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在技術引進、消化和創新上的成功,姜新圩當然知道的不是很多,他思考的所謂經驗不過是上輩子從網上看來的。※%,自從高鐵在國內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和喜愛,特別是高鐵走出國內成為國家的一張高科技名片後,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它,更多的人在思考它為什麼會成功,人們最喜歡拿高鐵跟汽車製造業進行比較,膚淺的人往往大罵幾句負責主管汽車技術引進的傢伙,贊一下負責引進高鐵技術的人,但也有不少人士仔細探討過高鐵成功的原因,並發表在各種刊物和網站上。
姜新圩上輩子看這類文章看的不少。那時候看更多的是看熱鬧,基本上介於膚淺人和高深人士之間,偶爾也與朋友議論一下。不過,他從來沒有拿它作為課題真正研究過,畢竟他上輩子只是一個企業的技術高管,極大部分時間都用於科研。
這一輩子自從開始了獨立創業,隨著飛訊技術公司一步步壯大,他思考問題的立場和方法都與上輩子不同,看問題也更全面。現在的他雖然對上輩子高鐵成功的經驗記得不是很多,但結合目前國內製造業的現狀和飛訊技術公司與外商打交道的經驗,姜新圩在短短的時間內還是就汽車製造業的技術引進產生了不少想法。
他對鄭梓桐說道:「鄭司長,我認為汽車製造業的技術引進應該把握幾個要點。第一,集中市場資源打殲滅戰。第二,不見兔子不撒鷹。第三,以我為主,一視同仁。第四,目光長遠。不要急於追求馬上產生大的經濟效益。」
他說出這四點都是基於高鐵成功經驗做出的。當時鐵道部將所有高鐵訂單全部抓在手裡,鐵道部於通過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後,很快啟動了「時速200公里的鐵路動車組項目」對外招標採購200列時速200公里的動車組。
這無疑是一塊大蛋糕,僅僅機車組就價值五百億人民幣以上,讓外商垂涎欲滴。當然,最吸引他們的還是我國今後的市場。按照當時宣布的鐵路提速規劃,那就是在十一五期間,我國鐵路將建設時速200公里及以上客運專線和城際軌道交通7000公里。
這個數字在後來不覺得怎麼樣,但當時可是一個讓外商不敢置信的數字,要知道日本忙乎了好多年也只建了300多公里的高鐵,全世界高鐵營業里程加起來也只有六千多公里。可我國一下子就建七千公里,超過了全世界當時的總和,將來肯定還要增加,而且當時發達國家鐵路市場已接近飽和。
於是。在大單誘惑下,全世界高鐵企業呼啦呼啦全跑過來了,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我國有關部門手裡,從而打下了「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基礎。不但在價格上可以打壓這些狡猾的廠商,還能在技術轉讓上提出自己的要求。
正因為有了這個良好的基礎各個高鐵企業眼睛瞪得圓圓的,都想獲得一杯羹,鐵道部在招標時就趁機提出了「過分」要求:鐵道部只允許國內的機車車輛廠家參與競標!但前提是這些廠家必需有國外先進、成熟的電力動車組技術做為後盾!
也就是說,你外國佬要參與招標?可以。但你必須與國內企業一起參加,而且是以國內企業為主體。你們只能以技術支持的形式。而且在發包時,招標組還規定,參與招標的企業必須承諾,只有第一列機車是從國外原裝進口,第二列、第三列必須是外國的零部件、部件在國內組裝,而其餘的機車必須逐步加大國產化率。如果國產化率達不到要求。對不起,鐵道部不付款也不再採購。
也就是外國的技術如果沒有被國內企業消化、吸收,鐵道部沒有見到「兔子」,訂單和貨款這隻「鷹」就不撒出去,你們都是白忙。
鄭梓桐想不到姜新圩一下說出了四個要點。如果是別人說,他也許會笑笑,然後置之不理,可是眼前的人是姜新圩,他可就不敢隨意敷衍。一時間他也記不下姜新圩所說的全部,只好拿記得的問道:「姜新圩,以我為主,一視同仁是啥意思?」
姜新圩解釋道:「以我為主就是不要受外國輿論和國內某些專家學者的某些文章和觀點所左右,不要看了他們的文章就以為現在要追求市場經濟,就要按所謂的經濟規律辦事,就以為一定要在引進技術的開始就在國內進行競爭,一下就在國內開辦十幾家甚至幾十家汽車製造廠。以為製造汽車的工廠一多,相互之間就會進行競爭,我國的汽車質量就會上去。
這隻有傻子才會這麼想。在我國企業沒有全面掌握技術,甚至連主要技術都沒有掌握的情況下進行競爭,其競爭的主體根本就不是我們的企業,而是老外,因為我們企業生產的汽車基本上是拿外國的零部件組裝而成的,當市場在競爭的時候,我們的企業最多就是看看熱鬧,根本無法促進我們企業的技術進步。」
接著,姜新圩停頓了一下,慢慢地說道:
當我們的製造企業在技術上根本不占主導地位,而市場又遭遇競爭的時候,我們的企業關心的不是技術的競爭,不是關心自己掌握的技術是否進步了,更多的是關心在與外國人的合作中能得到多少分紅。只有分紅多,他們才高興。至於技術是否進步,反而一點都不關心,也沒有多少資格去關心。
相反,正因為看重那些按股份多少而進行的分紅,我們的企業領導包括我們的企業職工最希望的就是多生產汽車,多銷售汽車。他們常常思考的是怎麼才能銷售更多汽車,怎麼推出更多數量的汽車。
在我國當前的汽車市場,外國車、合資車,其質量往往高過國產車,銷售情況一向不錯,可以說汽車的銷售量幾乎只與生產量有關,基本上是生產多少銷售多少,這樣一來,企業自然就拼命生產,拼命向老外要零配件、部件進行組裝,根本不會自己開發、自己設計,更別說創建自己的品牌,因為用國外的零部件組裝機車最保險、生產列車的速度也最快、回籠資金又多又快,何樂而不為?為什麼傻乎乎地去開發去冒險?
一旦中央部委同意了外商與國內的廠家合作,決定汽車合作廠最終落地的是各省市有關部門。這些省份的領導們或者為了自己的政績,或者為了當地的稅收,也或者為了自己轄區裡的工人有較高的收入,他們都會使出全身解數,爭取外商把合資合作廠落在自己的轄區內,市場競爭還沒有開始,各省市之間的競爭倒是先開始了。
只不過這種競爭不是競爭技術,而是競爭如何讓自己轄區內的政策更優惠一些,如何讓外商更願意落在自己的轄區內,因此各省市的高官們爭相在土地、稅收方面提供優惠,爭相給外商更多的寬鬆條件,根本不敢向外商提有關關鍵技術的轉讓事宜。老外們自然大喜過望,於是,能不轉讓的技術堅決不轉讓,要求轉讓的技術或者拖延或者留一手,或者拿一些過時的技術來應付。
反正地方政府只要他們有汽車銷售,只有有稅收,只要工廠的工人有收入就行,他們當然就不會將技術交底了。
……
聽了姜新圩一番認真的解說,鄭梓桐也終於明白之前與外商進行技術合作是多麼地一廂情願,自己之前一直自豪的汽車合作事業風風火火原來存在如此多的失誤,或許真如姜新圩所言,這種合作到頭來還真的一無所有,甚至出現將國內汽車企業全部掐死,國內汽車市場被國外的汽車所霸主。
如果姜新圩知道他心裡所想的,一定會冷笑著告訴他:「不是或許,是必然。上輩子不就出現了活生生的例子嗎?到了二十一世紀,還有幾個人還知道什麼國產汽車品牌?有幾個品牌也是可憐兮兮地被國人看不起,只能靠低價銷售苦苦煎熬,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鄭梓桐問道:「姜總,你的意思是我們首先應該把所有汽車合作的事情全部整合起來?不讓下面各省市插手?」
姜新圩搖了搖頭,說道:「我沒有研究你們的引進政策。如果我想的不錯,你們已經把權力下放了,合作企業都是由各省市決定,現在你就是想收上來也收不上來吧?其次,現在已經有好幾家企業已經與外商合作,相關合作協議已經簽訂,你們貿然再提出額外的條件,他們外商未必會同意修改合同,當地政府也未必會支持你們的指令。到頭來,我擔心你們虎頭蛇尾,面對現實無可奈何。」
鄭梓桐苦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是啊。我們現在就是想按你剛才所說的四點去做,也難以執行下去。權力放下去容易,收上來難。更何況我們與外商還簽訂了合同,這可不容我們出爾反爾。如果幾年前能夠得到你這些意見就好了。……,姜總,有沒有其他辦法來彌補?」
姜新圩思索了一會,說道:「也不是沒有。……,另起爐灶……,對,另起爐灶!」
(感謝赫赫威龍的打賞,感謝y1954、幽蘭之手、eide_q、*西瓜藤*、河馬象、不眠的熊、jzddy_1、sammbj、飄渺之星、s孤獨的溫柔z、破碎的心no1等等書友的)(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13s 3.738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