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 第一百二十二章:急奏

    張靜一其實也不急著立即將十品的官職定下來。

    他還需要考察一下。

    一方面,是掌握文吏和武吏的情況,另一方面,給驢子吃蘿蔔,和在它們面前掛一個蘿蔔效果是不一樣的。

    趁著這事懸而不決,先將人的積極性調動到巔峰,各街巷長們各顯身手,以後定製工作目標的時候,就可以用現在的標準來定製了。

    而盧象升作為縣丞,才是當下新縣的實權人物。

    兩個錦衣衛總旗,一個鄧健,還有一個王程,二人都給了一個巡檢職,鄧健為天橋區巡檢,而王程為清平坊巡檢。

    如此一來,等於是兩套班子一套人馬,好處就在於錦衣衛這邊,可以隨時負責巡檢的治安工作,隨時調查坊內的情況。

    而此時此刻,在昌平,無數的糧食送來之後,在這裡的張天倫傻了眼。

    他覺得自己是屬牛的。

    操心啊。

    家裡進了這麼多的糧,得建穀倉,這是自家的糧食,穀倉一定要建的牢固,而且絕對要保持乾燥、通風,還需防止起火,他幾乎是操心勞神,索性連副千戶的事也不幹了。

    幹個屁,糧食若是出了問題,自己身家性命都搭進去,張家就完了。

    好在千戶劉文也沒幹涉他,甚至對他一臉同情,臨走時拍拍他的胸脯,將糧囤積好,也是為國效力,好好干。

    張天倫是真的好好干,至少他來到這一大塊屬於張家的地之後,就壓根沒有好好合過眼,睡不著,不敢睡。

    半夜總是起來,各個建成的倉庫都要去看一看,就怕堆在裡頭的糧出什麼問題。

    到了白日,得督促工匠們建新的穀倉,除此之外,新穀倉的選址,他也不敢輕易相信別人,只能親自去踩點。

    首先地勢要高,不能被水淹了,可又不能太高,若是上了山,山路崎嶇,運輸就不方便了。

    附近最好有河流,可供烏篷船通過,藉助交通水利,將來運輸糧食出入的時候,也可大大的降低費用。

    可又不能距離河流太近,否則容易潮濕。

    只一個多月功夫,張天倫就像老了十歲。

    不只如此,這裡還來了一群奇怪的人,他們說話嘰嘰喳喳的,像老母雞一樣。

    其實這些都是福建長樂人,由一個姓陳的領著的,他們到了地頭,就開始開懇,然後開始耕種。

    這都是他家兒子請來的人,聽說要種什麼什麼薯。

    好不容易家裡有了地,買糧卻不種糧,卻去種什麼薯,這……像話嗎?

    好在這個姓陳的年輕人陳經綸,倒看上去像踏實肯乾的人,這一次他帶著自己的族人一道來,足足九十多個,他們自己搭起了木樓,每日都照看著他們栽種下去的莊稼。

    下暴雨的時候,他們比張天倫還急,幾乎也是一宿一宿的未睡,半夜裡為了排水,扛著鋤頭在暴雨中挖溝渠。

    一個陳家的族人,腳下沒留意,在黑暗中出了事,摔斷了骨頭。

    突然這裡有了伴,張天倫從一開始的陌生,也就慢慢的熟悉了。

    陳經綸是個讀書人,有秀才的功名,如今卻跑來耕地,這是張天倫欽佩的地方。

    張天倫詢問陳經綸為何甘願來此。

    這陳經綸沉默了很久,才道:「這是先父的夙願,先父栽培這紅薯半輩子,只希望能將紅薯推廣開來,只可惜……他竟到死,也沒有看到。我是他的兒子,雖是讀書為業,可想到先父的遺志,便早就立下宏願,要世世代代將這秧苗培養下去,只要陳家人還有一口氣,還有一個子孫,這紅薯就要種植下去,直到發揚光大為止。」

    說著,陳經綸便感慨道:「張百戶是我們陳家的大恩人啊,若不是他想辦法提供便利讓我們來此種植,只怕這紅薯要永遠被埋沒了,機不可失,張百戶既如此大恩大德,那麼學生自當拼命了,不成功,便成仁!」

    這是一個好兒子。

    張天倫亦是感慨著,於是有時也來此幫忙照料他們種植下去的秧苗。

    直到暴雨過後,無數的車馬運著一車車的糧食來時,張天倫感覺要瘋了。

    已經聽說糧價暴跌了,居然還買!

    再得知,所有的糧食一概賒欠,糧食運來,稱了斤兩,然後就計算價錢,拿著單據直接去京城裡找張靜一,張靜一直接寫欠條……

    而這堆積如山的糧……像是沒有盡頭一般,幾乎每日都有各色糧商,運來上百大車。

    這運糧的速度,已經大大的超過了穀倉新建的速度。

    此時張天倫已經顧不得陳經綸了,他覺得要瘋啦,這麼多糧堆在這裡,眼下天氣轉晴,還可以暫時先擱在曬穀場,可若是新穀倉再不建好,他就真的得做好上吊的準備了。

    張靜一對自己父親的工作進度很滿意。

    穀倉的修建很快,質量也很好,這說明啥,說明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若是請別人去做,反正不是自家的糧,人家才沒這樣上心呢。

    於是他詩興大發,想來一句詩紀念一下,卻發現腹中空空,於是不禁唏噓,只怪上一世詩詞抄的少啊,如若不然……

    不過想到父親,唯一的念頭大抵就是朱自清的背影了,而張靜一努力地想了很久,也只想到那背影里的一段: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如此過去了近一月,夏日炎炎,酷熱難當。

    一封書信被送到了戶部尚書李起元的手裡,李起元歷經數日朝,乃是萬曆十四年的進士。此後一路升遷,仕途倒是頗為順暢。

    只是他年紀老了,最近身子也不好,因此,天啟皇帝撫恤他,准他不必清早當值,可稍遲一些。

    他照例用過了茶點,然後低頭看書信。

    看過書信之後,不禁鬆了口氣,這是一個和李家很有淵源的糧商寄來的,上頭是關於存糧全部售罄的消息,得銀三萬二千兩,當然……只是賒欠。

    這三萬二千兩,可是近五萬石的糧啊,畢竟對方收購的糧價很低。

    可對於李起元而言,落袋為安,總比全部砸在手裡要強!

    此時,他的心情輕鬆了許多,人到老年,總要為兒孫們謀一些福,雖是虧了不少,可畢竟明年可得真金白銀,到時……再想辦法回老家置一些地吧。

    「老爺,車轎準備好了,陛下請老爺入宮議事。」

    「知道了。」李起元點頭,似無事人一般。

    現在朝中百官,表面上都摒棄商賈,可實際上……幾乎家裡的親戚或者是家奴,都在外頭做買賣,而且買賣越做越大。

    李起元很反感跟人提做買賣的事,就算是和糧商有什麼書信往來,也絕不輕易透露。

    他上了轎子,轎子一路到了西苑。

    此後,他步行至勤政殿,勤政殿裡,許多人已經等候多時了。

    李起元乃是戶部尚書,春暖鴨先知,心裡知道孫承宗入閣之後,朝中開始起了細微的變化,只是關於孫承宗入閣,大家猜測不一。

    當然,還有一個說法,就是陛下打算啟用孫承宗將來出鎮遼東,先讓其入閣,是先讓這位帝師樹立更多的威信,等將來以閣臣兼兵部尚書的名義督師遼東。

    屆時,這遼東文武,還有誰敢不服呢?

    李起元對這事不關心,若是孫承宗的未來不是內閣首輔,那麼顯然朝局不會發生過大的動盪。

    他一直在觀察著黃立極的反應,見黃立極對孫承宗還算友善,那麼就暗中猜測,此前的傳聞可能是真的了,孫承宗意在遼東,而不在首輔。

    見了李起元進來,天啟皇帝溫和地道:「李卿來遲了,來,給李卿賜座。」

    李起元忙謝恩。

    「今日要議的,還是遼東的事……」黃立極做了一個開場白。

    …………

    戶部……

    此時,一封急奏,火速地送到了戶部部堂。

    急奏之人跌下馬,一臉疲倦,已是上氣不接下氣:「關中急遞,關中急遞……」

    此言一出,戶部的差役不敢怠慢,連忙接過急奏,匆匆進入了部堂。

    因為戶部尚書不在,那麼戶部侍郎張凌自然而然便代行職責。

    他立即打開了從關中來的火漆,低頭一看,隨即……這張凌後退了幾步,整個人瞠目結舌。

    一旁的堂官忙道:「張侍郎,出了什麼事……」

    張凌臉色鐵青,隨後,他慢慢的抬頭起來,用戰慄的聲音道:「關中……關中……關中大旱……關中大旱了!」

    一時之間,戶部已經亂成了一團。

    這絕對是一個可怕的消息。

    關中乃是北方最重要的產糧區之一,一旦大旱,就可能導致顆粒無收,沒有水,糧食是不能成活的。

    而且……照這奏報來看,這一次大旱,可能不是殃及幾個縣,而是整個關中……

    以至於這戶部侍郎張凌,竟覺得腦子昏沉沉的。

    他的叫喊,已引得戶部上下諸官都從各公房鑽了出來,有人忍不住道:「張公,此前為何沒有消息,怎麼突然報了旱情?」

    他們急不可待地看著張凌,而張凌已毫無血色。

    …………

    第五章送到,咱們明天繼續。



  
相關:    我老婆真是太聰明了  無限之只有我能強化  哈迪帝國1945  我真的天賦一般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錦衣第一百二十二章:急奏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錦衣"
360搜"錦衣"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2s 3.475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