淮泗結冰,魏、梁二國浮山堰兵士,皆凍死過半。
字幕:西元五一六年,春正月,戊辰朔,北魏大赦,改元熙平。
崔亮攻打硤石城不下,與揚州刺史李崇約定水陸並進,李崇多次違約不來。
胡太后因知眾將不和,委任吏部尚書李平為使持節、鎮軍大將軍兼尚書右僕射,率領步騎兵二千趕到壽陽,另立行台,指揮調遣各部,詔命如有違抗不聽令者,便以軍法制裁。
蕭寶寅派輕軍將軍劉智文等人渡過淮河,攻破魏軍三座營壘;二月乙巳,又於淮河北部打敗魏將軍垣孟孫等。
李平來到硤石,督促李崇、崔亮等軍水陸並進。諸將不敢違令,遂屢次作戰獲勝。梁武帝派左衛將軍昌義之領兵去解救浮山,軍隊未至,康絢已擊退魏軍。
昌義之乃與王神念溯淮而上,來援救硤石。
崔亮聞南軍前來,遂遣崔延伯駐守下蔡,與副將伊瓮生沿淮河兩岸紮營拒敵。
崔延伯領命,思得一計,於是下令:收聚營中數十輜重車輛,將車輪外圈去掉,將輪輻削尖,每兩輛車對接,以柔竹為索連貫並列;數十輛車相併,橫於淮水以為橋樑。又在河岸兩頭設置巨大轆轤,使橋可以隨意出沒升降,不易燒毀。速速照計而行,不得違誤。
翌日軍士來報,車橋已經造成,並已下水。崔延伯大喜,遂引帳下諸將前往觀看。諸將看罷,無不驚奇,以為天工開物,人間罕有。(本集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39s 3.715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