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的作戰會議上,國務秘書和總參謀部高級將領幾乎都認可了南方白軍即將對蘇維埃俄國展開的進攻。對於那個意識形態和自己尖銳對立、且鞭笞苛刑和搜捕屠殺較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紅色帝國,德政高層都抱有強烈的厭憎,總參謀部甚至還制定了一個旨在將其徹底消滅的「巴巴羅薩」計劃。現在有俄國人代替自己進行這場戰爭,德國決策層成員自然是欣然應允。接到柏林回復的德國駐南俄大使舒伯特,當即向阿列克謝通報了德國的態度;第一批軍援物資隨即裝上了列車,在嘶鳴的汽笛聲中穿越整個西里西亞和烏克蘭平原,向東方的伏爾加河疾馳而去。
不過,12月初的俄國正值風雪肆虐的隆冬,對大兵團作戰有著諸多的掣肘,根據「俄羅斯帝國武裝部隊最高司令」鄧尼金的計劃,開戰日期至少要等到氣溫稍有回升的來年2月。在這一堪稱童話般的「王子復仇記」開始之前,清英所關注的便只有當前正在進行的美洲戰事了。
經過柏林政府的一番敲打,義大利、奧匈、奧斯曼三國的態度都驟然恭順了下來:四國代表在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重申了同盟國之間的各項協定,並聲明絕不在未徵求盟國意見的情況下與美國單獨媾和。奧匈和義大利都8承諾將在來年削減消費品生產指數至90以下,並將軍火生產總量提升至開戰前的2倍。義大利暫時不用派出陸軍部隊參加對美戰爭,但所有的艦隊、航空兵、和登記在冊的商船都需要納入德國海軍的指揮之下。奧匈和奧斯曼帝國則是全軍參與。作為德國戰爭機器上的一部分而與美軍搏鬥。由於義大利的商船規模遠較奧匈為大。這一看似對義大利格外優待的條件也沒有受到後者的反對。奧匈陸軍司令岑克爾甚至在私下裡表示了應當讓義大利陸軍永遠待在本土及殖民地的態度,因為這幫根本不會打仗的人到了美洲前線,除了浪費寶貴的補給之外再沒有任何的用處。
「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商船隊伍加入之後,由德意志所控制的商船總規模達到了2800萬噸;而隨著我們與英國新政府之間合作的不斷加深,他們剩餘的1500萬噸商船也將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為德意志所用。而波多黎各島上的聖胡安基地也在德意志工兵的努力下得到了修復和擴建,目前已經成為了一個貨物月吞吐量達到80萬噸的關鍵港口。從布雷斯特出發前往美洲的運輸船隻,其單程路途從最初的4300海里縮短到不足3500海里,我們向美洲的力量投送又邁進了一大步。」
在一張由數十幅寬大的低比例地圖拼湊而成的巨型世界地圖跟前。一襲上將軍裝的雷德爾手持細長的木桿,不斷在其上向清英指點移劃說道:「然而,由於整條航線向北移動了超過700海里,商船遭受美國潛艇的攻擊也變得驟然頻繁了起來。在過去三周的時間裡,有11艘商船在往返大洋的過程中被美國潛艇擊沉,總噸位達到6萬噸,而一個月前的同期損失數字還不到它的50%!隨著聖胡安港口的不斷擴大,我們的大西洋航線也勢必會更加繁忙,這必然會讓美國潛艇擁有更多的攻擊機會,甚至是引來對方水面艦隊的襲擊。因此。我們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保障大西洋運輸線的暢通;唯有如此。這場對美戰爭才會有勝利的可能。」
聽得雷德爾的話語,清英的眼眸中不禁浮現出了一絲讚譽的神色。經過近十年的共事,清英早已經為雷德爾的學識和眼光深感欽佩;眼前之人不僅是一名精明強幹的組織官僚,更是一位深具全局意識的統帥級人物。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戰爭,後勤保障永遠都是最為重要的;即便是再過堅硬鋒利的龍騎槍尖,在後繼乏力的情況下也不可能穿透對方層層壘疊起來的土石防護!
「在百慕達海戰結束之後,元氣大損的美國大西洋艦隊再無力在正面作戰中將我們趕出加勒比海;因此,他們只能選擇退而求其次,通過襲擊帝國運輸船的方式來削弱我們在美洲地區的力量。」清英不緊不慢的開口,心中卻是湧現出了難言的怪誕感覺。在另一個時空裡,對正面挑戰英國海權缺乏信心的德國海軍,選擇了破交戰略作為迫使英國屈服的策略;超過1100條海狼從藍水出擊,譜寫出了一曲雄渾跌宕的激昂樂曲。而在當前,情況卻是出現了完全的顛倒: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德軍,完全可以被看成是一座所有物資都需要萬里之外的本土輸送的海外孤島,而美國則扮演起了歷史上德國的角色,掐斷對方的後勤航運成為了決定戰爭勝敗的重中之重!
「根據我們目前擬定的計劃,海軍應當建造更多的反潛護衛艦,以加強對潛艇偷襲的抵禦。更多的潛艇也應當被生產出來,用於加強在美國東海岸的偵察力量,讓美國海軍的大型艦艇因水下威脅的加劇而減少出航頻率。如此一來,美國潛艇對運輸船隊的威脅就能得到減輕,而其大型戰艦的活動也將受到制約,從而使得運輸船隊的危險係數大為降低。畢竟只要美國海軍的大型戰艦不參與破交,那麼我們只需要用重巡洋艦就能保障船隊的水面安全。」雷德爾簡潔明了的說道。
「這兩項策略的確是鞏固我們大西洋航線的有效應對。不過將軍,或許還有一種武器我們不應該將其忽略。」清英轉過頭來,對雷德爾那張儒雅剛正的臉微微一笑道,「既然航空母艦能夠憑藉超遠距離的視野和打擊半徑取代戰列艦成為海戰的核心,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將它的這些優點用於船隊的護航呢?」
雷德爾聞言大為驚愕。航母的巨大戰力固然在歷場海戰中得到了完美的證明,但也正是由於這一緣故,使得這些核心力量在任何時刻都必須被集中起來使用,否則便是巨大的戰力浪費。當前德國海軍的35萬噸興登堡級重型航母雖然實現了批量建造,但相較於美國同類型艦隊航母的數量,也還遠沒有多到能夠抽出身來為商船護航的地步。再者,航母又怎麼能夠攻擊潛艇?將這些國之重器投入護航當中,不僅成本巨大,而且增加了被對方潛艇偷襲重創的可能性,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筆極不划算的買賣!
然而片刻之後,雷德爾心中的震驚不解就盡數消散而去,重新恢復了之前的平靜。眼前這位君皇在海軍戰略上的造詣極為深厚,甚至於在整個德國都無可比擬;他既然提出了這一點,必然就會有他所獨到的考慮和見解。
「我們可以建造一種專用於護航的低端航母。它的任務僅僅是伴隨運輸船隊,因此可以直接用商船的標準進行建造:整艘艦艇不需要有任何的裝甲,火力僅能進行簡單的對空自衛,而速度只要高於商船就算完成了使命!在搭載30架飛機的情況下,這種航母的標準排水量預計能控制在8200噸之內,建造周期也不會超過10個月,您可以將這種船隻視為能夠起降戰機的武裝商船。」
清英整理思緒,將自己基於後世的經驗向雷德爾簡單道出:「只要我們的運輸船隊中配備了這種艦艇,那麼任何水面襲擊艦都將在數百公里開外變得無所遁形;船隊不僅可以改變航向避敵鋒芒,更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派出轟炸機和魚雷機實施攻擊。至於反潛,經過改裝之後的飛機也完全能夠勝任。它們可以用機載雷達或是投放聲納浮標的方式,來發現水面航行和潛入水下的潛艇的方位,而後再用掛載的小型炸彈和深水炸彈予以攻擊。由於飛機的偵察範圍極廣,這會使得美國潛艇在距離運輸船隊很遠的地方就被迫下潛,其對商船的威脅程度有了幾何倍數的降低。這是傳統的反潛驅逐艦所無論如何都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
「能夠起降飛機的武裝商船?」雷德爾思緒飛涌,腦中紛亂的戰鬥元素漸漸變得有序而清晰。機載雷達已經在數月之前便投入現役,最初的目標是讓一部分雙發戰機具有夜戰能力;現在只需稍加改裝,便可讓這種雷達成為搜尋海面巡航的潛艇的利器。只要能用炸彈將潛艇逼入水中,飛機的意義就得到了體現:即便是在今天,潛艇的絕大多數時間也都是在水面度過,其在水下依靠電動機實現的機動性和續航距離,與在水面使用柴油機的情況根本不可同日而語。至於向海面投放被動聲納、繼而投擲深水炸彈的戰術,也完全擁有可觀的可行性。
「海軍會仔細考慮陛下您的這一建議。相信它會成為鞏固德意志大西洋航線的核心。」雷德爾禮貌地說道。(未完待續。。)
ps:感謝書友瀟湘夜雨異鄉客、大大醉貓、快樂的加肥貓、龍城將軍天天、心靈深處的呼吸的月票支持,和金螃蟹、zhouyu1976的打賞~~~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6s 3.71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