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太師,越騎校尉伍孚求見。」呂布進來報告說。
&他進來。」董卓說道。
隨後帳外走進一人,正是伍孚。他一進軍帳就對董卓抱拳說道:「太師,現下我軍於賊兵相持酸棗,初次鏖戰不分勝敗,今西有朱俊反亂,北有白波寇邊,洛陽公卿劫駕西行,意在孤立太師,呼應袁氏,朱俊迫於西,袁紹逼於東,此欲成擒太師也。」
&瑜,且往下說。」董卓點了點頭。
&孚之見,不若引軍暫退,假作倉皇,示敵以弱,以驕其心,賊兵知我後方亂起,必以我軍士氣渙散,兵無戰意,難堪征伐,我料其定會引兵追趕,屆時太師可於路設伏,待袁氏趕至,南北伏兵盡出,太師再揮師東擊,關東叛賊一戰可定也。」伍孚說道。
董卓想了想,點頭道:「此計甚妙,德瑜且去罷,老夫自有主張。」
伍孚抱拳稱諾,躬身退出營帳。
&優,覺得此法如何?」董卓轉頭問道。
&計甚合兵法,可行。只是不知這伍孚,此番出謀劃策,是何心思。我觀此人,行事手段甚為激烈,無寂然之心,非籌劃士也,此人背後當另有高人,太師尚須小心行事。」李儒略一思索,然後幽幽道
&涼馬、韓二人,久畏我軍雄壯,又新受招安,該不會來犯,蜀中劉焉,暗使張魯,斬殺帝使,斷絕天聽,自有稱王之意,暫不會外圖,荊州劉表,上任未久,州郡不平,更受我親自表舉之恩,不會援賊。舉目天下,堪與老夫放對者,唯酸棗群賊耳,既再無外敵,何慮其他。此策可用,便依之行事,誅滅袁曹,我當帶無垠,回西京,坐望天下,豈不快哉。」董卓開始搖了搖頭,然後說到後面笑容滿臉。
他的話里,就好像長天是個女人一樣,他要搶回去,一起享福,就不知道長天聽了之後,會做何感想。
&師,劉焉、劉表二人,雖不會來犯,但西涼馬、韓,卻非必定,此二獠本是反覆小人,若有人攛掇,難保不起異心,若彼等與朱俊勾連,東西相合,左右夾攻,董旻將危矣,當早作防範為好。」李儒道。
&何防範?」董卓皺眉道。
&師可遣輕騎,循小路,繞過長安,直至隴關,傳令董中郎,著人送財物布帛等,直至馬騰營中,只稱太師犒軍,卻不與那韓遂,如此韓遂必然心生嫉嫌,而馬騰會亦會有所提防,二人既不合,董旻則無憂。」李儒捋著鬍鬚笑道。
&此事你去辦。另外傳令三軍,後撤百里,休整待命。」董卓當機立斷道。
董卓軍撤退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聯軍的大營,消息傳來之後不久,另一樣東西也傳了過來,那是一封給袁紹的書信,荀攸的信。
袁紹本來十分欣喜,立刻打開觀看,然而看了之後,卻冷哼一聲,扔到一旁,說:「簡直是胡言亂語,竟勸我放棄追敵,那荀公達想助董賊邪!」
邊上的許攸有些不解,拿起信來觀看,隨後眉頭微皺,諫道:「主公,依我之見,這信上所言,董卓退軍,乃是誘敵之計,非是虛言,當小心為上。」
&你也這麼說?董卓老兒,退軍百里,分明是心虛之故,現今白波南下,洛陽大亂,至尊移駕長安,公卿與朱俊聯合,此欲滅董賊也,豈有不追之理!」袁紹喝道,根本不願聽許攸所言,對信上所說,也全然不理。
&聽人言,荀攸足智多謀,今日觀其所言,名不副實也。」袁紹嘆道。
&召集眾諸侯,我要商議大事。」袁紹對帳外傳令。
很快,諸侯陸陸續續的來到了中軍大帳,他們其實也接到了,董卓退軍的消息,結合今日洛陽的大變,幾乎所有人都相信,董卓不得不退軍了,當然也有不這麼想的。
&必諸公已知,董卓退軍之事,此賊後方大亂,已然無心征戰,此刻正是,發兵剿賊的良機。我欲,近期大軍,追擊董卓,諸公意下如何?」袁紹對著眾人大聲問道。
&初且慢,洛陽雖亂,於董卓非有累卵之危,天子西顧,卻仍在老賊彀中,西涼大軍撤退百里,或是誘敵計也,不然董卓為何不退兵至虎牢,卻只退百里?」曹操站出來說道。
長天也同樣站出來說:「孟德兄所言在理,我軍若輕出奔襲,恐為其所趁,若遇埋伏,屆時損兵折將,只怕軍中將士,再無戰意。」
長天此時不得不出來說話,萬一聯盟諸侯大軍,真的大敗,那麼討董之事,就要到此為止了。
聯軍雖然正面不一定是董卓對手,但是現在董卓後方混亂,再加上,段煨也調走了兩萬人,雙方的戰力已經相差不多了,即便是正面硬攻,只要想辦法擋住對方鐵騎,想勝不難。
&然,董卓不退兵虎牢,乃是虛張聲勢,恐我等追擊也。在我看來,此舉猶如掩目捕雀,自欺欺人。若此時不追,不需幾日,其必定退入虎牢,依仗雄關抵禦聯軍,這等良機不用,悔之莫及。」陶謙站出來反駁長天。
陶謙的話,徵得了不少人的同意,個個點頭稱是。
&祖之言,甚合我心,此事我意已決,孟德、無垠,不必多言,此次出陣,我當親提大軍,與董賊一戰,誅滅董卓,我等自可迎聖駕東歸,此乃從龍大功,當延千秋!」袁紹堅定的說道,眼神中的果決,顯然不容反駁。
曹操一皺眉,不過隨後站起身,再次說道:「大軍開拔,聲勢浩大,負累延慢,行路遲緩,不若分為前後兩軍,前軍輕快,後軍壓陣,如此即便遇伏,亦有後軍之援,當不致大失。」
&便依孟德所言。」袁紹點點頭。
於是兩軍只不過片刻就分好了,這種能立下蓋世功勳的機會,很少人願意放過,所以後軍只有,曹劉長三人而已。
袁紹引著大軍,開拔了,然後開戰了。
這場戰鬥,沒有描述的必要,不再多費筆墨。
對方早有預謀,這邊卻貪功冒進,結果不言而喻。
因為聯軍的拼死奮起,曹劉長三人,全力救援,擋住了對方的追殺,才使得聯軍不至於,全軍潰散。
但是,這次損失絕對不少,至少有兩三萬人,死在了這場愚蠢的戰鬥中。
董卓大勝聯軍大敗的消息,立刻傳遍天下,長安那邊人心惶惶,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人開始把那個慫恿百官,將皇帝弄到長安的傢伙,給深深的恨上了,想著到時候救把這貨推出來,讓他變成吸引董胖子怒火的擋箭牌。
然而奇怪的是,他們找來找去,卻根本找不到源頭是誰,絕大部分人當時早就被,這種從龍救駕的大功,給沖昏了腦袋。
百官十分奇怪,救駕這種事都不願拋頭露面,真不知道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已經因為洛陽之亂,被蔣干說動起兵的楊奉等人,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停止了腳步,轉而開始與董越、段煨進行對峙。
董軍大勝,自然全軍將士興奮無比,各自歡呼雀躍,然而沒有人注意到的是,因為需要埋伏對方,所以這次戰爭選擇了,一些多有山窪、谷地、樹林之類,不平整的場所。
顯然這樣的場所對騎兵來說,並非合適的戰場,騎兵在這種地帶交戰,勢必會大打折扣。
然而因為被擋住了追襲,敵軍雖敗卻沒有潰散,仍然保持了大多數精銳的原因,董卓沒有像袁紹那樣,輕易追擊,畢竟自己剛埋伏了敵人,如果馬上反過來再被敵人埋伏,那簡直成了天大的笑話。聯軍有長天和曹操在,董卓很是謹慎。
也因此,董軍的位置並沒有多少移動,所以這個地方,在這種時刻,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下一次戰爭的場地。
聯盟灰溜溜的回到了營寨,袁紹有些失意,有些懊悔,坐在帳中悶悶不樂。
這個時候,荀攸的信,又到了。
上一次他的意見,袁紹沒有採納,這一次想必,袁紹會對大名鼎鼎的荀攸,徹底改變看法。
如果對方的言語之中,哪怕稍微透露一點點,投靠的意思,袁紹肯定一掃愁容,欣慰無比。
那麼荀攸的信會說些什麼呢?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1s 3.719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