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再議
冀縣。
身著常服的諸葛恪,步履緩緩歸來使者暫住處。
三日前初次交涉戰馬貿易之時,鄭璞拉扯關興離去後,還讓扈從轉了一句,「戰馬雄姿及作價,葛君今皆瞭然矣。是否交易,君可先歸冀縣思忖後再尋我。」
徑自將他先議價的意圖,都給堵死了。
是故,他方才便去尋了諸葛喬。
倒不是打算讓諸葛喬說情,抑或者是請丞相諸葛亮饒價一二。
前來求購戰馬乃公事也。
他再怎麼不智,亦不會試圖以血濃於水為倚仗去聒噪,而添了琅琊諸葛氏的笑柄。
他乃是敘一奶同胞的久別之情了。
自然,也難免以諸葛喬與鄭璞交情頗近而隱晦的旁敲側,以圖能切確了解鄭璞為人秉性等,看有無可能尋到戰馬作價變動的契機。
然而,待他大致了解後,心中反而平添了幾分憂愁。
「鄭君家學淵博,多謀善斷,時人嘗謂類於昔日我大漢翼侯。為人性情剛直,果決幹練;私下喜做謔,署公時則肅嚴,從不玩忽。今他與兄議國事,必厲嚴且不辭色也。」
諸葛喬乃是如此斷言之。
亦讓諸葛恪心有所悟:除非大漢丞相囑言,否則鄭璞心意無可改!
只不過,年少便名揚江東、備受孫權喜愛的諸葛恪,從來都不是智遲之人。
不由也生出疑惑。
既然鄭君以多謀著稱,是否會於戰馬作價之上,有所言不由衷呢?
帶著如此想法,他歸來臨身住處後,便以初臨隴右而欣喜、想知人土風物為由,將使團隨從皆遣出去打探消息。
就是打探歸來的消息,皆隱隱證實了鄭璞所言。
譬如大漢早就禁酒了,連隴右之地屯田黎庶佃戶的糧秣,都是以軍中制度配給的。
譬如益州豪族分戶在隴右的子侄以及官府僚佐,出行皆鮮有馬車代步。尚有天水郡內形色森嚴的甲士,往來十分頻繁。
亦是說,今大漢的糧秣不豐、戰馬匱乏。
且隴右各部軍士皆厲兵秣馬,士氣高昂的備戰著進軍涼州。
如此情況下,大漢本就不應將戰馬作賣。
畢竟,戰馬屬於戰略物資,漢軍各部自用尚且不足。若是作價低廉賣給了東吳,將士們豈能無有怨言?
此便是丞相諸葛亮,令鄭璞主事戰馬交易的緣由。
鄭璞領軍已有不少年,深知軍中將士所思,且屢立戰功而頗具聲望。
讓他以「維護兩國共盟討魏、以戰馬換回豐厚糧秣」等緣由,聲稱此乃一時權宜之計,便可讓漢軍各部無有怨言滋生。
戰馬作賣的初衷,是為了有糧秣供給軍士嘛!
唉.
想再議價,恐是舉步維艱矣。
諸葛恪悵然而嘆。
只不過,再難也要再議。
其一,乃是江東若想建立騎兵,今唯有從大漢購置戰馬。
另一,則是他出使之前,江東列位朝臣便有過定議。以知大漢如今糧秣緊缺,而大致將每匹戰馬作價定為糧秣三千斛。
至多,不可超過三千五百斛。
如此預期與實際相差太遠了,讓他無法歸去回稟。
他自負才學過人,又被孫權定為太子輔弼,於公於私都不允許首次出使便徒勞無功而返。
再者,如今的吳國風氣,已非昔日孫策睥睨江東六郡之時了~~
孫策渡江南下時,因將少兵寡,是故不論出身錄用人才。
無數賊寇、鄙夫等出身之人,只需有才能以及願意效力,便會被孫策授予權柄、起高第恩榮之。
然而,很可惜,孫策早亡。
年少即位的孫權,為了讓局勢安穩過渡及為求長治久安,執掌江東以來對世家豪門採取懷柔手段。亦隨著老輩元勛相繼故去的今日,演變成為世家豪族引導著風氣。
慕虛名,尚奢靡,痴浮華等等。
身在江東的諸葛恪,亦不能免俗。
素以才氣及捷智著稱的他,如若此番無功而返以致名聲受損,恐被時人毀之。
唉,且再試試吧!
哪怕是讓漢庭稍作讓步,也算是此番出使有所寸得,可供陛下與諸公參詳。
一番思定的諸葛恪,便再度去尋鄭璞。
嗯,如今鄭璞也在冀縣內。
已經將戰馬展示於吳使,且價格尚未談妥,他也無需留在小隴山牧馬場。
頗為巧合,他甫一出宅,便見鄭璞正策馬緩緩而至。
「葛君將欲外出邪?」
矯健躍下戰馬,鄭璞將馬韁繩交給扈從,步前發問。
聞言,諸葛恪囅然而笑,「乃是將欲往尋鄭君耳!」
「如此正好。」
輕輕頷首,鄭璞亦笑顏潺潺,擺了擺手讓身後扈從乞牙厝牽過來一馬匹,「我今得閒暇,便想前來邀葛君往落門聚同游,不知葛君有閒情否?」
落門聚,位於冀縣之西。
乃昔日大漢來歙、耿弇等人攻破落門逼迫隗囂少子隗純投降,結束隴右割據的古戰場。
而鄭璞外兄盧晃遷來隴右,便是定居在落門聚。
今過來作邀,便是打算私宴諸葛恪一番。
就是動機有些不純罷了。
比如出於諸葛恪日後必然成為孫吳重臣的考量,有心結交一二,以備他日北伐逆魏時求同謀之處。尚有想趁機了解今孫吳動靜,以及再續談販賣戰馬之事。
品相優良的隴右戰馬,他尚未給諸葛恪展示過呢!
「鄭君來邀,我安敢不從?」
戲言作答,諸葛恪不做推辭,側身囑咐隨從數言後,便接過馬韁繩便一躍而上,與鄭璞並肩而騎。
於城池內時,二人馬速尚且緩緩。
待到了城外人少之處,鄭璞便不停的催戰馬加速。
且每次加速,都會側頭目顧諸葛恪是否能跟上,似是有心比較騎術一樣。
身為使者且生性好勝的諸葛恪,哪能甘於示弱?
亦是頻頻催戰馬緊隨不舍。
好一陣馳騁。
待落門聚外盧家宅院映入眼眸後,鄭璞方放緩速度,下馬牽著戰馬步行。
「葛君騎術精湛,可與軍中精銳騎卒相比矣。」
接過身後扈從接過來的水囊,鄭璞轉給諸葛恪時,還含笑而贊之。
話落,不等他回答,又衝著戰馬揚了揚頤,發問道,「葛君以為此馬匹如何?」
「甚嘉!」
難得縱馬的諸葛恪,伸手撫了撫戰馬,喜笑盈腮而答,「此馬速度頗快,且疾馳時穩健,實乃良駒也!」
「哈哈哈~~~~~」
鄭璞大笑,連連頷首,「如葛君心喜,我便可安心了。」
嗯?
我心喜便可安心?
莫非
聞言,諸葛恪微微揚眉,作詫異而問,「鄭君此話,乃何解邪?」
「以葛君之智,安能不瞭然?」
先是反問了句,鄭璞方明言道,「此戰馬今後便是葛君坐騎矣!」
「啊~~~~」
儘管心有所悟,諸葛恪還是失聲而詫。
他今日所騎乘的馬匹,並不比小隴山牧馬場養著的,作價五千斛糧秣的戰馬遜色!
而二人並無交情,鄭璞卻直言將贈之,焉能不令他驚詫?
「鄭君慷慨,我心折矣!」
大聲作讚嘆,諸葛恪連忙拱手作禮,口中卻是推辭,「有道是君子不奪人所愛,或有雲無功不受祿。如此厚禮,還請鄭君恕我不能受之。」
「呵呵,葛君自是可受之的。」
擺了擺手,鄭璞笑顏潺潺,謂之,「此馬乃我在隴西狄道時,羌人首領所贈。我自有坐騎,又與伯松兄交情莫逆,便有心贈之。然伯松兄言,讓我轉贈與葛君。葛君若不能受之,豈不是誤了伯松兄殷殷之情?」
「啊,乃伯松請鄭君轉贈於我?」
諸葛恪再度詫然。
「然也。」
點了點頭,鄭璞斂容,語氣有些感慨,「葛君有所不知。伯松兄來蜀地後,頗思念葛君尊父,亦常心有愧不能奉孝膝前。今讓我以良駒轉贈,乃是感葛君顧老悌幼耳。」
呃.
諸葛恪默然。
少時,方滿臉惆悵,長聲嘆息,「唉,伯松性情依舊如前」
亦不再作推辭,而是拱手給鄭璞作禮,「既然如此,我便受之,多謝鄭君贈馬之情!如若鄭君他日至江東,我必出百里鼓瑟吹笙而迎,以報今日之厚!」
「葛君此言過矣!過矣!」
連連擺手,鄭璞哈哈大笑。
旋即,便趁著並肩而行之時,細細問起了江東的風物。
且行且談,載笑載言。
少時,步至盧家宅院,鄭璞將諸葛恪引至一涓涓細流繞山的宴席出。
此番的設宴,深諳世家子待客的作風。
乃分主次案而座,案几上肉羹、魚膾、鹽菜、粟飯、醬湯俱全,;且婢女擁簇,溫酒待斟,現作,僕從在不遠處現炙羊羔。
唯獨缺乏了的,便是無有絲竹之音弄歌舞靡靡了。
只不過,入席後的諸葛恪,心思並沒有在有無伎樂上。
而是驚奇的目視著,正在忙碌的婢僕們。
此盧家的婢僕,人皆編發左衽,膚色黝黑反亮,手腕及腳踝之上竟佩戴著飾物。且偶爾得聞他們低聲之言,令人覺得猶如鳥語。
如此裝扮,自然非是漢家之民。
莫非,大漢至今尚將南中各郡的蠻夷,虜為婢僕邪?
諸葛恪心中有惑,也忍不住發問,「鄭君,此些婢僕乃何地之人?」
「此乃永昌郡的土人。」
舉起酒盞邀杯滿飲後,鄭璞方含笑而道,「我大漢地小民寡,勞力不豐。今奪回隴右後,漢中及武都郡皆無民實邊,以致隴右各部軍士所食糧秣皆從蜀地轉運而至。蜀道難,轉運苦多,堪稱事倍功半。是故,我大漢便以蜀錦茶葉等物,尋永昌郡各部土人酋領交易,換回來些奴僕充當勞力。」
言至此,又闔目搖頭而嘆。
「唉,可惜永昌郡偏遠,且疆域頗大,許多土人蠻獠部落難尋蹤跡。所換回來奴僕甚少,難益補朝廷勞力之缺。」
勞力緊缺?
便大肆尋土人蠻夷部落換取婢僕?
微不可見的,諸葛恪眸中有縷精光一閃而逝。
亦然,想起了昔年的漢中之戰,魏武曹操見無法戰勝,退兵之時便將漢中、武都二郡之民皆遷徙而去之事。
大漢既然可用蜀錦茶葉等物換取婢僕,不知戰馬亦然否?
我吳國的交州之地,土人蠻夷部落更眾。且多有不服王化、常有舉兵擾亂者。
「鄭君何需擔憂?」
瞬息間心念百碾,諸葛恪喜笑盈腮,「持恆者,事竟成。我雖不才,亦敢斷言貴國定能尋到對策,緩解民寡而勞力不足之憂。」
話罷,便舉杯一飲而盡,以盞底示之,「今得鄭君贈馬,無以為報,便藉此酒聊表心意!」
「葛君不必如此。」
鄭璞笑容潺潺,擺手謙遜,說道,「轉贈之馬,不過尋常馬匹耳,不足掛齒,葛君若是介懷,恐我心不安矣!」
「哈哈哈~~~~」
諸葛恪大笑,盛讚之,「鄭君真乃君子也!」
一番觥籌交錯,言笑晏晏。
待二人臉龐之上隱隱有醉意後,諸葛恪便再度提及了戰馬交易之時。
「鄭君,戰馬作價可否稍饒些否?實不相瞞,我國糧秣儲備亦不豐,難以承受。且我前來貴國之前,我國天子謂我,戰馬作價可許每匹糧秣兩千五百斛耳。今鄭君作價倍之,我委實無法回稟。」
言罷,不等鄭璞作答,又緊著加了句,「我自是知貴國戰馬亦然短缺,願意作賣於我國已然是難得。然,我等二國共盟,乃相互裨益耳。還請鄭君思之,我國他日兵出淮南,有騎兵縱橫沙場,彼逆魏安能不多遣兵力防備,而讓貴國此地戰事得緩邪?」
嗯.
微微一鼻音,鄭璞沒有當即作答。
而是闔目沉吟少許,方睜眸而謂之,「葛君之言,我非是不認同。然而貴國的預價委實太低了,我即使有心讓些價格,亦無法成行。」
頓時,諸葛恪聞言便眸光大炙,「不知鄭君可饒價多少?」
「可每匹換糧秣四千五百斛。」
鄭璞頷首含笑而回,又繼續叮囑道,「如此作價,乃是我大漢底線,葛君不必再爭了。不過,既然葛君聲稱貴國所儲糧秣不豐,不若且先換些騎乘役畜歸去?亦或者是,先換少量戰馬歸去訓練騎卒?」
我吳國要那騎乘役畜作何用!
再者,兩百餘騎兵,於大軍之中僅可充任斥候!
聽罷,諸葛恪不由腹誹。
不好意思,加班,更新晚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3s 3.57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