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 第八十三章二代車型

    雖然沒有奪得1996年度廣告「標王」,但華夏廠依舊伴隨新的「標王」秦池酒業屢屢曝光在媒體宣傳中。因為但凡提及「標王」作用,華夏廠總是被拿出來用作參照物對比。

    品牌塑造是一項長期工程,華夏品牌現在已經初步站穩了腳跟,接下來就是逐漸提高美譽度的建設階段。這需要華夏廠能一直拿出質量過硬的產品,光靠廣告效應維持不久,而應該靠用戶口碑相傳才能永遠。

    臨近過年前1個月,是大件商品銷售的旺季,因為許多人都會在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後拿出獎金犒勞自己。汽車價格昂貴,摩托車由於出行方便相對便宜,成為1995年底國人消費的熱點。

    在1996年元旦當天,華夏廠同時開啟了踏板車公主、王子系列的二代上市工作。針對之前一代產品收集而來的問題進行了修正,對發動機也用上了改善型產品,最大功率提高將近15,並且在外型上進行了全新設計,讓人一看就是新一代的產品。

    一年一小換,三年一大換,華夏廠不斷保持著自己一貫進取的品牌形象。這次更新換代能如此之快,跟和比亞喬合作後成立的自主研發團隊有極大關聯。正是在他們的日夜奮戰下,完成了華夏摩托車升級換代工作。

    新產品投放市場,總是容易引起市場的關注,雖然在黃金時段的廣告時間延後,但華夏品牌二代踏板車的身影依舊出現在廣大國人面前。本來華夏牌踏板車憑藉先入為主的印象,和一貫來穩定的質量得到了國人的認可。當下新產品上市,紮根每個縣的經銷商專賣店都吸引了許多意向購車人群的關注。雖然價格依舊是9800元,但由華夏廠提供新年大禮包300元加油卡,開啟了新車上市促銷活動。

    1995年,中國的摩托車一共生產了783萬輛,再次創出歷史新高水平。但庫存卻達到了180萬積壓,這樣大規模的庫存導致了許多廠家開始了降價甩賣。儘管華夏品牌摩托車依舊堅守價格,但在整體摩托車市場價格開始滑落的背景下,不得不也順應時代發展開啟了變相降價之路。雖然補貼蠶食了一定利潤,但面對激烈市場競爭,華夏廠主動參與其中。

    嘉陵、輕騎、建設三家企業產量紛紛突破百萬,嘉陵依舊是行業第一達到了114萬,而輕騎集團則以104萬的產量位居次席。但輕騎集團卻在銷售收入排行中以45.8億高居行業之首,一舉超過了嘉陵集團的44.1億。為此,輕騎集團特意在剛奪得的黃金時段廣告中用紅字大聲宣布:熱烈祝賀輕騎集團銷售收入取得行業第一名!

    為對付輕騎的挑釁,嘉陵摩托特意包下《人民日報》的廣告版面宣稱嘉陵依舊以114萬的摩托產量位居行業第一。

    到底誰才是行業第一?

    在輕騎和嘉陵摩托兩大巨頭打起口水戰的時候,華夏廠卻在悶聲發大財。

    規劃55萬的產量,實際上華夏廠由於生產線改造升級沒能及時跟上計劃,1995年總共只生產了42萬輛摩托車。跟其他廠一個勁嚷嚷往大了報數據,韓皓有意藏了一些產量,對外公布的數據是32萬輛,銷售收入達到22億。

    華夏廠實際銷售收入達到了33.2億,就算按鄉鎮企業包稅制後來虎山政府提高了額度達到5億標準,但扣除所有成本華夏廠盈利創紀錄地達到了13.1億。這樣一筆大數字出來,連韓皓都覺得不可置信,沒想到當年摩托車行業利潤如此豐厚。

    雖然嘉陵、輕騎、建設三巨頭銷量破百萬,但超過60的銷量都是由排量以下的摩托車型號貢獻。尤其嘉陵,以下的型號占據了85的市場份額,因此從他們的銷售收入情況看,每輛摩托車的均價在4000元左右。

    華夏廠的踏板車以-為主,大部分摩托車售價都在9000元左右,只用不到三巨頭一半的銷量就幾乎趕上他們的銷售總額。加上華夏廠的發動機、變速器、車身結構等都是自己生產,還不用繳納技術轉讓費,而且稅收方面還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優待,也沒有任何歷史包袱,因此利潤率比所有其他摩托車廠都要豐厚。在其他國有巨頭單輛車銷售額在4000元時,華夏廠能達到8000元以上,取得的利潤自然更多。

    像輕騎集團銷售收入達到45.8億,但由於交稅交了5.4億,企業剩餘利潤只有4.9億。就這4.9億利潤,還是大部分上交國家,企業只能剩下30利潤自主分配。


    華夏廠就大為不同,只要繳納了8000多萬的鄉鎮企業包稅,剩下的利潤都由自己支配。虎山政府,甚至海州市政府,都會睜隻眼閉隻眼保護華夏廠的發展。輕騎集團剩下約1.5億的利潤,能投入到研發上有3000萬就很不錯了,而華夏廠在研發的進一步投入上至少是1.2億。國企老大哥衝鋒在前開路,但像華夏廠這樣的民企由於進入市場時機,天時地利與人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享受到許多市場紅利。

    華夏廠的管理技術人才大部分來自於國企,為華夏廠在摩托車領域配套關鍵零件如化油器、磁電機、活塞環等也來自國企,國內摩托車產業鏈建立也是國企培育。在一片蠻荒中,國企開荊劈棘形成了一片樹林,而華夏廠這樣的後來者自然享受到國企創造出來的林蔭紅利。

    雖然韓皓對國企的管理機制有所詬病,但他不得不承認在摩托車行業,國企成為產業先驅,民企是跨在國企的肩膀上進一步發展。沒有國企在建國幾十年來打下來的工業基礎和人才培養,就不會有後來朝氣蓬勃的民企發展。

    像華夏廠之前對嘉陵集團曾有過一次挖角行為,一次余航看了一篇關於發動機研發的文章後,覺得寫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個很有想像力的人才。得知此消息,韓皓便委託中介跑去嘉陵廠挖人。年薪15萬,在住房、待遇、配偶就業、子女教育等方面一路優待。本來在國有企業嘉陵廠幹得還行,但一聽華夏廠給出的待遇,再跟原廠對比就會有巨大的心理失落感。不但解決眼前矛盾,還負責售後服務,這樣的挖角行為很難不讓人心動。

    就這樣,一位被嘉陵廠培養了11年的發動機專家,就這樣拋棄一切來到華夏廠,成為了余航的得力助手。

    對此,嘉陵廠方面曾向上級部門投訴,稱這是對國企人才的掠奪。國企工廠講究大鍋飯,廠長一年才拿1萬多,你一個技術骨幹想拿15萬,這在當時國企管理機制下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跟靈活的民企相比,嘉陵、輕騎、建設等國企巨頭的人才一直在流失,國企培養了許久的人才轉身便成為了民企的座上賓和頂樑柱。

    國家要發展市場經濟,因此資本、人才和原材料的自由流動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雖然國企喊出了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的三留口號,但跟民企老闆支票一揮比起來,更多有本事的人才都是一跳了之。

    「在嘉陵廠,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能需要10年時間。但在華夏廠,我實現自己的價值,只需要1年時間。而且,這裡還能給予我家庭更好的生活條件。至於嘉陵廠的培養,我將一直銘記感謝在心。可以說我11年在嘉陵廠的工作已經報答了培育之恩,接下來的人生我將為自己而活。」

    改革開放給予了原本禁錮在國企體制內人才更多的發展機會,這位跳槽到華夏廠的原嘉陵技術骨幹對嘉陵廠指責自己進行了回應。

    當嘉陵廠指責華夏廠對其技術人才進行掠奪的投訴來到浙海省,此事的最終結果是到了海州市就被壓下來,過了一陣時間就沒有人追究這件事情。

    你挖別人,別人也能挖你,因此保持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是華夏廠的秘訣之一。跟國內同行比起來,至少高出20的工資待遇標準,是華夏廠員工的基本待遇。

    在浙海省平均月工資在550元前提下,華夏廠的員工依靠計件獎金和加班工資,每個人月收入能達到1200元。這在當時中國,絕對算是非常高的工資了。吃國家飯的公務人員月收入在680元,一個在華夏廠流水線的工人就能拿到1200元的工資,更有甚至憑藉熟練的技術月工資達到2000元也大有人在。

    在虎山,人家一聽說是華夏廠的工人,就知道你肯定有錢。雖然達不到小康程度,但華夏廠工人在當地也算是走在奔小康的隊伍前列。尤其在過年前,韓皓終於宣布發放獎金的策略,由於今年經濟效益好,多發6個月的基本工資當做獎金,這讓全廠工人一片歡騰。

    像從一汽投奔過來的凌雲智等人,雖然汽車項目沒啟動,只是在工地上蹲守,但看到年底發放的工資福利還是嚇了一跳。

    跟一汽發個糧油食品還精打細算半天,華夏廠數字後直接幾個零的獎勵真是土豪不差錢的待遇。怪不得人家說南方人有錢,現在終於見識到了真實情況。

    雖然華夏廠看上去成績十分不錯,一切都很順利,但韓皓頭上卻有陰霾一直籠罩其中。

    



  
相關:  超級地產大亨  原來我就是頂流    詭三國  死亡作業  道界天下  收集末日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造車第八十三章二代車型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造車"
360搜"造車"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2s 3.638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