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蟬覺最新章節!
程文的事聽趙三妹說還在談,對方已經鬆口,但在補償這一塊還有差距,對方要陳文身家的一半,這有點獅子大開口了!對方也可能還不知道程文身家,不提具體數字,只是強調一半。程文要求對方報出具體的數字,多少大家商量,有孩子,還有十年情分,程文沒想過於計較。
林永的訂婚李彬還得回老家一趟,本來李彬不想回去,晚輩的訂婚,林永、譚晶自家兩邊的長輩估計不少,這邊李彬不回,家裡還有老兩口出席也可以了,但李玉梅不同意,說林永可沒第二個親舅舅!這話說得沒毛病,那就回去一趟!
草頭坡的魚池現在已經有各種魚在裡面撒歡了,兩座涼亭邊各移栽了三株葡萄,花草已經全部長出新芽,圍著池塘的山石上也爬滿了各種藤蔓。去年秋天的時候,院子西南角的氺榴子被老爺子請人過來嫁接了好幾種桔橙,現在都抽出了新枝。現在的草頭坡是綠林花海,春風吹過,空氣中似乎飄蕩著甘甜和清香,到處都瀰漫著生命的活力。
陪著兩老在菜園子裡移栽辣椒苗,老娘突然問道:「李彬,你是不是做了對不住趙三妹的事?」
老娘這一問讓李彬不知怎麼回答,倒是一邊的老爺子打岔道:「後人的事讓後人自己解決,我們都七老八十的煩不了這些!」
「怎麼能不管,不還是你李家子孫?」老娘對著老爺子就噴道。
看兩老好像有點急,李彬忙攔住,問道:「媽,您這問得有點突然,具體什麼事您明說,好的壞的我肯定不會隱瞞您。」
「前天,仙鶴台老施家大姑娘帶著個一歲小孩過來,說是走過歇歇腳,你媽媽非說這孩子長得象你,還逗了好一會」老爺子說道。
「我自己兒子小時候長什麼樣我不知道?」老娘對著老爺子噴道:「哪兒不好歇腳,偏偏找到我們兩個?」
「小孩走到哪算哪,哪有特意來找你的?」老爺子回道。
看兩老要爭吵起來,李彬忙說道:「媽,施悅沒和您說點什麼?」
「沒有,就是走累了進來討個座,讓孩子喊了聲爺爺奶奶」老娘被李彬一問,也不和老爺子吵了。
李彬也沒想隱瞞二老,說道:「我不知施悅把孩子帶回來了,這樣我打電話給她,看她現在在哪?」
施悅帶著孩子在仙鶴台,孩子要滿周歲了,她帶孩子回來認認人,仙鶴台的親戚也不少。到草頭坡也是計劃中的,算是偷偷摸摸的認祖歸宗。
施悅帶著孩子很快就來了,自己的兒子,李彬還沒準備送給別人,孩子給兩老磕了三個頭,算是認祖歸宗,至於老爺子在族譜上怎麼寫,李彬就不煩了,又得了個孫子,總要煩點事的。
孩子拿到了兩老認可的禮物,李彬也沒留在草頭坡,和施悅帶著孩子迴轉到了仙鶴台,和施家二老見了個面,聊了幾句,趁著天色還好,帶著孩子到了縣城入住。明天中午林永的訂婚宴,施悅和孩子就不參加了,吃過飯,李彬陪著施悅和孩子回省城。
一早回草頭坡接了二老到縣城,江南水鄉的酒店還沒裝修好,訂婚宴在桃源酒店,就在李彬和施悅入住的酒店樓下,老娘沒有耐心等客人,拉著老爺子直接跑到酒店房間和施鵬玩去了。
李彬在樓上沒呆多久,林永的電話就來了,譚晶的家人過來了,讓李彬過去陪陪。
李彬直接問道:「你娘老子陪著才對,我陪不禮貌!」
「他們還在路上,您先頂一陣子」林永回道:「大家都是熟人,不會見怪的,您快點!」
這是嫌棄李彬囉嗦了,李彬下到樓,看見譚晶的家人,倒是讓李彬愣了好長一會,這人太熟悉了,兩家人在草頭坡走動了六七年,李彬下學還經常到人家裡蹭飯。看見李彬有點發呆,林永拿手在李彬面前晃了晃,說道:「舅啊,這位長輩,您不用怕!」
李彬打開林永的手,說道:「混小子說什麼了,我只是沒想到譚晶家人是老熟人!你這沒早點說一下啊!」
「譚書記、王姨,失禮了,兩位別見怪啊!」李彬連忙拱手道歉道:「譚晶也從沒和我說過家裡長輩,我是真不知道瑞松是譚晶父親。」
譚書記拍了一下李彬後腦勺,說道:「你小子什麼時候知道禮貌的?你老子了?喊他過來聊聊!」
王姨在邊上拍了一下譚書記,「你好好和李彬說話,他現在也是做爺爺的人了!」
「沒事,王姨,這樣才有當年在草頭坡的感覺!」李彬一邊接話,一邊拿起電話就打,自家老爺子兩口子很快就下了樓,四個老人湊到一起,譚瑞松夫妻和李彬走到一邊的休息區聊話。
「瑞松,你們這保密工作做得好,譚晶在潤城大半年,每次見面都是李總李總的喊,這是一點都沒提起兩家關係啊?」李彬對譚瑞松抱怨道。
「起初真不知道譚晶是到你那邊,我們家老爺子知道,沒和我們說;她和林永走在一起的時候我才知道,老爺子不讓說,怕你出手扶持,得不到鍛煉」譚瑞松解釋道。
在李彬記憶中,譚書記最初是在草頭坡鄉做幹事,後來慢慢升任副鄉長、鄉長直到黨委書記。李彬父親在農技站的時候,鄉里缺駕駛員,老爺子就去兼著幹了一段時間。記得車輛好像是輛雙排的2噸小貨車,能拉貨,也是鄉里領導的座駕。農技站的事不多,老爺子給鄉里領導一開就是好幾年,坐的最多的就是譚書記,從譚鄉長做到譚書記,五六年就沒換過車。那時候的幹部任務多,做事也接地氣,李彬父親陪著譚書記大部分時間都在跑村里,王姨是在鄉信用社上班,就在李彬老家隔壁一點。李彬家條件差點,老娘經常忙于田地里的事,往往會遲了做飯時間,李彬那是還真不知道見外不見外的,下學看見譚瑞松經常端著雞蛋炒飯吃,稀里糊塗就就了王姨家的小廚房,也沒客氣,不只是自己吃了個肚圓,走時還要端一大海碗,家裡還有幾個小的。
剛開始譚瑞松是不許的,只不過接受過李彬友好的身體『交流』後就不敢反對了。當然在學校李彬也沒少幫譚瑞松出面,兩人年齡差不多,別看譚瑞松吃得好,但非常挑食,長的象根豆芽,在學校經常被人欺負,後來就跟在李彬屁股後面混了。
李彬讀高中的時候,譚書記升任副縣長。高三的時候,王姨還給李彬送過好幾次菜--大塊的滷牛肉,能吃好幾天的。後來李彬上大學後,兩家走動就少了,主要是李彬老子認為譚副縣長手上的事多了,不要給人添麻煩。春節回去倒是多多少少聽說過譚書記的職位變化,後來從縣政法委書記退居二線轉政協,直到退休。
在李彬的印象中,好象身邊知道的政府官員的升遷都和譚書記相似,在基層兜兜轉轉到四十歲左右,然後又在縣裡兜兜轉轉十幾年,能力和運氣結合好的才能突破縣級,升遷到市里或省里。
李彬有位堂伯,小時候就過繼給了鄰鄉的陳家,讀書是非常聰明的,畢業後回到公社,也是一干就是十幾年。後來到了縣裡,很是做了些實事,李彬知道的兩件事,一件是修建曲水泄洪渠,解決了縣城及陽橋洪水季節的內澇;還有一件讓曲縣名氣大漲,更多老百姓獲得實惠的事,是在曲縣建了一個邊貿城,有點小義烏的意思,把兩省周邊縣市的生意帶動不少,曲縣的商業熱鬧了好多年,直到新世紀房地產市場的興起才蓋過了邊貿一頭。
這位堂伯前面運氣不錯,干成了事,升遷也沒耽誤。縣裡轉了一圈到了市里,在市里做得也不錯,五十不到做到德泉地委一把手,成績不錯,口碑也好,在重實事和成績的年代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但好運氣似乎沒有了,身體出了問題,只能是退居二線,在省政協做了副主席。李彬畢業的時候,李彬父親去找過他,請他關照一下,春節後李彬到省城,原本這過繼出去的伯父要見見李彬再考慮怎麼幫他,約好了時間讓李彬到政協去找他。
李彬那時也是年青氣盛,省里廳局到學校也和李彬接觸過,但那一階段的學生很少考慮回本省,大部分喜歡往沿海一帶跑,李彬也不例外。到了約定見面的早晨,李彬在省政協的大門外蹲了一會,最後還是掉頭回了學校。倒是讓這過繼出去的伯父很是意外,打電話問李彬父親了解情況,知道李彬的想法也沒說什麼,最後也沒強制調檔。李彬畢業後第四年春節,才從長輩那聽說這過繼的伯父重病不治離世了。
這位堂伯父幫了多少親戚李彬不是很清楚,唯一知道的就是他自己的姐姐被他安排到省輕工廳做了個小文員,李彬記憶中小的時候她一家倒是經常回來,現在好些年不走動了。
李彬一直認為林永和劉顯背後有高人指點,否則旅遊公司的事以兩小傢伙的水平做不到三方平衡的,原以為是林永或者劉顯家哪位親戚,今天看到譚書記,自然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4s 3.659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