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商業電影當中,女性的角色往往是不討好的,要麼是走向性感路線,要麼是充當一個花瓶,很難展現出演技。『┡
作為奧斯卡的評委,對於商業電影有著本能的抗拒,口碑和票房俱佳的商業電影真的是少之又少。學院出身的評委,更加傾向於小成本的藝術電影。
想要獲得小金人,就需要遵守它的規則,才能夠達到最大的可能。
女性電影,能夠凸顯女主角,也非常符合奧斯卡關注獨立女性的習慣。
好萊塢有著非常完善的電影體系,從編劇工會到演員工會,有著足夠的資源滿足杜嘉逸的要求。電影工業,說到底還是需要大量的資金,只要投資到位,再苛刻的要求也能夠得到滿足。
?劇本是好萊塢電影的根基所在,如果沒有能吸引觀眾的故事,一切花招都是白費。每一天,通過徵稿或劇本經紀,抑或聘用專職編劇,好萊塢各大製片廠搜羅起數以百計的電影劇本,但最終能被拍成電影的則是萬里挑一。
從一個點子到最後形成拍攝的劇本,往往要經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而在製片廠主管們做出投拍的決定之前,會有千千萬萬的編劇、經紀人、劇本分析師和劇本醫生需要完成基礎性的工作,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當編劇們的劇本通過自己投稿或是經紀人遞交給製片廠之後,最先讀到它們的將是劇本分析師,這些按件計費的分析師看似地位卑微,但卻左右著編劇們的命運。每一個遞交給好萊塢電影公司的劇本都要經過他們的分析和總結。因為繁忙的製片人是無暇看完冗長的劇本的。而劇本分析師要負責把劇本中的故事和核心元素用簡短的話總結出來,並給出是否值得進一步跟進的評估。
?從編劇最初的版本到最終形成拍攝的腳本,好萊塢電影要經歷漫長的劇本開和修改過程,這一過程常常被比喻作煉獄,對於編劇和製片人來說都是痛苦的煎熬。但也正是這種漫長的打磨保證了電影的故事質量。好萊塢電影的故事可能缺乏個性,但卻往往能吸引最大範圍的觀眾,因為故事裡頭包含了太多人的心血,凝聚著最大限度的共識。
杜嘉逸整合的新電影公司僱傭了多個劇本分析師,從海量的劇本之中挑選出符合杜嘉逸要求的劇本來。
?需要有實力衝擊奧斯卡,能夠凸顯出女主角,單單是這兩條,就直接刷掉了大量的劇本。有的劇本就是走商業路線,靠著視覺效果吸引觀眾。在僅存下的部分劇本之中,劇本分析師偏重於劇情片這個種類,想要找到一個能夠符合杜嘉逸要求的劇本。
最終確定下來的劇本,故事改編自馬修·奎克的同名,這是一部在觀影情緒上可以讓人釋放的電影,後半段讓人有一種撥雲見日的快感。
男主人公是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高中歷史老師,在神經病醫院住了四年的他感覺就好像住了幾個月。他失去了一切,包括房子、工作、妻子,他決心要開始新的生活,努力想和妻子重歸於好,但最後還是敗下陣來。
後來,帕特遇到了一位年輕的女孩兒蒂凡尼,她的生活也不盡人意,丈夫為了她不幸車禍身亡,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她做出了許多壞事,成為一個有問題的女孩。蒂芙尼幫助派特和他妻子重歸於好,但是前提是派特必須答應蒂凡尼一個條件,就是和她一起跳舞。當他們的協議開始生效的時候,他們之間開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關係。
劇本優秀之處在於同時展開了父與子兩個存在精神問題的角色,他們分別戰勝自身的強迫症和躁動症,以及迷信和心理偏見,最終賭贏了費城老鷹隊的比賽和交際舞大賽。故事情節在構建和編排方面是嚴格按照傳統家庭***和愛情喜劇的套路,用滾雪球的敘事模式,解決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愛與傷害,讓兩個瘋子的愛情逐漸綻放。
這部影片中人物的情緒波動對演員也有很大的挑戰性。尤其是女主人公蒂芙尼相當出彩,她雖境遇悲慘,但真實可愛,她幾乎睡遍了辦公室的所有人,但只是為了掩蓋內心的寂寞。她很坦誠,更大大咧咧「我有****的一面,可我喜歡,這和我身上的其它方面一樣真實。」
蒂芙尼在表面上看起來強勢不通人情,但仍有可憐可愛的一面,她強迫人跳舞,偽造信件,跟德尼羅辯論都頗有野蠻女友的氣質。女主角需要有張力的表演加深了蒂芙尼這一人物的複雜性和矛盾性,繼而使觀眾感同深受。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中,兩個社會邊緣化的人物,懷著一身的傷痕,在逐步接近,最終終於現了真愛,也找到自我。男女主角都以阿甘一樣的堅持,在守衛著自己的底線,然後又漸漸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他們的尋找與堅持,還有相戀,就成了最為打動人心的那一部分。
這部電影既能夠凸顯出女主角的演技,也非常符合奧斯卡評審的口味。特別是其關懷,和現代化的心理病態,和現如今的大環境很是符合。
杜嘉逸對於這個劇本也非常認同,花費了五百萬美元買下了改變劇本,還邀請原著作者加入到電影項目之中,儘可能地把作者主觀的畫面還原出來。
而在導演的選擇上面,杜嘉逸選擇了鼎鼎有名的獨立電影導演大衛·拉塞爾。94年,拉塞爾得到了資助,拍出了長片處女作《打猴子》。影片講述了一個戀母情結的故事,筆觸犀利而又幽默,名氣不大的演員們表演也非常到位,讓這部電影成為當年獨立電影屆最大的明星。除了摘得聖丹斯電影節觀眾獎之外,拉塞爾還獲得了1995年獨立精神獎的最佳新人編劇和新人導演獎。
96年,拉塞爾帶來了第二部作品《與災難**》,依然著眼於功能失調的家庭生活和人際關係,該片在評論和商業上都表演不俗,為拉塞爾走向主流鋪平道路。
四年後,他執導的影片《奪金三王》,講述海灣戰爭中三位大兵一心尋寶、最後良心現的故事。這部場面火爆的英雄主義反戰影片,與以往拉塞爾的作品劃清了界限,看著讓人感到泄之後的身心舒爽。
可以說,拉塞爾非常擅長人文色彩的電影,加上他在獨立電影行業的名氣,成為了杜嘉逸的選。(未完待續。)8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3s 3.73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