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醫院,腦外科。筆下樂 m.bixiale.com
寧斐坐在輪椅上,女護士推著,巴頓上校也來了,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一名穿著白大褂,頭髮禿頂的腦外科醫生,用手指按壓寧斐頭部的幾處位置檢查,隨後又查看桌上新拍攝的腦部組織結構全息圖像,和受傷時的那一幅對比,神經系統修復的非常完美,幾乎沒有什麼痕跡,堪稱腦外科醫學奇蹟,醫生連連讚嘆。
隨後這名腦外科醫生在新拍攝的那幅全息圖像中,用計算機程序增加了腦部功能區域劃分結構模型,模型上標示出了大腦、小腦、腦幹、垂體等組織,又在這個基礎上生成了由不同顏色標識的區塊,區分行為及情感區、運動區、感覺區、信息處理區、語言區、聽覺區、視覺區等等。然後將兩幅全息合成在一起,那道高能粒子束造成的傷痕穿過了運動區、感覺區,堪堪挨著信息處理區。
功能區域的損傷會造成相應人體機能是事實,但修復工作確實已經非常完美,目前經過細緻的檢查可以確定的是,感覺區和信息處理區所屬的人體機能沒有出現問題。
「按照之前的圖像來看,這道創傷穿透了頭骨,沿著直線對運動區和感覺區造成了明顯的破壞,這會導致人體功能障礙以及其他疾病,就像運動區的損傷應該是目前有運動行為障礙的原因,此外輻射出來的能量,對周圍的區域也造成的損傷,只不過這些組織損傷目前被修復了」,腦外科醫生細緻講解道。
「維納醫生,我不能理解這種解釋,為什麼被修復的運動區還會造成運動功能障礙?」,巴頓對這方面並不了解,困惑問道。
腦外科醫生維納把腦部的全息圖像放大,講視角進入到微觀的層面,不急不緩地解釋說:「人的大腦是我們身體裡最精密的儀器,擁有數以千億計的腦細胞位於大腦皮層和蛋白質中,可存儲上千億個信息,每個細胞需要與其他數千上萬個細胞進行交流,每秒通過大腦的上百萬個信號使我們能夠思想,思想每小時遊走數百公里,擁有超過一百兆的交錯路線......」
「醫生,維納醫生,呃……我……麻煩請停一下……」,寧斐聽的頭大,可是這位看起來學識淵博到禿頂的維納醫生喜歡喋喋不休,沒有講到自己最關心最心急的點,「其實你不需要講解地如此細緻,我完全相信你的專業知識,但是恕我冒昧地請求你,簡明扼要一點兒,求你了!」
「唔,好的,但是年輕人,了解知識總歸有益,這對你沒有壞處」,腦外科醫生又頓了頓,大概是在總結,也能體會病人焦慮的心情,「總而言之就是,大腦是最複雜的機器,現代醫學所知仍然有限,但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研究其結構和功能來治療疾病,但此外很麻煩的一點是意識層面,我們對意識層面的東西無法證實和證偽,心理學家們也沒有科學的方法體系研究它,而你所面臨的問題,是組織結構已經修復,但在意識的層面上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當然這也只是個猜測,也許我們的機器還不夠精密。」
巴頓畢竟不是這個領域的,聽的一頭霧水。
寧斐若有所思,大致有些明白了,「您的意思是人的大腦就像一台非常複雜的計算器,即使所有的硬體都沒有問題,也有可能在軟體層面上出錯,而引起肢體運動障礙?」
維納醫生點點頭,「這麼比喻儘管粗略,但大致也是這個意思。這屬於心理學的範疇,你除了肢體運動障礙以外,還有其他的特殊症狀嗎,尤其是精神和意識層面?」
「在我昏迷的時期,並沒有完全失去意識,我做了很多夢,非常漫長、煎熬,關於什麼都有,宇宙、毀滅、存在,我從來沒有見過那些詭譎的畫面,但是很多細節我都不記得了」,寧斐回憶到。
「忘掉是很正常的,那是你潛意識的活動,潛意識不受邏輯的約束,什麼都有可能出現,甚至很多創造性的東西,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靈感也是來源於此」,維納醫生意識到自己又說偏題了,趕忙回過話題,繼續問:「那有沒有夢見關於人的情節,特別是一些重要的人,或者人生中或近或遠某些重要的事情,即使這些人和事情偏於陰暗、暴力和痛苦的?」
寧斐努力地去回憶,搜索夢境的殘留記憶,卻很破碎零散,皺著眉有些悲傷道:「我曾夢見過這樣一個情節,有一些人,我記不清樣子,但那裡面有一個是我的母親,她站在那裡似乎是在等什麼,我跑向她,但我沒有辦法觸及她,她好像對我說了一些話,但我還是聽不清楚,模糊了。」
「他母親已經不在了」,巴頓向維納醫生解釋。
「我很抱歉~」
「沒關係」,寧斐搖了搖頭道。
「夢境中的意象往往與現實關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情景有的與現實統一,有的與現實完全相反,這些東西原本就存在你的潛意識裡」,維納醫生調整大腦全息圖像的角度,將右腦獨立顯示,繼續道:「這道創傷穿透了右腦,右腦又稱之為潛意識腦和本能腦,擁有圖像化機能和宇宙共振共鳴機能等,輻射帶來的影響可能使這個領域發生了一些我們未知的變化,而肢體運動障礙,只是發生在潛意識領域裡的未知變化的某一外在表現,就如呼應了那個夢境裡,你無法跑到你母親身邊的情節,在這背後,可能是你潛意識裡對於曾經無法挽回某些重要的事和人,而產生的心靈創傷。」
「那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巴頓實在忍不住問。
迎著眾人不解的目光,維納醫生眼神微微有點閃爍,然後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辦法般,一拍腦袋,便在書架上尋找起來,從上往下數的第二層,找出來一本書,撣了撣灰塵,本想遞給寧斐,最後卻是輕輕放在寧斐的腿上。
一本書,《自卑與超越》,是這本書的名字,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著作,一名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個體心理學創始人,寧斐不明白維納醫生的意思。
「解鈴還須繫鈴人,我覺得它或許能幫你,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禿頭的腦外科醫生維納表情認真,一字一句道:「永遠不要喪失對未來和自己的信心,命運在你的手中。」
......
維納醫生沒有給寧斐進行任何藥物治療。
寧斐的情緒還是有些低落,但看得出來已經少了很多焦慮了,多給他一些時間,最關鍵的在於他自己。巴頓為了讓寧斐感覺好些,沒有讓他繼續待在醫院的病房裡,給他安排了一個獨立的房間,也沒有安排護士繼續照顧他,而是給他換了把電動輪椅,能滿足一些不複雜的行動。
巴頓還罕見地開了個玩笑,對寧斐說:「真遺憾你沒有被剃成光頭,否則配上這把椅子,你就是查爾斯·澤維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1s 3.6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