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漫漫,晨霧濃濃。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一條蕭瑟的白色身影帶著斗笠自遠處走來。
若有人走近了看,便會發現這是一位鬍子拉碴的年輕男子,身披白布,足踏僧履,斗笠上還沾著些許露水。
他的相貌很是普通,但眸子卻很是明亮。
哪怕前方荒蕪,他的步履卻依舊穩健。
不知不覺,日懸中空。
男子緩緩駐步,自懷中取出一個皮壺。拔開塞子仰頭喝了一口,便將皮壺塞在懷中繼續向西前行。
又走了三五日後,他便見到前方一條浩瀚沙河的岸邊,盤坐著一位背著四柄劍的青年。
那青年宛若一位紅塵謫仙一般,風吹衣衫不動,沙起不染塵埃。
男子見狀便向前靠近,待來到青年面前時,他便嘴角含笑的盤腿坐下,雙手合併輕誦一聲佛號後道:「阿彌陀佛,施主久候,貧僧來了!」
在他這句話下,厲青驟然睜眼,臉上掛著些許詫異之色,問道:「你怎知本座是在等你?」
僧人面色平淡,嘴角滿是笑意道:「佛主曾給小僧託夢,只道流沙河界有位伏魔天君要吃小僧!」
厲青忽的一笑,他很少會像此刻一般有閒心聊天。
看著面前這位年齡不過二十的年輕僧人,厲青笑著問道:「你不怕?」
僧人也是一笑,反問道:「貧僧若是怕的話,天君便不會吃小僧了嗎?」
厲青道:「你若是不來此地,我又去何處吃你?」
僧人緩緩搖頭,道:「地藏王菩薩曾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小僧若不來此,真經便一日傳不到東土浩瀚之地,舍小僧一身臭皮囊,換真經傳於東土,解救紅塵苦難,何嘗不可?」
厲青輕輕點頭,道:「相比靈山的那些,你更像一尊佛!」
僧人指了指心,笑道:「心中有佛,人人皆佛,心中無佛,佛就是一尊不懂人間疾苦的破爛石像!」
話落時他又道:「貧僧是佛,天君你又何嘗不是佛?身為殭屍,不害天下萬物,便是佛!殭屍也好,佛陀也罷,只要心存善意,便是佛!但若心存惡念,佛陀與殭屍無異!如若眾生脫離苦難,佛便是一尊石像!」
厲青笑了笑,道:「敢問法師法號?」
僧人頷首,雙手合併道:「貧僧法號金蟬!」
厲青聞言時面露詫異,愕然道:「你知道你的前世?」
金蟬搖搖頭,笑道:「人間有九為至極之說,佛家也有九九歸一之說,貧僧轉世九世,積累九世功德,天生便明悟大道至理,身份反而放下了!」
話落時他便用那一雙明亮的眸子看向厲青,道:「天君欲以貧僧這九世功德洗卻往日罪孽,貧僧卻也想以九世功德度天君出苦海!功德虛無縹緲,用之不盡,小僧捨去九世小功德,換取九九歸一大功德,何樂而不為?」
厲青點點頭,眯起眼道:「你想怎麼死?」
金蟬當即一笑,雙手合併道:「還請天尊張嘴!」
厲青聞言一怔,隨即目露警戒的緩緩張嘴。
當下便見眼前這位金蟬的身上綻放萬丈功德金光,將整個荒蕪之地都照成了一片金黃。
金光中,「南無阿彌陀佛」之聲不斷!
而隨著這些佛號的不斷響起,金蟬的肉身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老化,眨眼間便獨留一具枯骨盤坐在厲青身前,在那枯骨的心臟處,一點金色光點亦在這時飛離身軀,衝進了厲青口中。
下一刻,金蟬那溫和的聲音便在厲青耳旁響起。
「上稟蒼天,下稟地母,小僧金蟬,願舍九世功德,洗去伏魔天君往日罪孽,近日業力,南無阿彌陀佛!」
話音落下時,那籠罩這片荒蕪的金光便向著厲青鋪天蓋地般壓下。
當下只見厲青盤坐的身軀上,有濃濃黑煙升騰而起,又有數不盡的哀嚎聲湮滅。
這場度化持續了足足九日,每一日便相當於金蟬的一世功德!
待第九日月升日落時,這片浩瀚金光便也盡皆消失。
厲青在金光消失後便緩緩睜眼,而後下意識的查看自身,卻發現好像並沒有什麼變化,但是他卻能看到自己的體外纏著好幾圈黝黑的鐵鏈。
這些鐵鏈呈半透明,一頭栓在他身上,一頭則鏈接頭頂蒼穹。
就像是一條從天而降的鐵鏈,將他拴在半空中一般。
厲青眯了眯眼,暗道:「想必這便是鴻鈞給我鎖下的枷鎖!」
一念至此時,他便仰頭看天,忽的冷笑。
既然在西遊世界內終身不得證道大羅,那他便開始積攢法力,待到離開此界時,大羅之道必然不證而得!
屆時,在來找鴻鈞算賬!
他便不信,未來他殺不了天道!
想到這裡後,他便站起身,向著驪山飛去。
驪山老母當日曾說,她去靈山聽經三十年,想必如今她已經回去,畢竟......佛法東傳之事算算時間也就最近這三五十年便要開始了!
至於誅仙四劍,早在呂布被縊殺時,便被沙場上的沖天血氣給修復好了。
厲青為了吞那第九位取經人洗去往日罪孽,才沒有立即回驪山。
如今,他心事已了,故便啟程。
而在此時,西方靈山大雷音寺,如來佛主劫盡歸來,端坐在蓮台寶座上,向著下方眾多佛陀、菩薩、神聖說道:「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諸菩薩聞言,便不約而同合掌皈依,向佛前問道:「如來有那三藏真經?」
如來當即頷首道:「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我待要送上東土,叵(po)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誰肯去走一遭來?」
在諸佛沉默思索時,觀音菩薩行近蓮台,禮佛三匝道:「弟子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s 3.731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