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威來的另外兩個車型也將投產。
企鵝到十一月底已經上市四個月,累積銷量六千七百台。
每月能賣一千五百輛左右。
威來今年十月一期間推出了一款緊湊型a級轎車,到現在兩個月左右,賣了七萬多輛。
正好是新能源車銷量的十倍。
雖然四個月六千七百輛這個成績已經遠遠的超出上一世全年五千輛的銷量,但依然任重而道遠。
威來網上每天都有關於新能源車和燃油車誰好誰壞的爭論。
至於誰好誰壞這不重要,只要能保持熱度就達到了目的。
管理威來網的員工在江宇沒有授意的情況下,竟然也組織起了水軍,每天水這個話題。
江宇知道後,雖然哭笑不得,但是並沒有制止。
水軍又不犯法,再說他們炒作的話題只是新能源車,這更不觸及法律條款,他為什麼要管?
這些水軍有唱紅臉的,有唱白臉兒的。
當然大部分還是理智進行辯護科普的,把電動車的優點和盤托出。
反正吵吵來吵吵去,新能源車的銷量雖然變化不大,但了解它的人卻以幾何速度增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網站上新能源車話題的不斷炒作,新能源的銷量漸漸有了點起色,到二零一零年元旦後,新能源車的銷量每月已經能達兩千台了。
二零一零年新年之前,所有在企業工作的員工們就收到了一個天大的喜訊。
年後,他們的工資將再一次提升。
這次不是小幅上漲,而是大幅度的提升,月工資水準將上漲到三千元。
很多企業的員工奔走相告,彈冠相慶。
威來集團的員工相對來說比較平靜,他們本身的工資水準已經超過了兩千,達到兩千二百元,漲到三千也沒覺出多了多少。
工資大幅度上漲對一些企業還是有壓力的,這註定會讓利潤減少。
上一世的二零一零年,最先漲工資的是事業單位,教師是第一批受益者,他們的月工資從一千二三百元,直接上升到了三千元。
隨後才是企業員工。
當時企業員工的平均工資在九百元上下,也是一下子提到了兩千七到三千元。
這個江宇記得非常清楚。
當時他那個修配廠的員工工資就是升到兩千七百元。
當國家要真的支持一個項目的時候,效率還真的驚人。
二零一零年新年過後,國家發改委等幾個部門就發布了關於城市交通改革的通知。
為減少城市空氣污染,節約能源,通知號召各大中城市的出租車向新能源車轉移。
出租車行業將減少發放燃油出租車的車牌,給予新能源出租車非常大的優惠便利條件。
舊的燃油車報廢如果更換新能源車,國家會給比例較大的補貼。
也就是說,以前的燃油出租車還可以接著跑,但是新增加的出租車則往新能源車上傾斜。
這個通知一出,那些沒拿新能源車當回事兒的各車企全傻眼了。
雖然通知僅限全國大中城市,但就是傻子也知道,大中城市飽和後,必定會延伸到小城市。
這可是一個百萬級別的市場。
這些車企開始著急了,開始手忙腳亂地研發新能源車。
就在各車企開始研發新能源車的時候,威來一下子推出了兩個車型的新能源車。
並且年前推出的企鵝也出了新
技術版本,就是那兩種增程式。
威來一共推出這三個車型的新能源車中。
那款uv肯定是不能當出租車用的,太大。
另外兩款車都能當出租車用。
因此新能源車的銷量陡然就上升了一大截。
但也沒上升多少,威來新能源車也就從每月兩千輛的銷量上升到四千輛左右。
畢竟每個城市上的新出租車也是有數量限制的。
國內各車企自然也都弄了兩輛威來的電動車回去研究,準備做逆向仿製。
但是在看到威來的核心技術三電部件的時候,他們立馬明白,根本仿製不了。
不說專利問題,就是沒有專利他們也仿製不出來。
就是勉強能仿製出來,也只是仿製了個形狀沒有內在,使用效果和壽命天地之別。
如果自己慢慢研究也不是研究不出來,但是市場會等你慢慢研究嗎?
威來從做電摩開始到現在,已經做了十幾年電動車了,積累了大量的專利,這些專利根本就繞不過去。
腦筋轉的快的車企立馬就和威來聯繫,從威來這邊買核心部件進行組裝。
還有車企已經開始和威來談專利的轉讓了。
某人躺著數錢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但躺著數錢也沒有太多的錢可數,畢竟現在新能源車的市場規模還是太小,其他車企就是買了專利生產的數量也不會太大。
可惜某人只高興了幾天,一個壞消息就傳來了。
外國公司要不賣晶片給威來了。
也就是說威來以後無法使用外國的晶片了。
雖然還沒有實施,但江宇相信這一天肯定會到來的。
江宇不準備等到消息坐實再做反應,直接就讓威來電子在手機上全部轉用自己的部件。
威來多年前布局,投資巨大的東西也終於該拿出來了。
原本威來在今年六月份是要推出第三代智慧型手機的。
現在用進口部件的第一批手機依然要在六月發售,但後續的手機則要改變一下結構。
對方若是看到威來手機可以全部實現自主化,估計那些準備落實的條例也就不了了之了。
威來電子立刻進行改變,開始對首發過後的批次手機進行部件替換。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7s 3.71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