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把叛軍給趕跑了,京師又恢復了平常。
大明雖然國力不強了,可是畢竟幅員遼闊,地廣人多,所以能把大局給照顧好,就能夠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修生養息。
清兵那些人總是好像和叛軍一個步調。
叛軍來的時候,清兵氣勢洶洶。
可是叛軍一走,清兵也不動了,沒了消息。
多鐸,多爾袞,鰲拜,皇太極這些人也沒了往日的雄風了,乖乖回了老家去。
山海關也清淨了。
這樣一來,擔子少了,甚至沒了。
九邊那裡也安靜了下來。
皇上擦著頭上的汗珠,回憶著過往,真的是讓人膽顫。
兵權都給了燕平南了,皇上現在也說了不算,畢竟這麼大的事,不可能說是一個人兩個人動動嘴就能說回來的。
崇禎感覺自己真的真的真的很渺小。
滿朝文武之下,皇上也要屈服的。
崇禎知道他對不住朱常禧,朱常禧多年為國征戰,到頭來卻盡被懷疑了。
他在心裡默默地祈求朱常禧能原諒他。
好了,叛軍一走,沒了壓力,皇上重新開始奪回朝政大權了。
崇禎賞賜給朱常禧一座大宅子,讓他留在金陵一直長住下去吧。
這也算是皇上對他的肯定了。
朱常禧知道了消息,心裡多少好過了點。
朝廷派人把銀子給送了過來。
朱三子見了銀子,比見了誰都親。
有錢就是好,想幹啥幹啥。
朱常禧卻一點都不屑。
倒不是他不愛財,就是這財來得有點突然。
不過什麼跡象也沒有,朱常禧只有收下了銀子。
他收了銀子,並沒有用這筆銀子蓋房子,反而是存了起來。
自己家裡東頭那間破屋子還行,湊合著住吧,蓋什麼房子。
朱常禧把自己一個人藏在了家裡。
燕平南帶了兵馬四處征戰,已經贏得了不少的勝利。
說來也是奇怪,自從上一次叛軍被打跑了以後,明軍在各處戰無不勝。
金陵兵營也空了,裡面的灰塵都出來了。
顧紫重依舊派人沒事的時候去打掃一下。
她也開始陪著太皇太后娘娘聊聊天,說說話。
唐纖楠也在顧紫重的支持下開了一個書香齋,準備要收一下天資聰穎的孩子作為學生,習讀四書五經。
顧世子畢竟還是知識淵博的,這個時候也派上了用場。
顧紫重和唐纖楠還有李囡玉三個人,沒事的時候就坐在一起喝一喝茶,聊一聊天。
滁州城內的兵營也建了起來。
沒過一個月,福建總兵府,浙江總兵府,還有兩廣總兵府都歸了燕平南去管。
沿海一帶徹底平息了風波。
大明一片繁華向前的景象。
戰事平息了,百姓自然也就願意出來玩了。
顧紫重和李囡玉兩個人一起在書香齋里品茶的時候,還閒聊呢。
揚州城的王伯母也來顧家了。
顧紫重對這個事倒是很好奇的,她還專門問了「她老人家來的時候,說什麼了嗎?」
這種問題李囡玉最有發言權了。
李囡玉咳嗽了一聲,還擺出一副大架子來。
顧紫重看著她就笑了。
頗有當年顧紫重的風範。
李囡玉正兒八經地面孔,嚴肅的表情,讓場面一度陷入了緊張之中。
可是隨即她卻道「絲綢之路又通了,我們和西域人往來的生意又開始了。」
嚇死顧紫重了。
她還以為發生什麼壞事了呢。
唐纖楠可算是書香齋的股東,她出的銀子最多了。
所以書香齋也就成了唐纖楠的住處了。
唐纖楠招呼著兩個小夥計夥計陪顧紫重和李囡玉。
顧紫重生氣了「唐老闆只派你們兩個人過來,她自己卻不親自過來,這不是把我們兩個人當外人了嗎?」
兩個夥計不敢怠慢,趕緊回去通稟唐纖楠了。
顧紫重和李囡玉兩個人互相瞅著,然後大笑了出來。
過不多時,唐纖楠帶著圍裙就過來了。
兩個人笑得更厲害了。
怎麼還親自下廚,做起了廚師來?
顧紫重指著唐纖楠的鼻子道「你都成了貓了,鼻子上都黑出了鬍子來。」
唐纖楠摸了摸自己的鼻樑,摸下來一片黑。
然後她就很生氣,道「這事也不是事誰幹的,總是拿我開玩笑。」
顧紫重招呼著唐纖楠過來坐下。
三個人終於又湊到了一起。
不容易啊!
顧紫重也就是放下了自己肩上的擔子,這才能脫身,抽空來陪自己的兩個朋友的。
唐纖楠很興奮,道「今天就留在這裡吧。馬上就要入夜了,咱們正好一同吃飯。」
顧紫重也同意,她招呼鳳鳴,說讓鳳鳴回去告訴朱世子,晚飯自己準備吧。籠屜上有涼饅頭,隨便扒拉兩口得了。
鳳鳴嘻嘻笑著走了。
朱常禧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也該下廚,自己動手做飯了。
李囡玉更好說了,顧世子本來就是一個會做飯的人,他才不勞駕別人呢。
更何況顧王爺病了以後,顧母的老眼也昏花了。
顧世子作為一個男人,一個人撐起了家。
這不禁讓李囡玉和顧紫重兩個女人汗顏。
要是說孝順,第一非顧世子莫屬了。
朱常禧的老爹都是整天在外面打仗的,要不就在家裡寵著朱常禧的乳母。
朱常禧就是想孝順,也沒有那個機會啊。
在這一點上,顧紫重十分佩服。
所以唐纖楠也笑道「我必須要說,還是顧世子懂事。」
李囡玉臉上很光彩,顧紫重倒是沒了臉。
連這都要比較啊,何必掃了大家的興致呢?
顧紫重趕緊轉移話題。
大家又討論起科舉的事情。
畢竟科舉考試可是大事情。
上一次連中三元的那個小子也被顧紫重給揪來,在書香齋做了幾天教書先生。
可是人家畢竟是狀元郎,是要做大官的。
所以教了兩天,人家又走了。
顧紫重讓他選了幾個人作為教書先生。
那幾個人都是落榜生,在兄弟的引薦下,來到了書香齋教書,也不枉費自己的知識了。
這裡的生意一片欣欣向榮。
而且科舉又馬上來了,很多在這裡讀書的不光是年幼的孩童,更有參加科舉的書生,也有已經中了舉人的秀才。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3s 3.634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