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當官的日子過的還是挺開心的。在清水閘上呆的時間長了,許多衙門公務也很熟了,黃義德的時間反而變得輕鬆了。平日裡李金生管理那些閘夫,管的還是挺好的。畢竟這傢伙是清水閘的老人,根基比較深。用這樣的人還是比較順手的,黃義德也樂呵呵的從繁重的閘官事物中脫身開了。平日裡除了碰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才需要他這個閘官出馬,一般情況下李金生這個閘夫大頭目還是搞得定的。
這樣一來,黃義德的生活可就悠閒了。早上起來之後他會跑跑步,然後鍛煉一會兒身體。鍛煉之後就是吃早飯,然後再看一會兒四書五經。要想在一個封建王朝裡面混出一個前途,那不讀書是絕對不行的。黃義德也不指望自己能夠在考場上過五關斬六將,但多學一點總是沒有錯的。加上以前黃義德已經進學好幾年了,論基礎還是有一點的。
學習溫書的時間是一個時辰,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兩個小時。別看四書五經的字數不是很多,但裡面的內容和哲理還是很豐富的,不然也不會變成天下讀書人必讀之物。現在黃義德的學識也就一般,以後他還會加強八股文的寫作和辨識的能力,再往後還要讀一讀諸子百家。
八股文也稱「時文」、「制藝」、「制義」、「八比文」、「四書文」,是明清兩代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八股文專講形式、沒有內容,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裡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人們只是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文體。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後四部分是正式議論,中股是全篇重心,在這四段中,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文。
黃義德以前對八股文的認知很簡單——封建王朝一種有點白痴的考試方式。但真正認識到八股文之後,他發現事實其實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其實八股文不過是一種文體的形式,本身並沒有什麼過錯。而且說實話——由於八股文要求嚴格,能夠寫出一手精彩的八股文的學士必定是一個很有文采的人。而且八股文本身就是一種依據考試需要而產生的文體,那麼自然就有著諸多的限制。但如果就考試而言,那其實也沒有錯。如果不制定嚴格的格式,那許多文章根本就無法辨別輸贏。當然,這也必然限制了許多不精通八股文的學子的仕途之路,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就好像以前黃義德在上學的時候一直不知道自己一個好好的中國人為什麼要學習英文,而且還上升到了和語文一樣重要的程度。多少人就是被英語毀掉了夢想和前途,但現實就是這樣!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十全十美的事情?每個時代不一樣,自然會有一些時代的局限性。
而且黃義德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小人物,他要想活的更好,那就只能去適應這個時代。在沒有穿越之前,黃義德也曾經看過不少的穿越小說。看的時候,看的那叫一個熱血沸騰。許多的網絡作家寫的那叫一個好,好像能夠把自己代入主人公一樣。當時黃義德感覺自己身上也會有一些小說中主人公的影子,萬一有機會穿越之後那肯定要干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當他真的穿越到這裡之後,他才發現事實完全就不是那樣。還好他是魂穿,否則肉身穿越的話,那光一個辮子問題就有可能讓他掉了腦袋。
以前黃義德也曾經思考過清朝的這個辮子問題,想的時候總會憤慨的罵上幾句。畢竟這個豬尾巴伴隨國人長達兩百多年的歲月,感覺還是挺不爽的。但後來他真穿越之後,做了一個假設遊戲,結果真的很神奇!
如果同樣是肉身穿越的話,穿越到清朝和穿越到明朝會有怎麼樣的區別?他對此做了一個大膽的假設。以他從自己以前看過的無數穿越文當中提取的描述結果來看——穿越到清朝如果沒有辮子可以有以下幾種應付的手段。第一種是謊稱自己是剛還俗的和尚;第二種是躲在無人的深山或者荒島、森林之類的偏僻之地躲一陣,等長出長發再說;還有一種就是說自己是海外歸國,說自己是特地回歸清朝進行一場尋根之旅。至上從表面上看——穿越到清朝的話,沒有辮子也不一定死,只要以後留一根就行了。當然,萬一你很倒霉的遇上一些酷吏的話,那結果自己想了。不過總的來說還是有出路的。
那如果你肉身穿越到明朝會怎麼樣呢?許多網文寫的很好,但事實肯定沒有他們寫的那麼美好!明朝的戶籍制度非常嚴格,如果你沒有戶籍那就是黑戶,而黑戶的下場往往很慘。坐牢充軍還是小事,就算殺頭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那許多人就會說了——就說我是移民過來的,這總行吧!呵呵,可惜事實很殘酷——說這句話只會讓你死的更快。在明代是禁止百姓遷移的,除非你拿到官府衙門出具的文書,否則你一輩子就只能在當地的一個小圈子裡面轉悠。而一般的老百姓基本拿不到文書,一輩子也就在老家附近轉悠,說穿了就是被朝廷圈養了。只有讀書的士子和經商的行商比較容易拿到文書,一個是因為朝廷對他們有優待,另一個是因為有錢。
你想想——如果你穿越到明朝的某一個縣裡面,一沒有戶籍,二沒有通關文書。就算你躲在窮鄉僻壤,官府抓不到你。但這也代表你一輩子基本上就在這個小角落裡困死了,不要說什麼宏圖大業了,就算不餓死都已經萬幸了。
想想明朝的軍戶,爺爺是軍戶,老爹還是軍戶,輪到自己了還是軍戶。就算傳到十八代子孫,那還是軍戶。除了軍戶之外,還有民戶和賤籍之分,不同戶籍的老百姓是不能通婚的。這是明朝的國策,執行的也很嚴格!而到了清朝入關之後,不僅老百姓落戶入籍變的很容易,而且廢除了賤籍,並且逐漸開始允許老百姓跨地域的移動,放鬆了老百姓身上的人生枷鎖。
我們先不說明朝和清朝到底哪一個更好?因為不同朝代都有不一樣的情況,很難進行客觀的評價。但至少從戶籍制度上來說——清朝對老百姓顯得更加的寬鬆和自由。大家可以想想看——老朱能夠把自己的子孫後代當成豬一樣圈在封地之內,對老百姓能例外嘛!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78s 3.700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