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最近尾巴已經翹起來了,主要還是因為朱由校在朝政上,基本上沒有什麼主見,東林黨說什麼朱由校都照做。
如今的朱由校,名義上是皇帝,但是沒有表現出絲毫個人意志,東林黨人感覺皇帝被他們玩弄於鼓掌之間,頓感洋洋得意。
朱由校還表現得對朝政沒什麼興趣,平日裡朝政基本上都丟給內閣和司禮監。內閣首輔葉向高是東林黨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也是東林黨的。司禮監秉筆太監李進忠,則很少去司禮監值班。
朱由校的這番態度和表現,也讓東林黨上下開始麻痹大意,認為新君的意志已被他們掌控。
儘管王安在宮內的爪牙被朱由校給削了腦袋,但對東林黨人來說,並不動搖他們的利益。同時朱由校也出師有名,是靠反腐的名號把王安的爪牙斬除的,並未引起東林黨官員的警惕。
東林黨根本不知道,皇帝正謀劃著整頓禁軍。
這天朱由校移駕回宮,東林黨馬上建議開恩科。歷代皇帝登基後,都是要開科取士的。不出意外的,朱由校不僅同意了開恩科,還讓東林黨官員負責這次科舉監察。
東林黨又獲得了一次階段性勝利,大佬們頓時歡天喜地。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操縱這次科舉。
誰能中舉、中進士,到時候還不是他們東林黨說的算。江南那麼多商賈子弟想要考取功名,這錢不就嘩啦啦的來了。
特別是殿試的時候,狀元、榜眼之類的又能賣錢。
大佬們高興,小弟們自然也有一杯羹。於是東林黨官員們,樂呵呵的去準備恩科了。
朱由校則如同春秋的勾踐,繼續韜光養晦、臥薪嘗膽,先把自己有絕對權力的宮廷內部掌控起來。
這天朱由校正在養心殿看書,楊光走了進來,小聲在朱由校耳邊說道:內「皇上,張炎回來了。」
「回來了,快讓他前來覲見。」朱由校頓時大喜,連忙站起身來。不一會,張炎進了養心殿。
「奴才張炎,叩見皇上。皇上,奴才回來了。」張炎神色激動的高呼道,朱由校連忙把張炎扶了起來,急切的問道:「馬買到了嗎?」
「皇上,買到了。二十萬兩銀子,買了一萬三千匹馬,其中一千匹是上上馬,九千匹是上馬,還有三千匹小馬駒。」張炎回答道。
「這麼順利?」朱由校大喜過望的同時,也有些意外。
「奴才此去張家口,原本並不是很順利,但是奴才碰上了一個馬商,聽聞奴才是為皇上買馬,便極力相助,不僅聯繫到了戰馬,價格還比較優惠。」張炎將去張家口的經歷給朱由校講了一番。
「這馬商帶來了嗎?」朱由校問道。
「來了,一同把馬匹趕到京城的。」張炎回答道,朱由校坐不住了,連忙說道:「快帶朕去看看戰馬,順便去見見那個馬商。」
「是,皇上。」張炎遵旨道,楊光連忙去傳司設監備駕,很快朱由校就坐上車駕,前往御馬監所轄的草里欄廠。
朱由校到的時候,看到草里欄廠裡面擠滿了馬匹。
終於有馬了,朱由校開心的笑了起來。一名身穿綢緞的中年人這時被帶到了朱由校身前。
「草民曹金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中年人連忙跪地叩拜,朱由校心情極好,微笑道:「平身。」
「謝皇上。」曹金玉起身,有些拘謹的站在那裡,朱由校對他問道:「曹金玉,你是哪裡的商人?平日裡就是做販馬生意的嗎?」
「啟稟皇上,草民是陝西商人,平日主要是往邊關販賣糧食,到了邊地之後,也做一些販馬生意。」曹金玉回答道。
「那你給朕說說,可有什麼官商勾結才能做的生意。」朱由校對曹金玉問道,此時的朱由校已經有了吸納民間商人,與他們合股做生意的想法。
「啟稟皇上,其他行業草民所知不詳,然而這官商勾結能做的生意里,田賦折色絕對是有巨利可圖的。」曹金玉想了想回答道。田賦折色,這關乎大明的財政問題啊!朱由校不由精神一震,問道:「具體是如何運作?」
「我大明自張居正變法之後,所收田賦從征糧變為徵收銀兩。就有折色一說,每年田賦徵收之時,糧價必然大跌,北方平日一石糧食要1兩白銀,而田賦徵收的時候,往往只要5錢白銀,折色也算5錢,甚至還更低,這其中之利可想而知。」曹金玉頓了頓,看皇帝聽得認真,便繼續說道:「而普通百姓也不是傻子,他們都會儘量把糧食留著,等到糧價上漲後再賣。所以這個時候能低價收上來的糧食,只有田賦折色之糧。但這些折糧是官府當面折算,不是什麼人都能買的。只有那些權貴,或者有門路的商賈,才能低價買到這些折糧。」
「而在繳納田賦的時候,所用的秤基本上都是缺斤少兩的,商人吃了折糧這一部分的差價,而官員則吃秤頭上的斤兩,外加商賈的賄賂。」曹金玉的話,讓朱由校終於明白,為什麼去年明王朝多達2100萬石的田賦,真正能用上的糧食卻連一半都不到。
明王朝從征糧該為征銀,並非是讓農民自己賣糧食換到銀子,然後直接交銀子。而是把糧食送到官府指定地點進行折色。
也就是說,例如江南一個地主,按照規定要交100石糧食。江南的糧價可能只有8錢,繳納田賦的時候,糧價可能會降低到4錢。那麼這個地主將這100石糧食送到官府折色,賣給官府指定的糧商,那麼折色結果就是40兩白銀。那么正常價格應該是80兩白銀,另一半就跑到商人口袋裡去了。
如果這些折色銀拿到北方來用,糧價是1兩銀子1石糧食,那麼朝廷實際上只得到了40石糧。
而那名地主,因為官府秤頭有問題,所以他可能要交120石糧,這20石糧則進了官員的腰包。
農民的負擔並不像人們所傳的那樣成倍的增長,因為明王朝的田賦比較低,被吃點秤頭也完全能夠接受。所以倒是沒鬧出什麼官逼民反的事情,農民軍起義一般都是天災,明廷沒有及時賑濟,外加一些勢力蠱惑從而形成。
但是國家卻是被瘋狂挖牆腳,2000萬石的田賦,真正能拿到手的只有一半,而南糧北調的漕運過程中,還有大量損耗,如此損耗一下,朝廷真正能調用的糧食,恐怕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當初張居正變法的時候,為的是增加國家稅收,可不是想要這個結果。如今這局面,就是東林黨人在張居正死後弄出來的。張居正的變法內容幾乎都被廢除,但是折色這個可以進行官商勾結,從而挖國家牆角的東西卻是被他們保留了下來。
「曹金玉,你可願與我皇家合股做買賣?」朱由校決定插手糧食生意,隨即對曹金玉問到。
「這個,草民……」曹金玉面露難色,並不是很激動的樣子。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58s 3.532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