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重生南北滅隋唐最新章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也不是所有人都像羅歡、褚宏航這般不願意離開夏國,將領們雖然跟著王澤過的不錯,可是裂土封侯成為一國之主的誘惑也讓很多人激動不已,這可是真正的裂土封侯,而不是有名無實的爵位。
經過接連三個多月的爭論,根據這些年來各人的戰功、資歷,以及各方面的各人意願,王澤在十二月底頒布了第二批新分封的二十五個諸侯國名單,一等侯國一共有七個,二等侯國十二個,一等伯國六個。
姜川、許寧、張航、尋勻、葛偉五人與何亮都是一等侯國,級別上與第一次分封的十大侯國一樣,只不過因為晚了十年的發展時間,所以在未來諸侯國的競爭中必然會吃一些虧。
同其他五人的封國都在崑崙洲不同,不僅何亮是唯一一個非武將出身的諸侯,甚至連他受封的侯國也是唯一一個不在崑崙洲的諸侯,可以說是何亮在這些諸侯中是最為特殊的一個。
可能是因為王澤對何亮的虧欠,作為夏國對外開拓的第一人,何亮這些年為夏國經略西洋,開闢西洋的基業立下汗馬功勞。
上一次分封時本來何亮也是夠資格的,可是因為王澤一時半會還離不開何亮,加上何亮當時的年齡也不大,所以王澤便將其耽擱了一下,一直拖延到現在何亮已經五十多歲才有機會。
分封之前,王澤曾親自將何亮叫到王宮內,拿出世界地圖供何亮自己選擇,只要不是夏國目前的領土都可以划走,可以說是膏腴之地予取予求。
然而何亮的選擇卻有些出乎王澤的意料之外,但是又在情理之中,何亮只請求王澤將天竺西部信度河西岸的土地分封給自己。
日後只要是信度河西岸任何一塊土地,只要被他攻打下來那麼就是何亮自己的國土,不過信度河東岸卻不行,這裡的土地王澤早已經有了自己的安排,日後還有大用。
這時信度河下游有許多月氏人或者厭嗒匈奴人建立的小國,不過這些人早已經融入到了天竺人的文化中,把自己當做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剎帝利,因此王澤也無須跟這些人講究什麼華夏分支問題。
何亮因為一直擔任著南洋商行的大掌柜,雖然這些年也指揮武裝商船在海上跟很多國家的海盜打過水戰,不過相對於其他將領來說,依然算得上不善兵事,而信度河下游的土著相對崑崙洲的剽悍崑崙奴來說比較柔弱。
因此封國與信度河對不善帶兵打仗的何亮來說更加適合,另外為了保證何亮的安全王澤也答應選派一隊有經驗的士兵去幫助何亮開拓自己的領地,這樣再加上何亮過去的班底多少也能建立起初步的侯國幕府。
除了何亮外,其他五個一等侯國和其他十三個二等侯國以及六個一等伯國也都是分封在崑崙洲周邊沿海位置。
二等侯國有周鐸、於鋒、韓文、韓彪、周廣、周強、柳萬城、楊鵬飛、沈三水、趙雍、顧彬、孟顯、宗立等十三人。
一等伯國則是有李順、趙坤、商聖茂、趙欽、凌誠、浦洪等六人。
因為這些諸侯全都是武將,只需要帶著各自的親兵加上一部分招募的青壯就可以在當地維持下去,王澤也沒有再另外派兵協助,只是給了他們建立封國的基本物資。
在考慮分封諸侯的土地時,王澤也考慮到了很多,因為夏國的全力西進很有可能導致羅馬帝國等泰西洲國家的連鎖反應,為了搶先占領地盤,王澤乾脆把整個崑崙洲瓜分完畢。
之前分封第一批侯國時,王澤當時基於對兩位弟弟的虧欠以及對程沖、朱睿兩人的補償,幾乎將崑崙洲東岸大部分土地都封出去。
崑崙洲最南端,後世南非和馬島這一片戰略要地又是夏國自己的直屬領地,因此這一次分封在崑崙洲的二十四個諸侯中只有六個伯國是分封在東岸,其他十八個侯國都是西岸立國。
第一批在崑崙洲西海岸立國的只有胡秉常和孫興、曲六郎三人建立的諸侯國。
相對於距離夏國本土近許多的崑崙洲東岸來說,西岸距離夏國的路程更加遙遠,不要說到夏國本土去,甚至到夏國南洋領地也顯得是那麼遙遠,哪怕這些年三人聯合起來運輸人口,到如今也只有十二三萬人。
另外這裡的環境相對來說也不如崑崙洲東岸,茂密的雨林氣候更是危機四伏,這一切都讓新加入西部行列的諸侯很是吃驚,為了爭奪稍微好一些的封國位置,很多原本關係比較好的將領居然爭奪的面紅耳赤,讓王澤看得直搖頭。
還是顧斌看不下去,他主動對王澤請求道:「陛下,既然大家都嫌崑崙洲北部的沙漠荒蕪,那麼就請陛下將這片大漠以北的土地分封給我吧,只是希望陛下給我有向北征伐的權力!」
見到顧斌居然主動讓出了原本分封給他的一塊肥沃土地,原本爭奪的面紅耳赤的將領也都發現自己著相了,於是也一個個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終於不再搶奪起來。
王澤看著心中暗樂,估計顧斌也是從之前糜柯、何亮那裡得到了羅馬帝國的詳情,可能想要趁著羅馬帝國衰落的機會,從其國土上搶奪下來一片土地,畢竟隨後還有一二十年羅馬帝國就要面臨一次大危機。
這個時候顧斌如果發展的好,也能有兩三萬軍隊,也有可能將羅馬帝國安達盧西亞地區拿下來,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反正是對漢人是有好處的,羅馬帝國再好也只不過是異族而已。
想到這裡王澤大笑道:「大家還是要跟顧將軍學學呀,既然這樣,我便給你持節行征伐泰西洲以北諸國的權力,不過日後立國不得移風易俗,還須堅持我漢家禮儀文明才是!」
王澤這也是提前給大家打一個預防針,因為中國古代有一種入華夏則華夏,入夷狄則夷狄的心態,很多漢人將領在征服異族後,卻拋棄了原本的漢文化,去就當地土著的文化。
楚國莊橋是這樣,秦朝趙佗是這樣,其他建立衛滿朝鮮的衛滿還有其他很多人都選擇了這樣的做法。
不可否認,這樣做能夠最快的讓本地土著認可你,可是這樣卻對整個漢文明沒有任何好處,根本不利於漢文明的對外傳播。
另外這也嚴重不符合王澤分封諸侯的根本意願,他可是要將整個世界都變成漢人的世界,要是你們這些人為了讓自己好統治土著,拋棄了漢文明還不如不分封諸侯呢。
這時其他將領也從王澤和顧斌的對話中看到王澤的讚賞,甚至一些稍微機敏一些的將領也發現顧斌的打算。
雖然一個個也羨慕顧斌得到了王澤某些隱晦的支持,不過大秦國(羅馬帝國)畢竟是泰西強國,根本不是顧斌這樣剛剛受封的諸侯能夠對付得了的,因此大家雖然覺得顧斌在將來可能有機會,但更有可能招惹來大秦討伐大軍。
當夏國朝堂上的政令傳布天下的時候,其帶來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一點,這些新鮮出爐的諸侯們還不知道,自己的陛下將給整個世界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因為這一次夏國的影響力逐漸增強,數十名諸侯誕生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突厥和隋帝國內部。
一開始突厥大喜過望的還以為去掉那麼多老將,夏軍的作戰能力必然會急劇下降,這樣自己的機會就來了。
都藍可汗卻沒有料到夏國只是將一部分將領分封出去,而且這些將領也主要是步軍和水軍的將領,跟突厥開戰的騎兵將領基本上都在,所以突厥在接下來一段時間中不僅沒有取得任何成績,甚至還損兵折將。
消息傳到隋帝國後,隋文帝久久無語,自古以來對於位高權重的將領,以及功高蓋主的將領無外乎兩種手段,一種就是殺功臣,另一種就是收其兵權,然後榮耀其爵位。
可是夏國卻開闢了另外一種手段,讓這些武將到更加遙遠的蠻荒之地開創基業,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國內的自相殘殺,又可以多出來大量的幫手,日後國內民眾太多的時候還可以對外輸出。
然而楊堅捫心自問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畢竟這些對外輸出的諸侯距離本土遙遠無比,萬一日後反噬子孫後代也不是不可能,一想到這一點楊堅就很是佩服王澤的做法。
最讓楊堅感到可以借鑑的是,這個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帝皇的子孫相殘,反正這個世界那麼大,完全可以劃出來一塊塊的領土,然後把這些子孫全都分封到自己的領地去。
這樣大家都有的王位去做,內部的廝殺也就少了,如今王澤後宮中能保持目前的和睦,也跟王澤向三女明確講明自己的想法有關係,沒有了利益的爭奪,相互之間當然也就和睦了。
分封完諸侯,便已經到了新年,王澤站在王宮內都可以聽到外面在噼噼啪啪的放鞭炮,鎮海城內外的民眾已經在提前歡慶新年的到來,看來這一年大家日子過得都不錯,不然也不至於這麼歡悅。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8s 3.713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