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此地距北川只有十里地了。」一個前去探查的官兵回來報告。
荀鋒叫來一個剛抓到的農夫問:「這裡是什麼地方?」農夫嚇得擦擦汗,急忙回答道:「軍爺,這裡是伊國地段,前方就是北川,而這呢叫癩頭地。」
荀鋒一聽,覺得奇怪,叫士兵拿來地圖一看,說:「癩頭地?地圖上為什麼沒有?」
「回軍爺話,我們在這住了那麼多年,這的確就叫癩頭地,不信的話你可以去問村里人。」那農夫見荀鋒要發脾氣,急忙說好話,可是腳卻不停的抖,一個將軍見,笑到:「將軍,我看他說的沒錯,看他的腳抖成那樣,應該不會有假。」眾人一聽,都朝他的腳看,接著就大笑起來。荀鋒也笑了起來,說:「好,那你說這松澗又是什麼地方?」
「軍爺,松澗是一條峽谷,谷中的水流到北川,北川的所有人都是喝這條水。」荀鋒一聽,鎮定下來,說:「這是個好消息,你回去吧。」農夫急忙答謝荀鋒,然後回去了。就在這時,一個將軍回來稟報說:「將軍,這裡十分廣闊,足夠大軍安營紮寨了,而且北邊有條河,可以補給我們日常用水。」
荀鋒用手遮住太陽,四周看了看,說:「這地的確是個好地方,那就在這癩頭地紮寨吧。」說完,將士紛紛坐到了地上休息,負責搭帳篷的都動了起來。
荀鋒的帳篷率先搭好,荀鋒於是召集眾將軍商議。
荀鋒說:「這松澗的水流到北川,我們只要切斷水源,即可消耗伊軍體力,打擊他們的士氣。」
「可是將軍,北川後面不是有川江嗎,他們會不會去川江找水。」說話的是高國軍中的一個上將,名叫杜危。
荀鋒朝北邊看了看,說:「北川距川江有一段距離,我有十萬大軍,對付北川兵力綽綽有餘。好了,今天就在這安頓,明日一舉攻破北川。」
於此同時,在北川城中,發現敵情的探子急忙跑來報告情況。「將軍,高軍大約十萬人已經在十里外的癩頭地安營紮寨了。」
仁儉一聽,思量了一會兒,說:「現在我軍僅有六萬,懸殊過大,各將軍有何良計?」
坐在旁邊的袁決站起來說:「將軍,北川四周空曠,若是被圍城就麻煩了,所以我認為必須主動出擊。」
將軍鄧元說:「將軍,我認為用火攻比較妥當。癩頭地是茫茫草地,一把火應該可以讓他們損失過半。」謀士夏熙一聽,急忙制止說:「鄧將軍不可,現在多雨,即使火著了, 可是現在刮東北風,這樣豈不是自焚。」眾人都覺得有理,紛紛點頭。
「那該如何是好?」鄧元問。
仁儉走了幾步,說:「不管怎樣,我們戰死也要守住北川,策略我會儘快想好的,諸位現在回去抓緊訓練。」眾人於是回去了。
第二天清晨,荀鋒便令一小股軍隊攻打北川東門,守城門的是將軍李符,高軍久攻不下,副將說:「將軍,這股高軍太少了,我們衝出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李符說:「你懂什麼,高軍那麼多,怎會僅有這麼點,定是埋伏了起來,等我們急了,殺出去,他們就會大舉進攻,那時就被動了。」
「將軍果然厲害。」
在高軍幾百人攻打東門時,西門和南門都有大批高軍進攻,伊軍損失慘重。
探子來報告,仁儉問:「現在情況如何?」
「稟告將軍,高軍大舉進攻,南門和西門快招架不住了。」
「那東門呢?」鄧元問。
「東門現在只有小股軍隊,大約幾百人。」
眾人一驚,「幾百人,怎麼回事?」
探子又說:「李符將軍說城外有埋伏,不敢輕易出城。」
鄧元一聽,笑道:「這李符果然謹慎,不負得到『慎將軍』的名號。」
仁儉問:「南門和西門大約多少人?」
「現在都超過三萬了,而且還在增加中。」
仁儉大驚失色,急忙叫道:「快叫李符出兵,快!」探子急忙跑了出去。鄧元問:「將軍,為何如此緊張?」
仁儉捂住心口,說:「李符中計了,城外根本沒什麼伏兵,那個荀鋒定是知道李符做事謹慎,利用了這一點,如果南門和西門被攻破,我軍就被動了。」夏熙扶仁儉坐下,仁儉又問:「百姓撤離的怎麼樣了?」
夏熙說:「大部分都撤離了,現在正在渡川江,只有少部分還在城裡。」
「為什麼?」
夏熙說:「那些都是城中的名門望族,財產多,怎麼肯留給高軍,都要全部搬走。所以……」
鄧元大怒:「一群廢物,大敵將至,還愛錢如命。」
仁儉平息了一會兒,站起來,說:「同我登城門。」眾人一聽,紛紛勸道:「將軍,你現在年紀大了,不能去啊。」
仁儉大怒道:「人老志不老,我與大王有約,必將戰鬥到死。」眾人無論如何勸阻都沒有效果,家丁抬出大刀,仁儉一揮,桌子就斷了,然後說:「我現在揮刀依然有力,好,出發。」然後飛身上馬奔向南門。
在仁儉讓探子催促李符出兵之前,荀鋒便調了兩萬人去東門,李符接到命令後,急忙出兵,不料正遇上調來的大軍,兩軍廝殺起來,將近一個時辰,兩軍各損失一萬左右,李符害怕有援兵,於是退到城裡,而此時高軍又接到荀鋒的命令,又將這剩下的一萬人左右調走,又留下了五六百人來攻城,這一次李符吃了惡果,再也不肯出兵。
經過五個時辰的大戰,西門城破,南門因為仁儉的親自指揮,戰況扭轉,四萬高軍逐漸敗退。可是這是聽見西門城破的消息,仁儉急火攻心,吐出鮮血,倒在了地上。
袁決說:「如今大勢已去,只有放棄北川了。」
鄧元大怒道:「北川可是我伊國的門戶,北川失守,以後高軍就能長驅直入。況且現在南門勢頭正好,士氣正旺,怎可輕易放棄。」
袁決見鄧元不肯離開,於是帶著仁儉和與他意見相同的夏熙率兩千人撤出了北川。鄧元哪裡知道,仁儉一倒,南門城上的士兵都害怕起來,士氣一瞬間大損。
夜幕剛剛落下,北川失守,鄧元投降高軍的消息就傳播出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59s 3.681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