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的最後一天,第3屆「應氏杯」16強戰打響。
&氏杯」是每方用時3個半小時的比賽,比其他世界大賽要多出半個小時的比賽用時。正常情況下,一盤比賽結束的時間大概在下午6點鐘左右。
但是在今天8盤比賽中,有一盤棋在下午4點甚至更早一點時候局勢已經非常明朗,勝負早早失去懸念。
這一盤棋,就是李小強和依田紀基的比賽。
觀戰室內,張大記者眉開眼笑:
&強這個傢伙,算他有自知之明,昨天不敢和我打賭。」
距張大記者不遠處,藤澤秀行盯得面前的棋盤,嘴裡又冒出他那句經典評語:
&棋,看得我胃疼。。。」
不要奇怪藤澤秀行先生為什麼在這裡,因為他也是本屆「應氏杯」的參賽棋手之一。只不過他第1輪就被淘汰就是。淘汰他的正是李石佛,這也是他們兩位之間一生之中唯一一盤正式對局。
藤澤秀行先生現在已經70高齡了,即便如此,他這麼大年齡參加世界大賽,依然沒有創造最高齡參賽記錄。這個記錄是由坂田榮男先生保持的。坂田比藤澤大5歲,他前幾年在「富士通杯」中通過國內預選,最後代表日本隊出戰「富士通杯」,那才是世界大賽最高齡參賽記錄。
只要看張大記者那副模樣就應該知道,今天讓秀行先生「看得胃疼」的棋,應該不是李小強下出來的。秀行先生現在應該是在批評依田紀基。
沒錯,如果這個時候分析這盤棋棋盤上的形勢,會發現李小強已經遙遙領先。從三國擂台賽開始,李小強猜先的運氣好像一直都不怎麼樣。今天這盤比賽,李小強倒是執黑先行,不過這不是李小強主動選擇的結果。要知道這是「應氏杯」。實施的是大貼目,而且猜先猜的也是選擇權,在比賽之前猜到選擇權的依田紀基選擇了執白後行。
很顯然,現在看來猜先的結果好像沒有對這盤棋造成任何影響。當棋局進行到下午4點鐘左右的時候,全局不到150手棋,但依田紀基的形勢已經大差,黑棋的盤面已經領先了15目以上。不僅如此,就算從棋的厚薄來看,李小強的黑棋好像也要比白棋厚一點。
空多棋由厚!而且實空領先的還不是一星半點。還是那句話,這棋就算是讓張大記者替換李小強繼續。估計也很難輸得出去。因此可以這樣說,當棋局進行到這個時候,這盤比賽的勝負已經沒有任何懸念,李小強的獲勝只是時間問題。
在職業棋手的比賽中,如果在不到150手棋的時候就出現這麼大差距。通常不可能是因為對局的某一方下得特別好。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某一方下得特別差,或者出現了特別嚴重的失誤。
今天這盤棋也是如此,這盤棋勝負的關鍵,不是因為李小強下得特別好。而是因為依田紀基出現了失誤。只不過呢,依田紀基這個失誤看上去有點普通,卻有顯得有點特別。這個失誤看上去有點簡單,卻又讓人意想不到。這樣一來。依田紀基這個失誤,自然也就成了這個時候研究室的話題。
研究室內,興高采烈的張大記者用一種誇張的語氣說道:
&哈又是「大雪崩」!小強最近和「大雪崩」糾纏上了。不過估計這盤棋以後,應該沒人敢在小強面前操練「大雪崩」了吧。不過話說回來。他今天就一步簡簡單單的「外拐」,居然還能起到了「飛刀」的效果,這就讓人意想不到了。」
沒錯。在張大記者的話中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大雪崩」,李小強這盤勝利又和「大雪崩」有關,這個應該沒有問題。
另外一個關鍵詞呢,那自然就是「外拐」,「大雪崩外拐定式」!李小強下出了一個近年來已經和少見的「大雪崩外拐」變化,這才是大家討論的重點。
說起「大雪崩外拐定式」,這其實沒什麼稀奇,這是個很普通,也很古老的定式。下過圍棋的都知道,在「大雪崩」這個大型定式中,其中一步棋算是一個重要分歧點,在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內拐」,那麼以後的分支,就被大家統稱為「大雪崩內拐定式」。同樣的道理,如果你那個時候「外拐」,那麼就會形成「大雪崩外拐定式」。
&雪崩內拐定式」是由吳清源先生率先下出來的,可以說那步「內拐」是吳先生的首創。在那之前呢,當棋手碰到「大雪崩」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是「外拐」。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雪崩外拐」當然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定式,最起碼它要比「大雪崩內拐」古老多了。
自從吳先生下出「內拐」變化後,「外拐」的下法就漸漸變得少了。在10年以前,這步「外拐」偶爾還能見到,不過到了現在,在職業棋手的比賽中,這步棋幾乎已經銷聲匿跡。甚至可以這樣說,到了現在這個年代,「大雪崩外拐」差不多算是一個已經被淘汰的定式。
大家為什麼不喜歡下「大雪崩外拐」了呢?這裡面有什麼深層次原因嗎?要理解這個問題,這就要從吳先生下「內拐」的初衷說起。
很多人都知道,當吳先生第1次在實戰中下出「內拐」的時候,他事先應該並沒有進行過研究,而他的初衷,就是認為這樣「內拐」一下,應該可以便宜2目棋而已。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2目棋,可以說就是因為這2目棋,才引起「大雪崩」這個古老定式發生了重大變革。不僅是「大雪崩」,圍棋中很多定式的淘汰和變遷,其實都是又一兩目棋引起的。
可以設想一下,當別人想便宜你2目棋的時候,更重要是等你計算後發現,人家這步棋竟然還真的成立,那麼你自然會對之前的定式產生懷疑。
圍棋中的「定式」之所以能被稱為「定式」,有且只有一個判斷標準。就是大家在認為「局部兩分」的時候,這種下法才能被稱之為定式。現在既然別人「便宜2目」的下法可以成立,那麼之前的那個下法,還可以稱為「定式>
這其中的道理應該不難理解吧?這也就是「大雪崩外拐」逐漸少見的原因。
當然,圍棋中的「定式」也有一個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對於「定式」的判斷,永遠只在局部有效。如果站在全局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呢?很可能你在局部選擇一個看上去稍微虧損的變化,卻能換來全局的得利。
為什麼有那麼多高手對定式嗤之以鼻?為什麼高手們會反覆強調對定式不能死記硬背?這個其實就是主要原因。
而這個原因,就是李小強今天贏下這盤棋的關鍵。
&田這個傢伙,他今天真是失常啊。他今天真應該打屁股。他主動挑起「大雪崩」,竟然會忽略人家可能選擇「外拐」。忽略人家的選擇也就算了,他竟然對後面的變化一點都不熟悉。唉!下棋永遠只盯著局部,下棋沒有一點全局觀念。這樣怎麼行,這樣怎麼可能贏得了李小強。。。」
觀戰室內,藤澤秀行先生在嘮嘮叨叨的數說依田紀基的不是。
聽著秀行先生的嘮叨,張大記者卻想得更多。的確,今天這盤棋的脈絡其實非常簡單。正如藤澤秀行先生所說的,當依田紀基主動選擇「大雪崩」的時候。他在對局時肯定沒考慮全局的配置,他肯定沒想到李小強會下出已經「被淘汰」的「外拐」變化,想當然的認為李小強會「內拐」。想當然也就算了,更致命的是。他好像對「大雪崩外拐」的變化還不怎麼熟悉。
要說「大雪崩外拐」和「內拐」有什麼區別呢,就是「內拐」稍微偏重實地一點,而「外拐」則側重於外勢。
今天這盤棋就是這樣,李小強在一個「大雪崩外拐」的變化中。他下出了圍棋中經典的「滾打包收」,雖然從局部來看,依田紀基在這個地方獲取了大量的實地。但是放眼全局,當這個變化完成後,可以說依田紀基大勢去矣。
但是話說回來,在今天這盤棋當中,依田紀基真的算失常嗎?張大記者認為不能算。依田沒有注意到李小強可能下出「外拐」,這可以說是一種思維定勢,就算要吹毛求疵,也只能說他的全局觀念還不夠強。但圍棋中的「大局觀」,這本來就是一個很高深的課題。依田紀基在這方面有所欠缺,這當然稱不上是什麼「失常」。
至於他對「大雪崩外拐」的變化不熟悉,那就更稱不上是什麼失常了。完全可以理解,如今的圍棋好像在迅猛發展,每天出現的新變化層出不窮,依田就算非常刻苦,他可能連新變化都研究不過來,一個公認已經被淘汰的定式,他有必要去了解這麼多嗎。
但張大記者又隱隱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圍棋是如此的博大精深,這種一邊開放新變化,一邊丟掉老變化的做法真的對嗎?從這個角度說,大家沾沾自喜認為圍棋技術一直在進步的觀點,真的正確嗎?
在這時候,張大記者突然想起李小強昨天說的這句話:
&現實中的很多棋局,我認為可以充分證明我的觀點正確。。。」(未完待續。)
&應該有很多棋友看得出來,今天這盤棋也是有原型的。這是「牛哥」邱俊去年贏小特務的一盤。別看小特務現在風光無限,其他中牛哥類似的刀這也不是第1次。印象中他去年還有一盤和這盤很像,都是被牛哥「滾打包收」。有興趣的棋友可以自己找來看看。曾有職業棋手評價,說小特務像「加強版」的馬小,小巧功夫天下一品,但大局上比之老聶還稍有不如。我認為這種說法還是有點道理。
閒話說完,最後再次求票!
謝謝大家!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2s 3.707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