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崎前世就聽說過一個都市傳說。據說,每年十月份開始,美國/西歐就會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開始產生情緒急躁、胸悶氣短、心情苦悶的症狀。視學科不同,這種神秘現象會一直持續到斯德哥爾摩時間十月的三日十一點三十分【生物學或醫學】、四日的十一點四十五分【物理學】、五日的十一點四十五分【化學】或十日的十一點整【經濟學及部分應用數學】,並在第二年復發。
究其原因……畢竟,「德高望重」便幾乎是「年事已高」的代名詞了。
而諾貝爾獎是不發給死人的。哪怕在公布前就已經內定是你了,只要你在斯德哥爾摩時間三日十一點三十分、四日的十一點四十五分、五日的十一點四十五分或十日的十一點整之前意外身亡,那就……對不起了。
老教授們卻等不得幾年了。
當然,這種事還沒有發生過。但規則上來說就是這樣的。
這有可能是段子,但當然也有可能確實存在這種現象。
一小撮學者,憑著最純粹的美學追求與愛,推動了科學的發展。但與此同時,這一小撮人也不介意順路收穫一些名利。
倒不如說,這才是人之常情。
如果將「學術」這個圈子,將「科研共同體」比作一個大型網遊,那麼諾獎就像是一個成就了。這個成就必須在一個叫做「瑞典學術圈」的副本里才能刷出來。而這個遊戲,八十九級升九十級是需要消耗稀有道具的。「瑞典」這個副本也是少數掉落這種道具的副本之一。
八十九級的職業玩家,確實有可能用微操、意識、運氣干翻九十多級的玩家。但是,如果不入九十級的門檻,那麼那些標註著「九十級以上」的副本,他們就進不了,那些頂級副本的掉落,自然也就無法取得。
更響亮的名聲、更廣的人脈,當然,還有更多的經費。
「諾貝爾」這個副本boss,確實是八十九級升九十級的最佳途徑之一了。
至於滿級全橙裝的大佬,則又是一個境界了。
愛因斯坦一生諸多成就,最終獲得諾貝爾獎的,卻是最不起眼的「光電效應」。
而因為八卦風評被害的楊振寧,同樣是以這輩子諸多工作之中比最不起眼的那個拿到諾獎。
滿級全橙裝的大佬,也不介意自己自己成就欄里多點亮一個圖標。
儘管他們早就不需要這樣一個獎章證明自己了,但是,多個收藏品也不錯不是?
實際上,給這些大佬獎項,卻也不單純是給大佬遞茶了。
諾貝爾獎作為「最權威」的獎項,自然是需要將獎章與獎金給最牛的牛人的。
現在,明眼人都知道誰是世界第一,誰是業界領袖,但是諾貝爾獎卻不給他頒獎,對於諾貝爾獎本身的威信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但對於八十九級玩家來說,大佬們的這種非剛需,卻無疑降低了遊戲體驗。
諾貝爾獎的單一獎項,每年都會生產出三到五名獲獎者。而等待獲獎的學者,則數倍於獲獎者。
這其實是一個「比誰活得久」的遊戲。在這種遊戲上,越早開始排隊的人就越有優勢。
沃爾夫岡·泡利先生在1945年獲得諾貝爾獎,但是獲獎的成就,卻是他1925年完成的不相容定理。
諾貝爾獎如此,菲爾茨獎、沃爾夫獎一類的至高獎項,同樣如此。
而在神州,修士壽元悠長,在進步的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還包括許多「之前時代」的修士。
逍遙修士,以及潛在逍遙修士的數量,就是這麼可怕了。
當然,話又說回來,「一生最高成就為諾貝爾獎」、「通過諾貝爾獎獲得更高聲望更多經費做更勁的研究」和「走在路上看見有個副本順手進去砍了一圈哎呀刷出成就了呢」,其實是三種不同的境界。
在這個世界,也就是「只差最後一步的涅槃期」、「花了幾百年打磨自身才晉升的逍遙」和「百年之內就證得長生的逍遙」。
再重複一遍,並不是說那些修行慢的逍遙們差勁,而是百年內證得長生根本就是特殊個體。
若是換成人族的古法修士,五百年能修成元嬰就是燒高香了。
每一個卡在涅槃期的修士,放地球上,都有可能是某一分支領域的著名學者。
當然,在地球,研究經費掌握在權力與資本手中,分配經費的工作,往往是政客和商人在完成。科學家必須要一個「外行人也能看懂」的標示去證明自己。
而神州修士,就沒有這種緊迫感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同位體得到過諾貝爾獎」是證道逍遙的硬標準。
倒不如說,「諾貝爾獎」本身就不是絕對清晰的標準。
這倒不是說諾貝爾獎含金量低。實際上,無論是專業性還是權威性,諾貝爾獎都是地球學術界的最高獎項。
但這並不代表諾貝爾獎能做到絕對的「公平」。
老話講,「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本應「無第二」的體育賽事,都能黑哨不斷,諾貝爾獎又怎麼可能絕對公平?
決定諾貝爾獎的,是瑞典皇家科學院,是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或許為了維護諾貝爾獎的權威性,這些學者會儘量做出客觀的評價。但這些學者的喜好,終究會左右諾獎的最終得主。
就這麼說吧,現在萬法門要頒一個獎,有五位評審者,其中有四位傾向歌庭派的形式主義,是離宗,一位傾向少黎派的直覺主義,屬連宗。而候選人當中,恰好是一個連宗一個離宗。兩位候選者的成就都是差不多高。
那麼這個時候,又有誰能夠獲獎呢?
而刨除學派紛爭,諾貝爾獎依舊會有一些……不是那麼公正的地方。
二戰之前,諾貝爾獎就鬧出了幾次大烏龍【例如臭名昭著的「額葉切除術」】,而二戰之後,政治方面影響的諾貝爾獎亦有好幾例【牛胰島素有爭議姑且不論,但二戰後日本確實因為政治因素而數次錯失諾獎。儘管對於前軸心國來說,這算是求仁得仁,但這「報應」的形式,確實是「不公平」】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方面。
儘管現存逍遙之中,王崎並沒有發現與地球歷史毫無干係的,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科的繼續深化,終歸會有一些分支學科,是與無靈氣宇宙毫無關聯。
就比如與王崎短暫合作過的焚金谷修士彌天昭第零元素這種東西,無靈氣宇宙根本不會存在,又怎麼研究?
但彌天昭本人在百年到數百年間,也是有希望證得長生道果的人。
但地球歷史上絕不可能有一個研究零元素的科學家。
所以,逍遙修士的數量,必然是巨大的。而增長的速度,也必然會持續增快。
今法仙道只存在了兩千年。而高階修士的壽命,卻遠高於此。
天賦更差,需要千年時光才能證得長生的修士,都會是未來的逍遙。
而與百年之內登仙的妖孽相比,他們在數量上會占絕對優勢。
實際上,今法仙道之所以能夠取代古法仙道,便是因為元神法與人族體魄、先天智慧、思維方式的極端契合。
若無這種水平,天眷遺族之中的強族也不至於為之驚嘆了。
「專屬於自身種屬的長生道果」可不是一句空話。
而當仙道技術進一步成熟之後,「人人有功練,人人有仙修」也不會是一句空話。
不過,距離龍族那種闔族長生的水準,卻還有很遠的距離了。
但儘管人族和龍族差距巨大,王崎卻從這一份「補給」的最後一篇論文之中,窺探到了一絲端倪關於人族最高境界的蛛絲馬跡。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這一篇論文才被設定了相當高的密級吧?
在所有論文當中,唯有這一篇,是王崎不能共享給其他人的。
王崎推測,這一批「補給」之中,算學範疇論的部分,或許是考慮到自己剛需。而這一篇,才是值得討論的重點?
但是,很奇怪的是,這一篇論文,卻是綜述性質的。
沒有什麼更深一層的結論,也沒有什麼實際性的進展,就是總結一下之前工作,展望一下未來。
當然,當然,大佬展望一下未來,就是在給大家指路。
《圖靈計算在行功體系中的體現,以及以功體完成不可圖靈計算工作的發展方向》
作者,圖靈真人。
機老自然不會是用這種標題給自己臉上貼金。「圖靈計算」,或者說「圖靈機可計算的問題」,確實是這個神州的專有名詞。
不過,這其中的內容,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功體,必然是存在圖靈機的特性、可以執行圖靈計算的。
這也是神瘟咒法這種基於圖靈機的邏輯所演繹出來的法咒,有著如此廣的適用對象的原因。
而「可以被圖靈機計算的問題」,其實也不難理解。
實際上,圖靈機與「可計算性」這個問題密不可分。他本身就是為了推翻算學的「可計算性」,或者說「可判定性」才誕生的。
有些問題,圖靈機是「絕對無法完成」的。
哪怕硬體再強,只要還是圖靈機,就無法完成。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4s 3.66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