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一萬游弋軍在全面換裝之後已經有了一支精銳之師的樣子,可是光是裝備的提升還是不能滿足游擊戰的需要,游擊戰往小了說是游擊戰,往大了說其實就是運動戰,而運動戰中最重要的就是協同能力,為什麼努爾哈赤當年在薩爾滸能將幾路明朝大軍全部殲滅,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雖然一個新興的軍事集團在內部肯定是有這樣那樣的矛盾,但是在對外的時候可以做到鐵板一塊,上下一心,而建虜生活環境苦寒,人口又不多,所以部落必須緊密團結在一起才能生存下去。伏魔府 www.fumofu.com這樣他們的默契度和配合度就不是明朝各個軍鎮之間能比的。
縱觀歷史,只要是中原王朝鐵板一塊,那肯定不會被外部勢力滅國,這個放到中國歷史的全部朝代皆準,而游弋軍雖然成立,但是士兵們來自各個部隊,從沒有在一起打過仗,每支軍隊都有自己的特點,怎麼樣揚長避短才是目前游弋軍需要整合的事情。在劉毅看來,游弋軍一萬人其實是個非常好的數字。從這次建虜和北虜入侵的情況來看,如果皇太極是按旗和按部落劃分劫掠區域,那麼無論是對上八旗中的某一旗,或者是對上某一個蒙古部落,游弋軍都是由絕對人數優勢的,這一點至關重要,集中優勢兵力點對點的突破。在陸軍學院裡的時候劉毅作為尖子生,論文水平也是一流。曾經劉毅寫過一篇關於蘭徹斯特定律的論文,所謂蘭徹斯特定律就是指描述敵對雙方交戰過程中兵力變化關係的微分方程組。該定律主要有三種形式,包括第一線性律、第二線性律與平方律。用以揭示在特定的初始兵力兵器條件下,敵對雙方戰鬥結果變化的數量關係。主要用於作戰指揮、軍事訓練、武器裝備論證等方面的運籌分析。這個定律雖然有些理想化,但確實是實戰中非常重要的參考數值。
簡單來說,就是在紅藍雙方人數對等戰鬥力一致的情況下,如果雙方發生交戰其結果就是同歸於盡,沒有一個人能活下來。但是如果在雙方戰鬥力對等,但是紅方人數是藍方兩倍的情況下。那麼假設紅方有一千人,藍方五百人。紅方全部出擊,要想取得全殲藍方五百人的戰鬥成果自身並不需要損失五百人,而是只用損失一百三十四人就能取得勝利。劉毅所利用的正是這一點,只要人數上占優勢,戰鬥力對等,甚至游弋軍能略微超出的話,那麼做到全殲建虜某一旗這種事情是絕對可行的,所以必須用最短的時間整合游弋軍的戰鬥力,讓游弋軍能和建虜的單兵交換比占據優勢。
為此劉毅已經跟孫承宗通過氣,放棄廣寧門瓮城內的營地,士兵們就在真定府集中集訓十天到十五天,然後直接從真定府出發,北上抗金。孫承宗立刻就批准了劉毅的方案。這一點孫承宗看的很清楚,正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年輕的劉毅在練兵這方面自成一套,自己過多的去干預反而會影響他們的訓練,乾脆自己就當好甩手掌柜和後勤隊長,只要劉毅能將游弋軍帶出來,那對大明有利無弊。孫承宗一生坦蕩,從不考慮個人的得失。
游弋軍一萬人集中起來,劉毅立刻將游弋軍分成四個戰鬥集團,將原來的軍制全部打亂。每五百人作為一個把總營,五個把總營合併為一個戰鬥集團。當然跟現在的人談戰鬥集團他們肯定不能理解。劉毅索性就用最俗氣的命名方法將四個戰鬥集團進行命名。本來準備分成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但是劉毅想想這樣的命名有些武俠氣息,不像正規軍的樣子。所以乾脆更簡單,就以甲乙丙丁命名。前軍甲字營,共有兩千五百人,由劉毅率領,但是劉毅是最高指揮官不能再意氣用事,而是要指揮全局的戰鬥,所以劉毅將吳東明帶過來作為甲字營的領兵大將。留下陳寶和王浩帶領步兵留在京師配合孫承宗守城,等游弋軍任務完成了再一起回太平府。甲字營是突擊力量,構成是青弋軍五百人。祖大壽支援的關寧鐵騎兩千人。這些部隊是大明精銳。敢戰能戰,作為突擊力量是再好不過了。左軍乙字營,由盧象升率領作為包抄力量,由白幡隊一千人和尤世威支援的一千人加上楊國棟的保定軍五百人組成。右軍丁字營,由侯拱極的宣府家丁一千人和孫承宗的督標營一千五百人組成,戰鬥力也是頗為強悍,同樣作為包抄力量。最後孫興將督標營交給侯拱極之後,他將會率領密雲軍五百人和三千營兩千馬隊組成丙字營,這是一支機動力量,首先密雲軍在劉國柱戰死之後發誓要為劉總兵報仇,戰鬥熱情高漲,密雲軍特點是騎兵可以騎射,反而不是慣用三眼銃。正好三千營的前身就是朵顏三衛的蒙古馬隊,騎射絲毫不比建虜北虜差。這支部隊作為騎射機動力量,既可以支援正面的戰鬥,也可以隨時阻擊敵軍的援兵,作為騎射力量,他們不配重甲,馬匹也沒有前擋甲,士兵就是雙層棉甲,是整個游弋軍當中的輕騎兵,奔襲速度當屬第一。劉毅給他們的命令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近戰,儘量用弓箭殺傷或者擾亂敵人,最大限度的對正面戰場進行支援。
劃分完畢,劉毅就以真定府為假想戰場,對游弋軍進行訓練,主要就是訓練各部的協同戰術,青弋軍出擊一定是以營為單位梯次出擊,不會一窩蜂的殺上去,手中隨時要保留一支預備隊,這樣才能有必勝的把握,如果碰到的是小股敵軍那麼一個營上去就能解決戰鬥。如果是大股敵軍或者碰到一個完整的旗,那麼三個營一起上,一個營留作預備隊應該是可以取勝的。劉毅特別指定了游擊戰絕對要遵從的戰術方針,並且嚴令全軍從軍官到將士一定要遵守,違令者斬。這個方針就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一開始盧象升和孫興等人還有些不明所以,大軍作戰當然是堂堂正正決戰,他們畢竟是大明王師,敵進我退這不是等於向野蠻人示弱嗎?劉毅向他們耐心解釋道:「此次作戰並不是要取得多麼大的戰果。我們就只有三個目標,其一,是不斷的騷擾敵軍,讓他們變成驚弓之鳥,不敢放開了手腳去劫掠,這樣就能給老百姓爭取更多逃離的時間,保住更多老百姓的性命。其二,是要殺傷敵軍的有生力量,正所謂兵不厭詐,不管我們採用什麼手段,哪怕每次戰鬥只殺傷幾十個敵人,積少成多,打他個大小數百戰就可以吃掉他上萬人,建虜北虜本來人口就少,在京師雖然將朝廷的兵馬殲滅很多,可是自己也是損失慘重,皇太極絕對再也承受不起超過一萬人的傷亡。其三,相信我們在集訓的同時,他們已經開始劫掠了,正如當日我們金鑾殿奏對的時候一樣,他們肯定會有一個囤積點,這個囤積點在哪裡我們一定要找出來,然後找到機會將他們搶來的物資一把火燒個乾淨,讓皇太極血本無歸。」
這麼一解釋,首先反應過來的就是侯拱極,畢竟是邊鎮帶兵的將領,而且是侯世祿的兒子,年紀也不是很大,腦子裡也有一些新的作戰思維,劉毅這麼一解釋他立刻出言附和,「不錯,劉將軍說的對,管他娘的什麼辦法,只要能殺奴賊就是好方法,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它就是好貓,既然劉將軍是主將,那他怎麼說咱們就怎麼打,實戰出真理,只要能打贏就行,我看劉將軍的方法就很新穎。咱們就跟建虜捉迷藏,冷不丁的啄他一下,讓皇太極覺都睡不著。」侯拱極這一番話一說,劉毅倒是奇怪的盯著侯拱極一直看,他剛才說的這番話實在是太熟悉了,哪個共和國的民眾會不知道偉人的這麼一番話,怎麼這話侯拱極也知道,難道他和自己一樣?劉毅盯著他半天,倒是把侯拱極看的渾身發毛,「劉將軍,難道我說的有什麼不對之處嗎,還請指正。」劉毅擺擺手,「哦,沒,沒有。。。」
眾人認可了劉毅的方針,真定府外的曠野上殺聲震天,士兵們在加緊操練,皇太極派出的探子都圍繞著京師進行偵查,他絕對不會想到,在京師南面的真定府,會有一支專門針對他的明軍正在訓練,劉毅認為不能讓時間拖得太長了,要不然就失去了游弋軍存在的意義,出兵的時間就定在十二月十五。明軍將士們都懷著為軍中同袍報仇的信念玩命的磨合訓練,幾位副將更是將麾下操練的嗷嗷叫,劉毅負手在一邊看到,心想「就讓皇太極領教一下游擊戰的威力吧。」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s 3.697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