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已經開始崛起了,擁有大國和強國的基礎了,這是任何一個外交官都清楚。西北,或者說中國,擁有跟美國一樣的條件,國土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周圍也沒有大一點的國家和敵人,只要自身方面沒有出現問題,即便遭遇了一點點的波折,也不會影響到西北的大局。
美國就是這樣,在獨立戰爭之後,把英法的影響力,逐步的從美洲大陸上面清理之後,美國的崛起就勢不可擋了,無論是加拿大,還是墨西哥,都無法阻擋美國的崛起,哪怕是在美國南北戰爭的時候,南北分歧巨大的,甚至爆發了內戰,英法也在南方和北方之中下注,想要把美國徹底的拖入到分裂之中,最終,因為太遙遠了的,背後的支持比不上國家統一的力量,哪怕是在南北戰爭之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美國人還挺過來了,藉助著南北戰爭之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徹底的奠定了美國崛起的機會。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過去英國統治世界時候,美國可能是唯一的例外,別說什麼同根同種的問題,在爭奪通往至高位置道路之上,什麼同根同種,甚至連親兄弟都會相互搏殺爭奪,別說這個曾經久遠的關係,英國當時對美國的打壓是不遺餘力,從獨立戰爭開始,一直延續到南北戰爭,甚至在南北戰爭之後,在全世界範圍之中,也同樣是如此。當美國真正站起來,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的時候,英國人知道事不可為之後,才選擇了懷柔和拉近關係的選擇。
因為美國這麼活生生的例子的,英國對於可能崛起的國家非常的在意,才不遺餘力的打擊德國,近在咫尺是一個方面,避免另外一個強大的美國誕生才是最重要,其他的所謂的德皇不恭敬,德國戰艦太多了。這都是表面之外的藉口。
為了打擊德國,爆發了一戰,是計劃好的戰略,可惜。計劃不如變化快,處處發生了變化,英國可以說是連連吃癟,事情已經逐步的向著不可控制的方向滑落,好不容易。用巨大的代價拉攏了美國,美國承諾會在一年之後,投入到協約國的陣營,在這個最不好的階段,另外一個不可控的事情爆發了。
一直都警惕,竭力控制和打壓中國,在1911年左右失控了,西北的強勢崛起,在短短時間之中,打敗了北洋。俄羅斯,在去年歐洲戰場爆發之後,對日本宣戰,換成十幾年前,這是一個英國喜歡看到的,來一次八國聯合,如同閒庭信步一樣的進入對方的首都,在遍布著古董,瓷器,絲綢的城市之中。恣意的獲得財富,並且得到賠償,龐大的中國,實在是太有錢了。財富唾手可得。
現在,朱爾典不這麼想了的,西北明刀明槍的,讓北洋不敢動彈,千里奔襲的蒙古,一下子打散了俄羅斯準備了超過10年的蒙古計劃。在蒙古的北部,跟俄羅斯軍隊硬抗了一下,百萬俄羅斯軍隊,被西北壓著打,損失巨大,最終的結果已經註定,俄羅斯除非是傾全國之力,否則根本沒辦法對付西北。
這種時候,任何人在歐洲對立嚴重,兩大集團幾乎是擺明車馬爭奪的前提之下,不可能放任一個強大的,重要的國家,把精力放在遠東的,俄羅斯是協約國重要的力量,歐洲壓路機的稱號,綿延數百年。
當時英國,從上到下,包括朱爾典在內,所有人都認為,壓下俄羅斯跟西北的爭奪,保證俄羅斯把全部的力量放在歐洲,爭取在短時間之內,打敗德國,這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沒錯,當時的時候,朱爾典是這麼想,其他人也是這麼想的,可是現在想想,這卻是最大的錯誤。朱爾典怎麼想都想不通,美國的發展,也是在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時間夯實了根基,這是任何一個工業國家,必須要走過的道路,德國也是如此。在工業的發展之中,沒有捷徑可以走的,只是一些比較幸運的國家,走的順暢一點。
類似西北這樣,6年的時間,從無到有的,從一個不問一名,連基礎的根基都沒有的國家,變成了現在世界範圍都數得住的現代化國家,這真的是一個奇蹟。可正是這個奇蹟,讓英國所有的謀劃都兩頭落空了,想要速勝德國,目標是為了在拿到世界霸權之後,鞏固英國的地位,進而打擊新興的西北。
一步錯,步步錯,西北的崛起之後,第一個選擇居然是支援德國,德國和西北聯合的催化作用,造成了德國的強勢,在歐洲戰場上,左突右沖的,壓著協約國打,法國幾乎被打殘了,俄羅斯也沒有反攻的力量,英國獨木難支,只能夠尋求美國的加入,剛剛穩定住的協約國陣容,在這種時候,又受到了中創,發現西北的強大,是遠超過他們想像的,甚至比德國而言,更像是下一個美國的時候,心中的懊悔是可想而知。
作為英國駐中國大使,在中國數十年的時間,朱爾典著迷於中國文化的同時,也在萬里之遙,為大英帝國的強大而努力,這樣的一個地方,絕對是介入的太晚了。
朱爾典長嘆一聲,在中國的幾十年,他從一個典型的英國紳士,變成了一個中國通,作為英國在中國的最高外交官,可以說,對於中國的情況極為的了解,在他看來,當時腐朽的清王朝,已經控制不住中國的情況的,東南的聯保,在一定程度上面,造成了中國在事實上分裂,他在中國的地方督撫之中,直接挑選出來的袁世凱,在他看來,袁世凱首先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有獨特的影響力,有可能統一整個中國。
統一的和平的中國,才符合英國的利益,便於英國的控制和逐步蠶食,朱爾典不擔心,中國變得富強起來,因為在英國的主導之下,世界各國已經達成了最簡單的共識,那就是避免中國走上工業化的道路,從1840年開始,到1910年,70年的時間,做的非常好,中國 也就是從原來的貧窮落後的小農經濟,變成了擁有工業國家,但是這些工業是什麼,紡織機械,輕工業,水泥,這些最基礎,入門級的工業,能夠給中國帶來什麼,工業的發展,文明的進步,不是那麼的容易的。
就算是投入巨資,興建的鋼鐵廠,也因為英國和其他國家的暗中手段,變得流於形式,幾千萬兩的投資,除了造就了一大批的蛀蟲,還能夠有什麼,哪怕只是賣武漢的鐵礦石,每年的收入都不止那樣,這中間,敢說沒有日本和英國的手段。
朱爾典用十幾年,甚至20年精力,早就了目前的這個局面,只要堅持下去,當袁世凱統一中國之後,英國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面,加大對中國的影響力,最終占據中國最大的利益,龐大的中國,四億的民眾,這是一個何等廣闊的市場。
可是偏偏,出現了西北這麼一個異類的,在英國還沒有介入的情況之下,就發展的那麼好的,仿佛是石頭縫裡面蹦出來的一樣,悄無聲息的在包頭興建了一片龐大的工業基地,當英國發現的時候,已經無力回天了
一個54混編協的番號,居然拉出了一隻不次於的北洋的強軍,北洋幾乎是傾盡全力都無法兌付,這是西北第一次的亮相,張家口的炮聲,當時北洋嚴防死守,可對於北洋和中國了解的朱爾典,很清楚其中的不同,後面多方面調查,才明白了真相,可惜已經晚了。
英國人才發現,中國的變化已經無法控制了,如果說他的根基是在海邊的話,坐擁四海的英國艦隊,可以給他一點點的顏色看看,用戰艦轟炸他的海港,毀掉他的工業基地,加上北洋和革命黨,足以讓他的勢力煙消雲散。可是西北的核心是在西北,距離最近的海邊,也有1000公里,深入內陸,就算是普通的土著,深入內陸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超過1000公里的距離,後勤壓力會非常的可怕,西北大勢已成的情況之下,英國人即便是傾全國之力,也未必會影響到西北。
朱爾典發現,越初期的西北就越弱,比如說1911年,甚至是1910年的時候,如果北洋軍全軍上來的話,在初期西北就會受到巨大的打擊,最起碼不會發展那麼快,到蒙古事件的時候,只是俄羅斯的力量,就足以壓倒西北。
可惜天下沒有後悔藥可以吃,現在的西北,已經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英國從1912年開始,已經想到,如何遏制西北,卻沒有很好的辦法,棉布戰爭是一個嘗試,誰知道,沒有幹掉中國,去意外的打擊到了日本,英國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支持日本,卻不會毫無底線的支持,吃掉了就吃掉,反正英國手中缺錢的地方多了,打一巴掌給個甜棗,也算是一個很好的控制方式。
至於去年中日開戰,在山東打了個不可開交,可是無論是朱爾典,還是法國公使,美國公使,都很懷疑,日本能不能對西北造成危害,雙方的差距大了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2s 3.602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