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
一片群情激奮之中,焦芳咳嗽一聲施施然出列,焦芳如今已經是外廷中的實力人物,在劉瑾的支持之下,焦芳自去年十月任戶部尚書之後不久便被薦入內閣,後加封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馬文升致仕後,焦芳又得劉瑾之力拿下了六部之首吏部尚書職位,原戶部尚書的職位則被另一位劉瑾看中的文官顧佐升任。
外廷六部之中的兩大實力部門均入劉瑾掌控之中,可見劉瑾勢力之大。焦芳和顧佐在文臣中招兵買馬已經頗有勢力,在內閣之中和首輔李東陽經常意見相左,成為劉瑾深入外廷的兩隻有力的雙手。
「諸位大人,朝堂之上吵吵鬧鬧作甚?此事有何吵鬧之處?」焦芳搖晃著棗核般的腦袋高聲道。
「焦大人,我等是在奏議大事,何為吵吵鬧鬧?」李東陽吹著鬍子淡淡道。
焦芳撫須道:「李大人,皇上適才已經真心自責,咱們做臣子的豈能咄咄逼人,難道要皇上下罪己詔貽笑天下不成?簡直不可理喻。」
「焦大人,你這話便錯了,我等只是追究唆使皇上出巡之人,又非為難皇上,難道說這個唆使之人不該加以懲罰麼?」
焦芳道:「那要看從何角度來看了,皇上此次出巡遇險,差點為韃子所虜,按說該追究奏請皇上出巡之人的責任;但事實上皇上受皇天護佑絲毫未損分毫,相反,利用此機會我大軍殲滅韃子騎兵近兩萬,從此韃子如驚弓之鳥再不敢犯我大明邊鎮,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奏請之人不但無過反倒有功呢。」
李東陽再也無法保持淡定,怒喝道:「可笑,照你這麼說,皇上此番不告出巡倒還是符合規矩了,攛掇皇上出巡之人倒還要嘉獎了?君還記得當年土木堡之禍麼?皇上這次險而又險,被困七八日,受盡折磨,險些便是土木堡之禍的重演,若非隨行之人尋到了易守難攻的天險之處,便悔之晚矣。而且韃子雖被殲滅近兩萬敢,但我蔚州衛六千兵馬,大同宣府兩地數處城鎮衛所兵馬,加上沿途百姓遭受的屠戮已經遠超兩萬之數,此為大勝?真是天大的笑話。」
焦芳冷笑道:「便是皇上不出巡,韃子兵若舉兵來犯難道便能不受損失不成?韃子要來襲擾,豈能說是因皇上出巡之故。」
楊廷和忍不住出言怒斥道:「焦大人,韃子若非知悉皇上巡邊行蹤,又怎會鋌而走險來犯?正因韃子算計皇上,才會幹冒大險舉重兵前來,此事正是導火索,可笑你還說這二者無關聯,真是莫名其妙。」
焦芳欲待再辯,正德皺眉喝道:「都不要爭了,這次出巡邊關非任何人的奏議,是朕自己的決定,不必爭來爭去,此事到此為止,若你們還要追究的話,朕便下罪己詔頒布天下便是,你等可滿足了?」
眾人頓時啞口無言,皇上大包大攬將此事責任全部攬在自己身上,擺明是要維護那奏議之人,再追究下去,難道還真叫正德罪己不成?那是不可能的。
楊廷和奏道:「皇上,臣等只是不希望此事再發生,可不是逼著皇上下罪己詔,皇上燭照聖明,當知我等臣子一片赤誠之意,臣建議此事到此為止,今後皇上若要出巡,需要朝廷內外商議而決,各地州府統一安排護衛,避免發生類似意外,這才是臣等所望。」
這番話倒也合情合理,既避免激化矛盾又提出了文臣們的訴求,明明白白的告訴正德,這一回便算了,今後你要是再偷偷溜出去那可不成。
正德點頭道:「准楊大學士之奏,此事到此為止,總之朕此次出巡做的不太對,朕已經知道了。」
到這裡,關於私自偷偷出巡之事的奏議便告一段落,雙方也都明白死抓著不放也沒什麼好結果,外廷這回有理,正德也給了面子,大家各退一步便罷。
劉瑾暗中捏了把冷汗,皇上還是護著自己的,今日皇上只要說出自己的名字來,那自己可就麻煩了,需知此事可不僅是文官們憤怒,勛戚貴族們也一定惱怒的很,皇上沒給文臣面子,也同樣沒給勛戚們面子,要是知道是自己的主意,兩下里怕是均會不依不饒,勛戚一旦加入,自己必有麻煩。
正德吁了口氣,開口道:「此次出巡雖然倉促,也不太合規矩,但朕的初衷卻是只想去巡查我邊鎮防務之事。這一趟雖然兇險,但朕收穫良多,朕見識了我大明官兵的驍勇和忠心,朕也知道了邊鎮的艱苦,更讓朕對身邊的人有所了解。危難之時見人心,隨侍朕的兩百侍衛個個都是好樣的,錦衣衛指揮使石文義、東廠提督丘聚都捐軀沙場;跟在朕身邊的劉瑾也忠心耿耿不離左右,在那烽火台上,缺水之時,劉瑾剩下他自己的水給朕解渴,朕十分感動。」
宋楠還是第一次聽到這件事,不禁暗暗驚訝,這已經不能說是劉瑾討好正德的手段了,在那峰頂之上,少喝一口水便可能會沒命,在那種情形下劉瑾依舊能這麼做,這也說明除了弄權之外,劉瑾對正德是真正的忠心耿耿。
正德是個重感情之人,十幾年的隨侍身邊,正德本已和劉瑾之間主僕情深,共歷生死之後,這份情誼又得到了加強,這也是正德毫不猶豫袒護劉瑾的原因。
「還有一人,在危機時候展現了大智大勇,朕原來也看好他,可這一回他給了朕真正的驚喜,若無他在旁謀劃,朕恐怕難以回到京城,此人你們也都知道是誰了,他便是隨朕前往的北鎮撫司鎮撫使宋楠。」
正德充滿感情的朝宋楠看了一眼,群臣的目光齊聚宋楠身上。關於皇上脫困有著很多的版本,但未親歷之人不知其兇險之處,眾人只知道皇上被困在新平堡的烽火台頂上,至於那**天是怎麼熬過去的便很少有人知道詳情了。
北鎮撫司錦衣衛中傳出的版本最為可信,眾人根據這個版本才知道宋楠當日是如何保護皇上堅守,又是如何及時召來援兵的,對這個宋楠的印象,朝廷上下已經有了全新的認識,此人有勇有謀,當得起正德的大智大勇之譽。
宋楠走上殿前給正德施禮,正德起身走下台階來到宋楠面前親自將其攙扶起來道:「宋楠,此次你護駕有功,朕也不復多言;錦衣衛指揮使石文義已經殉節,指揮使之職空缺,朕決定將錦衣衛交給你掌管,你看如何?」
群臣吸了口冷氣,皇上對宋楠肯定會褒獎,這本在意料之中,可是一下子便將他提拔到錦衣衛指揮使的職位上多少出乎了眾人的意外。回想這宋楠的升官曆程,從蔚州進京不過兩年余,從一個小小的百戶便一路躥升,本來擔任北鎮撫司鎮撫官之職便已經讓很多人暗中大搖其頭,都認為宋楠是靠著討好正德和依附劉瑾得來的此職,這一下子便成了錦衣衛指揮使,簡直是火箭般的躥升之速,要知道此人可只有十九歲而已。
劉瑾鼓著眼不說話,關於宋楠的任命劉瑾是知道的,他也試圖勸說正德放棄這個任命,但話一出口便遭到正德的訓斥,劉瑾嚇得趕緊住口。他實在不願意讓錦衣衛落在宋楠手上,原本石文義在任上錦衣衛大部分人馬還攥在自己手中,宋楠若上任,自己可就徹底的失去了對錦衣衛的控制了。
宋楠當然不會推辭,但樣子還是要做的,正德最煩的便是恃寵生嬌之人,這一點宋楠明白得很,於是忙道:「皇上,臣豈堪如此大任,請皇上收回成命,比臣才幹高出數倍之人朝中比比皆是,臣年紀輕,本事小,不敢擔任此職。」
正德擺手道:「朕已經決定了,你不堪此任何人可堪此任?朕對你有信心,希望你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滿朝文武表情呆滯,雖然宋楠的名字已經在他們心頭印象深刻,但誰也沒真正認為此人能迅速成為皇上身邊的紅人,這次出巡的最大受益者恐怕便是此人了。
「擬旨,升任宋楠為錦衣衛都指揮使之職,加授一等勇冠伯爵位,賜蟒袍玉帶,銀百兩,綢二十匹。」正德高聲宣布,司禮監秉筆太監當堂擬旨宣讀。
「東廠提督丘聚、錦衣衛原指揮使石文義為國捐軀,追授二人侯爵爵位,准其子侄襲爵,賜予厚葬,東廠提督之職由劉瑾接任。」
「奮武營提督張侖救駕有功,特加封一等侯爵,升任團營副總督,兼領奮武營、神機營提督,欽此。」
「蔚州衛同知江彬及蔚州衛將士護駕有功,殺敵英勇,朕心甚慰;授江彬三等定邊伯爵位,升大同副總兵之職;蔚州衛將士生者一律升職嘉獎,陣亡者厚恤追銜,有司需妥善處置其家屬生計,不得怠慢。」
「大同總兵王勛,宣府總兵朱振救駕遲緩,本擬給予降職處置,但朕念及二人為韃子重兵牽制,情有可原,傳旨給予申斥,罰俸半年以示責罰,此次作戰有功人員,各部所屬擬定名單,各有封賞。」
「……」
正德一條條的聖旨頒布下來,秉筆太監落筆如飛蓋上玉璽後當堂宣讀,宋楠張侖等高呼萬歲接旨謝恩,大臣中有覺得不妥的,相互間彼此用眼神對視,都想提出些反對的意見,但卻誰都不願意先開口。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1s 3.67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