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情感 第589章文化疲勞

    文化疲勞張寶同2017.10.4

    在現社會,還有什麼東西能打動人心,振奮精神?還有什麼東西能讓人們爭先恐後,趨之若鶩?恐怕也只有錢了。錢能買來食物、衣服、住房、轎車和一切東西,但是,也有錢買不來的東西,比如文化,至少不能買到文化的精髓,特別是全民的文化素質。

    歷史上中國曾出現過許多文化復興與文化發展的朝代和時期,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和民眾文化素養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貢獻。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文化也曾兩度繁榮,一是文革之前,一是文革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開始到金融危急之前,那時,也是中國文化復興與重大發展時期。報紙、雜誌、電影、電視和音樂空前地繁榮,湧現了一大批中國當代的經典作品。那時,人們腰包里的錢雖然並不多,但是人們除過掙錢,還渴望著讀書看報,看電影,聽音樂。我記得許多同事都訂了一些報紙和刊物,有文學的,有專業的,也有純消遣性的。所以,人們讀書看報的氛圍很濃。

    可是,金融危急之後,由於經濟不再寬餘,許多人取消的訂刊訂報,由於紙張、房租的價格飛漲,印刷的成本提高,許多報紙和雜誌難以為繼,紛紛停辦,電影也開始出現蕭條,電視雖然還在活躍,可是沒有高質量的文學與文化支持,節目的內容和質量也在大幅下滑。到了金融危急之後,只有少數的報紙和雜誌還在繼續生存。這些報紙和雜誌不是因為發行量大,就是因為依靠國家的補貼和資助。

    文化是一種消費品,需要大量和持久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才能長期見效,持續發展。如果整個社會都想急功近利,或是只想索取而不想投入,那麼,就會出現文化的疲勞或是文化的萎縮。而中國的文化疲勞也許就是從這時開始。

    人在疲憊時會感到疲乏乏力,無趣無味,心情煩躁,昏昏沉沉,甚至會感到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心情抑鬱。處於這種狀態中,除了休息,別的什麼事也干不好。如果你非逼著他堅持工作,他只能給你敷衍應對,得過且過,不可能給你盡情地投入,更不會為你創造性地進行工作。

    文化疲勞的現象也如同人的疲勞一樣,在它疲勞的過程中,它不可能出現大批的文化精英,也不可能創造出大批的文化經典和文化效益。所以,從90年代末起,我們的文學、電影、電視、音樂和春晚,幾乎很少再能看到和聽到非常經典的作品。文學雜誌幾乎沒有人看了,有些文學雜誌幾乎成了一些編輯和作家的自留地,成了他們互惠互利的禮尚往來。電影因為缺少深刻而精美的題材和劇本,許多電影導演只好依靠先進的光電技術和宏大的場面來吸引觀眾,而故事情節單調枯燥,很難能見到精品。音樂除過那些反覆播放的老歌,新歌幾乎沒有多少人愛聽,有時整個春晚都聽不到一支好聽的新歌。電視的數量很多,可是,古裝戲和抗日神劇鋪天蓋地,而有質量有品味的現實題材的作品卻是寥寥無幾。

    有人說文化藝術的衰落是因為網絡文化的衝擊,有人說文化素養的倒退是大眾文化品味的降低。可是,文學界、影視界、音樂界和各種文化藝術界的人士和精英們,難道你們就問心無愧,沒有責任嗎?你們是國家文化藝術的棟樑和引領,你們是不是盡職盡責地一直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難道你們就不反思一下,你們陣地的失守和大眾文化的降低是因為你們首先感到了疲勞,感到了浮躁,受到了金錢與名利的誘惑?


    不是人們不喜歡讀書看報,不是人們不喜歡文化藝術,而是當今有多少值得人們愛讀的書?有多少能讓人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過去雷振邦為寫一首歌,坐著幾天幾夜的綠皮車去新疆,到了新疆,又要坐很長時間的汽車,到了不通汽車的地方,又要騎馬和走路,才到達要採風的地方。可是,現在的一些作曲家,往鋼琴旁一坐,搖頭晃腦,振振有詞地熬上大半夜,一支曲子就寫出來了。有很多的電視劇本居然是幾個編劇坐在一起,吸著煙,喝著茶,吹著牛聊著天寫出來的。完全不是人們想像的那種含辛茹苦和絞盡腦汁。許多的文學作品已不是十年磨一劍了,而是一天更新八千字,上萬字,甚至有人雇用寫手,分工到人,分章節到人,進行流水作業。這些「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文化作品能流傳千古,成為經典嗎?這樣快餐式的文化作品,人民大眾能喜歡嗎?

    我們鼓勵人們讀書,可不能老是讓人們去讀那幾本文學名著。我們老是期待著國人能去拿諾貝爾文學獎,拿世界音樂大獎,拿戛納電影節獎和奧斯卡金像獎。可是,當今社會和我們的文化精英們能拿出多少的經典和名著?而我們的電影總是花開花落,紛紛繁繁,可有幾部能讓我們驚奇拍案,回味深長?

    我們的文化看起來是一片繁榮,但那只是虛假的繁榮,人們的文化水平是在不斷提高,但我們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品味卻在不斷衰落。無論是在候車室里還是公交車上,我們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年輕人拿著手機在專心致志,全神貫注,可是,你知道他們在幹嘛?他們在玩遊戲,在看仙俠小說,或是在玩微信,真正在看正經書的人能有多少?而那些中老年人也在玩手機,他們在幹嘛?他們根本就不看書,而是在跟別人發微信和聊天。因為他們覺得沒有他們喜歡看的東西。

    文化與文化素養似乎成了人們生活中無關痛癢和無足輕重的事情,有好歌了就聽一聽,沒好歌了就不聽;有好電視了,就看一看,沒好電視了,就去打牌打遊戲。好像這一點都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因為他們對文化的意識和需求正在逐漸地淡漠和淡化。其實,誰不想聽支好歌,不想看部好的電影和電視,不想讀本好書?可是,我們的當今社會卻拿不出這多的好作品,而鋪天蓋地和迎來而來的多是那種粗製濫造的快餐式作品。這些作品就像那種快餐一樣,不吃還罷,吃了還會感到不舒服。所以,我們就能知道為什麼現在打牌和打遊戲的人要比看書的人多。

    人們的心已被金錢所物化,眼睛裡只盯著錢,把掙錢當成了生活和人生的唯一的目標。因為人們要生活,要買房子;有了房子,還要買車子;買了車子;還要養孩子。總之,錢就是掙得再多也是不夠花。所以,人們很容易用金錢觀去看待所有的事物,對所有的物品和行為也是以金錢作為衡量的標準。如你做這事能掙多少錢,你寫這部作品能值多少錢。如果你做的事和寫的作品沒有給你掙來多少錢,那你就是在做無用的功。可是,有些事和作品只是在體現它的意義,並不能用金錢來進行衡量。

    如果我們掙錢目的和意義就是為了養家餬口和增添財物,沒有什麼夢想和理想可追求,那麼我們就會很容易地感到疲倦不堪,煩躁不止。要不,有些人為了想生活得好一些,就拼命地掙錢,可是,當他掙錢掙多時,卻發現他其實一點都不快樂,也不幸福。因為他的心中沒有文化的豐富與滋潤,不懂得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文化塑造著人的人格與心靈,豐富著人的精神世界;而優秀的文化作品,能以深刻而喜悅的美感感染著我們,引領著我們不斷地嚮往美好和創造未來。我們常常回想著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在那個歲月里,我們沒有多少錢,生活艱苦,整天地忙碌,可我們的心情卻非常地快樂。現在我們的錢多了,生活好了,可是,我們的心裡老是空空蕩蕩,忐忑不安,像是少了什麼,丟了什麼。也許是我們的心情疲倦了,我們的心靈衰老了。

    人疲勞了,睡上一覺或許就能恢復過來。可是,文化疲勞的恢復卻需要多少人多少年的艱辛努力。文化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養分,傳承著我們民族的尊嚴與希望,承載著我們民族的美感與美德。如果我們的文化事業和人文素養提高不了,即使我們人人開豪車住新房,也不能稱之為富強,相反,還會阻礙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不要以為文化只是一種消費品,對社會和人們的影響無足輕重。文化的力量經過深刻豐厚地積累,會像潮水一般推動社會的重大變革和科技的突破。歐洲文藝復興引發了一場科學與藝術的重大革命,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而中國在春秋戰國、唐朝和宋朝也經歷過像歐洲文藝復興類似的運動,不但為中華民族和全人類貢獻了豐富的文化思想,而且使得唐朝和宋朝在經濟與文化上高度繁榮,成為中國文化、外交和貿易的重要的輸出國。宋朝金融資本的興起比工業革命還早800年。當時宋朝的GDP占到了世界的百分之50以上,比現在美國要強大得多。只是善良的中國人沒有把強大的製造文明和技術運用於軍事,而宋朝重文輕武,居安而不思危,最後被元朝所滅。

    許多年來,我們比較重視經濟和科技,而對文化和藝術沒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出現了道德與素養下滑的趨勢,這是很可悲的。經濟與科技快速發展,而文化與道德的下滑決不是我們改革開放所要的結果。我們必須要重視文化,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文化的復興是民族的復興。而民族復興,人人有責。我們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用詩意的情感美化心靈,追求心靈的高貴和道德的情操,努力去做一個有文化品味的高尚的和有情趣的人。



  
相關:  印加帝國的覆滅  清純的歲月  憂傷的初戀  我被蘇軍俘虜  鄧麗君  印加悲歌    龍皇武神  絕代神主  書劍長安  美人持刀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詩意的情感第589章文化疲勞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詩意的情感"
360搜"詩意的情感"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4s 3.696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