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除了要購之物外,求敗手頭現有的之物,全部一性次配齊給各個相應管事和作坊。
目前來看,只差靈牧場小小世界分場和靈酒坊小小世界分坊的東西,其他的部門都齊了。
他也給出了時間表,相關負責人都很開心。
晚宴結束時,求敗便和眾人道別,讓劍大他們安排人手收拾、清場,自己和兩位妻子先回到塔樓。
為了抓緊時間修煉,求敗沒和兩位妻子過多的纏綿,把她們送入各自的房間,便關門,開始研究力三所推薦的《逍遙訣》。
《逍遙訣》,除了《序談》(《秋水》篇)之外,分為《逍遙遊》篇、《齊物論》篇、《養生主》、《德充符》篇、《大宗師》五個篇章,並附有一套修煉的口訣和功法。
《逍遙訣》,原為上古修真巨擎莊周所著,後人加以整理而成,是《莊子》之精髓。據傳,莊周曾隱居南華山,朝廷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空前絕後,曠古絕今。
莊周,字子休,為上古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修真末法時代前著名的名師、文學家和修士,創立了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世人皆稱其為「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莊周因崇尚自由,雖然沒建立自己的門派,卻到處交流、講課和授學。他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他「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為《莊子》。與老子齊名,被稱為老莊。
莊周之語看似夸言萬里,想像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
莊周最早提出了「天與人一也」之天人合一命題。
《莊子》與其他四部經典之作,成為大唐國的幾部源頭性經典,它們是古代先聖修身明德、體道悟道、修真求仙、天人合一後的智慧結晶。
「莊子?莊周?小莊?小周?莊莊?怎麼感覺這個人有點熟悉,好像我在哪裡見過這個人似的。不過,到底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我忘記了。不過,《逍遙訣》這個名字不錯,我感覺這個觀點不錯。」
撫摸著封面《逍遙訣》和「莊子」的名字,求敗似乎記起了某些東西。
《秋水》篇是《逍遙訣》中的序言,主要是討論修真者應怎樣去認識外物,及天與地之大,作為修真者的入門指引。
全篇通過寫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談話,一問一答一氣呵成,構成本篇的主體。這個長長的對話根據所問所答的內容,又可分成七個片斷。第三個片斷,進一步說明認知事物之不易,常常是「言」不能「論」,「意」不能「察」。第五個片斷「夫固將自化」,從「萬物一齊」、「道無終始」的觀點出發,指出人們認知外物必將無所作為,只能等待它們的「自化」。第六個片斷「反要而語極」,透過為什麼要看重「道」的談話,指出懂得了「道」就能通曉事理,就能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第七個片斷「是謂反其真」,即河神與海神談話的最後一部分,提出了返歸本真的主張,即不以人為毀滅天然,把「自化」的觀點又推進了一步。
在《秋水》篇中,河神問道:「什麼是天然?什麼又是人為?」海神回答道:「牛馬生就四隻腳,這就叫天然;用馬絡套住馬頭,用牛鼻綰穿過牛鼻,這就叫人為。所以說,不要用人為去毀滅天然,不要用有意的作為去毀滅自然的稟性,不要為獲取虛名而不遺餘力。謹慎地持守自然的稟性而不喪失,這就叫返歸本真。」
「嗯,不錯!看來這位莊周確實有點意思,《秋水》篇強調了認識事物的複雜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對性和認知過程的變異性,指出了認知之不易和準確判斷的困難。但過分強調了事物變化的不定因素,未能揭示出認知過程中相對與絕對間的辯證關係,很容易導向不可知論,因而最終仍只能順物自化,返歸無為。觀點雖然有些消極,但是境界上就應該是這樣做的。」
看了《序言》(《秋水》篇)之後,求敗略略地點評了一下,便繼續翻閱。
《逍遙遊》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聖人無名」,強調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上面提到的這條魚名叫鯤,化鳥為鵬,真是有點好玩。看來人要修真求仙,更重要的是修心修境界。俗話說的好——無欲則鋼。眼境決定境界,心態決定出路。人在成長的路上,最大的對手或許就是自己,打倒自我,重塑自我,方有進一步成長的可能,越是過於在乎自我,越難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於是囿於小我,難有大成。」
求敗一邊看,一邊思考。
第二部分,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第三部分,論述什麼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當作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勢利投身於修真,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遊自得的修真生活旨趣。
「莊周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他覺得,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修真者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提出一切順乎自然,超脫於現實,把修真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於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求敗的心中不由總結道。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s 3.721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