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王源府中,臘月初補辦了紫雲兒入門的婚事,應紫雲兒所請,倒也沒有大操大辦,場面隆重而簡樸。此事之後便只有黃三的婚事了。這麼多事兒集中在年前,王家上下一個個忙的不亦樂乎。不過雖然忙碌,卻也喜氣洋洋。
自來劍南之後,王源官運亨通流,家中萬事順遂,大伙兒過得都很舒心。再無在京城中時提心弔膽,每日擔心的情形。王源經歷南詔和野牛城之戰後,在劍南的威望也日益高隆。對劍南道各州府的掌控也越來越得力。
唯一讓王源操心的便是資金的問題了。鹽礦雖然日進斗金,但在王源看來速度還是太慢了些。鹽礦的產量已經從開始時的每日一千七百石攀升至三千石,算下來自鹽礦開採至今,近兩個月的時間裡,王源已經從中分得了五萬貫。這個數目已經是令人咂舌的暴利,但和王源想辦的事情相比,錢的來路還是慢了些。
也許王源是太著急了,但王源確實感覺到了時間的緊迫。雖然近來沒有絲毫關於安祿山的消息,自己的劍南和安祿山的地盤也隔著千山萬水,但王源知道,在數千里外的安祿山恐怕正磨刀霍霍。
王源依稀記得,真實的歷史進程中,安祿山叛亂是在天寶十四年的冬天,距離現在還有七年之久。但王源自從穿越至此之後,對於史書所栽的歷史進程已經不敢苟同。大的趨勢也許沒變,但很多方面已經和真實的歷史進程大相徑庭。以如今安祿山坐擁河東、范陽、平盧三節度的實力來看,這場叛亂的發生絕不可能發生在七年之後,也許就是兩三年的時間或者就在明年甚至是下一個月都有可能。
王源當然不能放鬆。他腦中的弦蹦的緊緊的。這段時間,王源在次仔細了梳理了自己對於劍南軍的編制規劃。關在書房裡數日,詳細的列出了對於劍南軍的全面規劃。
首先從軍隊人數來說,劍南軍如今只有五萬人,這是遠遠不夠的。王源的最低要求是手中擁有十萬兵馬乃至更多。但朝廷不可能給予這麼多的兵額,這便需要王源開動腦筋去想辦法。
王源早已思索過這個問題。募集兵馬卻不能以劍南軍的名義,最好是打個擦邊球。王源腦子裡給出的解決之道便是設立民團,將募集的人手以民團的形式掩人耳目。民團在王源的設想里和團練又是不同。團練兵馬還屬於兵部所轄,但這民團只是一種名義上的民間治安組織,表面上是百姓自發組成的保護地方的鬆散團體,但暗地裡王源給予糧餉和俸祿供養,讓其成為秘密的地下軍隊。一旦有戰事時,王源便可立刻將民團改頭換面召集成軍。
只有這麼做才能掩人耳目,達到秘密募兵的目的。而且民團在此時還是兼職,百姓們平日可以自給自足,只是派人每十日召集一次加以訓練。兵餉也不會耗費多少。對於加入民團的百姓們而言,這只是一份兼職。掛個民團的名頭,參與平日的訓練,每月又能拿到一定數量的兵餉,又不影響自己家的耕種和生意,豈非一舉兩得。
王源相信這條路是走得通的,所以下一步便要迅速建立這種民團組織。
其次對於劍南軍的五萬正規兵馬的兵種以及裝備的配備來說,也是個需要改造的問題。大唐軍隊兵種太過繁雜,多到令人髮指。以劍南軍為例,劍南軍中步兵和騎兵是兩大類,這兩大類中又分為十幾個兵種。譬如騎兵中便有騎兵和騎射兵,顧名思義,一種負責衝鋒砍殺,一種負責騎馬射箭,便於追擊敵軍。步兵之中便更是花樣繁多了,有長槍兵、陌刀兵、弓弩手、刀盾手、斧頭兵、投射兵、斥候兵、後勤兵、工兵等等。
這些兵種各自專職,譬如工兵負責修路搭橋挖掘隧道、斥候兵負責偵察敵情通報消息、斧頭兵負責砍木造械等等。這些兵種的搭配固然能讓一隻軍隊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卻大大削弱了整體的戰鬥力。
譬如兩軍對攻,打仗的便只能是那些主戰兵種,而其他的兵種便只能觀望。一隻兩萬人的軍隊,真正能投入戰鬥的便只有七成。剩下的三成近六千人是無法參與戰鬥的。
而且兵種繁雜也造成了號令的繁瑣,不利於戰鬥指揮。況且王源所需要的強力兵種在這些兵種之中卻一概沒有。所以,王源需要對這些兵種進行重新的洗牌,增加強力的兵種,合併一切繁瑣的兵種。原則便是一專多能。
騎兵王源需要重騎兵和普通騎兵,重騎兵的兵種王源曾經試驗過,效果好行。現在有了從南詔國繳獲的幾百頭巨象兵之後,這隻兵種實際上已經存在於劍南軍的編制之中。而騎兵則廢除了衝鋒騎兵和騎射兵這兩個兵種,將之合二為一。王源需要的是騎兵既能衝鋒殺敵,又能騎馬射箭,無非是讓騎兵們同時配備砍殺武器和遠程武器罷了。
騎兵是這年頭最重要的兵種,這一點毋庸置疑。除了騎兵的數量要增加到超過總兵力的三成之外,在王源的規劃中,騎兵需要配備至少四種武器。一柄木桿長槍是衝鋒時所必須的,沖入敵陣之後一柄長柄陌刀也是必須的武器。同時需配備一柄貼身的短武器,最後需要配備一柄弓箭。有了這四種武器的配備,騎兵便可實現一專多能的效用。當然這些騎兵需要加倍的訓練,既要熟悉近戰衝鋒,又能馬上射箭,遠程攻擊。
步兵的兵種也需要合併。廢棄弓箭手這個兵種,除近戰刀盾兵之外,所有的士兵都必須配備弓箭,必要時可全軍成為遠程弓弩手。所有兵種都需配備作戰武器,戰時可隨時作為預備隊加入戰鬥,當然除了隨軍的伙夫工匠以及趕車拉馬的隨軍民夫之外。王源絕不希望兩軍對壘時有一部分兵馬束手旁觀,想加入戰鬥卻因為平日得不到訓練或者沒有配備必要的兵器而無法參與戰鬥,造成戰鬥力的浪費。
另外,需要添加的兵種便是炮兵。床弩,伏遠弩,投石機,神威炮都將編制入炮營之中。特別是現在火藥已經研發出可用於實戰之後,炮營將是劍南軍中的另一王牌兵種。炮營一旦成了規模,可在近戰之前便可大量殲敵,為最後的作戰奠定勝利的基石。
凡此種種,王源絞盡了腦汁,為了規劃劍南軍的未來規劃藍圖。密密匝匝的寫了數十頁紙張,將之一一推敲之後,再找相關人等徵詢意見加以修改。最後裝訂出一本《劍南軍規劃成軍紀要》的筆記來。
王源將這本紀要第一個給了公孫蘭研讀,公孫蘭花了一天時間讀完了這本紀要,交給王源的時候只說了一句話:「若二郎真要按照這本紀要規劃劍南軍的話,劍南軍將無敵於天下。只是二郎可曾想過,若完全達成二郎所想的這些,需要多少錢財才能實現?」
王源知道她所言不差,若完全達到自己規劃的要求,所費金錢起碼需要幾百萬貫才行。以鹽礦的收入,每年進賬三四十萬貫,起碼需要七八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但王源其實並不太過擔心,鹽礦可以增加人手擴大規模,加快獲利的腳步。而有些東西自己其實無需花錢。譬如馬匹、盔甲,兵器這些東西,能讓楊國忠多想想法子弄些來給自己,自己便少花許多的錢。除了炮兵重騎兵這一類特殊的兵種需要自己掏腰包外,其餘的都可以找楊國忠去磨蹭。只要楊國忠還希望自己是他朝廷外的堅實後盾的話,他一定會想辦法給自己所需要的物資。
況且王源的規劃也非一蹴而就,分輕重緩急一步步的實現才是王源的想法。譬如如今的重點便是將手頭的數十萬貫錢財分出一半的資金先慢慢的建立民團組織,並開始小規模的製造能投入戰鬥的爆炸榴彈,讓炮兵營逐漸成規模。另一半的資金便用於囤積糧食物資。積少成多,循序漸進,急是不解決問題的。
王源給這個規劃的期限是三年時間。唯一祈求的便是三年內安祿山這顆定時. 炸彈不要引爆,能給自己寶貴的積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