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認了黎川不是在開玩笑之後,十幾名太空工程師的內心第一時間從愕然轉變為振奮,這絕對是開人類歷史一來最偉大的Щщшlā
創世之舉!
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能夠參與其中,沒有人會不激情澎湃。
打造「巡天號」環軌星港已經足夠瘋狂了,沒想到boss還遠遠不止於此。
這十幾個太空工程師要是知道黎川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收集半人馬座阿a星的恆星能源,估計的嚇懵。
實際上,黎川已經給華盛集團的技術部門開始下達通知,工業園區正在大規模的產出工業級的納米機器人,其實就是在為次發力了。
採集和充分利用恆星本身的能量是二級文明最重要的標誌,而「戴森球」或許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科技標誌了,「戴森球」是一個包裹住整個恆星的超巨型人造結構,可以直接獲取來自恆星的能量,利用率幾乎可以達到100,這樣的能量之大對於現在的地球文明來說是不可想像的。
鍾元素的特性簡直就是絕佳的選擇,可以讓納米機器人製造皮米級厚度的鍾晶薄片,絕對是薄到難以置信,要知道1納米=1000皮米,即便是皮米級別的鍾晶片也不用擔心會破掉。
這意味著質量小、體積小、易攜帶,實在是沒有比這個更合適製造「戴森球」的材料了。
不過黎川之所以選擇半人馬座阿a星而不是自家太陽系,不僅僅是出於半人馬座阿a星是天然的雙星共振系統,如果太陽被「戴森球」給包裹了,對於地球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這種自毀家門的事情黎川當然不會幹了。
而改造火星的議題一出來,這一大幫科技工程師們都興奮在內心吶喊,一個個無比亢奮。
另一名工程師不由得說道「麥克斯,你在nasa幹過,目前為止對火星探測最多的是nasa,你先說說吧。」
一位從nasa跳槽過來的華夏籍北美科學,大約四十歲左右,沒錯,這位叫麥克斯的哥們就是看了華盛集團在月球上採集氦三被nasa發現開會研究的成員之一。
然後過了三個月,他就移民了。
現在已經在華盛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部幹了超過20個月。
只見他說道「想要全面改造火星得首先從改造火星氣候入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被發送到火星上,nasa也獲得了大量關於火星氣候、山川及岩石等許多寶貴數據。」
「在火星上,好奇號已經發現類似鵝卵石的東西,還有水存在的證據。它甚至發現了類似於河流流動形成的善扇形盆地。這已經表明,在很久以前的過去,火星可能有多雲的藍色天空和液態水的流淌,還可能有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而今火星變成今天的樣子,我在nasa時期的研究表明,這極有可能是因為……濺射!」
「來自太陽的高能光子衝擊造成了火星大氣層持續且永久的傷害,同樣的時期也發生金星的身上。當這些光子進入火星大氣層,打在分子上,把它變成離子,這些離子又打在其他分子上,經過幾十億年的時間,這個過程從根本上玻璃了火星的大氣。尤其是在太陽系的早期,我們的研究表明太陽風比今天更為劇烈,濺射實際上也造成了另一顆行星金星的滅亡。」
「nasa通過對金星的研究發現,太陽風正在穩步的玻璃分子較為輕的氧氣和氫氣,讓這些分子逃逸出金星,隨太陽風進入太空。」
「金星大氣中的損失可能持續發生了數百萬年,尤其是在被日冕物質拋射的太陽爆發,如果不是因為地球存在著強大的磁場,也會像剝離金星和火星的大氣一樣,地球也無法倖免。」
麥克斯停頓了片刻,接著說道「所以,火星必須要具備像我們的地球一樣,核心深處能夠產生一個強大的磁場,其所帶來的防護罩能讓太陽發射的高能粒子大規模偏轉,將高能粒子對星球大氣的威脅減少掉絕大部分。事實上,這只是我們的第一道防線,我們還需要另一道防線,那就是氣候!」
「以地球為例,大部分的太陽能通過雲層的反射進入了太空。地球所吸收的只是少部分太陽能即可驅動這個生機勃勃的世界。由於地球繞日旋轉的軸是傾斜的,這樣帶來了接受太陽能的不均與,會導致溫暖的熱帶風潮颳起。寒冷的極地空氣流向赤道,驅動表面的洋流,而這些洋流攜帶足夠的熱能,在表面之下,他們把周圍陰冷的深層流加熱,地球的氣候發動機有無數的運轉部件,例如潮汐能和地形、橫風和電流等,以平衡全球各地的溫度。」
「簡單來說,火星和地球有著諸多的共通之處,也需要海洋,在遠古時期的火星曾經有海洋覆蓋了其表面的三分之一,但在大約39億年前,隨著火星內核冷卻下來,磁場也消失了,抵禦太陽風最有力的一道防線也由此崩潰,導致海洋也隨之消失,億萬年的演化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麥克斯攤了攤手,「這些我們都得解決,幾乎每一樣都不可能完成,這……我想大概只有上帝能做到的吧。」
意思就是不可能全面改造火星了,似乎每一項都不是人類現在能夠做到的。,
所有人都看向了黎川,畢竟這個匪夷所思的想法是他提出來的,雖然在座的科學家工程師們都承認黎川的偉大和對整個人類文明的貢獻,但全面改造火星不是現有人類科技水平能夠做到的啊。
移民火星,在座的科學家們認為,還是在火星上搭個閉環棚什麼的比較現實靠譜,至於呼吸火星空氣,在火星上不帶口罩和隔離服飛奔?
簡直是胡扯
眾人沒有提出質疑是礙於黎川的在科學上權威和上司層面的權威,但他清楚眾人並不看好。
黎川也不解釋,華盛集團科技部門太大,科技工程師成千上萬,構成如今華盛集團的科技樹,實際上大多工程師都只是負責各自項目的模塊,其他區塊就不知道了,這當然是為了技術保密了,真正知道全部的只有黎川一個人。
比如,在場的人即便是在空間技術部門這一塊,也完全不知道躍遷引擎、量子分身特殊生命體。
過了片刻,黎川直接說道「改造火星問題,技術上不用擔心,我需要的是實況數據,這個由諸位來完成。麥斯克說的有道理,既然有這麼多問題,那麼我們就針對麥克斯的問題,然後將之一個個解決就行了。」
這話一出讓眾人一陣懵呆眩目。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3s 3.67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