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喝一口,蕭天樞沏的茶,笑道「呵呵,徒弟,可以啊,看樣子果然有前世之人,一講就明白了!」
蕭天樞笑道「師父,說的不對,徒兒還有不明白的,剛才說的都還不是很明白……」
呂洞賓笑道「」慢慢體味去吧,不過三花聚頂」的景象靜坐到達精化為氣的階段。道友閣 m.daoyouge.com奇經八脈的通暢情況,猶如以往所說,已一步步獲得了實證。從此漸漸到達忘去身體的感覺,周身如嬰兒似的柔和輕軟,非常安適妥貼,若存若亡。此時,唯一還有感覺的便是頭腦的反應。再漸漸的靜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現象……」
蕭天樞說「祖師爺,說的,也沒有感覺到就是什麼樣的感觸,你能不能跟我講講這種感覺是什麼樣的人,到時候我修煉成功了,也能感覺得到……」
這樣的話,到時候,就算自己修練成功了,也能去好好分辨什麼是真的,什麼是走火入魔。
呂洞賓笑道「到此忽然會進入幾同完全忘我的境界,只有頭頂「泥洹宮」「百會穴」部分,感覺如天窗的開啟,如陽光的透射,豁然開朗而呈現無比的清涼之感。猶如乘虛而下的一股清虛之氣,下降而遍灑及於全身。道家丹經所謂的「醍醐灌頂」,便是形容這種境界……」
又說「不過,到此程度,最怕的是學理不明,觀念不清,內心如果存有絲毫的幻想,或潛意識中存有強烈的宗教意識,可能便會心神出竅;如果再配合其他的幻覺;便有許多類似神秘性的景象出現了。對此種種境象,必須要一一掃除,不落筌蹄才為究竟。」
「五氣朝元」的景象由於以上所講「三花聚頂」景象的呈現,或者在同一時間,或在稍息之後,忽然感覺呼吸之氣自然地完全停止,周身綿軟,不藉後天的呼吸而溫暖怡適,平時所謂的內呼吸(丹田的呼吸這時也自然的停止了。只是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偶然的需要極其輕微的呼吸一次。此時有如在風和日麗的景象中,微風不動,水波不興,身心內外,天地人物,無一而非安於「中和」的本位,更不知道有我身的存在或無我身的存在,這些平時的感覺和思想,統統都自然地去得無影無蹤了。
蕭天樞說「哦,原來是這樣……」
呂洞賓說「靜坐或修道的實際工夫,如果真能做到如上所講「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情況。那麼,煉精化氣的基礎工作,可以說是告一段落。不過,這種基礎,可不能偶一而止的,必須要「持盈保泰」,恆常如此,而且可以自由作主的要如此便如此才算數。倘使在靜坐的過程中,偶然有過一次類似經驗、瞎貓撞到死老鼠、一見永不再見,那就不足為是。但從此要進到「鍊氣化神」的境界,就必須和「道」的觀念結合,並非只屬於靜坐工夫的範圍了……」
蕭天樞說「徒弟還有一事不明,關於佛道怎麼……當魏、晉時期,佛教傳入與佛經翻譯事業,已開展其奔騰澎湃之勢,西域佛教名士如支謙、支亮、支遁等人,留居中國,且與魏、晉時期國內諸名士,都有密切交往,學問切磋,也彼此互有增益,事載於佛道兩教典籍者,姑不具引。即在六朝筆記《世說新語》中,亦可知見一斑……」
蕭天樞又說「國內佛教名僧如道安、僧肇等輩,都是深通中國文化如「三玄」等學,甚之,援道家名辭理念而入佛學,乃是非常普通的事實。初在廬山創建淨土宗的慧遠法師,原本修習道家,後來服膺佛教,創念佛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法門,與道家的棲神、煉神方法,又極類同。……」
西域來華名僧如鳩摩羅什,對於老、莊之學,尤其熟悉,故翻譯佛經,引用「道」、「功德」、「居士」、「眾生」等等名辭,如數家珍,也都是採用儒道本不分家的道家語,此在中印文化思想的交流,佛、道兩教教義的調和,已理有固然地走上融通途徑。
至於修煉的方法,佛教禪定之學,與道士修煉內丹之方,其基本形式與習靜養神的根柢,完全形似。佛家出家觀念,與道家避世高蹈的隱士觀念,也極相同。佛家密咒、手印與道術的符籙法術,又多共通之處,於是融合禪定、瑜伽、丹道而為一的後世正統道家內丹修煉方法,便於此時深植種子。
呂洞賓笑道「從徒弟剛剛說的,已可簡略窺見魏、晉道家的風氣,由漢末的演變,積極趨向形成道教為宗教的路線,約可歸納為兩個原因……」
、時衰世亂,政局不穩,戰爭頻仍,地方勢力的割據形勢,與依附眾望所歸的士族集團以自保者,隨處有人。高明之士,如許旌陽、慧遠等人,有鑑於黃巾張角之流的行為,但取宗教的思想與方法,作為避地高蹈,保境安民的教化,自然而然形成為一共同信仰的力量。同時自張道陵、張魯子孫所創的五斗米道,漸已成為具有歷史性的組織,漸漸與各種道派合流,形成後來道教的具體力量,也是勢所必然的結果。
佛教思想的傳入,使有識之士,對於神仙道士的超神入化之說,愈有信仰研究的興趣。且鑑於佛教的教義與修證方法,具有系統而理論有據,於是談玄與修煉丹法,也漸求洗鍊而趨於有理論的根據,與有系統的途徑,如葛洪對丹道的匯編而著《抱朴子》。他如嵇叔夜著《養生論》,為後世道士取為神仙可學的資料。慧遠著《神不滅論》,後來影響南朝沈約之作《形神論》、《神不滅論》,亦為後世道家取為神仙理論的張本。
總之,中國文化,自上古而至周、秦時期,由儒、道本不分家開始。再由春秋戰國時期學術分家,使道家與方士的眾術脫穎而出。復由漢末、三國而至魏、晉時期神仙方士的蛻變,漸漸形成北魏時期擴張而成的道教,在政治地位上,正式與佛教互爭宗教的教權。由於以上的簡引略述,大致已可見其概況。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9s 3.65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