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正陽的規劃,以607所的辦公區為中心,在未來二十年以內,將會逐步擴增為華夏的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中心。
產學研一體化運作,中心將會吸收國內各大高校最優秀的人才,不但培養他們,還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
中心這樣做實際上就是承擔了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培養的任務。
沒辦法,這個年代的華夏高戰並沒有研究生學歷。
很多人並不明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究竟在哪裡,只是單純的以為研究生一定比本科生厲害什麼的。
等到大學擴招了,學歷不值錢了,大家一窩蜂的去考研,覺得考研能好找工作。
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如果你將從事設計,研發類的工作,那就去考研。
如果你想從事生產類工作的,本科學歷就夠了。
當然了,如果你只是單純想捧鐵飯碗,想獲得一個更高的起點,那你去考研則是無可厚非。
普通人家的孩子,沒有背景,能力也一般,鐵飯碗考不上的話,不如讀一個工科類的本科,踏踏實實的去生產一線做個技術員。
在常正陽的規劃里,有了強大的人才隊伍後,就能源源不斷的研發出新的產品。
這些產品將拿出來,交給其他單位負責生產,中心每年獲得一筆技術授權費,這筆費用來研發再投入,購買設備,給職工們發福利。
雖然不能發獎金,但是常正陽會給職工們提供最好的住房,最好的研究環境,解決每一個研究人員的家庭問題,譬如孩子讀書,對象工作安排,老人養老等問題。
最關鍵的是,中心不看資歷,只看能力,誰的學術水平高,誰就被重用。
常正陽不止一次在開會的時候提出,能者上,庸者下,,誰要是比他這個所長強,他也可以1退位讓賢。
凡是過來視察的領導,以及交流學習的兄弟單位,無不對607所的家屬院羨慕無比。
大家都覺得這樣的住宅才是人住的。
南北通透,布局合理,還有獨立廚衛,用料紮實,隔音效果很好,暖氣的保暖效果也很棒。
唯一令他們不解的是,樓下的綠化搞那麼大幹嘛?
常正陽給出的解釋是,讓研究員們從封閉的實驗室下班後,有一個散心的地方。
607所畢竟是保密單位,總不能讓研究員去郊區散步吧?
過來交流的兄弟單位多了以後,大家也開始羨慕607所的財大氣粗了,也想學習他們的產學研模式。
這正是常正陽的目的,從去年開始,他和數十家單位領導聯名向上級提交了一份關於設立專利委員會的報告。
報告提出,專利委員會統籌全國各大科研單位,高校,工廠的研發成果。
除了軍用的,只要是民用的,某家單位研發成果,兄弟單位不能隨便拿去用,必須向專利申請。
專利委員會審查後,批准該單位可以使用該專利,每年並拿出一部分收益交給專利所有方。
報告指出,這樣可以避免重複建設,避免浪費人力和物力。
同時國家也能對全國的科研狀況能有一個全局把控,同時還將統一國內的生產標準。
這份報告一提交上去,就引起了劇烈討論,贊同者,反對者都有。
贊同的主要是實力強大的單位,他們早就對自己單位辛苦研究出來的技術成果,地方小廠隨便拿去用了,連聲謝謝都沒有。
反對的不用說,主要就是那些地方國企,他們實力弱小,沒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和資金,經常拿那些大型國企的產品直接逆向研發。
譬如魔都某家電子廠搞出一款新產品,半年過後,全國各地能冒出幾十款質量不同,牌子不同的同類產品。
總之雙方為此吵的不可開交,這裡已經涉及到了朝廷與地方的利益博弈了。
高層對此也很頭疼,經過激烈的爭吵後,高層最終拍板同意了該報告。
高層的理由有兩點,第一點,可以全局把控!避免重複建設,減少浪費。第二點,統一生產標準,可以保證戰爭爆發後,大大的減少軍隊的後勤壓力。
這兩點恰恰都是常正陽提出來的。
雖然在一眾聯名人中,常正陽是最年輕的,但是他提出的意見分量卻是最重的。
因為他將產學研這條路通過607所這個小舞台走通了。
只要是知情的高層都知道,607所這幾年陸陸續續為國家研發的幾款拳頭生物醫藥產品,大約創造了近二十億美刀的收入。
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為很多重點項目解決了急切需要的資金。
不僅僅如此,外交系統的同志!還用某些產品的出口配額,打通了很多歐羅巴國家的上層通道,取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績。
常正陽用鮮活的例子告訴了領導們,科學家不僅僅是花錢的,他一樣能掙大錢。
做生意不僅僅是有形的實物產品能掙錢,無形的專利技術也能掙錢。
因此在即將掛牌的專家委員會裡,他將擔任副主任一職,實際主持工作。
因為專家委員會的主任是周公兼任的。
實際上如果他的年齡再大十歲,這個專利委員會的主任就是他的。
周公將這個主任的位置兼起來,明眼人都知道,周公這麼做,就是在給常正陽保駕護航,誰也不許惦記專利委員會主任這個位置。
不服氣?
只要你也能為國家創造二十億美金的外匯,別說專利委員會主任了,副總理你也可以去做。
等時機成熟了,常正陽將會被扶正,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即便如此,常正陽目前也是和最年輕的副部級的幹部。
此時我們的高級領導常正陽同志,正擼著袖子,在廚房裡殺魚,馬小五則在殺雞。
汪倩文帶著喬兒她們收拾房間,鄭耀先作為病人,一人坐在客廳里,看著忙碌的眾人,心裡別提多美了。
這是一套兩室一廳的職工福利房,分給即將入職607所的秋荷和喬兒她們的。
喜歡重生1958:我家在南鑼鼓巷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5s 3.75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