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旒的確是帝王最重要的服制之一,但它是禮服,還是最重要的大禮服,哪怕是皇帝,一年裡除了正旦大朝,祭天祭祖這類超級大事件之外,其實也穿不了兩回。
而作為常服服制之一的通天冠,其實更經常為帝王所戴。
通天冠的年代也久遠,與漢畫中的進賢冠相似,不同的是「前有高山」,盞筒的前壁比帽梁頂端高出一截,然後向後翻卷,顯得巍峨突出不說,也因為這個特點得了一個別名——捲雲冠。
捲雲冠到了後世也開始變得複雜,梁數也變得更多,還多了許多額外的裝飾如附蟬、博山、組瓔、翠縷、簪、簪導等零碎。
但是起碼在這幅圖裡,漢武帝所戴的通天冠乾淨簡潔,與山東嘉祥漢代祠堂的石雕造像上的慶忌、吳王、韓王、夏桀基本相同。
而年代越近,所繪製的帝王越發隆重,尤其是受到了《畫論》裡作畫模式化的影響以及畫家囿於沒有見過真實的帝王發揮出的憑空想像,導致了身著冕旒章服的皇帝與蛟龍搏鬥的畫面出現。
這就好像後世影視劇里元帥穿著大元帥禮服在戰地指揮所里指揮戰役一樣的荒唐。
周至手裡這幅《漢武射蛟圖》才是正常,六朝畫作貼近兩漢規制,漢武帝站在軺車之上,頭戴通天冠,袍袖用襻膊結束在肘後,小臂上還有一片防止被弓弦掃到的皮製護膊,攀弓引箭,對準畫面右側水中露出兇相,作勢上撲的蛟龍。
軺車是一種輕便的軍車,一般為單馬或者雙馬拉動,速度很快,常用作使者的乘傳,也常隨貴族出獵。
這幅畫作較為真實地記錄了漢代出獵時的真實場景,感覺最起碼作者是見過真正的漢晉貴族出獵的,並且根據那種場景繪製了此圖,而不是在書房裡捻著筆管,或者根據遠遠觀摩過的後代大禮儀胡思亂想。
不管如何,剩下的三幅畫,其重要性都不比已經接近完成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圖》來得差。
所以壓力就還是給到了周至這裡,王老爺子和啟老的意思是既要抓緊時間,又要保證修復質量,還要關注修復中的新發現,還要隨時匯報修復進度。
然後要求整體性的修復不用著急,待到畫芯和題跋修復完成,就可以先將這一部分帶到首都。剩下的活慢慢來不遲。
然後周至就跟四表舅求救,結果四表舅就跟沒有聽見一樣,他只管修復題跋,畫心堅決不碰,修復完成後優哉游哉地幫四舅媽修復原件表面的綾錦都可以,就是不幫周至的忙。
每當周至表示抗議的時候,四表舅就藉口眼神不好,還諄諄告誡周至將來找徒弟要趁早,晴雯夜補雀金裘那是小姑娘十幾歲時候才有的能耐,要讓她成了晴雯婆婆,你看還行不行?!
話丑理端,周至也拿四表舅沒有辦法,不過四表舅和四舅媽這些天也沒閒著,抓緊研究起幾幅畫來,可謂白看不厭。
故宮和國博的古畫,等閒是不如何對外展出的,尤其是如顧愷之和陸探微的作品,一般五六年才展出幾天。
平日裡大家能夠看到的,基本都是複製品。
所以周至現在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至於對畫作的分析研究什麼的交給四表舅和舅媽,自己每天晚上當個傳聲話筒就好。
然後王老和啟老時常會根據四表舅和舅媽的意見詢問一些「溢出性」問題,比如對於《列女傳仁智卷》上下卷,從人物的衣飾、尺寸、男女動作,姿態,神情,遊絲線條起、行、結的處理,凹凸渲染造就立體形象所用的筆法等細節之處,都是值得研究的地方。
但是要指望大家放過周至那是不可能的,比如周至告訴王老這邊發現後卷所用凹凸渲染手法與前卷一致,王老就會問是側鋒入中鋒收,還是中鋒入側鋒收,還是側鋒入側鋒收?用濃和用淡的時候是否有所區別?啟老就會問渲染的時候是如何考慮與邊線的關係的?同樣一段衣袖,渲染是用了單層還是多層?
然後周至就會被一問一個不吱聲,只能求助家裡的二老。
每當這種時候,周至就會想起金大大《神鵰俠侶》當中的情節,洪七公和歐陽鋒通過楊過傳招決高下的情形,他們倒是斗得興高采烈,只苦了楊過而已。
不過和楊過由此貫通北丐西毒兩大高手絕學一樣,周至現在同樣也是受益匪淺。
在這些天裡,四表舅在中醫院的女兒,周至的表姐每天來給他們送飯,馮雪珊也來看過周至兩次,大姑更是打著上班路過的幌子天天來。
其實全夾川人都知道,大姑現在已經是退休狀態了。
一周之後,畫卷修復完畢,馮雪珊和楊和抓緊時間請大家一起吃了頓飯,說好的要請客,結果周至眼看又要跑。
其實兩人的假期也到了,畢竟已經是上班族,和大學生的寒暑假不能相提並論。
馬街鎮碼頭上老郭的急火小炒也還開著,張家溝市場胡三爺的鱔魚攤子生意也還火爆,於是周至乾脆讓楊和從白米鄉捉兩隻烏骨土雞,再找胡三爺定了十斤鱔魚和河鮮,一起送到那邊,中午晚上兩頓一起了。
周至曾經是郭家小炒的常客,人還在夾川的時候經常跟乾爹一起到這裡來打牙祭,順帶著討論在夾川各處田野考察的發現。
可以說這個碼頭大榕樹下的青瓦木牆的小院兒,是周至「文科事業」的始發站,再次來到這裡,周至都不禁有許多的感慨。
「夾川城裡還有這樣的地方?」方文玉有些吃驚:「這地方不錯呀。」
「這裡和明大哥那裡還挺像的呢。」梁紅仔細的打量著:「除了府河比不上長江,小葉榕比不上大榕樹,院子還小了點兒。」
周至倒是沒有如何注意這個問題,現在重來一看,還真有點兒明夷那個小院兒的意思,不過這裡的天井都能擺幾桌,比明夷的小院兒大太多了。
周至現在對川南古建築也已經有了更加長足的了解,發現這裡還是一處清代風格的建築,與三峽考察中在巫山、故陵所見的建築幾乎一樣。一筆閣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4s 3.744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