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長平 第139章 問鼎輕重

    秦王道:「何人與其共謀?」

    陳四道:「事陳筮之草莽英雄曾季,見在邯鄲,與呂氏共謀。」

    秦王道:「曾氏昔事陳公,陳公逝後,復歸穰侯。今至邯鄲乎?」

    陳四道:「穰侯逝後,曾氏復歸於草莽,與唐氏有舊,今乃依唐氏為秦間。呂氏之事,皆由唐氏報洛陽,臣乃知之。」

    秦王道:「呂氏久在洛陽,昔入咸陽,得為子楚傅,人皆少知。邯鄲戰急,彼獨力保子楚出邯鄲,其功非小,而秦未之封賞。子楚出邯鄲,家人皆賴呂氏得存,甚得其力。今復與信陵君謀,未可忽也。卿當多遣心腹,以為外援;但有其急,可為應也。」

    陳四道:「公子妻兒,見在邯鄲,恐有不測。臣請歸之,以絕後患。」

    秦王道:「勿庸!彼之危也,在圍城之際。彼時縱子楚亦恐不保。今邯鄲圍解,樓昌將出,彼無危也。當留之以為進步。惟當多遣人,以為照應,勿令有失。」

    子楚道:「王之恩,子楚謹謝!」陳四也應喏。

    然後,陳四又介紹了齊、燕的動向,兩國似乎都忙於內政,無暇他顧,並無什麼可說的。

    就在秦趙大戰於邯鄲城下之時,燕王去世,諡「武成」。燕武成王在歷史上並無多少存在感,但卻被燕國群臣上了這麼崇高的諡號,實在不知所謂。要知道,周武王和周成王那可是周天子中極為賢明的君主,燕武成王集兩大諡號為一身,按理是做出了無愧於祖先的功業(燕是周公的直系後裔,而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成為千古嘉話),只可惜我們不知道了。繼位的燕王病病歪歪,幾乎不能主政,眾大臣爭權奪利,無力他顧。

    齊王雖然已經二十多歲了,還是一名媽寶,在君王后的庇護下小心翼翼地掌權。而君王后還是秉承不支持、不反對、不參與的原則,與諸侯交往,諸侯的一切提議,均以這「三不」來應對。邯鄲之戰,齊國兩不相幫,實質上損害了趙國的利益,長了秦國的氣焰。楚軍援趙,取道齊國,齊國沒有反對;邯鄲圍解後,齊國的商人十分賣力地向邯鄲運輸糧草,齊王也不加阻攔,又在實質上維護了趙國的利益。

    秦王道:「燕齊相交爭,而無力西向,此秦之福也。」

    最終的話題轉向趙國。很明顯,趙國目前也很想與秦國講和,所以派出了樓昌出使秦國;但趙國又必須用攻取秦國的土地,來換取諸侯對他的援助。沒有諸侯的援助,趙國可能難以度過下一年。在這種兩難中間,趙國舉棋不定,既難以下決心與秦媾和,又不會下決心與秦國翻臉。所以派樓昌出使的理由,是向秦王問罪!

    聽到陳四作出這樣的判斷,秦王陷入沉思,問道:「誠若是,如之奈何?」

    王齕問道:「河東之外,復有何地?」

    陳四道:「聞有陶郡!」

    王齕道:「河東固不可守,棄之不妨。陶郡富庶之地,固不可棄也!」

    秦王問道:「陶郡孤懸於外,諸侯攻之,守之奈何?」

    王齕道:「楚攻則擊楚,魏攻則擊魏,趙攻」

    陳四道:「昔者,秦與魏約,魏不斷秦入陶之道。若趙攻之,秦當大張兵馬,道魏而守之!」

    秦王似有所悟,喃喃道:「然也,魏與秦約,不斷秦道聞陶多商賈,以之戰則不能勝,守則不能固!」

    王齕道:「商人輕鄉土,重商路,若不斷商路,皆可君之!」

    秦王道:「誠若是也,則棄陶郡何妨!」

    秦王的話,讓其他人都陷入沉默,沒人敢於應對。良久,子楚道:「守既不能,棄之何妨!王聖明!」

    秦王看了一眼子楚,問道:「棄之之道奈何?」

    子楚道:「陶郡,當諸侯之中,得之者,天下必共擊之,而諸侯之盟敗也!」

    蔡澤道:「可令陶郡大發兵,將攻趙。張唐之出也,諸侯必入。勿俟趙擊,而陶郡已陷,糧必不入邯鄲也!」

    秦王道:「眾卿可密議此事,子楚與焉,當令陶郡之棄,為強秦之機。」

    眾人皆應喏。

    眼見諸侯之議已畢,陳四道:「臣復有言,願王聽之!」

    秦王道:「何言?」

    陳四道:「周王病篤,命在旦夕。周雖力弱,天子也。而洛陽首富之地,周王薨,洛陽必生變,願王早圖之,遲恐不及!」

    秦王淡淡一笑道:「西周公已歸秦,周王何能為也。」

    蔡澤道:「周為天子,力雖弱,而向之者眾。周天子既薨,太子即位,秦將以何親之?」

    秦王搖頭道:「先武王問鼎於洛陽,身死當場。周王薨,寡人將以九鼎入咸陽!」


    秦王的話又讓眾人感到渾身一震。蔡澤幾乎是下意識地道:「未可!若以周鼎入咸陽,秦必為天下所棄!」

    子楚道:「今天下諸侯蜂起,何人不以抗秦為言?乃以九鼎入咸陽,敵復多乎?」

    秦王道:「吾已舍陶郡,但取九鼎,必欲知天下之貴九鼎耶,貴陶耶?眾卿但酙酌行之,慎勿誤也!」看了看天,道:「時將近午,寡人卿備果酒,以勞眾卿!」子楚下去,少時,一群郎衛端上一個几案,有壺有果,眾人吃了,各自散去。

    子楚送走眾人,回到秦王身邊,問道:「王果欲何?」

    秦王道:「但觀應侯何如耳!」

    子楚驚問道:「何以觀應侯?」

    秦王道:「應侯獻遠交近攻之策,而不行之,何也?近攻則必攻周也!而周,天子也,彼不欲也。雖七國交王,而天下獨以周為天子,國雖小,力雖弱,未敢動也!今秦取之,以觀天下之心!」

    子楚道:「周既滅,天下併力攻之,如之奈何?」

    秦王道:「但如今日之勢也,又何懼哉!」

    子楚道:「非也,周雖弱,得天下士子之心。若天下士子共憤,皆棄秦而歸諸侯,王將與誰治之?」

    秦王道:「是以必觀天下之心也。若天下向周,吾復立之,何難?若否,吾將代之!」

    子楚道:「王將一天下乎?」

    秦王道:「周混一天下,車不過八百,虎賁之士不過萬餘,內憂外患過於秦。而周終能滅商,王天下者,以天命所歸也。楚子問鼎於王孫,言天命也。秦武王亦扛鼎於洛陽。寡人承兄之位,繼兄之命,過半百也。每思鼎之大小輕重,而無從問也。今吾老矣,年愈七旬,願親睹之於咸陽!」

    子楚道:「兒亦願承王之志,而取鼎焉!」

    秦王笑笑,問道:「太子何狀?」

    子楚道:「父每日痰嗽,夜或不寐,行則恃杖。」

    秦王道:「寡人少子息,賴柱而蕃焉!汝兄弟當持一心,以強吾秦!」

    子楚道:「兒常恐力不足恃,貽王之憂!」

    秦王道:「治國治家,惟在得人。昔穆公得百里奚、蹇叔,拓地千里,遂霸天下;先孝公得商君,國力大振;先惠王則有張儀、樗里疾、司馬錯、公孫衍;寡人幸甚,穰侯、華陽、新城、涇陽、高陵,親貴也,而皆賢,能用事;復得白起於行伍,鞭撻天下,諸侯戰慄。」

    子楚道:「兒有一事不明,願王教之!武安君武力可用,奈何殺之?」

    秦王道:「非吾不用其力,彼將自棄耳!彼與應侯有隙,見有不同,故樂應侯之敗,而顯其名!將相異見,未足奇也。然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夫應侯之敗,即秦之敗也;彼坐視之,樂成之,非同袍之誼也。故殺之!」

    子楚道:「忠而愚,賢而離,當何用之?」

    秦王道:「忠而愚者,可用事也;賢而離者,可用謀也。」

    子楚道:「應侯何人也,而王用之?」

    秦王道:「吾非不知應侯賢而離也,任以為相,用其謀也。自武安死後,彼亦不自安,謀之不進,今復稱病不朝。吾將殺之!」

    子楚道:「王既有此意,何不行之?」

    秦王道:「鄭安平臨陣降趙,應侯有死罪;而終不殺之,願用其智也!然彼終不為所用,一謀之不進,一士之不薦,誠為可惜!」

    子楚道:「天下賢士固少,況彼薦蔡卿,亦天下之士也。」

    秦王道:「蔡澤雖賢,其心則離,但取爵位而已。況彼不良於行,焉建功業?但用其謀而已,不能任事。」

    子楚道:「若免應侯,何人可堪為相?」

    秦王道:「夫相者,相也。其上者,固分君憂,為社稷謀;其下者,虛應故事,通達上下而已。若免應侯,吾將以蔡卿為相,而以汝佐之!」

    祖孫二人正議論間,忽然郎衛來報,秦相應侯求見!

    二人當即一愣,秦王即道:「請入!」子楚立即隨郎衛出宮相迎。少時,張祿在子楚的攙扶下,走了進來。入殿後,與秦王見了禮,秦王命坐,子楚立在一側。

    秦王道:「應侯稱病不朝,而請面見,必有其故!」

    張祿道:「臣老矣,不能復效命於王,願王賜骸骨,待罪府中。今有大事,不敢不面呈於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相關:    污濁妄構  過河卒  明末鋼鐵大亨  從影視世界學習技能  玉鈐鎖天錄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長平長平第139章 問鼎輕重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長平長平"
360搜"長平長平"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2s 3.5269MB